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影響因子(IF)的前世今生

2021-01-08 南京德泰生物

如今SCI上發表論文累計的影響因子數已經成為大多數學校博士畢業的硬性要求。不過IF怎樣計算,SCI又是由哪個機構創建並且維護的,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發表過SCI論文的人都不了解。

在多數人認知裡,這樣一個權威的論文收錄評價機構,應當是一個非盈利的學術組織。然而,事實是,SCI以及IF的運營機構卻是一家徹頭徹尾的商業公司。

目前為止,SCI與影響因子相關的業務已經被轉手三次,1988年,SCI創建者加菲爾德把ISI 超過50%的股權賣給JPT 出版公司(JPT Publishing)。1992年4月,湯森路透以2.1 億美元價格收購JPT 出版公司。

最近一次轉賣是在2016年7月,湯森路透以35.5億美元價格,將SCI在內的影響因子業務轉賣給霸菱亞洲投資基金(Baring Private Equity Asia)和Onex 公司,新公司被命名為Clarivate Analytics。

計算公式

影響因子目前的計算方法是:IF=C/(M+N)。以2017年IF的計算為例,M為該期刊2015年發表的文章數量,N為該期刊2016年發表的文章數量,C為該期刊2015和2016年兩年發表的文章在2017年這一年被引用的總次數。

影響因子的計算方法最早是由加菲爾德的科學情報研究所(前身加菲爾德學會)提出,幾十年來歷經多次更改才成為現在的樣子。

弊端與爭議

影響因子用來統計期刊影響力的算法並非無懈可擊,其規則上的漏洞如今已經被眾多期刊利用,從而提升自身的影響力。

2010年《晶體學報A》影響因子驟升的事情就充分反映了這一方面,這個期刊的影響因子IF常年在2左右,由於發文量少(三年合計122篇),在發表了一篇高引用量的綜述《A short history of SHELX》之後,其IF就在第二年暴漲至49.926,讓很多人跌碎眼鏡。

而綜述+減少學術文章比例+強制投稿者引用本期刊的文章,已經成為很多期刊提高影響因子的不二法門,甚至有黑心期刊在提升影響力之後,以收取高昂版面費作為賺錢手段。

對國內科研的影響

熟悉科研生活的人就能明白,想要發表一篇影響因子在5以上的SCI論文是多麼的不容易,對於某些小實驗室,發表的論文IF在3以上就已經是值得慶祝的一件事。

也因此,在國內流傳著發表SCI論文的捷徑----也就是江湖人稱的四大神刊,這些雜誌以審核速度快、過審難度低、影響因子高以及版面費高昂聞名。

結語

如今,影響因子已經滲透到國內科研的方方面面,評獎評優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國內在引入IF評價制度的初衷是為學術水平找到一個客觀的評價標準,然而科研的功利化讓很多科研項目把論文的IF視為最終目標,這無疑是本末倒置。

如果您有科研實驗方面的需求,不妨聯繫我們德泰生物科技(http://www.detaibio.com/)。讓我們為您分憂解勞,我們是專業的活性蛋白製備公司,樂意幫助客戶解決實驗難題,提供一個更有效率的科研環境。

參考文獻

1. Garfield E. Journal impact factor: a brief review.[J]. CMAJ :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 journal de l'Association medicale canadienne, 1999, 161(8):979.

2. Bloch S, Walter G. The Impact Factor: time for change.[J]. Australian &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5, 35(5):563-568.

3. 穆蘊秋, 江曉原. 「影響因子」遊戲之父尤金·加菲爾德評傳[J].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17(6):145-154.

