總有人懷疑,飛機在高空留下的白色尾跡含有危險的化學物質。真的是這樣嗎?
伴隨著旭日初升,陽光燦爛的一天即將開始。而抬頭望去,那些划過天空映入眼帘的白色尾跡雲實在令人無從忽視,畢竟它們都從地平線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了:有些是細直的,仿佛是藍色背景下的粉筆畫,另一些看起來則如同高空中髮絲般的長捲雲。
這雖然是近幾十年來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卻不是自然產生的。這些塗鴉是「凝結尾跡」(contrails),即飛機在8000到12000米的高空飛行時留下的航跡。隨著航空運輸業的迅猛發展,飛行尾跡不斷增加,而這對地球來說不可能毫無影響。
其實科學家已經懷疑了好幾年,而德國航空太空中心大氣物理研究所教授貝恩德·克歇爾(Bernd K?rcher)最近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項研究證實:這些人造雲加劇了全球變暖。
他指出,航空運輸對氣候變化的影響至少50%得歸因於由水蒸氣和冰晶組成的凝結尾跡,餘下的則是由發動機燃料燃燒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所引起的。由此催生了「化學尾跡陰謀論」。
持續20年的妄想情景
不知道什麼是「化學尾跡」?除非是熱衷妄想之人,否則的確不太可能聽說過這種臆測而來的生造詞。但是在陰謀論者和容易受騙的人群中,其理論已經風靡20多年了。
《國際財經時報》撰文預測,「政府部門但凡想設法控制或操縱天氣,便會遇到審查和對惡意陰謀論的恐慌」,提到化學尾跡陰謀論便是例子
比如10%的美國人對此深信不疑,另有調查顯示近30%的受訪者認為這個故事有真實的背景。與什麼有關?就陰謀論者看來,飛機留下的尾跡實際上是由政府機構因各種原因「秘密」噴灑的化學物質導致的。其英文名「chemtrails」由「chemical」和「trails」縮合而來,直譯就是「化學尾跡」。
許多博客和陰謀論網站都在散布飛機讓人中毒的論調……
這種想法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當時美國空軍(USAF)發表了一項在戰爭中改變氣候的理論研究。的確,幾十年來,我們已經掌握了如何通過各種物質——尤其是碘化銀——來散播雲種,從而實現人工降雨或限制冰雹的大小。例如,法國就用這種方法保護葡萄藤免受嚴重雹害的侵襲。
但根據美國的報告,所謂的引發雷暴、風暴的手段幾乎都是科幻小說的情節,因為這些技術所基於的氣象學知識仍遠遠超出人力可操控的範圍。
但對於陰謀論者來說,根本無需逐字逐句地通讀並理解全文,就能在這項研究中找到政府可以從容應對氣候的證據:還有比利用每天在無人注意的情況下飛遍全球的民航飛機更好的方式嗎?
波及全球的陰謀?
那為什麼一國政要會做這種事?在這一點上,該陰謀論的支持者們也出現了分歧:一些人認為飛機通過噴灑反射太陽光線的微粒來對抗全球變暖;相反地,其他人認為這一地球工程學方法是為了攪亂特定地區的氣候。更糟糕的是,這一陰謀被認為並不僅僅作用於某個國家,而將波及全球!
事實上,根據貝恩德·克歇爾的研究,飛機留下的凝結尾跡確實導致了氣候變化。但顯然,這是航空運輸的意外後果,絕不是由各國政府精心策劃的氣候操控。此外,正如科學家所說,要預測雲層——無論是天然還是人工的——如何隨時間推移而演變,是極難實現的。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國家想要通過擴散化學物質來改變某個地區氣候的話,是無從確保雲層不會隨著高海拔氣流移動,從而威脅到另一個地區,甚至影響本國領土!
2014年10月,英國人克裡斯·博維(Chris Bovey)拍攝了一則從布宜諾斯艾利斯飛往倫敦的航班應急放油減輕重量,為在聖保羅急降做準備的視頻。視頻被指是化學尾跡的證據,在Facebook瘋傳,播放量超過300萬次,共有5.2多萬次的分享。他後來解釋,之所以發布這個視頻,是想捉弄迷信意識控制計劃的人們,不料後來被許多陰謀論信仰者的惡意濫用、威脅。
不過,一部分陰謀論者真正擔心的並不是這方面的問題,他們在這些飛機尾跡中看到的是比天氣變化更危險的健康威脅。他們認為,用於調節氣候的化學尾跡可能由對人類健康有害的顆粒物組成,例如鋁、鋇或鍶。
只要上網幾分鐘就能找到大量的陰謀論網站,上面列舉了受汙染的田地與河流,充滿汙染物的蔬菜,甚至還有由於暴露在高濃度懸浮顆粒的空氣中從而中毒並罹患各種病症的受害者。這一懷疑同樣有其對應的真實背景:一項2016年的科學研究表明,飛機噴氣發動機的廢氣包含的金屬和顆粒物比人們預想的還要多,尤其是鋁、鋇和鍶!
儘管研究人員認為這些殘留物的確有可能影響人體健康,但實際上它們遠不如我們每天從汽車尾氣中吸入的顆粒物危險。總之,焦慮地觀察天空完全是杞人憂天。
離譜的假設
而另一些陰謀論者的假設甚至更離譜。在他們看來,化學尾跡可能窩藏著細菌、病毒、納米機器人,還有用於控制人類的微型機械!
一些國家,特別是美國,可能將它們用於兩個方面:其一,殺死特定個體以減慢人口擴張,從而延緩人類活動造成的氣候變化;其二,讓居民更加馴良、溫和或順從。怎麼實現呢?例如,飛機噴灑出納米機器人,一旦被吸入,它就會感染大腦,從而改變人格。
這些容器用於模擬試飛期間的乘客,裡面裝的可不是毒藥,只是水而已……
沒錯,這聽上去已經很誇張了,卻並非該假設合理性的唯一疑點。這種大規模的噴灑——正如前文所提可能波及計劃外的區域——難免會影響全人類,包括那些決策者的家人和朋友!設想一下,假如法國政府決定將所有對當局不滿的公民變為沉默的羔羊,那就得在整個國家噴灑納米機器人,唯獨跳過愛麗舍宮……真是痴人說夢!
解決方案:電動飛機?
顯然,通過納米機器人改造人類完全說不通,這與陰謀論者提出的其他見解並沒有本質區別。只不過,凝結尾跡對地球也並非絕對無害。
遺憾的是,目前還沒有簡單的方法來阻止它們的形成,除非全面禁止空中交通。克歇爾在他的研究中提出用電動機替代熱反應器或用液態氫提供動力,從而消減二氧化碳以及與水蒸氣混合形成凝結尾跡的顆粒物的排放。但是,這樣的機械不耗時數年進行研發並調試根本沒可能上天。鑑於技術難度巨大,各大飛機製造商目前都沒有推出長途電動飛機項目。
無論如何,由於航空運輸仍在高速增長,所以還是有必要儘快找到給這股熱潮降溫的解決方案。根據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的說法,在如今40億航空乘客的基礎上,2030年乘客人數將進一步上漲到60億!隨之越發嚴峻的,可不光是化學尾跡陰謀論追隨者的懷疑……
撰文 Philippe Fontaine
編譯 周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