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鑑:「溫馴忠厚」的羊,為何成了「祭祀犧牲」的代表

2021-01-09 隸史書

文丨隸史書(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古代的「祭祀」

中國古代祭祀貫穿了整個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沿循至今,經過歷史的揚棄,沉澱成了現代祭祀。追根溯源,祭祀作為華夏禮典的一個部分,在儒家禮儀中佔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根據記載,「禮有五經,莫重於祭,是以事神致福」,這進一步說明了祭祀扮演著敬奉神明的角色,在封建制度中尤為重要。

同時,祭祀對象可分為三類: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稱祀,地祇稱祭,宗廟稱享。祭祀觀則記載儒教《周禮》、《禮記》、《禮記正義》和《大學衍義補》等書解釋。

古代中國「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祭祀有嚴格等級。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己祖先和灶神。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是祭祖日。

「祭祀」也意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原始時代,人們舉行祭祀活動是建立在普遍相信人、神和動物的靈魂可以脫離軀體存在,故敬奉看不見的靈魂可以得到靈魂的庇佑。

而且,最初的祭祀活動十分簡陋,人們直接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靈偶像,或在石巖上畫出日月星辰野獸等神靈形象,作為崇拜對象的附體,然後在偶像面前陳列獻給神靈的食物和其它禮物,並由主持者祈禱,祭祀者則對著神靈唱歌、跳舞。

後來發展到古代封建時期,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國家改朝換代的更替,以及儒家思想的衍生和發展,祭祀禮節祭品在書面上形成了越來越複雜的規範,包括一系列的供奉物件和流程。而今天,就要來解讀供奉物件中最重要的物件之一--羊,其背後的文化和與祭祀的關係。

羊文化與古代祭祀

一方面,根據《漢書·禮樂志》記載道,「河龍供鯉醇犧牲。」之後顏師古註:「醇謂色不雜也。犧牲,牛羊全體者也。」這句話裡提到了純色的羊是祭祀的犧牲品之一。

而根據周禮規定,天子每年秋冬之際,頒次年曆書於諸侯,諸侯藏於宗廟,並於每月初一告宗廟,殺羊一隻以獻,表示寡人現在起開始這個月的聽政了,這種儀式就叫做「告朔」。

由此可見,從周朝開始,每月殺一隻羊來敬奉神明,以此開啟神明保佑的一個月的統治,已經作為一項固有祭祀規定而存在。後來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貢還發生了一段典故,被記載在《論語》裡,說是魯君怠政,早已不親自去「告朔」,「告朔」已經流於形式。

而子貢為人節儉,想著既然魯君不來,不如省掉一隻羊,孔子聽說之後,大為不滿, 認為就算是魯君不去參加告朔,只要儀式每個月都有舉辦,那後代君主就有可能恢復餼禮,但是如果連羊都省下,儀式勢必無法繼續舉行,餼禮也就真的消亡了,當時孔子的回覆就是「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從儒學立學之祖孔子對「禮」和「羊」的觀點中,可以側面了解到「羊」在祭祀中的地位,不止是扮演著犧牲的角色,還是延續禮典、提醒後世沿循的標誌。

另一方面,為什麼羊會被挑選為祭祀的犧牲?這其中存在許多道理。其一,羊的品性純良。許多古語對羊的特點描述是「性溫良,喜群居」,這句話說明羊性格溫柔善良,與人和睦,同時,羊還有孝敬和知恩圖報的美好品質,「鳥知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古人常以此教育子女要孝敬父母,不要忘本。

再看漢字中許多美好的字眼,都跟羊有關係,如「美」「善」「群」「羲」等字均以「羊」字為形旁,原因是遠古的祖先們認為「羊」具有值得後世學習的種種美好品德。而羊在這裡作為人類的代表,成為祭祀的犧牲,反映了古人敬畏天神的思想觀點,在天人面前,古人派出了謙卑恭敬、仁厚無爭、純淨安樂的羊作為代表。其二,羊反映了古代物質水平和經濟基礎。

古代的政治中心大多在北方,禮典也是從北方開始擴散衍生開,而食用羊肉作為北方飲食文化中的最高級別之一,在祭祀中使用羊既是對神靈的尊敬,也是一種對豐裕物質的美好嚮往。

其三,古人把君王治理天下看著放牧,《資治通鑑》裡提到「牧心者牧天下」,意思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要統治好臣民就一定要得到他們的心,所以羊作為被牧的對象,實則是臣民的一種身份象徵,那君王在這裡扮演什麼角色呢?