相關焦點

  • 期刊引證報告(JCR)的前世今生
    其實,影響因子只是JCR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在加入對期刊影響因子的討論前,不妨和小福團一起回顧一下JCR的前世與今生,了解JCR的創造者加菲爾德博士和他在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簡稱 ISI)的同事的初衷和一些重要想法吧!
  • 什麼是影響因子,期刊影響因子對學術研究的重要性?
    在學術方方面面所產生的影響叫著學術影響,對某個領域你學術專業的理論影響和實踐影響等。學術影響通常體現在影響因子上。影響因子是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中的一項數據。就是某期刊最近所兩年發表的學術論文在這個報告年份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這個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這也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所以好多人發表的期刊會刊到綜合影響因子0.0幾,0、1幾,0.2幾,複合影響因子又是幾點幾,你所發表的期刊有沒有影響因子在知網官網也了查旬。
  • 李耀煌新作《阿凡達家園的前世今生》獲著作權證
    (《阿凡達家園的前世今生》一書效果圖)10月10日,國家版權局發布公告,給我市李耀煌原創完成的科學著作《阿凡達家園的前世今生》頒發著作權證。2010年11月,張家界砂巖地貌國際學術研討會,將張家界特徵鮮明、規模巨大的獨特砂巖地貌類型,確定為「張家界地貌」。電影《阿凡達》中的夢幻花園就取景於張家界。(張家界大巖壁。大巖壁上保留有深刻的古海水印跡)(張家界空中田園。
  • 知識分享 | 為什麼要以英文發表:學術交流語言的前世與今生
    本文試圖通過三大權威資料庫(科學引文資料庫,SCI;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SSCI;人文藝術引文索引資料庫,A&HCI)中收錄的Article和Review兩種文獻數據來探究學術交流語言的前世與今生。在過去的百年間(1900-2015)發表的三千多萬篇SCI論文中,有92.5%的論文是以英語發表的,非英語發表的只佔到7.5%。
  • 為什麼要以英文發表:學術交流語言的前世與今生
    本文試圖通過三大權威資料庫(科學引文資料庫,SCI;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SSCI;人文藝術引文索引資料庫,A&HCI)中收錄的Article和Review兩種文獻數據來探究學術交流語言的前世與今生。在過去的百年間(1900-2015)發表的三千多萬篇SCI論文中,有92.5%的論文是以英語發表的,非英語發表的只佔到7.5%。
  • 雨生紅球藻產業的前世今生
    日前,在第十屆亞太地區應用藻類學國際會議雨生紅球藻應用創新國際學術論壇上,SDIC微藻生物技術中心主任胡強博士向與會嘉賓分享了雨生紅球藻產業的前世今生及當前發展的趨勢。  胡強說,有關雨生紅球藻的研究論文,從1960到1990年間只有零星發布,年均不足20篇;而從90年代中期開始相關論文迅速增多,至今已達到年均上百篇
  • 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
    發表sci論文有一定的用途時,比如評獎、評職稱等,要滿足相應的評審標準要求,否則會導致發表的sci論文達不到目的。在提出的評審標準要求中,不少人對分區和影響因子一頭霧水,鬧不懂它們怎麼來的。本文就回答下關於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的問題。
  • 你相信前世今生嗎?
    你相信前世今生嗎?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相信,不過我想還是相信的成份多一些吧!那個網絡上流傳了很久的《前世今生催眠曲》我是最近才看到的,感覺很神奇,好多網友都說自己看到了前世!我也很想看一看自己的前世,記得在網易裡測過自己的前世,是一個嬪妃,也測過說是皇后,但我都當做是娛樂,只是這一次,我在心裡潛意識的希望我可以了解自己的前世。進行催眠最需要的是心靜,從昨天開始到今天,我試了很多次都沒能成功,因為我無法靜下心來。當聆聽著大師的指導和美妙的音樂時,我的頭腦中似乎有影像,但現實卻清晰地佔據著全部的心裡。漸漸地,模糊的影像也便消失了。
  • 科普|學術影響力兩大衡量指標:影響因子還是谷歌學術H5?
    年度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透過該期刊「前兩年」所發表文章總數,與「前兩年」的文章在「該年度」被引用的總次數計算而得出。當影響因子的數字越高,代表此期刊的文章被引用次數越多,即此期刊在學術界的影響力越大。一般而言期刊的影響因子越高,則代表此期刊的學術品質越佳。值得注意的是,影響因子雖然是期刊本身評價的指標,但不能作為該期刊中單篇論文影響力的依據、或是論文作者的評價。
  • 影響學術論文寫作者投稿的因素分析
