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鋪最新發現的恐龍化石「出山」了

2021-01-09 澎湃新聞
大山鋪最新發現的恐龍化石「出山」了

2020-12-24 1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以下文章來源於自貢市廣播電視臺 ,作者看度自貢

自貢市廣播電視臺

自貢市廣播電視臺官方微門戶

民間有句俗語:「四川恐龍多,自貢是個窩」。12月21日,自貢又發現一處恐龍化石點,這也是本地發現的第161個恐龍化石點。23日傍晚,這塊恐龍化石被成功挖掘,安全運回自貢恐龍博物館。

12月21日下午,從事地質古生物研究多年的市民李飛在大安區大山鋪鎮王阿山散步,經過一處因施工被鑿開的巖壁時,發現巖壁下端有些異常,似乎是恐龍化石。隨後,自貢恐龍博物館專家在現場確認這是一塊蜥腳類恐龍化石,長約1.1米,距今約1億6千萬年。

12月23日上午開始,自貢恐龍博物館的專業人員對這一恐龍化石進行了挖掘。由於此處巖石硬度較高,化石又是縱向處於巖石內部,發掘難度較大。但出於安全考慮,專家決定將發掘工作搶抓在當天完成。通過電鎬粗挖外圍、鏨子細作周邊等方式,到傍晚6點,這塊恐龍化石終於與周邊的巖石徹底分離,並基本完好無損。現場發掘人員在大山鋪派出所幹警的協助下,多人合力抬起了這塊重約三四百斤的恐龍化石,並很快安全運抵自貢恐龍博物館。

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江山在採訪中說,從現在的骨骼形態來看,可以初步的判斷是一種大型的蜥腳類恐龍的大腿骨,也就是股骨。從這個長度來判斷,復原出來個頭可能有16、17米長。應該是一個比較大型的恐龍,和大山鋪發現的峨嵋龍、虯龍的個體大小差不多。

專家告訴記者,自貢4000多平方公裡的地域內,至今已發現了161個恐龍化石點,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都十分少見。本次發現的恐龍化石點,與直接建在「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的自貢恐龍博物館直線距離不到1公裡,這會不會為大山鋪恐龍化石群的研究帶來新的發現,還有待於下一步的探索,但收穫是肯定的。

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江山說,此次發現進一步豐富了自貢大山鋪恐龍群的化石類型,不管是同一類型的、還是不同類型的個體,至少來說這又多了一類恐龍化石,對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新聞來源丨

