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遠哲與教改無關?
臺灣「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出版自傳,針對李登輝指其該為教改失敗負責提出反駁,認為當年是李登輝未繼續採用教改會的建議,只聽後來吳京「部長」的意見所造成。許多人紛紛質疑李遠哲為何又一次撇清教改的責任?把失敗之責推給已逝的吳京是否厚道?尤其是辯稱教改會當年提議的「廣設高中大學」,是指廣設「公立」大學與高中,顯然與事實有差距。
-
臺灣教改20年 一塌糊塗
(鄭任南攝 臺灣《今日新聞網》) 臺灣教育問題昨天在臺「中研院」院士會議引發熱烈討論,「中研院」院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講座教授張懋中指出,現今臺灣學生遇到問題,不肯自我嘗試、挑戰,而是打電話問學長姐後,直接告訴他「學長說這做不出來」,缺乏追尋知識和真理的動力,只想早點拿到學位。
-
臺學者:臺灣教改大搞民粹 學歷貶值資源稀釋
文章摘編如下: 令人遺憾的是:皮氏著作中並沒有臺灣資料,他更不知道:數日之前,當年擔任臺灣「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近日表示:「教改會」是臨時編制,僅提供意見,既沒經費、也沒權力執行政策,「過錯不應全指向我」。兩相對比,我們不禁要問:什麼樣的教育改革才是「追英趕美」的良方? 李遠哲說得一點不錯,教改的過錯確實不應全指向他。
-
周祝瑛:傳統與革命 臺灣教改20年反思
如果大家有機會上網查一下,101垃圾零落地的活動,有一位大學教授帶了十幾個學生,真的去撿垃圾,勸導帶走垃圾等等,光為101垃圾零落地活動總共花了差不多兩三個月的時間籌劃。在這種情況下,去年的101垃圾零落地活動從臺灣向全世界發聲,從原來的17公噸變成垃圾三四公噸,但是也花了很多的時間和人力。從十多個人開始、到後來一千多個人一起來做垃圾減量工作。
-
臺胞投書:臺灣高等教育真的被「教改」害慘了
再來談談臺灣的高考,臺灣今年的考試方式跟20年前大學聯考差不多,學生可以一次考全部九科內容,也可以依照自身的文組和理組專業進行選科考試,也被稱為「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 說到臺灣高考的變遷,就得從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臺灣教育改革」談起。
-
島內學者:「去中教改」是臺灣由盛轉衰的關鍵
當年,他邀請李遠哲回臺,利用他頭上頂著的「諾貝爾獎光環」,配合臺灣大學和「中研院」的一班「自由派」學者,喊出「廣設高中大學、消滅明星高中、打倒升學主義」之類的民粹式口號,把學生當小白鼠,推出一個又一個的「教改」方案,徹底改變了臺灣的教育結構,也摧毀了臺灣的品德教育。
-
李遠哲稱「九年一貫」非「教改會」決定
NEWS.SOHU.COM 2004年03月05日10:13 中國臺灣網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
-
李敖質詢 李遠哲為教改道歉承認當局政策粗糙待改進
華夏經緯網10月1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中研院長」李遠哲今天在「立法院」科資委員會上,針對李敖質詢教改問題,表示要為教改道歉,李遠哲也認為執政黨政策粗糙,需要改進。 據悉,李敖在科資委員會質詢李遠哲,不過質詢的內容卻跟科技信息沒什麼相關,他先是質詢李遠哲,在2000年「大選」表態支持陳水扁,是不是違反院士中立的原則?
-
朱清時:南科大「轉正」不是教改失敗
他的解釋是,南科大是國家教改的實驗學校。他堅持說,「轉正」不是實驗的失敗,南科大不會回到原來的樣子,老的軌道。「轉正」後,關於南科大在選人用人等等方面的實踐,還會找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繼續改革。 「我們摸著石頭過河。遇到困難繞過去,繞過去的時候必然會有一些妥協、讓步,但改革的方向是永遠不會變的。」
-
臺灣20年教育改革對大陸的借鑑意義
從李遠哲在1994年9月應當時的臺當局「行政院院長」連戰邀請,擔任「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召集人起,在陸續推行多項改革方案中,浩大的教改工程啟動至今已經20年,在臺灣就影響程度而言,可謂僅次於民主改革的社會工程。
-
觀察:白折騰20年 臺灣教育改革出現5大血淚教訓
20年過去了,評論這一場教改績效,李遠哲說,「過錯不應全指向他」,但有多少人會相信。 【觀點】臺灣教改20年下來,入學減壓未必有成,培育出來的人才水平卻不進反退。為入學程序耗盡力氣後,很多學生不想再為學業拼命,只求平安畢業拿到學位即可。
-
臺前「中研院長」李遠哲:教改過錯 不應全怪我
>年,認為教改後遺症「大家都有責任,我當然也有責任」;問題在於「教育部長」換太快,很多政策沒準備好就上路。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11月1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四一○教改」今年邁入20周年,當年擔任「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召集人的臺前「中研院長」李遠哲昨天表示,教改會是臨時編制
-
誰該為恨國女事件負責:CSC or 學校 or 本人?是,也不是!
