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馴忠厚」的羊,為何成了古代「祭祀犧牲」的代表?

2021-01-21 塞上羊霸霸

祭祀,是中國古代社會中十分重要的集體性活動,其中祭品的犧牲,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而根據犧牲的種類搭配,可以分為太牢、少牢兩種。太牢是指牛、羊、豬,少牢是指羊和豬。不論是太牢還是少牢,羊都是「祭祀犧牲」的代表。春秋時期的左丘明在《左傳》中有言:祭以特羊,殷以少牢。以上可以看出,在古代祭祀中,羊的犧牲地位不可撼動。古代人們對羊如此看重,以至於將「祭祀犧牲」的神聖使命賦予羊,我們可以從經濟、政治、文化的角度來分析。



一、靠天吃飯,敬重自然


中國古代經濟結構以自然經濟為主體,人們的生產力水平不高,並且受自然災害的影響非常大,所以,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祭祀活動是古代人們心目中十分神聖且不可缺少的社會活動,祭祀關乎生活,關乎最基本的生存。


在自然經濟條件下,古代人民對自然萬物都懷著敬畏之心,作為古代人們最早狩獵和馴養的動物之一,羊是重要的食物來源,人們對其自然而然也懷著敬畏之心。可以說,人們對羊物質層面的依賴,是古代人讓羊來擔負「祭祀犧牲」的重要使命的最根本的原因。


二、敬民撫民,安邦得法


《啤雅廣要》中有言:「 沛公始為亭長,夢逐一羊,拔角尾,皆落,辯者曰 : ` 羊去角尾,乃王也 。」

故事簡單荒謬,充滿迷信色彩,但無可否認的是,在其中我們可以看到羊與統治者有著密切的聯繫,或者說,羊與政治密不可分,得羊者得政,失羊者失政。


在經濟的角度我們知道,以羊作為「祭祀犧牲」,是古代自然經濟條件下人們對羊物質層面的崇拜。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中國古代,自然經濟佔主導的經濟狀況下,統治者推行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治,在此背景下,以羊作為祭祀犧牲似乎又升華到了政治層面的作用。


在《列子》中,楊朱覲見梁惠王,與其談論治理國家的方法。梁惠王問:「先生有一妻一妾而不能治,三畝之園而不能耘,言治天下,何也?」楊朱這樣回答:「君見夫牧羊者乎?百羊為群,使五尺童子荷墓而隨之,欲東欲東,欲西欲西。」在古代,多以羊喻民,將民眾看作羊,將統治者看作牧羊者,故多在文言文中的「牧」譯作「治理」,也就是說,古代將治理國家看作放牧。


那麼在古代將羊推上「祭祀犧牲」的地位,也可以看作是統治者對廣大民眾百姓的看重,或者說是統治者對百姓民眾的尊重。「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以羊做工具,擔任「祭祀犧牲」的重要使命,表達統治者對民眾的尊重,用以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獲得民眾的愛戴,達到維護統治秩序的政治目的。


三、德如羔羊,重禮崇道


文化是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的反映,有反作用於一定的政治和經濟,在古代中國,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實行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治,在此背景下,人們對羊的依賴也升華到了精神層面,羊也被賦予了一定的精神文化寓意,羊的地位隨之升高。


1、羊的文化寓意


自古以來,人們將羊的形象人格化,羊的形象也被賦予了多種文化寓意。


在文人眼中,推崇羊特有的秉性,《詩經》曾提到:「召南之國化文王之政,在位皆節儉正直,德如羔羊也。」以「德如羔羊」來讚美文王,可以看出,羊被賦予了美好的道德形象,羊的品格符合人們的道德審美。


在《論語》有記載曰: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按照周禮,周天子會在每年秋冬交疊之際把第二年的曆書頒給諸侯,諸侯則會把曆書放在祖廟當中,並且會按照曆書中所規定的每月的初一日來到祖廟,殺一隻活羊用以祭廟,用來表示每月聽政的開始。然而在當時,魯國君主已經不再去「告朔」,「告朔」已經成為空留形式,由此,子貢才會提出去掉「餼羊」。



對此,一向重禮的孔子提出異議,對其弟子子貢加以批評,孔子以此來表明自己維護禮制的立場。由此可見,然而在孔夫子的眼中,羊,已然成為知禮守禮的代表。除此以外,所謂「烏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羊跪乳的習性被人們所讚揚,人們認為這是羊對父母感恩,知禮的表現。羊的善良知禮,溫馴忠厚的形象深入人心,羊的形象被賦予了美好的文化寓意。


