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冥王星是行星,那我也是

2020-12-04 天文在線

美國宇航局主管吉姆·布林斯汀本周在一段視頻中再次宣布冥王星為行星。我認為他這句話是半開玩笑性質的,因為有人在後臺笑,他的臉上也帶著笑。但現在是時候來討論冥王星行星性的問題了。

這是我認為的冥王星,圖片來源:NASA和我

冥王星是行星嗎?是,也不是。「行星」一詞實際上是一個過時的概念,無法適應宇宙的複雜性。

行星最初指的是在天空中遊蕩的任何星體,包括彗星、太陽和月球。當科學家們仔細觀察天空中的星體時,他們意識到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系中的其他星體可以進一步分類。如果你可以看到,那它就可以被稱為行星——水星,金星,地球,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相當明顯的行星。月亮不是行星,因為它是月亮。我們從那時起就重視這些命名的行星,並對它們有強烈的認同。當克萊德·湯博在1930年發現冥王星時,他看到一顆星體在天空中出現。根據定義來看,這是一顆行星。

但一般來說,你區分的類別越多,類別就越不明確。1992年,科學家大衛·傑維特和簡·盧在當時被理論化的海王星外的柯伊伯帶中發現了一顆星體,命名阿爾比恩。後來,馬可馬科、哈默和研究人員很快意識到太陽系外圍有很多類似冥王星的星體,比如厄裡斯。厄裡斯比冥王星大,那也應歸類為行星嗎?於是,問題就變成了:我們是把這些大的柯伊伯帶天體變成行星,還是把冥王星降級?

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選擇了第二種方法,為行星制定了一套不令人滿意的標準:由於重力使然,行星必須是圓的,必須繞太陽軌道運行,必須「清除它們的鄰居」,這是一個相當不科學的短語,基本上意味著行星是自身軌道上的主要引力體。冥王星和厄裡斯贏得了「矮行星」的稱號,因為他們沒有「清理他們的鄰居」。這有點道理。雖然冥王星和柯伊伯帶星體卡戎在一起,但卡戎並不圍繞冥王星軌道運行,兩者軌道之間有還有一顆星體。

從那時起,人們很難接受冥王星行星地位的喪失,這是合理的,因為我們愛我們的行星。此外,美國宇航局非常昂貴的新地平線任務於2006年剛剛啟動,當你認為你正在探索一顆行星卻拜訪了一顆矮行星,這就像科學家宣布其他的山穿過了珠穆朗瑪峰最高的部分。

兩年前,包括新地平線的主要調查員和冥王星研究者阿蘭·斯特恩在內的科學家們建議,基本上使每一個圓形物體都比恆星小一顆行星。順便說一句,這個定義也不起作用,因為有很多星體跨越了恆星和行星之間的界限。

這場辯論不夠客觀。今天,行星這個詞對佔星者、懷舊者以大學及像美國宇航局這樣的機構來說是重要的,他們的資金依賴於對這個詞的定義。無論是冥王星,太陽系中的其他星體,還是物理學定律,都沒有聽說過吉姆·布林斯汀、美國宇航局、艾倫·斯特恩或任何人類。

