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艘星艦開造,SpaceX開外掛,高密度建造下一代飛船

2020-11-25 騰訊網

儘管SpaceX和馬斯克最近都是靜悄悄的,但兩個星艦建造基地卻是難掩霸氣外漏,SpaceX就像開外掛似的建造下一代原型飛船——第一艘星艦蓄勢首飛,第二艘正在打磨,第三艘嘗試無縫技術,第四艘已經開造……

SpaceX引入A/B模式

外界來看,為了快速打造星艦,SpaceX貌似開了外掛,不遺餘力,極盡所能。其實背後很有手段,很講方法。

從今年第二季度起,SpaceX採取兩地雙線打造A/B模式(軟體開發常見的內部競合模式,通過不同團隊採用不同方法來實現同一目標),德州佛州同時建造全尺寸原型星艦,德州博卡奇卡基地建造Mark1、Mark3,佛州可可基地建造Mark2、Mark4。

看得出來,這種競合模式的確有效。6個月已經基本建成兩艘,另外兩艘已經開造。並不誇張的說,這是近幾十年來全世界太空產業從未有過的。

唯一能夠相提並論的是,登月競賽時代美國催產阿波羅計劃。尤其在研製土星五號火箭階段,採用了高密度、流水線式超常規開發模式。一號在發射,二號在測試,三號在組裝,四號在製造,五號在設計研製……每一枚火箭發射間隔最多半年。這樣才造就了短短8年美國就能登月的奇蹟。

儘管SpaceX建造星艦動用的資源無法跟當年登月相比,但在技術相對成型、資源有效配置的情況下,一家私營太空企業甚至可以做到更專注更高效。具體來看最新進度條——

第四艘星艦:開始雙層焊接

來自佛州可可基地星艦園區的最新消息,用於建造第四艘全尺寸原型星艦(Starship Mark4)船身的鋼環,單層已經焊接完畢,開始進行雙層焊接,形成雙環結構,然後多層拼接。

目前從現場工地上能夠看到多達23個單層鋼環。每個鋼環高1.8米,直徑9米,星艦建成後淨高50米。再加上新設計的展開式6個著陸架,最終高度約為55米,相當於16層樓高。

最終,星艦正樣飛船裝配6臺猛禽發動機:3臺海平面發動機、3臺真空發動機。按照計劃安排,第四艘星艦將在明年第一季度建成。計劃2020年擇機搭載超重鷹火箭進行軌道級試飛。

第四艘星艦TIPS——

建造地:佛羅裡達州可可基地

建成時間:2020年第一季度

軌道級試飛:2020年擇機

搭載:超重鷹火箭

第三艘星艦:率先嘗試無縫技術

9月29日,馬斯克在德州第一艘星艦秀現場透露:除了兩艘全尺寸原型星艦Mark1、Mark2基本建成外,從10月份開始打造Mark3。

此言不虛,的確如此。來自SpaceX鐵粉的最新打探,第三艘全尺寸原型星艦(Starship Mark3)的確已在德克薩斯州博卡奇卡基地開始造型,第一款無縫鋼環(Seamless)已被彎曲成形,這是SpaceX首次嘗試新工藝打造不鏽鋼船身,取代部分焊接工作。

按照工程進度條,有望在今年底打造成型。關鍵要看前兩艘星艦試飛進度和狀況。根據馬斯克9月29日披露:大約6個月後,最早2020年3月份或者第二季度,與超重鷹火箭黃金搭檔,發射入軌。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將是首款星艦進行軌道級測試飛行。

第三艘星艦TIPS——

建造地:德克薩斯州博卡奇卡基地

預計建成時間:2019年底~2020年初

軌道級試飛:最早2020年3月

第二艘星艦:還在打磨

從佛羅裡達州可可基地星艦園區的最新航拍來看,星艦飛船兩段還沒有二合一,至今也沒有封頂。正在外部安裝前鰭、後鰭的連接裝置。下一步安裝前後兩鰭,這種驅動鰭(飛行翼)用於星艦再入、著陸階段的飛行姿態控制和減速。