在底層大眾的眼中,羊的文化寓意更多的是「吉祥」與「美好」。西漢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寫到:「羊,祥也,故吉禮用之」,由此可見,至少從漢代開始,羊寓意著吉祥,這也是羊最通俗,最民間化的文化寓意。而在《說文解字》中對美的解釋是這樣的:「美,甘也。從羊,從大。」朱光潛也在《談美書簡》中說:「漢文『美』起源於羊羹的味道,中外文都把『趣味』來指『審美力』。」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羊在古代百姓大眾的心目中寓意著吉祥與美好。

羊被賦予了多種文化寓意,人們以羊作為祭祀犧牲,既表現了人們對美好品格的期許,也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祥和美好的祝願。


2、羊文化地位的確立


在人們對羊的推崇中不難看出,羊文化在古代社會深入人心,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而其地位的確立與儒家學派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隨著古代歷史文化的不斷發展,人們逐漸將羊的形象人格化,把羊的生活習性與人的品格秉性相結合。自此,羊的形象增添了仁、義、禮、智、信的色彩,羊的形象與儒家文化中所尊崇的品格相契合,因此,羊必將會受到一眾儒家學者的廣泛關注,羊文化無形之中成為了儒家文化的載體之一。


作為中國古代的文化主流,儒家文化的影響力不容小覷,藉助儒家的力量,人們對羊的印象逐步升華,以羊作為「祭祀犧牲」既是寄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也是加深人們對儒家文化的信仰,使儒家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3、羊文化的經濟、政治作用


以羊祭祀為表現之一的羊文化,是由古代經濟政治背景所決定的,也對古代經濟和政治有著一定的反作用。羊文化作為儒家文化表現之一,其對經濟政治的作用又可以上升到儒家文化對古代政治經濟的作用。


儒家文化多以宣揚道德教化為主,重義輕利,似乎與經濟發展相悖,實則在儒家文化中也蘊含著豐富的經濟思想。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由此,儒家承認正當的利益獲取,只是在儒家文化中,利益的獲取是「以道為本」。以仁、以義,成為經濟發展中的道德意識、誠信意識,對古代的經濟穩定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而深度發掘儒家文化中在經濟中所提倡的「道」,似乎又與羊的形象有了聯繫,善良仁愛、溫厚知禮。


將儒家文化中的政治思想提煉總結,莫過於孔子所言:「為政以德,以禮治國。」在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治的背景下,封建禮教成為維護封建專制統治的關鍵,下至黎民百姓,上至皇室宗親,封建禮教存在,以維持以君權為尊的金字塔結構的穩定。《左傳》有言:「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


儒家文化成為統治者維護封建統治的工具,儒家思想作為社會的主流思想,全民的封建思想固化,君權神授、三從四德,上至君權,下至日常生活,儒家文化滲透進社會的方方面面,中國古代的封建專制統治得以延續千年,儒家文化在其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到此,羊人格化後的形象,似乎正是統治者所期盼的民眾形象。


儒家文化在經濟文化中的作用不容忽視,在某些方面來說,讓羊來擔負「祭祀犧牲」的神聖使命,又似乎是儒家文化滲透國家政治經濟生活的反映。



四、總結


中華民族自古以「龍的傳人」自居,人們信奉龍,但是龍是人們憑空捏造的神物,其形象在中華文明中是神聖的。羊是在社會生活中實實在在存在著的,有學者指出,中華民族的性格,實則是「羊的性格」,羊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羊與龍實則平分秋色。在我看來,人們對龍圖騰的信仰更多的是尊敬,是信奉,而對羊圖騰的信仰,更多的是學習,所以中華民族的性格更趨向於羊的性格,羊在中華民族心目中佔有很高的地位。


總而言之,古代讓羊來擔負「祭祀犧牲」的神聖使命,是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經濟、政治、文化的共同選擇,是歷史的選擇。