自貢市廣播電視臺

監製 丨 王曦

主編 丨 餘靈 陳祺

記者 丨 何豔 王躍

原標題:《大山鋪最新發現的恐龍化石「出山」了》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快來圍觀榮縣的恐龍化石!
    ,恐龍博物館專家認定是化石。1995年發掘發現6個化石露頭點,其中兩個化石點厚度達1—1.5米,巖層陡坎上可看到連續的化石出露,輻射面積達2平方公裡。1999年4月進行了發掘,在60平方米探方內層層疊疊埋藏著的200多塊恐龍骨骼化石,有牙齒、頸椎、尾椎、肢骨等不同部位,還有20多塊不能確定的其他骨骼化石(標本現存放於自貢恐龍博物館)。
  • 男子外出散步,走著走著就發現了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古生物研究專家散步巧遇恐龍化石 為自貢第161個恐龍化石發現點
    這好像一根恐龍的腿骨化石喲!」發現巖壁下端有些異常,李飛急忙走近細看,發現眼前正是一塊恐龍化石。據專家事後考證,這確是蜥腳類恐龍化石,距今大約1.6億年左右。12月23日,自貢恐龍博物館專家將帶著專業設備前往現場進行發掘,以確定周圍是否還有相關聯的骨骼化石。
  • 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當地博物館派專家赴現場勘查
    下午2時許,家住自貢市大山鋪(自貢市恐龍博物館附近)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在路邊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當即,李先生將情況向自貢恐龍博物館進行了報告,館方派專家前往現場勘查並妥善保護。
  • 「發現侏羅紀--自貢恐龍博物館大展」亮點紛呈
    為了為臺灣同胞展現一個獨具特色的侏羅紀恐龍的奧妙世界,2月5日,薈萃了自貢恐龍博物館館藏的10具恐龍骨架、36件典型化石標本和8具仿真機器恐龍的「發現侏羅紀—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展」即將在臺北開展。其中不乏世界級的珍品。  董氏大山鋪龍(Dashanpusaurus dongi):首次公開對外展出。
  • 四川自貢新發現距今1.6億年恐龍小腿骨化石
    來源:央視網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世界最霸氣的博物館,裡面全是珍貴的恐龍化石和遺址,就在中國
    恐龍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的一種爬行動物,它在當時就是食物鏈的頂端,地球的霸主。恐龍的種類相當多,不同的種類體型和習性差得很遠,有無肉不歡的霸王龍,也有隻愛吃素的板龍,但是這種統治了地球的動物卻突然之間消失了,留給人們的只有化石。
  • 「新恐龍」出沒!晚白堊世大型恐爪龍類行跡在中國首次發現
    記者12日從福建省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臨城鎮龍翔村發現大規模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這也是福建省在恐龍及其遺蹟方面的首次發現。剖面的層面還保存有波痕、泥裂、蟲跡等豐富的沉積構造和遺蹟化石,顯示出多種恐龍在旱季湖畔活動的場景。延伸閱讀男子外出散步,走著走著就發現了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2020年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
  • 萬萬想不到,水煮牛肉和恐龍還能扯上關係
    圖:博物館內展示的大山鋪恐龍化石遺址,埋藏著5種以上、數十個未發掘出土的恐龍化石個體,化石密集程度舉世罕見。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自貢和四川盆地的許多恐龍化石,就是在建設工地上被鑿出來(比如建設馬門溪龍),或是被礦產勘探人員找出來的。讓自貢「一舉封神」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則於1972年由地質普查大隊的工程師發現。
  • 中國的恐龍之鄉:世界級的恐龍博物館,出土恐龍化石世界之最
    這就是恐龍化石了。中國人是信仰龍的,然而這種傳說中的龍也只存在與神話之中。但是恐龍卻實實在在得在地球上存在過。 自貢市是我國重要的恐龍化石產地。這裡曾經是許多恐龍生活的地方,也埋藏著許多恐龍化石。
  • 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保存完整種類繁多,就在中國!
    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保存完整種類繁多,就在中國!,自貢恐龍博物館是我國唯一的恐龍化石埋藏遺址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就地興建的一座大型遺址類博物館,是中國繼半坡遺址和秦始皇兵馬俑坑之後的又一大型現場博物館,也是我國第一座專業性恐龍博物館,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位於自貢市東北郊大山鋪恐龍化石發掘現場,距自貢市中區11公裡。是我國繼半坡遺址和秦始皇兵馬俑坑之後,又一大型現場博物館。分館舍、綠化地帶和附屬建築3部分。
  • 廣東三水發現大型骨骼化石 或是食草類恐龍化石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健源  繼南海大瀝發現恐龍蛋化石後,三水盆地近日又有新發現!最近,三水化石愛好者趙燦輝向廣州日報報料稱,他在三水周邊的四會大沙發現疑似恐龍骨骼化石,最大的「骨頭」直徑達20釐米左右,較大的有七八件,另外還有數十塊化石碎片。此前,趙燦輝在該地點已發現過動物牙齒化石,被專家鑑定為霸王龍牙齒。他最新發現的這些「大骨頭」是恐龍骨骼化石嗎?
  • 又一個鐵證被發現!恐龍時代的水下霸主,棘龍當之無愧|恐龍|棘龍|化石|龍化石|恐龍時代_網易訂閱
    直到今年4月,一項新的發現證實:棘龍真的可以遊泳!來自底特律大學的古生物學家Nizar Ibrahim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新出土於摩洛哥的埃及棘龍(Spinosaurus aegyptiacus)尾部化石暗示我們:它的形狀和今天娃娃魚的尾部結構十分類似,正是為了遊泳而設計的!
  • 恐龍糞化石研究發現——草食性恐龍並不只吃素(圖)
    根據《科學報告》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大型草食性恐龍可能不像之前人們所認為的那樣是嚴格的食草動物。研究顯示,部分草食性恐龍可能在一年中的某些時候以甲殼綱動物為食。  此前,研究人員對大型草食性恐龍的牙齒和頜骨進行分析後表明,它們能夠處理纖維性植物食物。據此,一般假定草食性恐龍為嚴格的食草動物。
  • 福建省終於發現恐龍化石了
    我們中國可是名副其實的恐龍大國。早在幾年前發現的恐龍種類就超過了美國。儘管中國發現的恐龍世界第一,但並不是所有的省都發現了恐龍的化石,其中就包括了福建省。就在兩天前的2021年1月1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了隆重的新聞發布會,宣布福建省發現了恐龍,這也改變了福建省沒有恐龍的歷史。福建省的恐龍是在哪裡發現的呢?地點就在福建省西南部的龍巖市。
  • 四川一男子遛彎偶遇恐龍化石,專家:距今大約1.6億年
    因為職業的緣故,自己意識到這可能是個化石。」12月21日下午,家住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大山鋪附近的市民李先生同家人外出散步時,偶然在路邊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隨即,李先生將情況向自貢恐龍博物館進行了報告,博物館立即派專家前往現場勘查並妥善保護。
  • 中國百年十大恐龍——華陽龍
    在億萬年前,四川曾經是恐龍的家園,從上世紀下半頁開始人們就發現了大量的恐龍化石。1979至1980年,古生物學家在自貢市附近的大山鋪化石層中先後發現了12具劍龍類的化石,其中許多化石保存的非常完整。最完整的兩具化石分別存放在自貢恐龍博物館和重慶自然博物館中,其中保存於自貢恐龍博物館中的骨骼化石是世界上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劍龍類。
  • 美國人喜歡侏羅紀公園的電影,而這裡有一個真正的侏羅紀恐龍王國
    在那裡,人們發現了數量龐大的恐龍化石及其他遠古生物化石。於是,在恐龍化石的挖掘現場,興建了遺址類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這是中國繼半坡遺址和秦始皇兵馬俑坑之後,又一大型現場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的大門很有特色,遠看就像一隻長頸龍。
  • 正在孵蛋的恐龍化石!贛州有重大發現
    」,贛州是江西省內出土恐龍化石和恐龍蛋化石最多的地區,而最近我國古生物學家通過研究江西贛州出土的一組恐龍化石後,發現了世界上罕有的竊蛋龍化石,距今約7000萬年,同時保存有成體、胚胎和蛋窩。 資料圖 這組化石,是在距今約700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的,目前被陳列在贛州市博物館內。
  • 琥珀中發現史上最小的恐龍化石
    來自緬甸的一個壯觀的新琥珀化石擁有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的史前恐龍的頭骨:一種生活在9900萬年前的類鳥生物,並不比今天活著的最小的鳥大。今天在《自然》雜誌上描述的這具化石,從後腦勺到鼻尖只有1.5釐米長,大約是指甲的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