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巨型光學望遠鏡正式開建!2024年開始運營

2021-02-15 科技日報
據歐洲南方天文臺(ESO)官方網站消息稱,該機構革命性的望遠鏡——歐洲極大望遠鏡(E-ELT)日前於智利正式開始建造。它是迄今世界上最巨型的光學望遠鏡,標著新一代超級太空觀測工程的裡程碑,也被天文學家們稱之為「地球望向天空的最大的眼睛」。

歐洲極大望遠鏡(E-ELT)的施工設計想像圖。圖片來源:ESO

    

體積像行星那麼大的天體的數量遠遠大於人們此前的預期,但以目前的技術,觀測這些對象仍有難度。而歐洲極大望遠鏡的主要目標就是將這些天體展現給人類。

    

這個超級光學/近紅外望遠鏡將安裝在直徑85米的旋轉巨大穹頂上,望遠鏡主鏡直徑為39米,光學系統由5個鏡面組成,先進的自適應系統能夠減少大氣湍流的影響,大幅提高圖像的光學質量。其計劃於2024年開始運營,屆時它將直面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天文挑戰,包括找出那些圍繞著其他恆星、位於宜居帶中的類地行星,以及加速我們在宇宙中尋找外星生命的速度。

    

在歐洲極大望遠鏡施工正式開始之際,歐洲南方天文臺在其三大觀測臺之一——智利的帕拉納天文臺舉行了一個儀式,以慶祝該望遠鏡在此建造——該地點擁有全球最好的大氣條件。智利總統出席了這一儀式,並表示這裡建造的不僅僅是一臺望遠鏡,也是科學技術能力的最偉大實例之一,展現了國際合作的巨大潛力。

    

歐南天文臺介紹稱,歐洲極大望遠鏡或將徹底改變人類對宇宙的理解,其將著力解決各種科學挑戰——探測類地行星、尋找生命跡象、研究超大質量黑洞、探測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性質,並觀察宇宙的早期形態進而探索人類起源。而這項新技術和新工程提出的新問題,今天的人們將無法設想。

       

    

中國有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FAST,不過這並不是光學的,在大型光學望遠鏡上我們與發達國家相差甚大,目前全球14架8米到10米口徑的光學紅外望遠鏡中,沒有一架在中國。不過,12米光學紅外望遠鏡已正式立項進入「十三五規劃」,其具備獨特的大視場巡天功能,也就是一次可以觀測很多天體目標。在重大前沿的天文學問題研究上,未來我們也將具有自己的競爭力。