其實,自西漢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思想開始,君王在封建觀念裡是天之驕子,是代替天父管理人間,所以在祭祀中,君王的角色是將子民送往天父處,讓神靈們看看自己所統治的臣民是否幸福安良。

羊文化的背後

羊是人類最早開始狩獵和馴養的動物之一。在中華文明的進程中,「羊」所起的作用甚至超過了「龍」。中華人文祖伏羲、炎帝都與「羊」有著「血緣關係」,「三皇」中的伏羲、神農最早都以「羊」為部落圖騰。

據考,伏羲曾受「羊角柱」的啟發,發明了推動中華文明進程的「八卦」;堯舜時代的大法官皋陶曾藉助獨角神羊斷案,從而實現古代司法公平;漢代董仲舒將儒家文化的核心精華「仁」、「義」、「禮」賦予到羊的身上,讚嘆羊是「美」、「祥」之物;明代甚至將「羊之跪乳」編進兒童啟蒙讀物《增廣賢文》中,將羊塑造成懂得感恩的典範等等,由此可見,「羊的基因」融合在中華民族的骨子裡。

羊願居於乾燥整潔之處,飢餐青草,渴飲清泉,潔身自好,遠離汙穢。不像某些畜類,終日嬉戲於泥淖之中,飲溺餐矢,藏汙納垢,顧盼自得,不以為恥。歲月不居,人生苦短。因此,在長遠的歷史選擇裡,羊作為美好品質的象徵流傳下來,不只是提醒我們在古代,羊和古代祖先有淵源歷史,更是鞭策我們向羊學習,讓中華民族的美好品質發揚光大!

