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鹽多糖、蛋白質太多太少 吃不對會降低免疫力

2021-01-09 騰訊網

在新冠病毒肺炎流行期間,人們空前重視自身的抗病力,以為吃得多、吃得好,抵抗力自然就會強。但是,一些危害身體抗病力的錯誤飲食方式,很多人也許還稀裡糊塗實踐著,根本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危險。

「降力」吃法一:喜歡過癮的鹹味

那些特別誘人的美食菜餚,十有八九都是鹹味很重的。除了鹹辣味,還有鹹鮮味、鹹甜味,它們萬變不離其宗,都必須有大量的鹽來增味。

想想,如果京醬肉絲、辣子雞丁和魚頭泡餅少放鹽,如果麻辣鴨脖、泡椒鳳爪和辣條的鹹味淡了,如果炸薯片和鍋巴少了一半鹹味,它們還會顯得那麼美味誘人嗎?

然而,研究證明,多吃鹽有害免疫力。在出汗不多的情況下,每天有 3~5 克鹽即可滿足人體需求,過多則可能有害。此前營養學家一直宣傳「鹽不過六」「鹽不過五」,但科普宣傳主要集中在血壓控制方面,而近期的研究則發現:高鹽還會擾亂腸道菌群,甚至有害免疫系統功能。

近日的科學新聞報導了德國醫學家的一項研究,研究者在小鼠動物實驗中發現,吃了高鹽飼料的實驗小鼠,在接觸到致病性大腸桿菌和單核增生李斯特菌等致病菌之後,更容易出現嚴重感染情況。在後續的人體試驗當中,研究者讓健康受試者每天額外吃6克鹽,結果一周之後受試者的身體也出現了和實驗小鼠類似情況,中性粒細胞殺死細菌的能力明顯降低了。

研究者發現,當吃高鹽膳食的時候,鹽的攝入量遠遠超過身體需求,身體要多排除鹽分,就要增加腎臟中尿素的含量。然而,過多尿素會降低中性粒細胞(一類免疫細胞,屬於白細胞類別)的抗菌功能性,而中性粒細胞的這種抗菌作用,對於預防腎盂腎炎非常重要。

簡單說,就是吃鹽太多,會造成中性粒細胞的抗菌能力差,容易因為致病菌而患上腎炎。所以說 「多鹽傷腎」。

另一方面,身體要想排除掉多餘的鹽,就需要調整水鹽相關激素的水平。為了降低鹽皮質激素水平,又導致具有糖皮質激素活性物質增加,而它們會擾亂相關激素分泌的晝夜節奏,抑制全身免疫功能,減少中性粒細胞的產生量,降低其抗菌功能。

雖然沒有做有關病毒的實驗,但可以預計,高鹽飲食對抗病毒也同樣是不利的。

「降力」吃法二:迷戀甜食和含糖飲料

多吃糖有害免疫力,這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這裡所說的糖,是人工添加糖,並不包括天然水果中的糖。

人們早就發現,血糖過度上升的糖尿病患者,和血糖正常者相比,身體的抗菌能力、抗病毒能力均顯著下降,甚至癌症風險也會上升,這些都與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密切相關。

美國有營養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喝甜飲料多的成年人,患哮喘和慢性支氣管炎的風險都更大,而這些疾病都意味著免疫系統功能紊亂。幾十年前就已經有研究發現,過多吃糖降低中性粒細胞等白細胞的功能,使其對抗有害微生物的能力下降。

近期多項研究表明,高糖飲食還會擾亂腸道菌群,而腸道微生物的平衡與正常的免疫功能密切相關。

雖然吃米飯也會升高血糖,但吃甜食還有更多害處,因為這樣做會降低飲食的營養素密度,即便熱量沒有超標,也會造成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而這種情況更會讓免疫系統功能雪上加霜。

「降力」吃法三:蔬果、肉蛋搭配失衡

蛋白質太少或太多都有害免疫力,許多人對此可能不太了解。

蛋白質是抗體和多種免疫應答中各種活性物質的主要原料,所以在蛋白質營養不良時,身體的抗感染能力會下降。只吃大量蔬果,魚肉蛋奶豆製品等食物不足,會導致蛋白質攝入量過少。澱粉類主食太少,會導致蛋白質作為能量來源被消耗,不會發揮應有的營養作用。