事實上,第二艘星艦(Mark2)建造進度一開始並不比第一艘星艦(Mark1)慢多少,直到9月初一場颶風席捲大西洋沿岸,致使佛州基地一度停工。這也是決定馬斯克最終選擇德州博卡奇卡作為星艦發布會的原因之一。

目前看來,第二艘星艦似乎沒不急於封頂,亮出全身造型,而是一直處在外部打磨、內部裝配的階段。一種原因來自Mark1進度,也就是說Mark1首次試飛時間和結果,決定Mark2任務進度。第二艘星艦不是為了自己飛,而是要配合整體測試飛。只有第一艘星艦飛過了,從中汲取經驗和教訓,迭代技術,才能遞進式試飛第二艘星艦。

可以肯定的是,發射地點選在美國黃金髮射位:佛州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目前正在改造升級發射位。包括新型發射臺、推進劑存儲罐、著陸平臺、運輸通道等。率先在此發射的就是原型星艦Mark2,由數十公裡外的佛州可可基地運抵。

第二艘星艦TIPS——

建造地:佛羅裡達州可可基地

預計建成:2019年底

試飛時間:2020年

試飛目標:亞軌道飛行(高度未定)

裝配:3臺猛禽發動機

第一艘星艦:首飛前的最後準備

9月29日星艦第一秀後,10月上旬這艘萬眾矚目的全尺寸原型飛船Mark1星艦被一分為二,安裝內部組件、設備調試。包括使用特斯拉超級工廠製造的電池組,為飛船提供電力。這就是一家親的好處。特斯拉與SpaceX資源共享。

10月15日,美國聯邦航空局批准了第一艘星艦首次試飛計劃。試飛期限:2019年10月下旬至2020年4月下旬。批准飛行高度最多20公裡。按照SpaceX目前準備狀態,最快1個月內首次試飛Mark1,發射地點德州博卡奇卡基地,星蟲曾經用過的發射場。

第一艘星艦TIPS——

建造地:德克薩斯州博卡奇卡基地

建成時間:2019年9月底(現在調試階段)

亞軌道首飛:2019年第四季度

發射模式:單級發射亞軌道飛行

飛行高度:最高20公裡

裝配:3臺猛禽發動機

看得出來,9月29日星艦第一秀的的確確就是一場秀,秀出最新計劃之後,轉頭還得認認真真埋頭苦幹。第一艘、第二艘、第三艘、第四艘……

按照這個節奏,2021年第一艘星艦真身計劃首次入軌試飛。接下來,不僅有可能兌現承諾:2023年商業首飛環月之旅,甚至2024年擔當起重返月球的重任,成為阿耳忒彌斯載人登月的首選箭船(一旦SLS火箭+獵戶座飛船關鍵時刻衝不上去的話)。

還可能兌現馬斯克的遠大承諾:2022年超重箭+星艦首飛火星,2024年首次載人飛往火星。

任何一場宏大敘事,要想最終演好,既要高瞻遠矚,又得死磕細節。更何況這是代表人類下一代飛船的星艦!