【資料文獻:《漢書·禮樂志》、《周禮》】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溫馴忠厚」的羊,為何成了古代「祭祀犧牲」的代表?
    太牢是指牛、羊、豬,少牢是指羊和豬。不論是太牢還是少牢,羊都是「祭祀犧牲」的代表。春秋時期的左丘明在《左傳》中有言:祭以特羊,殷以少牢。以上可以看出,在古代祭祀中,羊的犧牲地位不可撼動。古代人們對羊如此看重,以至於將「祭祀犧牲」的神聖使命賦予羊,我們可以從經濟、政治、文化的角度來分析。
  • 珍寶背後的故事:青銅美器四羊方尊
    年代:商 方位: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展廳(地下一層)   國博君   羊年在即,盤點中國最知名的「羊文物」,無論怎麼選,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四羊方尊都會名列前茅。   方尊上最引人注目的裝飾,當屬位於肩部四角的卷角羊頭,「四羊方尊」便是由此得名。羊頭與羊頸伸出於器外,羊身與羊腿則附著於方尊腹部及圈足上。方尊上裝飾著精美的紋飾,羊的前胸及頸背部布滿鱗紋,兩側飾有長冠鳳紋,圈足上是夔紋。方尊雄渾厚重,卻又不失端莊典雅,是輝煌青銅時代的傑出代表。   「尊」是中國古代的盛酒器。在商、周時期,青銅尊經常作為禮器出現在祭祀儀式上。
  • 13.牛和羊的不同,畜和牲的區別
    羊()字則是羊的象形寫法()的線條化,其中豎畫是臉面,上面的筆畫是羊角,下面的筆畫是羊耳朵。牛和羊這兩個字的區別,就在於牛角是向上彎,羊角是向下彎的。牛和羊都是中國傳統上重要的家畜,很早就被馴化了。羊確定成為家畜豢養,大致在仰韶和龍山文化時期。牛被馴化以後,在家畜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據《周禮·地官》記載,周代設有「牛人」一職,「掌養國公之牛,以待國之政令」,凡饗食、祭祀等活動需用牛時都由「牛人」供應。而牛在殷周的主要功用是做祭神、祭祖的「犧牲」。
  • 曾國藩:忠厚老實人為什麼難成大器?只因有這3個毛病
    過去人們都說人要忠厚老實,這樣的人才能成大器,可是縱觀歷史我們會發現歷史上能大事者都不是真正的「老實人」,比如像劉邦、朱元璋這樣的人。看電視也能知道,忠厚老實人最多只能被重用,是一個好的員工,但不能做成自己的一番事業。為什麼他們不能成大器?
  • 替罪羊(scapegoat)、敗家羊(black sheep),為何英語中背鍋的總是羊
    可你知道為什麼替罪的、敗家的偏偏是羊,而不是貓、狗、豬、牛或者其他動物嗎?Scapegoat例句:I don't think I deserve to be made the scapegoat for a couple of bad results. 我認為我不該為出現的一些不良後果充當替罪羊。
  • 羊年「羊文化」測試題目 試試你能得幾分?
    此外,隨著電視劇《羋月傳》的開拍,羋月的原型羋八子近來也成了熱門人物。羋八子是戰國時期秦宣太后,曾統治秦國36年。顯然,作為姓氏,羋字和羊毫無瓜葛。請問作為象聲詞,羋字和羊有什麼關係?A,羋為「咩」的異體字,寫成羋而不寫成咩顯得有學問。B,「羋」字從「羊」,原本是表示羊叫喚時咩咩的聲音。C,「羋」字從「羊」,最早是「美」字的異體字。
  • 瑪雅人為什麼要進行人類祭祀?
    瑪雅為什麼要進行人類祭祀?瑪雅人實踐人類祭祀是毫無疑問的,但提供動機是部分推測。「祭祀」一詞來自拉丁語,與神聖一詞有關,因此人類祭祀,像瑪雅和其他文明中的許多其他儀式一樣,是神聖儀式的一部分,是安撫或敬拜神的行為。
  • 與「羊」有關的有趣英語典故和習語
    羊在中國上古人的眼中,形象漂亮,溫馴忠厚,靦腆害羞,羊羔跪乳,羊肉可口,因此便有了甲骨文的「美」「善」「義」「鮮」「羞」等漢字。英語(課程)中「羊」一詞常出現在《聖經》中,作為《聖經》發源地的西亞、北非地區及地中海沿岸諸國在《聖經》形成時以遊牧業為主,「羊」在相當程度上解決了人們的吃與穿兩大生活難題。
  • 中國羊年究竟什麼羊?(組圖)
    過兩天就是中國的羊年了,但近日一則關於「羊年的羊到底是哪種羊」弄暈老外的消息在微博上熱傳並引起了熱議。原來,一群想摻和中國年的老外發現了一個很糾結的問題:中國的羊年究竟指的是哪種羊?因為英語裡對不同種類的羊都有具體對應的單詞,是有角大公羊(Ram),還是山羊(Goat),抑或是綿羊(Sheep)?
  • 《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何花羊羊和慢羊羊沒走到一起?灰太狼要背鍋