但是反過來,把魚蝦肉蛋當飯吃,同樣也是不利於免疫系統正常功能的。前文已說到,腎臟中過多的尿素不利於免疫細胞的抗菌作用,而攝入大量蛋白質,也會造成腎臟尿素水平上升。吃過多的動物性蛋白質,植物性食物比例太少,會造成身體的營養不平衡,抗氧化物質不足,膳食纖維不夠,這些都會影響到腸道菌群的健康和免疫系統的功能。

「降力」吃法四:飢一頓飽一頓,吃飯不按點

到點不吃飯有害免疫力,這一點很多人可能沒想到。

澳大利亞科學家近期研究發現,人體的腸道免疫功能具有晝夜節律,而這種規律和吃飯時間有關。到了飯點,如果及時吃飯,則免疫功能增強,有利於預防可能出現的腸道感染。

這是因為,人們每天所吃的食物,並不是無菌狀態。為了對付可能存在的有害細菌,人體通過分泌胃酸來殺滅微生物,同時還在腸道中配備了強大的免疫部隊來預防和鎮壓微生物作亂,保護腸黏膜的完整性,避免腸道發生炎症。在不吃東西的時候,這些免疫部隊無事可做,它們就保持一個低活性狀態。如果沒有微生物來襲,這些免疫細胞如果活性過高,就有可能造成腸道的慢性炎症和自身損傷。所以說,如果每天按時進食,形成一個很好規律,身體就知道什麼時候激活腸道的免疫系統,什麼時候讓它們休息。

如果有一頓沒一頓,進食時間無法預測,那麼腸道免疫系統也會無所適從,該活躍的時候不活躍,該休息的時候過度緊張,結果就容易造成腸道慢性炎症。

一旦腸道出現疾病,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就會受到巨大影響。一方面,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吃同樣的食物,得到的營養可能大幅度減少,從而降低全身抗病力;另一方面,進食的混亂也會影響到腸道菌群,而菌群狀態與身體的免疫功能息息相關。

飲食記住「五律」,有益提升免疫力

要讓自己的身體具有良好的抗病力,就得記得以下飲食的基本要求:

