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不?星艦今年就能發射入軌

2020-12-05 環球網

今日視點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星艦(Starship),很有可能成為人類從地球文明邁向星際文明的裡程碑,因此其每一步動作,都牽動著全世界太空愛好者的目光。

日前,SpaceX已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提交了其原型星艦SN1的發射申請,發射地點是美國德克薩斯州博卡奇卡(Boca Chica)基地,飛行半徑2公裡,最大高度20公裡,並將嘗試著陸與回收,測試窗口在3月16日至9月16日之間。

這一日期快到超乎人們想像,看似瘋狂的星際徵服之路,要開始了嗎?

「閃閃發亮」的星際之旅

據SpaceX公司執行長埃隆·馬斯克本人在推特上的頻繁披露,以及SpaceX官方網站的零星消息,星艦的建造幾乎是晝夜連工——這款原型機名為星艦SN1,從馬斯克發的視頻裡,還能看到星艦團隊正在製作一個圓形穹頂,那被認為是星艦外殼工藝中最難的部分。

在去年11月,星艦MK1測試爆炸後,團隊在燃料罐的壓力測試方面投入了更多精力,馬斯克也幾乎是盯著完成了今年初測試的壓力裝置。現在的裝置已經將承受壓力加到了約7.1個大氣壓。而這樣的測試成績完全能夠支持星艦的軌道級飛行,但對於載人飛行來說,它還不夠安全。SpaceX將會把星艦壓力測試裝置提高到8.5個大氣壓,這代表有足夠的安全係數支持載人飛行。

此前,馬斯克還專門解釋了很多人都關注的艦體不鏽鋼結構問題。因為自從星艦照片流出後,閃閃發亮的不鏽鋼身體就引起無數爭論。馬斯克稱,儘管一般認為鋼要比鋁合金以及碳纖維材料重的多,但使用密度更大的不鏽鋼來製造星艦,反倒能夠減輕結構重量。因為低溫下不鏽鋼的強度會提高兩倍,緩解了密度大的問題;而星艦的熱防護方式,回歸太空梭的設計,只不過採用的是新一代材料,熔點上的優勢又讓星艦的背風面甚至無需專門的防熱,整體結構反倒比使用鋁合金更輕便,同時,成本也更低。

在今年的測試飛行中,SpaceX將嘗試使用火箭的Raptor發動機將其降落在發射場附近,他們希望證明星艦是能重複使用的,並有在月球或火星著陸的實力。

遠期目標和手頭工作都很硬核

在馬斯克的安排裡,星艦原本就要比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方研發的SLS火箭更早入軌,目標包括探索月球、火星以及更遙遠天體。

去年,SpaceX開始建造下一代星際飛船火箭——星艦。按設計,這艘飛船將能夠舉起超過100公噸的有效載荷,或一次運載多達100名乘客,它將是人類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的宇宙飛船,也是一種完全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它將和超級重型火箭進行捆綁,最終完成人類前往月球和火星的任務。

這個項目顯然仍處在早期階段,但按照馬斯克對星艦任務的「有點瘋狂」的設定:星艦未來會以極高的頻率飛行,並最終實現每年建造100艘、10年內生產1000艘星際飛船的目標。

亦因此,SpaceX也需要大量的人才補給。上周,馬斯克面向全球發出推文邀請,希望有意加入SpaceX的人才到該公司在德克薩斯州博卡奇卡的研發部門參加「星際飛船職業日」,以便為7天24小時不停班的工作安排出4個生產班次,同時還需要工程師、主管和支持人員等等。