相關焦點

  • 以史為鑑:「溫馴忠厚」的羊,為何成了「祭祀犧牲」的代表
    文丨隸史書(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古代的「祭祀」中國古代祭祀貫穿了整個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沿循至今,經過歷史的揚棄,沉澱成了現代祭祀。追根溯源,祭祀作為華夏禮典的一個部分,在儒家禮儀中佔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根據記載,「禮有五經,莫重於祭,是以事神致福」,這進一步說明了祭祀扮演著敬奉神明的角色,在封建制度中尤為重要。
  • 珍寶背後的故事:青銅美器四羊方尊
    年代:商 方位: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展廳(地下一層)   國博君   羊年在即,盤點中國最知名的「羊文物」,無論怎麼選,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四羊方尊都會名列前茅。   方尊上最引人注目的裝飾,當屬位於肩部四角的卷角羊頭,「四羊方尊」便是由此得名。羊頭與羊頸伸出於器外,羊身與羊腿則附著於方尊腹部及圈足上。方尊上裝飾著精美的紋飾,羊的前胸及頸背部布滿鱗紋,兩側飾有長冠鳳紋,圈足上是夔紋。方尊雄渾厚重,卻又不失端莊典雅,是輝煌青銅時代的傑出代表。   「尊」是中國古代的盛酒器。在商、周時期,青銅尊經常作為禮器出現在祭祀儀式上。
  • 13.牛和羊的不同,畜和牲的區別
    羊()字則是羊的象形寫法()的線條化,其中豎畫是臉面,上面的筆畫是羊角,下面的筆畫是羊耳朵。牛和羊這兩個字的區別,就在於牛角是向上彎,羊角是向下彎的。牛和羊都是中國傳統上重要的家畜,很早就被馴化了。羊確定成為家畜豢養,大致在仰韶和龍山文化時期。牛被馴化以後,在家畜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據《周禮·地官》記載,周代設有「牛人」一職,「掌養國公之牛,以待國之政令」,凡饗食、祭祀等活動需用牛時都由「牛人」供應。而牛在殷周的主要功用是做祭神、祭祖的「犧牲」。
  • 羊年「羊文化」測試題目 試試你能得幾分?
    此外,隨著電視劇《羋月傳》的開拍,羋月的原型羋八子近來也成了熱門人物。羋八子是戰國時期秦宣太后,曾統治秦國36年。顯然,作為姓氏,羋字和羊毫無瓜葛。請問作為象聲詞,羋字和羊有什麼關係?A,羋為「咩」的異體字,寫成羋而不寫成咩顯得有學問。B,「羋」字從「羊」,原本是表示羊叫喚時咩咩的聲音。C,「羋」字從「羊」,最早是「美」字的異體字。
  • 中國羊年究竟什麼羊?(組圖)
    過兩天就是中國的羊年了,但近日一則關於「羊年的羊到底是哪種羊」弄暈老外的消息在微博上熱傳並引起了熱議。原來,一群想摻和中國年的老外發現了一個很糾結的問題:中國的羊年究竟指的是哪種羊?因為英語裡對不同種類的羊都有具體對應的單詞,是有角大公羊(Ram),還是山羊(Goat),抑或是綿羊(Sheep)?
  • 羊大為美——東西方世界的「羊文化」
    正解如下:「三羊開泰」應為「三陽開泰」,最早出自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典籍——《易經》,大概意思是指「冬去春來之意」。 羊:各族共有 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羊和狗一樣都是人類最早的朋友,是人類最早馴養的動物之一,也是世界各地廣泛飼養的主要動物。
  • 新疆古代羊文物(圖)
    新疆古代先民至少從3800年前起,從羊身上將羊毛剪下,用紡輪捻成線,用簡單的工具紡織出質地較好的毛織品,然後用它們縫製成各種服裝。考古人員從新疆各地墓葬中,發現了距今3800年至漢晉時期質地精良色彩斑斕的毛織服飾和毛織面料。   新疆古代居民還用羊皮縫製大衣,哈密五堡出土的毛皮大衣,距今3000年了,現收藏於哈密地區博物館,保存相對完好,光板朝外、毛朝裡,用動物的皮條或經絡縫製而成。
  • 曾國藩:忠厚老實人為什麼難成大器?只因有這3個毛病
    過去人們都說人要忠厚老實,這樣的人才能成大器,可是縱觀歷史我們會發現歷史上能大事者都不是真正的「老實人」,比如像劉邦、朱元璋這樣的人。看電視也能知道,忠厚老實人最多只能被重用,是一個好的員工,但不能做成自己的一番事業。為什麼他們不能成大器?
  • 羊是很溫順的動物,卻被世人傳說10羊9不全,而實際上這是1種誤傳
    羊是很溫順的動物,卻被世人傳說10羊9不全,而實際上這是1種誤傳十羊九不全的說法,誕生於我國古代封建時期的民間傳說,解釋為屬羊的人總是命運多舛,十個裡有九個一生中都時運不濟。當然,這種說法是毫無科學依據的亂扯,但是,這個說法能流傳百年,想來還是有一些實例依據。
  • 替罪羊(scapegoat)、敗家羊(black sheep),為何英語中背鍋的總是羊