1.不要太重口。嫌口味淡,可以加一些香辛料、蔥姜碎、堅果碎、芝麻醬、花生醬等來提味,但一定不要放太多鹽和其他鹹味調味品。

2.不要多吃甜食,戒掉甜飲料。偶爾開心一次可以,但不能放任自己對甜食、甜飲料的喜好。每天的甜味食物僅限於一款,比如一杯酸奶,一小碗銀耳羹,一小份冰淇淋等。

3.不要只用大量蔬果來當飯。如果吃得太油膩了,偶爾這樣做一天半天是可以的,但長期而言會導致蛋白質營養不良。

4.不要用大量魚肉海鮮等來當飯。在下館子的時候很多人會這麼做,但實際上這麼做不僅增加胃腸、肝臟、腎臟的負擔,對免疫力也是有害無益的。

5.按時吃飯。不要輕易忽略任何一餐,或者進餐時間推遲太多。

相關焦點

  •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張光明:蛋白質供給不足會降低免疫力
    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曾明確指出,對抗新冠疫情最有效的藥物是人體免疫力,而提高免疫力的關鍵是要保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與此同時,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孫建琴同樣表示,在各種營養物質中,以蛋白質、胺基酸與機體免疫系統結構和功能的關係尤為密切。為何蛋白質對於提高免疫力如此重要?
  • 「排名第一」的便宜好東西,提高身體免疫力,冬季吃正合適!
    我的電影圖解 絕對和那些妖豔賤貨不一樣的圖解 免疫力不好的孩子和老人很容易患感冒,一方面要根據天氣及時增減衣物,另一方面要注意提高免疫力。 提高免疫力的方法有兩種:加強鍛鍊和適當多吃增強免疫力的食物。
  • 後疫情時代,免疫力是健康保障,巖藻多糖活化免疫細胞
    雖然目前疫情在我國已經得到控制,但經過這次疫情暴露了很多的問題,除了日常的個人衛生,防護,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提高免疫力。鍾南山院士曾說「個人身體的免疫力十分重要」。一個人的免疫力高低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程度。免疫力高,就不容易生病,免疫力低,各種疾病就會頻繁「上門」,從而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提高免疫力才是解決身體問題的根本。
  • 免疫力的「幫手」找到了,不是人參,老年人堅持吃,壽命更長
    所以很多老年人的食物攝入會很少,這就導致了身體營養不足,會更進一步降低身體的免疫力。 3.蛋白質生理需求增加:長期慢性疾病和代謝狀況的變化增加了老年人對蛋白質的生理需求。 4.運動量減少:由於肌肉萎縮和疾病的關係,老年人的活動量減少,日照機會也不多,從而導致維生素D缺乏,從而也會影響免疫力。
  • 重視免疫力,從補充蛋白質開始!
    在新的一年,免疫力仍是所有人關注的重點。對於人體而言,免疫力就好比是身體裡的防禦軍隊,當遭到外界異物(病毒、細菌)入侵時,就會對其進行識別,開啟防禦模式,與之「作戰」。如果人體免疫能力下降,那就意味自身抵抗危險的能力會有所降低。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下「嘴邊的健康」,同時也是提升免疫力的好原料—蛋白質~提高免疫力,為啥要吃蛋白質?
  • 吃什麼提高免疫力,怎麼提高免疫力?
    免疫能力是大家身體抵禦外部病原體清侵蝕的能力,免疫力下降會常常得病,因此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全面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除開增強體質之外,還能夠吃一些提高免疫力的食物,接下去我給大伙兒詳細介紹一些提高免疫力的食物。
  • 人體免疫力下降,這幾種營養物質要及時補充
    免疫力低下意味著免疫系統不能正常發揮保護作用,在此情況下,極易招致細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因此免疫力低下容易引起經常反覆感冒咳嗽、乏力、疲勞等症狀。造成免疫力低下原因有很多,首先是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飲食不合理、運動少、睡眠不足,其次是生活環境問題,如空氣汙染、水汙染、食物中的殘餘農藥、激素等。
  • 疫情爆發過後人人注重身體健康,你還不知道多糖對人體的好處?
    有的是構成動植物細胞壁的組成成分,如肽聚糖和纖維素;有的是作為動植物儲藏的養分,如糖原和澱粉;有的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像人體中的肝素有抗凝血作用,肺炎球菌細胞壁中的多糖有抗原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多糖體主要以兩種形式存在,一種是植物多糖,一種是動物多糖。植物多糖是大家吃的蔬菜和瓜果,動物多糖存在於肉類和蛋類中,這兩大類多糖到人體就會被分解為單糖形式。
  • 吃出免疫力,預防自主神經失調
    免疫力真夠差的!」免疫力這三個字,近年來隨著健康意識的萌發,外加電子媒體、報紙雜誌的推波助瀾,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簡單來說,免疫力就是身體對抗疾病的戰鬥能力。此外,維生素A與細胞的完整性有關,若身體缺乏維生素A,B細胞、T細胞、自然殺手細胞的活力會隨之降低,免疫機能也會受到影響。通常通過胡蘿蔔、葉菜類、深綠色蔬菜可獲得充分的維生素A。