毫無疑問,冥王星符合行星的古老定義。但是,隨著我們對行星的了解越來越多,我們已經意識到,它根本不屬於我們稱之為「行星」的範疇。問題不在於冥王星。問題是,我們給過時的術語分配了太多的權重,而語言的進化速度還沒有我們對宇宙的理解那麼快。你將繼續看到科學家、電視劇和新聞文章辯論冥王星是否是行星。但實際上,它是海王星以外許多大型、圓形和有趣的冰團之一,僅此而已。現實不能令人滿意地融入我們語義上的劃分。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Ryan F. Mandelbaum-董美慧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冥王星究竟是不是一顆行星呢?科學家安慰冥王星:矮行星也是行星
    冥王星冥王星究竟算不算一顆行星呢?90年過去了,冥王星還是那顆冥王星一點也沒有變化。這時候行星的名單僅僅限於人們肉眼可見的那5顆,即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行星後來在16世紀,隨著日心說取代了地心說,人們逐漸認識到地球也是一顆圍繞太陽公轉的行星
  • 曾經的九大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冥王星經歷了什麼?
    一顆行星之所以為行星是因為它是這個軌道上的主導引力體(在該行星軌道內外其他物體應以該行星為中心),但是冥王星不符合這個標準,在冥王星軌道內外有很多類似冥王星的天體,而且質量也和冥王星差不了多少。冥王星的質量只有其軌道上其他天體的0.07倍。如果冥王星可以被認定為行星的話,那麼這個軌道內外的其他天體也應該有這個資格。
  • 把冥王星和八大行星比較發現,科學家取消冥王星行星資格很有道理
    太陽系行星怎麼還會越發現越少了呢?原來是曾經被稱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冥王星被科學家踢出了大行星的隊伍。第一點和第二點冥王星都能夠滿足,就是最後一點,冥王星不符合條件。冥王星軌道範圍以內存在比它更大的天體。那就是太陽系中第八大行星——海王星。 很遺憾,冥王星因為不符合第三條規定,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位置不保。(畫外音:你被管理員移出太陽系行星群聊。)
  • 冥王星被逐出行星家族(組圖)
    投票分成「四步走」  過去的一周裡,來自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在一場行星定義「爭奪戰」中你來我往唇槍舌戰,其間的火藥味隱隱可嗅。正是因此,由行星定義委員會提交的最終草案才定義複雜,措辭微妙,而且將行星定義的範圍限制在太陽系之內。太陽系外行星的「事兒」只得暫擱一邊。  投票過程也是異常繁瑣,總共有四個部分內容,「四步走」單獨投票。
  • 冥王星為什麼不是行星?
    我擔任格林威治這裡的公眾天文學家,一直有人問我冥王星Why was it reclassified?為什麼把它重新歸類?And if it's not a planet anymore, then what on earth can it be?如果它不再是行星,又會是什麼?
  • 冥王星並不是行星——難以拒絕的事實
    美國宇航局主管吉姆·布林斯汀本周在一段視頻中再次宣布冥王星為行星。我認為他這句話是半開玩笑性質的,因為有人在後臺笑,他的臉上也帶著笑。但現在是時候來討論冥王星行星性的問題了。,圖片來源:NASA和我 冥王星是行星嗎?
  • 為什麼冥王星被降為矮行星?
    如果您將冥王星稱為行星,那麼在掌握當前知識的情況下,您將無法理解其所有含義。圖解:來自新視野號的球面馬賽克圖像 (2015年9月10日發布)冥王星應該被歸類為柯伊伯帶天體。在我看來,稱冥王星為行星,甚至稱它為「小行星」,都是一種誤解。
  • 冥王星為什麼會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行星的定義又是什麼呢?
    這個論點存在的弱點是如果一個重要的觀測結果被證實是錯誤時,降級是十分必要的(即天體實際上比我們想像的要小)。從1930年冥王星被發現到1978年冥衛—卡戎(冥王星的唯一已知衛星)被發現,冥王星一直被認為比水星甚至火星都要大(事實上,它在質量上比水星和火星都要小得多)。如果天文學家們在1930年知道冥王星到底有多小,他們還會把冥王星認定為行星嗎?
  • 九大行星變八大行星,冥王星為何被除名?
    冥王星於2006年被移出九大行星行列,降級成為矮行星,自此太陽系只剩八大行星。冥代表著死亡,但冥王星的可怕之處與它的名字無關。冥王星遠離太陽,相對於地球而言,冥王星上的環境十分惡劣,這才是它的可怕之處。
  • 太陽係為何由九大行星變為了八大行星,冥王星為什麼會被踢出去?
    冥王星被從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之中除名並不是什麼新聞了,事實上大多數人都知道。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到底是為什麼。現在,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冥王星。在還沒有被除名之前,冥王星是太陽系內距離太陽最遠的一顆行星,同時也是九大行星之中最小的一顆,正是因為它又遠又小,處於太陽系的邊緣地帶,所以也是最晚被發現的,冥王星的發現,還要追溯到1930年。
  • 為什麼冥王星又重新被視為行星了?
