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發明一手術,因此榮獲諾貝爾醫學獎,如今被視為獎項「恥辱」

2021-01-07 月亮侃歷史

得獎中獎是很多人期待的事情,世界上不少領域都有著自己的獎項,比如影視領域很珍貴的奧斯卡獎和金熊獎等等,還有歌唱領域的葛萊美獎和全美音樂獎等。還有一些聽起來條件讓人很無奈的獎項,這次要說的是故事和很受關注的諾貝爾獎有關。此人經過努力發明了一個手術,他也因此榮獲了諾貝爾醫學獎,如今他獲獎的這個手術卻被視為獎項的「恥辱」。

此人本身是一個醫學方面的教授莫尼茲,他是在69年前得到了在醫學方面的這個諾貝爾獎。他曾經很喜歡研究人類腦部的一系列活動。但大家心裡應該很清楚一個現實,人類對大腦中各方面的認知和研究還是很淺的,更不用說在他生活的那個年代了。在經過一系列的觀察和推論之後,莫尼茲開始進行臨床試驗,他的實驗對象是對擁有著難以馴服的犬類動物,他發現想要讓狂躁的動物安靜下來很簡單,只需要將動物腦部額葉給切除就可以了。

莫尼茲對自己的這個發現很是高興,他覺得這一種手術對精神有異常的人會有用處,是比較適合他們使用的一種手術。他和一些人就對外稱這個手術,它可以讓擁有暴力傾向的那些精神上有異常的患者們康復,這個手術可以讓他們變得安靜起來。有不少人進行了將額葉切除的手術,包括在退伍之後存在陰影的士兵,以及在生活中表現的很暴躁的「精神病人」等,他們的家人說手術之後,這些人確實由暴躁變成很「安靜」的存在。

身為手術發明人的莫尼茲因此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這個手術在後來不短的時間被看作很有用的手術,因為它確實可以解決調「精神疾病」。但是這個手術的後遺症隨著時間顯現了出來,被切除了額葉的患者確實不再有暴躁等行為,但是他們沒有辦法獨立的生活。這些人只能聽得懂簡單的命令,而無法進行一些簡單的思考,看起來仿佛是被抽走了靈魂的「傀儡」。可見被切除的額葉帶走了這些人的思考和情感,這樣的存在還能夠被稱為「人」嗎?