  • 張文宏醫生提醒:每天堅持「吃一蛋喝兩水」,提高免疫力,少生病
    在疫情期間我們認識了不少的抗疫英雄,張文宏醫生也是被大家所熟知,也有不少的言論是得到大家的認可,在疫情期間就有提醒大家想要提高免疫力,要記住多喝2水,多吃1蛋,少生病。雞蛋雞蛋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各種微量元素和胺基酸等很多營養物質,而且營養成分很容易被身體吸收,有研究顯示多吃雞蛋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以增加抵抗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 神秘的「靈芝多糖」,就是厲害!
    靈芝多糖是靈芝中最有效的成分之一,靈芝多糖具有刺激宿主非特異性抗性、免疫特異反應以及抑制腫瘤生理活性的特性。當然,這些作用有些可能與多糖提取物中的其它微量活性成分也有關,不僅僅是靈芝多糖單方面的作用。 免疫調節經腹腔注射或經口服靈芝多糖,能增強對蛋白質抗原延遲超過敏化。靈芝多糖能增強伴刀豆球蛋白A誘導白鼠T細胞擴增。
  • 秋冬季節,免疫力耗損增加,常吃6種食物,也許能幫助補充
    秋冬季節,免疫力耗損增加,常吃6種食物,也許能幫助補充 在平時我們可能常常會聽說到免疫力這個詞語,特別是小的時候,如果出現了感冒發燒咳嗽的情況,往往會被家裡的長輩說是免疫力太差了。 難道免疫力的強弱真的這麼重要嗎?
  • 優質蛋白是個寶,提高免疫力少不了
    如何能夠保持良好的自身免疫力?優質蛋白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按照普通成年人的平均體重推薦的攝入量,每天平均攝入肉1兩、雞蛋1個、魚1兩、大豆半兩、牛奶300克,就能保證身體所需的優質蛋白質的數量。現就介紹優質蛋白食物前十名↓↓↓1雞蛋雞蛋蛋白質含量在13%左右,胺基酸組成與人體需要非常接近,通常可作為胺基酸評價的參考蛋白。雞蛋含有的維生素種類齊全,礦物質如鈣、磷、鐵、鋅、硒等的含量也很豐富。建議健康人每日吃一個雞蛋,蛋白蛋黃都要吃。
  • 非瘟大背景下 仔豬少發病的秘訣——提高豬自身免疫力和抗病力!
    所以要想豬群少發病,提高豬群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02 吃到足夠初乳 仔豬獲得抗體的來源除了疫苗就是母豬的奶水,想要獲得免疫力就必須保證仔豬在出生6小時內吃到300ml以上初乳;對於弱小的仔豬,應人工輔助吃初乳。
  • 營養與免疫力專家論壇日前在京舉行
    免疫系統功能低下或者失調會引發細菌或病毒感染症、過敏性症,包括癌症等等。免疫力是人體的一個「盾牌」,時刻在抵禦病毒和細菌的入侵,如同戰士一般可以和癌變的細胞作戰。這道防火牆一旦坍塌,人體即刻百毒入侵,疾病叢生,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當一個人總是出現精神萎靡、疲憊倦怠、渾身不舒服的狀態時,一定要先從自身免疫力方面入手檢查原因,這些狀態,已經就是你身體免疫力不足所反映出的表現。
  • 西洋參增強免疫力的秘密在這裡!
    西洋參的化學成分主要為多糖、單糖、胺基酸、蛋白質、皂甙、有機酸和微量元素等。現代藥理研究證明,西洋參莖葉總皂甙具有抗病毒、抗突變、抗心律失常、增強免疫力等作用。西洋參增強免疫力的依據目前,我國批准上市的西洋參類保健食品主要有緩解體力疲勞、增強免疫力等功能,今日份安安跟大家聊一聊以西洋參類為原料的保健食品為什麼能增強免疫力?
  • 多吃蛋白質就能夠提高免疫力嗎?
    最近某位大咖提出了多吃蛋白質就能夠提高免疫力的說法,而且要避免喝粥。這種論斷的理論基礎就是抗體都是蛋白質。多吃蛋白質類食物就能夠產生更多的抗體。不過個人的意見是均衡營養,才是最健康的。從營養學角度來講,人體需要量最多的是熱量。
  • 怎麼吃,才能吃出免疫力?
    在這道防線中,肌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肌肉在運動收縮後,會分泌上百種細胞激素、生長因子等,這些統稱為肌肉激素,這些激素具有消炎的作用,所有肌肉多的人,免疫力也比較好,不容易生病。第三道防線: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
  • 靈芝多糖及其功效
    在已提取到的有200多種靈芝多糖中,大多數是異多糖,即除含有葡萄糖外,還含有半乳糖、甘露糖、阿拉伯糖、木糖、巖藻糖、鼠李糖等其它單糖;由於來源不同,分子量可從數萬到數十萬不等,多數伴有分支,部分多糖還含有肽鏈。靈芝多糖體對溫度很敏感,是熱敏性物質,大多不溶於高濃度酒精,而溶於熱水。溫度升高,會引起靈芝多糖的降解,多糖體中糖苷鍵易斷裂而形成多個唐單體,而唐單體是沒有活性的。
  • 吃什麼增加免疫力 免疫力增強有哪些方法
    免疫力可以幫助我們預防疾病的發生,若是免疫力變差會影響到我們的正常生活。如何提高免疫力呢?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吃什麼增加免疫力、增加免疫力的方法有哪些以及免疫力差的表現是什麼。吃什麼增加免疫力1、蛋白質粉人體抗體的製造需要蛋白質,免疫蛋白具有維持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