至於對人才的要求,「超級硬核的工作理念,建造事物的天分,常識和誠信是必須的,剩下的部分我們都可以培訓。」馬斯克的推文如是說。

毫不客氣炸了飛船硬體

除了提交發射申請,近一段時間來,星艦最吸引人眼球的操作,是故意炸了大部分已完成的飛船硬體。

今年1月10日,SpaceX的一個工程師團隊有意炸毀了一個建造僅20天的小型飛船容器,目的就是測試最近升級的製造和組裝方法。

測試結束後,馬斯克在網絡上詳盡公布了細節,也就是前文說過的壓力裝置測試結果:當連接罐壁和穹頂的焊接在最大持續壓力7.1個大氣壓情況下失效時,罐體幾乎完全按照計劃的位置和方式坍塌,而該壓力,要比軌道飛行壓力6個大氣壓高出18%。

不過,SpaceX的要求是:星艦在允許人類駕駛之前,應當可以承受至少高出操作壓力40%的壓力。下一步更緊密的零件和更好的焊接,將能夠實現8.5個大氣壓的壓力,這是載人飛船需要的安全係數的1.4倍。

但馬斯克也證實,這次有意為之的爆炸實驗非常成功——因為這可以幫助他們確定該公司當前生產和組裝方法的極限性,進而才能製造出第一艘可以在太空軌道飛行的星艦。

去年11月,SpaceX在一次規模更大的測試中,就被認為「故意」對星艦MK1原型機施加了過高壓力,導致這艘飛船的頂兒一下子被崩到了數百英尺高的空中。

而這讓SpaceX確定了星艦MK1型號其實是不適合星際飛行的。但放棄一個原型機對SpaceX來說根本不是事,他們以不可思議的效率進行了重組升級,似乎向人們表明:要完成一個瘋狂老闆的目標,就需要一個不用睡覺的團隊。