關於這個手術的情況和發明者就說到這裡了,莫尼茲發明的手術有著難以言喻的缺點,這想來就是為什麼人們會認為這個是該獎項「恥辱」的原因。小編覺得一個人如果變得像這樣的存在,是一件很可怕很難以認同的事情,不知道你們對這個手術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他因發明這個手術,榮獲了諾貝爾醫學獎,如今卻成獎項中恥辱
    大家都知道,自從諾貝爾獎項成立之後,如果能夠得到這樣的一個領域的獎項,是代表的非常極高的榮譽了,然而在葡萄牙有這樣的一位醫學教授,他因為發明了一項非常特別的手術,而在1949年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還有生理獎,但是卻被很多人認為是這個獎項的恥辱,這是怎樣的一回事呢?他因發明這個手術,榮獲了諾貝爾醫學獎,如今卻成獎項中恥辱
  • 1949年的諾貝爾醫學獎,被認為是諾獎一生的恥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諾貝爾獎有沒有可能被頒給對人類有害的發明或發現?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發明家諾貝爾所命名設立的獎項,發展到如今,它覆蓋了物理、化學、生理學或者醫學等多個獎項,成為了科學工作者心目當中的最高榮譽。1949年的諾貝爾醫學獎,被認為是諾獎一生的恥辱。
  • 2019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揭曉 該獎項為何不單獨設立?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5年10月5日,瑞典斯德哥爾摩,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當地的卡羅琳斯卡醫學院揭曉,愛爾蘭醫學研究者威廉·坎貝爾、日本學者大村智以及中國藥學家屠呦呦榮獲了該獎項118年生理學或醫學獎史人類探索生命和疾病的曲折史自1901年首個獎項被頒發至今,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已走過118個年頭。但多年來,很多人有一個疑惑,為何該獎項是生理學或醫學獎,而不像物理學獎或者化學獎那樣,單獨設立?據稱,這是因為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時代,生理學指的是現在的許多生物學領域。
  • 諾獎史上最大恥辱:1949的諾貝爾醫學獎,讓30萬人陷入永久噩夢
    但唯獨有一位獲獎者卻是一度讓諾獎評委會想收回授予他的榮譽,因為此人的發明並沒有經過時間的考驗,甚至讓30萬人永久陷入了噩夢當中,這個人便是葡萄牙神經科醫生埃加斯·莫尼茲。其實當年的諾貝爾醫學獎不僅頒給了他,還頒給了瑞士科學家沃爾特·赫斯,他是因為發現間腦對內臟的調節功能而獲獎。
  • 這項手術的發明,獲得諾貝爾生物學或醫學獎,也毀了上萬人
    自從1895年創立而來,諾貝爾一直都是被譽為全球聲譽最高、含金量最重、以及影響力最大的科學獎項。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獎或醫學獎,來自美國的科學家Harvey J.Alter,Charles M.Rice和英國Michael Houghton共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以表彰他們成功發現了C型肝炎病毒。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百年獎項,記錄對抗傳染病的「戰鬥...
    作為最具權威的醫學獎項之一,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研究成果,深刻影響著社會發展,也一次次見證了人類對各類疾病的不懈戰鬥,對生命奧秘的不息探索。 步履不停,諾獎得主投身新冠研究 多年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潛心研究,不斷探索,對抗疾病和死亡。在新冠疫情肆虐的當下,他們亦未停下「戰鬥」。
  • 這項手術的發明,獲得1949年諾貝爾生物學或醫學獎,也毀了上萬人
    自從1895年創立而來,諾貝爾一直都是被譽為全球聲譽最高、含金量最重、以及影響力最大的科學獎項。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獎或醫學獎,來自美國的科學家Harvey J.Alter,Charles M.Rice和英國Michael Houghton共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以表彰他們成功發現了C型肝炎病毒。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百年獎項,記錄對抗傳染病的「戰鬥史」
    作為最具權威的醫學獎項之一,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研究成果,深刻影響著社會發展,也一次次見證了人類對各類疾病的不懈戰鬥,對生命奧秘的不息探索。步履不停,諾獎得主投身新冠研究多年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潛心研究,不斷探索,對抗疾病和死亡。
  • 諾貝爾獎的恥辱:1949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給30萬人帶來了噩夢
    諾貝爾獎自從設立以後,一直都被視為科學界的最高榮譽,無數科學家為之奮鬥終生都不一定能得到,它的評選也頗為苛刻。不過我們今天要來說說諾貝爾獎的黑歷史,那就是1949年的諾貝爾醫學獎,說它是恥辱也不為過!獲得者是葡萄牙醫學家莫尼茲,理由是發現了前額葉切除術對精神疾病的治療價值。
  • 諾貝爾獎史上最大恥辱:獲獎者讓數萬病人變成白痴,卻被奉為神醫
    一看到「諾貝爾獎」這4個大字,相信十有八九的人都會自動將它和「權威、牛人、世界最頂級」等詞彙聯繫起來,自1895年該獎項設立以來,全世界的科學家們都盼望著有朝一日,可以獲得屬於自己的諾貝爾獎章,並且這項榮耀,不但代表了自己,還代表了自己的國家
  • 諾貝爾獎史上最大恥辱:獲獎者讓數萬病人變成白痴,卻被奉為神醫
    一看到「諾貝爾獎」這4個大字,相信十有八九的人都會自動將它和「權威、牛人、世界最頂級」等詞彙聯繫起來,自1895年該獎項設立以來,全世界的科學家們都盼望著有朝一日,可以獲得屬於自己的諾貝爾獎章,並且這項榮耀,不但代表了自己,還代表了自己的國家,意義非凡。
  • 諾貝爾獎的恥辱:1949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紕漏
    自成立以來,諾貝爾獎一直被視為科學界的最高榮譽。為之努力的無數科學家可能一輩子都無法獲得它。它的選擇也相當苛刻。但是今天我們想談談諾貝爾獎的黑暗歷史,也就是1949年諾貝爾醫學獎。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一種恥辱!
  • 2019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3人因這一發現獲獎
    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人名單率先被揭曉: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以及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獲得這一獎項。獲獎理由為「發現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他們發現了C肝病毒
    作為最具權威的醫學獎項之一,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研究成果,深刻影響著社會發展,也一次次見證了人類對各類疾病的不懈戰鬥,對生命奧秘的不息探索。步履不停,諾獎得主投身新冠研究多年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潛心研究,不斷探索,對抗疾病和死亡。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他們發現了C肝病毒!
    作為最具權威的醫學獎項之一,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研究成果,深刻影響著社會發展,也一次次見證了人類對各類疾病的不懈戰鬥,對生命奧秘的不息探索。如今,全球已有超過180個國家實施B肝疫苗免疫接種,布隆伯格也因此被稱為「拯救肝癌病人最多的專家」。   不變堅持,跨越時間考驗的科學夢   對於很多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來說,其研究成果經過多年的評估,才終獲認可。這期間,有過遺憾,也有感動。而不變的,是他們對科學之夢的堅持。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他們發現了C肝病毒!
    作為最具權威的醫學獎項之一,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研究成果,深刻影響著社會發展,也一次次見證了人類對各類疾病的不懈戰鬥,對生命奧秘的不息探索。 步履不停,諾獎得主投身新冠研究 多年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潛心研究,不斷探索,對抗疾病和死亡。在新冠疫情肆虐的當下,他們亦未停下「戰鬥」。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歷史趣聞
    迄今最年輕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是加拿大生理學家、外科醫師弗雷德裡克⋅班廷。他與C.H.貝斯特等一同從動物胰腺中提得可供臨床應用的胰島素,為臨床治療糖尿病作出巨大貢獻,因此榮膺19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所謂「有志不在年高」是也。迄今最年長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是美國生物學家裴頓⋅勞斯。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由美國、英國的3名科學家分享,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領域的貢獻。關於諾貝爾獎諾貝爾獎是指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獎項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諾貝爾基金會決定取消原定於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頒獎儀式改為線上舉行,獲獎者將不會按慣例被邀請至斯德哥爾摩,而是在各自國家獲頒相關獎項。諾貝爾基金會主任拉爾斯·海肯斯滕表示,2020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獎金將增至1000萬瑞典克朗。諾貝爾獎的獎金來自諾貝爾所成立基金的利息或投資收益。
  • 2019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根據已故的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而設立的,目的在於表彰前一年在生理學或醫學界做出卓越發現者。該獎項於1901年首次頒發,由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醫科大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負責評選,頒獎儀式於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的周年紀念日)舉行。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已公布,科研傳奇是如何造就的?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5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名單揭曉。哈維·阿爾特(Harvey J. Alter)、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和查爾斯·賴斯(Charles M.or Medicine;瑞典語:Nobelpriset i fysiologi eller medicin)是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六個諾貝爾獎之一,該獎旨在表彰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作出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