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哲稱「九年一貫」非「教改會」決定

2021-01-17 搜狐網
李遠哲稱「九年一貫」非「教改會」決定
NEWS.SOHU.COM  2004年03月05日10:13  中國臺灣網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中國臺灣網3月5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中研院院長」李遠哲今天發表一萬六千字的「教改沉思錄」,雖然他表示只是希望整理說明對「教改」一路走來的省思,同時讓外界明白現在飽受外界抨擊的「九年一貫」以及建構式數學,並非當時「教改會」或者他個人所做的決定。不過,由於「教改沉思錄」出現在「大選」前的敏感時刻,是不是會影響選情,引人猜測。

  李遠哲在專文中指出,他在1994年到96年間,和「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的委員利用假日等時間,與老師和家長舉行研討會與座談會。然後委員們將上百場聽來的意見匯整過濾,整合議題,每半年向「行政院」提交一份「諮議報告書」;兩年後在「教改會」完成任務時則提出「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

  李遠哲表示,「教改會」原來就是個合議制的組織,在1996年12月2日提出《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完成既定任務後就解散。可以說,「教改會」是負責重大教育改革方案或政策的擬議,而不是長期執行教育實務工作的單位。而對於外界討論頗多的「建構式數學」、「九年一貫課程」,由於社會上已經有了過高的期待,所以當局就在缺乏深思熟慮,未經充分討論與準備之下,便以急就章的方式匆匆上路,但是,「教改會」或是他本人從來沒有做過這些建議,他說只要讀過《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的人都清楚這點。

  他說,即使與「教改會」毫無直接關係,但由於「教改會」的設立營造了「教改」的環境與期待,「教改會」也因而間接成為眾矢之的。不幸的是,事隔多年之後的今天,還是有人「不完全了解」「教改會」的任務與功能。