相關焦點

  • 瘋狂馬斯克:星艦飛船明年就能發射入軌!
    星艦Mk1已在博卡奇卡建成,Mk2則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附近的另一處工地建造,它們都是第一階段的試驗飛行器。這些早期的原型星艦將用於中高空亞軌道飛行,隨後SpaceX還將建造Mk3、Mk4和Mk5,其中一些將用於發射入軌!根據發布會上的最新消息,上面級星艦長度約50米,直徑9米。
  • 馬斯克德州吹風:大約6個月後,超重鷹+星艦入軌首飛
    馬斯克表面上給出的答案:為了紀念SpaceX首次發射入軌。但更深意義在於:因為今天是SpaceX起死回生紀念日——要知道11年前的今天,SpaceX不是史詩般成功,就得是史詩般失敗!
  • 星鏈星艦兩不誤!SpaceX一天之內上演兩次發射
    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沒有停下忙碌的步伐,在一天之內先後上演兩次發射,推動星鏈計劃和星艦飛船兩大項目繼續向前發展。先是在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9月3日8:46,SpaceX進行了一次發射任務,用一枚二手獵鷹九號火箭成功將第12批60顆星鏈衛星送上太空。從火箭發射升空到衛星部署,整個過程大約花費了十五分鐘。
  • 馬斯克火星星艦意外「發射」,但只「飛」了30米,之後猛烈爆炸
    馬斯克的SpaceX公司正在以瘋狂的速度建造火星星艦,然而被寄予厚望的星艦原型版SN01,28日卻意外地被「發射」出去,然後猛烈爆炸,巨大的甲烷罐像子彈一樣被射出,落在了數百米外的地方。去年11月底,也是馬斯克寄予厚望的星艦原型MK1版,在極端低溫壓力測試中爆炸後,馬斯克就把原來競爭研發的兩個團隊合併,開始打造新的艦體,這就是星艦原型版SN01。為了加快進度,SpaceX公司甚至購買了石油液化氣儲罐的加工設備,可以用半自動化工藝,焊接星艦艦身,幾天之內就能造出星艦的主體。
  • SpaceX星艦原型機SN8,首次亞軌道高空飛行倒數1秒時卻終止了發射
    SpaceX星艦原型機SN8,在首次亞軌道高空飛行實驗中,倒數到最後1秒,突然終止了發射。從圖1可以看出,此時星艦底部的火箭已開始點火,並噴出濃濃尾煙(圖1),但突發的故障,導致星艦挑戰12.5公裡高空的計劃提前結束。
  • 第四艘星艦開造,SpaceX開外掛,高密度建造下一代飛船
    並不誇張的說,這是近幾十年來全世界太空產業從未有過的。一號在發射,二號在測試,三號在組裝,四號在製造,五號在設計研製……每一枚火箭發射間隔最多半年。這樣才造就了短短8年美國就能登月的奇蹟。 儘管SpaceX建造星艦動用的資源無法跟當年登月相比,但在技術相對成型、資源有效配置的情況下,一家私營太空企業甚至可以做到更專注更高效。
  • 想彎道超車「超重-星艦」?對不起,還真學不來
    廣泛採用在軌加注這一新技術,不同的任務對應不同的加注次數,星艦解決了不同任務需要研製專門運載火箭的問題。新的一艦走天下,香嗎?香是香,可是馬斯克要想圓上自己吹過的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些人存在這樣的想法,馬斯克就是賺噱頭,先讓他折騰,如果折騰不成就當個笑話,如果折騰成了,我們再「彎道超車」也不遲啊。
  • 馬斯克到底有多瘋狂?星際飛船一次可發射400顆衛星
    9月4日,一枚二級「獵鷹9號」火箭搭載60顆星鏈衛星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的39A發射臺發射升空。這是SpaceX自2019年以來第12次執行星鏈衛星發射任務,12次的任務先後成功發射入軌衛星總數達到713顆,這不得不說是航天史上的一個壯舉。
  • 星艦SN9和星艦SN10同時矗立在發射臺
    前兩天,由於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沒有批准星艦SN9 約10千米的飛行測試,星艦SN9就一直在發射臺等待,馬斯克為此還著急開罵了。SpaceX官網稱,星艦SN9預計最早在2月1日進行發射,這是星艦原型第二次亞軌道高空飛行測試,類似於星艦SN8的飛行測試,SN9將通過3臺猛禽發動機點火升空,在接近10千米的高空時,三臺猛禽發動機依次關閉。
  • [航天]SpaceX星艦驚躍150米 馬斯克:更多測試
    作為全球首個可以完成載人任務的私人公司,CEO不但,還是總工程師,這是極度值得驕傲的,這事跡不但夠他自己吹一輩子,也夠他孩子們拼爹之時所向披靡但之所以馬斯克能控制住情緒,無非就是因為,這一次巨大的成功,證明了SpaceX的能力,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自從5月30日載人實測發射與在軌對接成功後