    可你知道為什麼替罪的、敗家的偏偏是羊,而不是貓、狗、豬、牛或者其他動物嗎?Scapegoat例句:I don't think I deserve to be made the scapegoat for a couple of bad results. 我認為我不該為出現的一些不良後果充當替罪羊。
  • 中國古代吃什麼肉,為什麼豬肉會逆襲成為我們餐桌上的主流肉食?
    中國古代並不常吃豬肉?是不是覺得外國人主要吃牛羊肉,而我們一直都是吃豬肉多?這你就錯了,其實豬肉成為主流肉食的歷史很短,中國古代也主要以羊肉為肉食。《禮記》中記載,從周朝開始,將「牛、羊、豬」三者合稱為「太牢」,是古代天子祭祀用的。
  • 【語文】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大全(一)
    此時,爆竹聲、歡叫聲響成一片,一派「爆竹聲中除舊歲」的景象。   2、古代禮儀   【伯仲叔季】   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術數家拿十二種動物來配十二地支,子為鼠,醜為牛,寅為虎,卯為兔,辰為龍,巳為蛇,午為馬,未為羊,申為猴,酉為雞,戌為狗,亥為豬。後以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亥年生的肖豬,稱為十二生肖。   在古代,十二生肖常被塗上迷信色彩,一遇休戚禍福,往往牽扯起來,特別是在婚配中男女屬相很有講究,有所謂「雞狗斷頭婚」、「龍虎不相容」等說法。
  • 在聖湖底部發現的用於祭祀儀式的瑪雅文物
    一隊波蘭考古學家潛入瓜地馬拉北部一個可能是神聖的湖泊,發現了數百件瑪雅文物,其中包括祭祀碗和可能用於古代動物祭祀的黑石刀刃。瓜地馬拉的科學家正在檢查這些文物,以便更多地了解不同時期瑪雅人的物質文化。研究人員還想了解這些物體與瑪雅宗教活動的關係。
  • 古代瑪雅歷史上,他們神明祭祀繁榮方式,就是一場討價還價的交易
    百家原創作者:湘雅論歷史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在歷史上作為一個尊崇神明的民族,古代瑪雅人對於神的崇敬是現代人無法理解卵冰卵華手士亞『郵亞音卵FXZW意志主宰著瑪雅人的日常活動。為了表示順從古代瑪雅人用各種各樣的祭祀活動來表達對神明的崇拜。
  •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獸之白澤
    白澤,在現今的山海經中並沒有記載,可是以它命名的《白澤圖》的影響力遠超我們的想像,作為上古神獸的白澤是中國古代神話中地位崇高的神獸,祥瑞之象徵,是令人逢兇化吉的吉祥之獸。從古本《山海經》的記載,說明白澤的神話至少來自先秦甚至更早時期的傳聞,《白澤圖》很有可能是與《山海經》同時代的中國古代鬼怪地精名譜,地精鬼怪分別按地精、川精、澤怪等數個部分記述了其名稱、形貌、棲息地和功用,並配有精怪的圖畫,人們一旦遇到怪物,可以按圖所記加以查找,那時候的《白澤圖》相當於一份關於妖怪的花名冊。
  • 瑪雅人為什麼要進行人類祭祀?
    瑪雅為什麼要進行人類祭祀?瑪雅人實踐人類祭祀是毫無疑問的,但提供動機是部分推測。「祭祀」一詞來自拉丁語,與神聖一詞有關,因此人類祭祀,像瑪雅和其他文明中的許多其他儀式一樣,是神聖儀式的一部分,是安撫或敬拜神的行為。
  • 與「羊」有關的有趣英語典故和習語
    羊在中國上古人的眼中,形象漂亮,溫馴忠厚,靦腆害羞,羊羔跪乳,羊肉可口,因此便有了甲骨文的「美」「善」「義」「鮮」「羞」等漢字。英語(課程)中「羊」一詞常出現在《聖經》中,作為《聖經》發源地的西亞、北非地區及地中海沿岸諸國在《聖經》形成時以遊牧業為主,「羊」在相當程度上解決了人們的吃與穿兩大生活難題。
  • 為什麼新疆捐了牛,蒙古捐了羊?
    從某種角度理解,羊其實是一種體型更弱小的牛。 弱小,就意味著更容易被馴化。除了主動被人馴化成工具,成為共生關係的狗之外,家養綿羊,也許是最早被人類馴化的肉用家畜。相對於性格溫馴、繁殖育成周期短的羊來說,馴化牛作為食物的性價比太低了。在只有骨矛和彈弓的石器時代,捕捉群居、攻擊性強、性格暴躁的野牛,甚至要原始人付出生命的代價。
  • 《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何花羊羊和慢羊羊沒走到一起?灰太狼要背鍋
    我可以很負責地告知大家,那就是花羊羊和慢羊羊,當然如果可以跨越種族的話,那就是暖羊羊和蕉太狼了,因為他們已經是超越了友誼之間的愛慕了。花羊羊是當年羊村最漂亮的草花,也是全羊校男生都在追捧的一個女孩子,可見當年的花羊羊魅力有多吸引,其中就把慢羊羊給迷得神魂顛倒了,那時候的慢羊羊不是帥哥,卻意外獲得花羊羊的芳心,但為何他們兩人沒能走到一起?下面一起來分析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