相關焦點

  • SpaceX第4艘星際飛船已開工建設 近景圖片上的簡陋鐵皮卷清晰可見
    大約在一個多月前,那時馬斯克還沒有召開星際飛船的發布會,新版本的星際飛船也還沒發布,航天愛好者使用無人機在SpaceX的佛羅裡達州星際飛船基地拍攝到了大量的不鏽鋼製圓環,由於當時佛州的星艦Mk2號原型機已經接近建造完畢,這些多出來的圓環被認為是為建造星際飛船用的「超重型助推器」準備的
  • SpaceX星艦飛船又炸了,馬斯克迷惑表態:成功了!火星等我
    在SN8之前,一共有6艘原型星艦在測試中「壯烈」:2019年11月20日第一艘Mark1;2020年2月28日第二艘SN1;2020年4月2日第三艘SN3;2020年5月29日第四艘SN4;2020年6月23日第五艘SN7;2020年9月23日第六艘SN7.1。
  • SpaceX星艦飛船又炸了,馬斯克迷惑表態:成功了!火星等我
    爆炸發生後,馬斯克發推解釋說:下降過程中,飛船頭部燃料罐壓力過低在SN8之前,一共有6艘原型星艦在測試中日第二艘SN1;2020年4月2日第三艘SN3;2020年5月29日第四艘SN4;2020年6月23日第五艘SN7;2020年9月23日第六艘SN7.1。
  • spacex星艦項目計劃及最新進展:2020年入軌、2024載人到火星
    馬斯克回答是:SN3進行靜態點火測試和短途飛行,SN4進行更長距離的飛行,但實際上加速建立完善飛船/猛禽的生產線是最重要的!由此可以看出,馬斯克最關心的還是星艦的進度,畢竟能看到人類移民火星是他畢生的夢想,前不久他還因為星艦進度達不到要求而發出他可能在人類登陸火星前已經死掉的悲嘆。
  • Spacex星艦測試時發生爆炸,整個原型機完全報廢
    原來這是spacex有意而為之,SN7.1本來就是一個測試儲罐,而不是一個完全尺寸的星艦原型機,它主要是用於測試採用新材料的耐壓情況。換句話說,SN7.1就是要進行極限測試的,測試到爆炸為止,才能知道它的極限耐壓值是多少。
  • Spacex一個星艦測試時發生爆炸,另一個原型機已經安裝翅膀
    原來這是spacex有意而為之,SN7.1本來就是一個測試儲罐,而不是一個完全尺寸的星艦原型機,它主要是用於測試採用新材料的耐壓情況。換句話說,SN7.1就是要進行極限測試的,測試到爆炸為止,才能知道它的極限耐壓值是多少。
  • 馬斯克建造了兩艘完整的星艦飛船,火星指日可待?
    馬斯克已經建造了兩艘完整的「星艦」?實際上並沒有!星艦飛船是馬斯克雄心勃勃的下一個人類航天工程。但實際上右邊的那艘是PS的。第二張是周邊愛好者實地拍攝的星艦研發基地,顯示仍然只有一艘。並且,SpaceX正在研發的星艦飛船其實還在原型測試機階段。高達120多米,直徑約9米的星艦飛船離正式太空飛行那一天還差很多。創作那張俯視星艦基地照片的作者表示非常渴望那一天到來。馬斯克也是大言不慚,直接回復,會非常快的。
  • 離火星越來越近,SpaceX的星艦工廠正在加速星際飛船的生產
    這艘星際飛船正在位於德克薩斯州布朗斯維爾的博卡奇卡海灘火箭工廠開發。SpaceX的團隊正在加快星際飛船原型機的生產,那裡正在建造多艘不鏽鋼星際飛船。每個星艦原型都有一個以SN開頭的序列號。星艦SN1, SN2, SN3和SN4都經過了測試,並在今年早些時候的測試過程中被銷毀。
  • spacex星艦再次試飛成功!有人稱星艦成功後已無需其他火箭
    Spacex公司今早使用星艦SN6再次成功進行150米跳躍飛行!spacex的星艦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超重型獵鷹火箭,也就是星艦的一級;第二部分就是我們常說的星艦,也就是星艦的第二級。第一級主要任務是將第二級送到地球軌道,第二級則是進行星際飛行及重返大氣層。
  • spacex宣布提前進行星艦測試,但日本卻再次推遲火星探測器的發射
    對於進入「鴿王爭霸賽」的spacex各產品,今天竟然看到spacex發布的星艦測試時間,從北京時間7月16日晚上開始測試,連續進行3天,比原計劃提前一天。如果一切順利,3天後將開始150米跳躍飛行測試!