  • 不!只要做好一件事,你當然也可以
    雖然你的思維可能還停留在什麼都不可能的歲月,人類文明卻已跨入了一切皆有可能的時代。未來第一個登陸火星的,很可能不是哪個國家官方選派的太空人,而是要看私人老闆馬斯克的臉色。根據特斯拉和SpaceX公司創始人,宇宙狂人,未來火星星艦製造者馬斯克周日的說法,他的公司正在加速開發去火星的星艦,一旦測試星艦從軌道返回,人們就可以開始預訂去火星的船票了。
  • 載人龍後 星艦喜飛150米 馬斯克直言還要繼續
    作為全球首個可以完成載人任務的私人公司,CEO不但,還是總工程師,這是極度值得驕傲的,這事跡不但夠他自己吹一輩子,也夠他孩子們拼爹之時所向披靡但之所以馬斯克能控制住情緒,無非就是因為,這一次巨大的成功,證明了SpaceX的能力,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自從5月30日載人實測發射與在軌對接成功後
  • spacex星艦項目計劃及最新進展:2020年入軌、2024載人到火星
    就在今年的3月上旬,經歷數次失敗後,報廢幾個「水罐」後,SpaceX公司終於成功完成了星艦原型機SN2如果不出意外,星艦20KM跳躍懸停測試起飛重量約500噸,每臺猛禽發動機的推力大約在200噸,這對於用來支撐幾百噸星艦重量的底部發動機銜接部分來說十分有挑戰性。
  • SPACEX將嘗試發射第一個完全組裝的星艦,計劃飛行20公裡
    這些搬運工具看起來不像太空飛行器,而是類似發光的圓柱狀結構的坦克,上面裝有一體式的質量模擬器,如下圖所示。每架飛機都離地面150米,並在由一臺以甲烷為燃料的猛禽發動機驅動的發射臺上垂直降落。星際飛船SN8將成為第一個看起來像太空飛船的試驗飛行器,嘗試進行大約20公裡(千米)的高空試驗飛行,相當於60,000英尺(英尺)!
  • SpaceX星艦原型機第三次爆炸,求太空人心理...
    SpaceX星艦原型機第三次爆炸,求太空人心理面積  olivia chan • 2020-05-30 16:45:34 來源:前瞻網
  • SpaceX展示並宣稱他們的巨型星艦將在幾個月內發射
    專家認為星艦的技術並不需要不切實際的物理或技術飛躍,而是可能實現的。的確,星艦採用了許多幾十年前就被研究過但從未付諸實踐的理念。更讓他們困惑的反而是,SpaceX該如何利用星艦賺錢。馬斯克也認為,若要發射目前的衛星,它的體積已經遠遠超出了所需。馬斯克不情願地承認,就目前而言,這艘飛船並沒有太多商業市場——「不是什麼大問題」。
  • 馬斯克又搞鬼,這次成功進行星艦跳躍測試,技術實在太超前了
    ​ElonMacksks的太空技術公司 SPACEX在美國德州成功進行了星艦跳躍測試,這次跳躍距離150米,持續1分鐘,標誌著星艦進入新的測試階段!馬斯克曾經在媒體面前表示過,他希望可以在2024年成功完成人類火星登陸,然後在未來的四十年到一百年內完成人類移民計劃,這個偉大的火星計劃可以把十萬人送到火星,並且在火星建立移民基地,而這次瘋狂而又偉大的計劃就需要一個交通工具,那就是星艦。
  • 下個節點星艦SN-8兩萬米亞軌道試飛!
    就在昨日SpaceX的星艦SN-7.1試驗爆炸之後,公司連夜趕工打造了星艦SN-8,以期拯救特斯拉狂跌不止的股價。SN7.1壓力試驗以一聲巨響告終後,星艦SN-8以安裝了兩個可動機翼的形式曝光了,配套的頭錐也已經準備妥當 。加壓和靜態點火測試後,頭錐和下部將進行組合,然後將會擇機進行萬眾期待的兩萬米亞軌道試飛。
  • 第4169回:星艦飛船超重載具,浮動太空港發回收
    星艦預計將代替獵鷹9號、獵鷹重型運載火箭以及天龍號太空船等載具執行地球軌道上的任務。除了地球軌道,星艦在在軌加注燃料後,也可以完成地月轉移以及直擊火星的任務。整個計劃包含了可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以及用於支持火箭快速發射、復用的地面基礎設施,太空叉還會研發可以在近地軌道進行在軌加注燃料的技術。作為超重型運載火箭,星艦的近地軌道運力將不低於100,000千克(220,000磅)。
  • 詳解SpaceX「星艦」發射墜毀過程 馬斯克高興個啥?
    美國SpaceX公司發射星艦(Starship)於9日在南德克薩斯州升空試飛失敗炸毀。 美國SpaceX公司發射「星艦」(Starship)的原型機於9日在南德克薩斯州升空試飛,在降落時卻未能成功減速,導致其墜落後當場炸毀。  根據媒體報導,原型機被稱為「SN8號星艦」,花了近五分鐘飛越墨西哥灣,隨後試圖轉向返回到發射場。SpaceX想測試其是否能精確定位降落在發射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