相關焦點

  • 李遠哲與教改無關?
    臺灣「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出版自傳,針對李登輝指其該為教改失敗負責提出反駁,認為當年是李登輝未繼續採用教改會的建議,只聽後來吳京「部長」的意見所造成。許多人紛紛質疑李遠哲為何又一次撇清教改的責任?把失敗之責推給已逝的吳京是否厚道?尤其是辯稱教改會當年提議的「廣設高中大學」,是指廣設「公立」大學與高中,顯然與事實有差距。
  • 臺前「中研院長」李遠哲:教改過錯 不應全怪我
    臺前「中研院長」李遠哲昨天回顧教改20>年,認為教改後遺症「大家都有責任,我當然也有責任」;問題在於「教育部長」換太快,很多政策沒準備好就上路。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11月1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四一○教改」今年邁入20周年,當年擔任「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召集人的臺前「中研院長」李遠哲昨天表示,教改會是臨時編制
  • 李敖質詢 李遠哲為教改道歉承認當局政策粗糙待改進
    華夏經緯網10月1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中研院長」李遠哲今天在「立法院」科資委員會上,針對李敖質詢教改問題,表示要為教改道歉,李遠哲也認為執政黨政策粗糙,需要改進。 據悉,李敖在科資委員會質詢李遠哲,不過質詢的內容卻跟科技信息沒什麼相關,他先是質詢李遠哲,在2000年「大選」表態支持陳水扁,是不是違反院士中立的原則?
  • 誰該為臺灣教改失敗負責
    拿了碩士、博士又怎麼樣呢?臺灣產的博士成千上萬,多數所學非所用,辛苦的降格以求自求生路去也。最近的12年義務教育,官方強調不考試,結果還是有會考,執行辦法反反覆覆,坊間怨聲載道。20年教改走入歧途,教改就像詐欺事業。     很多人一提起臺灣的教育現況與20年來的教育改革,就將矛頭指向李遠哲。
  • 臺灣教改20年 一塌糊塗
    第31次院士會議1日展開,前院長李遠哲院士(中國時報》)     臺「中央研究院」第31次院士會議2日進行綜合議案討論,「中研」院士李遠哲    還有院士說,臺大學生有些現在到史丹福落荒而逃,臺灣教改20年搞得一塌糊塗,已是「血的教訓」,臺灣教育如何走到這一步,值得臺灣社會好好反思。     「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說,臺灣中學老師都有碩士學位,北一女今年還出一名博士化學老師,但可惜的是,這些碩博士學位都不是為了當老師而培養的。
  • 李遠哲,饒了臺灣人吧
    臺灣中時新聞網快評說,臺立法機構為了蔡當局開放美豬進口議題吵翻天,正當絕大多數臺灣人憂心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即將進口,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竟語出驚人表示,「在標準以下吃了,對健康影響不大!」諾貝爾獎得主竟如此不科學的護航萊豬。李遠哲,饒了大家吧!
  • 臺學者:臺灣教改大搞民粹 學歷貶值資源稀釋
    14日舉辦「教改20年: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  文章摘編如下:  令人遺憾的是:皮氏著作中並沒有臺灣資料,他更不知道:數日之前,當年擔任臺灣「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近日表示:「教改會」是臨時編制,僅提供意見,既沒經費、也沒權力執行政策,「過錯不應全指向我」。兩相對比,我們不禁要問:什麼樣的教育改革才是「追英趕美」的良方?  李遠哲說得一點不錯,教改的過錯確實不應全指向他。
  • 李遠哲 1986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李遠哲1936年出生於新竹,父親為知名畫家李澤藩先生1943年入新竹小學年主持教改會簡介李遠哲(Yuan Tseh Lee),公元1936年11月29日生於中國臺灣省新竹市,先後就讀於新竹國民小學、新竹中學;1959年畢業於臺灣大學化學,1961年在臺灣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研究所考獲碩士學位。
  • 島內學者:「去中教改」是臺灣由盛轉衰的關鍵
    當年,他邀請李遠哲回臺,利用他頭上頂著的「諾貝爾獎光環」,配合臺灣大學和「中研院」的一班「自由派」學者,喊出「廣設高中大學、消滅明星高中、打倒升學主義」之類的民粹式口號,把學生當小白鼠,推出一個又一個的「教改」方案,徹底改變了臺灣的教育結構,也摧毀了臺灣的品德教育。
  • 臺胞投書:臺灣高等教育真的被「教改」害慘了
    兩岸的高考都在一周之內舉行,這是1977年大陸恢復高考以來的第一次。在這炎熱的七月天裡,最緊張的莫過於考生和家長,因為這對他們來說是人生中非常關鍵的一個時刻,高考分數的高低決定了考生上榜與否和錄取大學的好壞,高考之後他們將迎來一個新的人生階段。 首先說大陸,1977年大陸恢復高考後,莘莘學子有了一圓大學夢的機會。
  • 李遠哲「萊豬對健康影響小」網怒嗆:禍害遺千年
    前「中研院」長李遠哲今日出席座談會前受訪表示,若是在安全標準內,萊劑對健康影響不大,更指出,硝酸鈉也是毒,但為了保鮮所以放一點點,大家也還是吃。對此說法,網友憤怒回應「練肖話他第一名,請你家的子孫多吃一點」、「禍害遺千年」。 據報導,李遠哲今天受訪表示,目前當局所做的萊豬管制措施,做到這樣相當不錯。而日本核災地區食品,若檢驗出無核廢料汙染,也是沒問題。
  • 李遠哲挺謝 部分教育界人士批:李在確保既得利益
    華夏經緯網3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前「中研院長」李遠哲表態挺謝,引發臺灣學術界兩極評價。部分彰化教育界人士認為,李遠哲是在確保剩餘的既得利益,應該對臺灣惡質教育環境負責並公開道歉。據報導,不少彰化縣站在第一線的教育界人士沉痛認為,李遠哲把十年教改變成了缺乏道德、是非教育的「缺德教改」,對於附和貪腐扁政權,將臺灣優質教育環境,搞得烏煙瘴氣的現象,應該向全民道歉。
  • 李遠哲:1986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李遠哲1936年出生於新竹,父親為知名畫家李澤藩先生1943年入新竹小學1949年入新竹中學1955年考入臺大化工系,次年隨及轉入化學系1958年入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研究所化學組碩士班,指導教授為兵口博先生1961年留清華擔任助教一年1962年赴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追隨Manan先生1966年在哈佛從事博士後研究,指導教授為Herschebach先生1968年任芝加哥大學教授
  • 陳水扁稱李遠哲已允諾出任兩岸問題小組召集人
    陳水扁稱李遠哲已允諾出任兩岸問題小組召集人
  • 名人故事|李遠哲—出路是靠自己打開的
    李遠哲(Yuan Tseh Lee),男,1936年11月29日出生於臺灣省新竹市,著名化學家、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美籍中國臺灣人
  • 李遠哲與陳水扁"關係微妙"
    昔日恩人今反目    1936年生於臺灣新竹的李遠哲已經是一個70歲的老人了。1986年,李遠哲以交叉分子束技術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是繼李政道、楊振寧和丁肇中之後,第四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裔科學家。他被臺灣媒體稱譽為唯一具有「臺灣良心」的知識分子。
  • 周祝瑛:傳統與革命 臺灣教改20年反思
    那個垃圾從丟垃圾到不敢丟垃圾到丟垃圾會有罪惡感,這當中可能要花個一二十年的時間。之所以這樣講的原因,每年12月31日的時候,全世界各大都市都會辦一個跨年晚會。雖然每一代人都是這樣潮來潮去,孩子們長大了,不過等到他們做父母親的時候,對於由上而下的教育政策,他們會更加地謹慎。  首先,如果從近20年來臺灣教育改革的社會脈絡,來分析臺灣教育發展的歷程。我還是認為任何教育政策真的是不能光靠從上而下。也就是說,如果大家不覺得需要改的時候,你率先去改,肯定會遇到很大的阻礙。第二個是一定要因地制宜,任何政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
  • 6年後重登大陸受矚目 李遠哲廈門大學發表演講
    中新網4月7日電 廈門大學6日舉行建校85周年校慶活動,島內知名人士李遠哲亦應邀參與盛會
  • 觀察:白折騰20年 臺灣教育改革出現5大血淚教訓
    月臺灣學生走上街頭,對於聯考制度一試定終身發出抗議,逼得臺當局「行政院」在同年9月成立「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並邀請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光環的李遠哲出任召集人;李遠哲帶頭制定了臺灣教育改革的計藍圖,李登輝鼎力支持,拍板執行之,於是影響了數十年來臺灣年青學子的教育。
  • 臺灣「教改」造就了缺少文化認同的空心世代
    》;1989年大學教育改革促進會成立;1990年開始「國民中學畢業生自願就學輔導方案」;1989至1992年成立「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研擬「大學入學制度改革建議書」,並於1994年舉辦「學科能力測驗」,且開始「大學推薦甄選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