一些網友順藤摸瓜發現,該留學生不僅是言論「出圈」(比如:「她能夠有今日,全靠家庭的財力與人脈,至於個人的努力,與之相比簡直不值一提」),而且是早有「惡跡」(據微博顯示,其在2月7號就有侮辱醫護人員的行為)!這就更加引起了網友的激憤,對其出身經歷更深的盤問!
-
李遠哲,饒了臺灣人吧
臺灣中時新聞網快評說,臺立法機構為了蔡當局開放美豬進口議題吵翻天,正當絕大多數臺灣人憂心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即將進口,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竟語出驚人表示,「在標準以下吃了,對健康影響不大!」諾貝爾獎得主竟如此不科學的護航萊豬。李遠哲,饒了大家吧!
-
「更新」· 朱清時:教改「逆行者」的堅持與妥協
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的,都為國家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歡欣鼓舞。」朱清時回憶道。但朱清時卻成了一個逆勢而為的人。在高校擴招強勁之風的背景下,他堅持「不擴招、不合併、不圈地」,堅持「小而精」辦學思路,被稱為「中國最牛大學校長」。
-
成人高校領導層推動混合教改的實施策略研究
文章以一所通過混合教改為轉型發展契機的成人高校為例,對學校領導層推動混合教改的實施舉措進行了2年四個學期的田野跟蹤研究,構建了成人高校學校領導層推動混合教改的策略模型,其內涵包括:立足成人高校師資欠佳與學校發展困境的現狀;確立打造學歷與非學歷融通的混合課程、促進學生學習的混合教改目標;通過多舉措著力引導教師為關鍵來推動混合教改;以教師三大能力區分混合教改不同階段,按照分階段、分重點的思路持續推進以顯現改革成效
-
爭議校長朱清時的5年教改成績單
然而,當首屆「教改班」出現4人退學,3名港科大教授出走並提出質疑,深圳公開選拔正局級副校長,更換新黨委書記等事情發生時,當南科大在改革實踐中不得不做出諸多妥協時,對教改失望已久的人們再一次惋惜,並質疑南科大改革是否就此宣告失敗?新入職南科大的教師陳銳認為學校在朝著目標穩步發展,也相信去行政化和自主招生等改革最終將實現。
-
誰對「複製人」負責
如轉基因技術,這一技術用於農業,誕生了轉基因食品,為人們提供更豐富可口的食品。但是,如果有一天不小心,致使一個物種瘋長,整個生態可能就面臨毀滅。又如基因治療。假如將這一手段在生殖細胞上進行的話,人為的下一代是否會變異?又如異種移植。把豬的器官移植到人體,以解決人類器官移植供體不足,但隨之而來的也可能是一些不良後果。
-
八億建的體育館不到十年就拆 如此浪費誰該負責
為幫助企業盤活資產,近年來市區兩級政府多次面向國內外進行招商,都因場館改造費用過高、使用功能單一等原因,沒有企業願意再投資建設。 回應說:由於綠島體育中心資產的長期閒置,嚴重影響該民營企業的經營。為保證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和開發,經與企業協商,(蘇家屯區政府)對閒置十年之久的綠島體育中心進行徵收拆除。
-
2019豬年臺灣最慘的政治人物是誰?臺灣網友給出答案
有網友受到了這個問題的啟發,想到了一個新的話題,那就是2019豬年臺灣最慘的政治人物是誰?臺灣網友給出答案。經過網友們的熱烈討論,很多人認為這個最慘的政治人物應該是國民黨臺南市議員謝龍介。有網友在PTT上發文,呼籲大家探討誰是過去一年臺灣最慘的政治人物,發起問題的網友,認為最慘的政治人物應該是郭臺銘,還有李正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