    什麼是行星?標準是什麼?我不確定,但我希望冥王星可以重新被歸類為行星,就像地球一樣,就像水星和其他小天體一樣。也許這源於兒時的童話:冥王星還在太陽系,一切都很好。以下是支持冥王星為行星的流行論點和事實:1.大小。冥王星和地球一樣很小,至少和木星這樣的龐然大物相比是這樣。如果你注意下地球的質量和木星的質量,冥王星的質量和地球的質量,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實:地球與木星的大小之比和冥王星與地球的大小之差相差不多。那麼,我們如何才能有效利用這一點呢?誰規定了必須達到多大才能算是一顆行星?聽起來一點都不公平!
  • 冥王星是不是行星?
    但是年紀大一點的人可能會告訴你,以前學校裡傳授的知識是,太陽系有9大行星,多出來的這個行星就是冥王星,它離太陽的距離最遠。那麼,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使冥王星被從太陽系行星的 「名人堂」中被剔除了呢?這就要從冥王星被發現,以及後來被人類慢慢了解的過程說起了。冥王星是在1930年被科學家發現的。
  • 曾經的九大行星,被除名的冥王星!
    冥王星,在2006年之前一直被稱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在2006年之後,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冥王星從新劃定為矮行星,將其劃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例,從此太陽系只剩下八大行星為什麼將冥王星劃出行星範圍呢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冥王星體積小,它大概只有月球的三分之一左右
  • -223℃的冥王星,為何被踢出九大行星?冥王星:what can i say?
    IAU主席:我宣布把冥王除名,誰贊成誰反對?它繞太陽轉又是球形,本身既非恆星也非衛星,為什麼不算是行星? IAU主席:按你說的,那小行星也算進來。這樣太陽系的行星就超過10萬了。 反對者:九大行星說了有76年了,除名挺傷感的,要不就當歷史結果接受它吧。 IAU主席:地心說也說了幾百年。 ......
  • 14年前的今天,冥王星被踢出行星行列,至今有人喊冤
    在我小的時候,太陽系還有九大行星。那個時候,我把九大行星的順序和名字背得滾瓜爛熟。當年8月,天文學家初步測定它的直徑為2700公裡,似乎比冥王星更加巨大。由此引發了一個問題:鬩神星算不算行星?如果把鬩神星歸類為行星,天文學家們並不甘心,因為它實在是太小了;如果說它不是行星,但比它更小的冥王星反而位列行星行列,於是引發了一系列的討論。到了2006年,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合會上,天文學家們終於正式討論了這個問題。
  • 雙星系統有兩個恆星,那行星還能穩定的運行嗎?冥王星給出答案
    帝力於我何有哉?」——擊壤歌冥王星雖已被貶為矮行星,但對它的研究讓我們得到了關於地外遙遠行星重要的信息!假如,一顆行星繞一個雙星系統公轉,當有兩個引力源存在的時候,這個行星的運行會發生什麼?以我們目前的觀測水平,我們無法看到對地外行星進行比較細緻的研究,但冥王星卻為這個問題帶來了一定的啟示!
  • 冥王星為什麼被排除九大行星
    2、直徑大於1000公裡,冥王星的直徑稍稍大於這個標準,也就成為了第九大行星。    隨著科學快速發展,到現在為止,科學家們發現了至少12顆和冥王星大小差不多的星體,有些比冥王星還要大些,如果再把冥王星作為九大行星之一明顯說不過去了,而且此次天文大會上又更改了行星的定義,下面引用一下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決議用下述方式來定義行星和太陽系的其他天體     [1] 行星(planet)是一個具有如下性質的天體(a)有足夠的質量以其自身引力克服剛體應力而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
  • 九大行星變成八大行星,從冥王星的浮沉窺探科學的進步
    冥王星被開除了球籍如果冥王星可以入選進入行星行列,那麼那些新發現的星體是不是也要加入太陽系的行星家族書中用幽默生動的語言介紹的人類對於冥王星的認識。哦,對了,2006年那次開除冥王星的會議,這位尼爾•德格拉斯•泰森館長也是當時現場的投票人之一,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作為那次會議的親歷人,泰森館長是如何介紹冥王星前世今生的。
  • "冥王星殺手"邁克·布朗,發現太陽系新任第九行星?
    太陽系有九大行星,還是八大行星你清楚嗎?記得小時候的上初中地理課時,課本告訴我太陽系是有九大行星的。不過上高中後,卻變成了八大行星。那時想不通,後來我才知道在2006年的時候,天文學家們通過投票的形式把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給踢出了行星系列。自那以後太陽系就只有八大行星了。
  •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究竟有多可怕?
    如今一說起pluto,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那顆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pluto)。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為何會被冠以死神之名?為什麼最後被拉下神壇?這其實是一個「誤會」。奇葩的冥王星冥王星有很多奇葩之處,在行星班裡完全是「非主流」。曾經有科學家猜測冥王星可能是外界的流浪星被太陽俘獲。雖然最後這樣的猜測被否決,但足以說明它是個另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