    我可以很負責地告知大家,那就是花羊羊和慢羊羊,當然如果可以跨越種族的話,那就是暖羊羊和蕉太狼了,因為他們已經是超越了友誼之間的愛慕了。花羊羊是當年羊村最漂亮的草花,也是全羊校男生都在追捧的一個女孩子,可見當年的花羊羊魅力有多吸引,其中就把慢羊羊給迷得神魂顛倒了,那時候的慢羊羊不是帥哥,卻意外獲得花羊羊的芳心,但為何他們兩人沒能走到一起?下面一起來分析下吧。
  • 羊大為美——東西方世界的「羊文化」
    正解如下:「三羊開泰」應為「三陽開泰」,最早出自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典籍——《易經》,大概意思是指「冬去春來之意」。 羊:各族共有 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羊和狗一樣都是人類最早的朋友,是人類最早馴養的動物之一,也是世界各地廣泛飼養的主要動物。
  • 屬羊的幾點出生最好?屬羊人出生時辰的命運?
    此時生的羊人,一生事業有成,名氣與日俱增,財源上會使羊人終生衣食豐富。但此時生的羊 人,難靠祖上產業和資助,全靠自身的奮發努力獲得事業,一生中雖有各種兇災出現,但有紫薇正神幫扶,能逢兇化吉,遇難成祥。
  • 喜羊羊與灰太狼:慢羊羊恢復原樣,明日女王貓化羊兒究竟為何?
    因此,懶羊羊和皓月為了能夠拯救奇貓國,同時也讓自己昔日的夥伴得以恢復原樣。從美羊羊開始,到慢羊羊結束,一行人一直在與昔日夥伴鬥智鬥勇中,幸好最終都憑藉各自努力,將貓化夥伴一一恢復。01慢羊羊恢復原因在於這個隨著懶羊羊和皓月公主帶著恢復的羊村守護者們,來到了明日女王宮殿前的最後一個關卡:慢羊羊的領地。為了能夠解救村長慢羊羊,以及紅太狼小灰灰,懶羊羊一行人可謂使出渾身解數。
  • 羊是很溫順的動物,卻被世人傳說10羊9不全,而實際上這是1種誤傳
    羊是很溫順的動物,卻被世人傳說10羊9不全,而實際上這是1種誤傳十羊九不全的說法,誕生於我國古代封建時期的民間傳說,解釋為屬羊的人總是命運多舛,十個裡有九個一生中都時運不濟。當然,這種說法是毫無科學依據的亂扯,但是,這個說法能流傳百年,想來還是有一些實例依據。
  • 電子鞭炮代替煙花爆竹 美蘭環保祭祀成農村新風尚
    只聞鞭炮聲 不見鞭炮屑  當天上午,記者在靈山鎮新管村委會大炳村公廟看到,陸續有村民提著雞鴨等祭祀用品前來祭拜,公廟裡不時傳來「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響。與往常的祭祀活動不 同,大炳村公廟門前,竟沒有發現一片鞭炮屑。只聞鞭炮聲,不見鞭炮屑,這是為何?「電子鞭炮就是『答案』。」新管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世群指著廟門左右兩側各懸掛的一串電子鞭炮說。
  • 【漲見識】暴力磨合VS溫馴磨合
    ↑本次實驗我們以兩顆同一家工廠生產的67mm汽缸分別作暴力磨合及溫馴磨合測試,安裝於摩託車上,此汽缸排氣量為174c.c.。測試場地為某新市鎮空曠處,遇彎道時暴力組以萬轉依續退至二檔過彎,直線則繼續大手油門直到五檔,溫馴組遇彎道時因速度較低,則以收油約五檔4000rpm過彎來處理。實驗結果暴力磨合組
  • 巴爾幹山脈的黑羊與灰鷹
    我們所恐懼的,乃是把歷史重新包裝成可以稱之為信仰的事物。在一個信仰缺失的時代,這種傾向的存在應引起我們高度警惕。 黑羊與灰鷹 如果說因柏林圍牆廢墟而興的布熱津斯基追問依舊沒有明確答案的話,時光倒流50年,回到二戰前夕的歐洲大陸,問題同樣依舊存在。
  • 生肖羊:11月25號要經歷1個大「喜」,屬羊人看看怎麼回事?
    羊是一種溫馴的動物,與世無爭,沒有戰鬥力,只求青草過日子即可。在羊群中,會服從領導的羊,它們尊敬頭領,相當服從,因此耶穌曾把自己喻為「善良的牧羊人」。一般而言,羊年出生的人一生運勢呈緩和的曲線上升,通常到了晚年才成功。如果得到優秀的指導者或能了解其才能的人,年輕時便可出人頭地。換句話說,年輕時須有大樹作為庇蔭。
  • 喜羊羊:為何美羊羊拒絕陽光帥氣的沸羊羊?沸羊羊輸在智商和家境
    雖然這只是一部小學生看的動漫作品,但是有時候這部作品或多或少地出現部分「戀愛」的劇情,大家都知道沸羊羊是喜歡美羊羊的,但是美羊羊卻拒絕了沸羊羊,她喜歡卻是喜羊羊,但喜羊羊從來都只是當她為好朋友而已。沸羊羊曾經多次想美羊羊表露過自己對美羊羊的好感,以沸羊羊陽光帥氣的形象本應該能夠吸引很多異性的喜歡,為何美羊羊對沸羊羊「免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