  • 搖籃中的SpaceX星艦飛船 即將蹣跚起航
    SpaceX表示,最終星艦飛船以及名為超重獵鷹的火箭助推器將取代該公司的獵鷹9號、重型獵鷹火箭以及用於貨運和載人任務的「龍」飛船。馬斯克在周六的發布會上宣布星艦飛船、超重獵鷹火箭以及星際旅行計劃的最新進展。
  • spacex公司星艦SN6再次起飛,馬斯克的星空越來越近了
    本月5日,spacex的「大水塔」SN5首次實現全尺寸星艦原型機起飛,處女跳150米驚豔了全世界,讓很多認為不可能的「專家」閉了 嘴。然而spacex可不僅僅只進行一次150米跳躍測試,另一艘星艦將在8月28日再次起飛!
  • spacex公司星艦SN6再次起飛,馬斯克的星空真的越來越近
    本月5日,spacex的「大水塔」SN5首次實現全尺寸星艦原型機起飛,處女跳150米驚豔了全世界,讓很多認為不可能的「專家」閉了 嘴。然而spacex可不僅僅只進行一次150米跳躍測試,另一艘星艦將在8月28日再次起飛!
  • 星艦今年就能發射入軌
    遠期目標和手頭工作都很硬核 在馬斯克的安排裡,星艦原本就要比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方研發的SLS火箭更早入軌,目標包括探索月球、火星以及更遙遠天體。 去年,SpaceX開始建造下一代星際飛船火箭——星艦。
  • 效率高,SpaceX已開始美國宇航局建造的「月球星艦」,原型機曝光
    本周,一位南德克薩斯州的居民抓拍到了一張白色飛船原型的照片,上面有NASA復古的紅色「蠕蟲」標誌,旁邊是一面美國國旗,如下圖所示。該標誌表明,SpaceX公司已經在建造首個星際飛船月球登陸器原型機。SpaceX公司表示:「『月球星艦』擁有巨大的可居住和儲存空間,能夠為研究提供大量的貨物,並支持在月球表面的穩健運行,使建立月球基地成為可能。」
  • Spacex星際飛船的變遷史,馬斯克的星艦是怎麼來的(五)?
    2018年11月19日,埃隆·馬斯克在一系列微博中宣布了火箭的第四個不同名稱。上面的階段將被改名為「星際飛船」,而助推器階段將被改名為「超重型」。馬斯克此前曾在2018年4月「獵鷹重型」首次飛行前使用過這個名字,當時他提到了獵鷹超重型的可能性。如果再加上兩個助推器的話,這會是一個很重的獵鷹。2007年馬斯克第一次討論火箭時,火箭的原名是「大獵鷹」火箭。
  • spaceX~星艦(Star ship)用途
    星艦是太空探索公司spacex試驗階段飛船,材質是不鏽鋼,為了在耐熱和強度上找到平衡點,而星艦發射時放在火箭上面段,飛高了,下面級燃料用完,下面級靠空氣動力學飛回去,星艦自己繼續送人和貨物到空間站或者行星,重複使用。自己即是整流罩又是飛船,不同於太空梭掛在一邊,星艦重在上面。
  • Space X的星艦飛船在測試中發生爆炸,蓋子都炸飛了!
    【ALENG 自媒體】11月21日早間自媒體專稿,在剛剛完成建造兩個月後,矽谷大俠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首個星艦飛船原型Starship在昨天的測試中發生了爆炸,現場直播畫面顯示, Starship在一陣濃煙中發生異常,隨後,飛船頂部的鼻錐被炸飛,落到距離星艦不遠的地方,這似乎表明
  • SpaceX在5小時內,發射了60枚衛星,又升空了艘星際飛船
    假設所有60艘Starlink-11飛船在到達最後的軌道後都是健康的,SpaceX公司將有大約640顆運行衛星在軌道上。SpaceX公司計劃本月再進行兩次星鏈計劃的發射,在10月之前至少再發射一次,即傳說中的「Starlink-14」。
  • 馬斯克承諾:直播SN8星艦高空首飛
    這意味著SpaceX將毫不保留地直播第一艘原型星艦首次高空發射、飛行及著陸過程,為SpaceX關注者們提供一個難得的機會,讓人得以一窺這個高風險航天事業的刺激場面。 最近一周左右,馬斯克已連續發布至少6條推文,試圖理性引導大眾對星艦SN8首次高空飛行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