    下面,醫刊彙編譯根據多年工作實踐,把影響學術論文寫作者投稿的因素總結如下:一、投稿需求。作者在選擇期刊投稿時,除了自身的需求外,期刊的諸多客觀因素也是影響作者進行選擇判斷的重要依據,比如期刊的學術定位、期刊的級別、期刊的影響因子、發表周期等。1.期刊的學術定位。作者投稿大多是有計劃、有目標地進行,並非盲目的投稿,期刊的學術定位是影響作者投稿的第一要素。期刊的徵稿簡則和刊物的欄目設置是判斷期刊學術定位的關鍵。明確期刊的學術定位,有助於快速、準確地選擇合適的刊物投稿。
  • SCI影響因子與論文原創性在中國的發展
    導言:在學術科研領域,SCI,即美國《科學引文索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SCI論文這一橋梁,可以快速地將各領域的學術科研成果轉化為實踐,同時SCI論文也為個人與團隊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強而有力的平臺,有利於中國學術走向世界。但是中國學術科研領域卻存在著盲目追求SCI論文數量,不追求「科研效率」的問題...SCI論文在中國科研領域有什麼價值?
  • 土星宮位看出你的前世和今生
    今生的你不願意再重蹈覆轍,因而痛改前非,抱持著「執著」的態度。即使遭遇到困難和挫折也絕不輕言放棄,頗具使命感。今生的你個性上一反前世,耐心相當好。第二類型者,土星二宮前世的你,豐衣足食,生活無慮,偶爾奢侈一時,悠遊度日,倒不成問題。但是,長久下來,縱使有金山銀山,也有用盡的一日。老年之後經濟狀況就很不好了。縱便想重新修正,奈何時光不再。這一份感慨延續到今生。
  • 廖閱鵬: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你夢回前世,總結今生!
    最近在最右上,看到了一則消息,許多人聽了廖閱鵬的前世今生催眠曲,都看到了自己的前世,我覺得很神奇,便趁著月黑風高之夜,孤身一人躲在被窩裡,悄悄的打開了喜馬拉雅收音機,點開了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上耳機,準備一場穿越之旅。
  • 催眠:貪得無厭的前世,苦苦掙扎的今生
    ~01~今生她是一個18歲的小女孩,正面臨高考,發現自己內心有很多的悲苦擾亂她的心神無法安心讀書。所以她就突發奇想,想去看看她自己的前世,她認為或許看過了自己的前世,可以對今生的很多事情釋懷。因為是遠程催眠,為避免對她有什麼影響,所以就把她帶離前世。而前世她的離世,是在前線作戰時被敵軍發現後殺死的。
  • SCI 期刊影響因子與論文作者沒有直接關係
    SCI 期刊影響因子是期刊的,與論文作者沒有什麼直接關係,一個作者的幾篇論文對一個期刊的影響因子沒有多大作用。因此,沒有理由為自己發表論文的幾個期刊驕傲,更不能算自己的什麼學術影響力和科研績效。
  • 科學看待前世今生/釋聖靜
    科學看待前世今生    作者:釋聖靜      從《物理》,以及《生物》《化學》,等綜合學科所新形成的《人類(動物)生命學》研究顯明,從人類有文字記載以來,對此研究,有兩大流派,特別是以研究世界本質的科學,人類的袓先們,從最初的自然樸素的社會形態的,出於動物本能的試探與簡單,出於自身能力與思維和智慧挖掘潛力的約束而產生的無奈,恐懼,因恐懼產生的,對強者,對一切不可能抗擊的人類原始「未覺醒的文明」的特定時期,從極其淺顯的認知(因為受人文生存與自然環境的影響!
  • 「如何提高論文的影響因子,順利到畢業?」
    在學術界,影響因子都是大家賴以生存的精神食糧。這麼好的東西,它到底是個啥?它是個什麼因子?又究竟在影響著什麼?今天,我就把這些年的心得傳授給大家,帶領各位走進影響因子的臺前幕後!但學術期刊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我為了在期刊上發表論文,我要給期刊交版面費;我為了在期刊上看論文,我還要給期刊交下載費!學術期刊向讀者、作者、廣告商三頭收錢,他們的成本估計只有電費。但沒辦法,學術世界就是這麼壟斷暴利,學生們也只能希望能把自己的論文發到更厲害的期刊上。
  • 前世今生未來(20201120)
    今天本文的主題是講一下順周期股的前世今生未來。攻城獅感謝博士耐心解答按照博士的理論,我們可以把這些票導入到新建板塊中,按照18.1.1-20.6.30區間漲幅排序,找到漲幅最差,當前突破形態和rps最強的,耐心等待買點吧08:59:59===============1985年,泰勒和德邦特《股市是否反應過度》的論文
  • 中國原創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
    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為20.507,在Clarivate Analysis(科睿唯安)195種細胞生物學領域期刊中排名第7,在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領域學術期刊中繼續排名第一。
  • 「催眠音樂」——能讓人「感觸」前世今生?
    專業人士稱,所謂看到前世的說法玄乎其玄,不足為信   想回到過去,看看你的前世嗎?這樣一個近乎荒唐的問題近來卻在網絡上「熱」起來——它與一段名為「前世今生」的音頻有關。  近日,記者在百度貼吧的「洛陽五中」貼吧中,看到這樣一個名為「來探索一下自己的前世今生」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