註: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大的光學望遠鏡開建,比「哈勃」牛!【知力百科】
    (本文出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2015年7月刊)
  • 「歐洲極大望遠鏡」於智利開建 直徑39米世界最大光學望遠鏡
    新華網5月28日報導,由歐洲南方天文臺出資打造的「歐洲極大望遠鏡」26日在智利開始建造,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大光學望遠鏡。這座望遠鏡建在智利阿塔卡馬沙漠海拔3000米的山上,鏡面直徑將達39米,將於2024年建成投入使用。按2012年價格計算,整個工程將耗資10億歐元(約合76.6億元人民幣)。 項目團隊說,歐洲極大望遠鏡將可能改變人類對宇宙的理解。
  •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光學望遠鏡!太漂亮了!
    (E-ELT)的望遠鏡和圓頂結構。歐洲極大望遠鏡主鏡直徑3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光學/近紅外陸基望遠鏡,是地面上觀測太空的「最大眼睛」,將在智利北部建造,現已選址完畢,預計2024年建造完成。歐洲極大望遠鏡的光學系統由獨創的五個鏡面組成,這種先進的自適應光學系統可以減少大氣湍流的影響,提高圖像的光學質量。
  • 中國首次召開「三十米光學-紅外巨型望遠鏡」科學論壇
    出席,「三十米望遠鏡科學論壇2019」國際會議。會議上,我國國家天文臺副臺長介紹了我國參加TMT的情況。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介紹了三十米光學-紅外巨型望遠鏡我國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的協同觀測與合作預期。與會專家對科學儀器「高解析度光譜儀」、「廣域光學分光計」進行了研討。
  • 如此「鏡界」 盤點天文望遠鏡的世界之最(圖)
    這也是「幽靈星系」 的真實面貌首次被天文望遠鏡觀察到。  今年5月的蒼穹熱鬧非凡,不少天文愛好者已經開始「摩拳擦掌」,等候著日環食、半影月食等罕見天文現象的接踵而至。  然而對於天文學家來說,赤手空拳地上陣可不行。這不,近期全球似乎開展起一場興建天文望遠鏡競賽,儘管多種「世界之最」的頭銜數易其主,但為了更進一步的了解神秘星空,研究人員必須不斷地升級裝備。
  • 我國巨型太陽望遠鏡突破光學 探測器 磁場測量等多領域技術
    為實現這一目標,先進地基太陽天文臺上將搭載3個主要載荷:全日面太陽矢量磁像儀、萊曼阿爾法太陽望遠鏡、太陽硬X射線成像儀,它們將分別用來觀測太陽磁場、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中國天文學會2019年學術年會」於9月7日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舉行。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的主要觀測設備中國巨型太陽望遠鏡和日冕儀。
  • 最大光學望遠鏡,看星空的大眼睛
    博科園:科學科普-觀測天文學類在智利的山區,有一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光學望遠鏡的地方。這臺超大望遠鏡(ELT)將擁有一個由近800個部分組成的主鏡,將能夠收集到比地球上所有現有的8- 10米望遠鏡加起來還要多的光。
  • 全球最大光學望遠鏡 中國參與核心技術研發—新聞—科學網
    全球最大的天文望遠鏡之一TMT,於2011年在美國夏威夷莫納克亞山(MaunaKea)開工建設,預計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項目概算約為10億美元,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多個國家正式加入其中,中國和印度以觀察員身份參與
  • 全球最大光學望遠鏡修建 國產雷射器首次用於頂尖科研
    ——近日,美國夏威夷國土資源部董事會批准了美國加州理工和加州大學打造30徑望遠鏡(TMT)的提議。這架全球最大的光學望遠鏡將於2014年開始在夏威夷莫納克亞火山頂修建,加拿大、日本、中國、印度的國立天文機構加入了該項目。
  • 日本建成東亞最大天文望遠鏡
    晴明望遠鏡採用最新技術控制18塊鏡片。包括鏡片在內,重約20噸,僅為以往同等規模望遠鏡的4分之1左右,能在短時間內把焦點對準鎖定的星星。此外,該望遠鏡還將詳細觀測業餘天文家等發現的太陽系外行星的候選。還計劃用於確認是否存在外星生命等研究。
  • 天文學的未來:麥哲倫巨型望遠鏡(25米級)
    1990年,凱克10米級望遠鏡時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雖然現在有很多8到10米級望遠鏡,但10米級仍然是現存最高標準。(10米望遠鏡可以在250公裡之外分辨人的兩隻眼睛,或在10公裡外讀出報紙上的標題文字。)
  • 建成至今60年:單碟巨型射電望遠鏡路在何方?
    這是因為單碟面巨型射電望遠鏡已經被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取代,未來中國天眼FAST射電望遠鏡的出路也應該是與其他射電望遠鏡聯網,否則單碟陣列受限於角解析度,無法看清更遙遠的天體。這也是為什麼2019年人類首次觀測黑洞同時使用了分布在全球的8臺大型射電望遠鏡,而不是單碟巨型射電望遠鏡所為。
  • 世界最大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在貴州開建
    12月26日,具有我國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奠基儀式在FAST臺址—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大窩凼窪地舉行。    據了解,將於2009年正式開工建設的FAST是世界上正在建造及計劃中的建造的口徑最大、最具威力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擁有30個足球場大的接收面積。與號稱「地面最大的機器」的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相比,靈敏度提高約10倍;與排在阿波羅登月之前、被評為人類20世紀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國Arecibo的300米望遠鏡相比,其綜合性能提高約10倍。
  • 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利器:歐南臺開始建造世界最大光學望遠鏡!
    此前歐洲南方天文臺宣布其目前正在打造的ELT極大望遠鏡,已經成功鑄造出第一塊六角形鏡片了。極大望遠鏡於2017年5月份開始建造,隸屬於歐洲南方天文臺與2005年開展的大型天文望遠鏡項目。其目的是為了研究宇宙星系的起源和演化等問題。
  • ...俄羅斯光學工程師正在致力於將一塊42噸重的巨型玻璃磨製成6米...
    光學工程師正在致力於將一塊42噸重的巨型玻璃磨製成6米大型地平經緯式望遠鏡的一流主鏡。  從1975年直到1993年凱克I號望遠鏡落成這將近20年的時間裡,俄羅斯(當時正式名稱是蘇聯)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光學望遠鏡。
  • 世界各地天文望遠鏡大全(上)
    亨利-諾裡斯-羅素使用胡克望遠鏡的數據制定了他對恆星的分類正是使用這座望遠鏡,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曾利用它收集到遙遠星系光譜的紅移,支持了宇宙膨脹的理論,從而推翻了當時普遍認為的宇宙不變的觀點。 1986年胡克望遠鏡停用,1992年安裝了自適應光學系統後又開始運用。在此後數年中,胡克望遠鏡又成為世界上解析度最高的望遠鏡。今天這個地位雖然被其他望遠鏡取代,但它仍然是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儀器之一。
  • 中國光譜天文望遠鏡通過驗收 創世界之最(附圖)
    其視場為五度(相近口徑的常規天文望遠鏡視場小於一度),口徑大於六米,光學系統由反射改正鏡、球面鏡和焦面三個部分構成,單次觀測最多可同時獲得四千個天體光譜。LAMOST研製成功,成為目前大口徑兼備大視場光學望遠鏡的世界之最和當前世界上獲取天體光譜能力最強大的天文觀測設備,將對宇宙起源、星系形成與演化、銀河繫結構、恆星形成與演化等研究做出重要貢獻。
  • 一項新記錄:世界上最大的光學望遠鏡正在準備完成
    目前世界上有許多10米(33英尺)直徑的光學望遠鏡,巨大的麥哲倫望遠鏡25米(82英尺),在短短幾年內就打破了這一記錄。但一個更雄心勃勃的項目即歐洲南方天文臺(ESO)在2014年開始建造的直徑為39米(128英尺)的巨型望遠鏡(簡稱ESO),到本世紀20年代中期的時候將超過記錄。
  • 口徑500米,中國巨型望遠鏡開機,開始搜尋外星生命
    人類的歷史只有短短的幾百萬年歷史,而宇宙至少已經存在了137億年。因此站在浩瀚宇宙來看,人類不過是宇宙中一片小小的落葉而已,地球也只是宇宙中一個微不足道小行星罷了。但人類探索未知的欲望是強烈的,中國就建造了一款直徑500米的巨型望遠鏡,可以接受太空信號。據俄羅斯衛星網28日報導、有&34;之稱的口徑500米球面射電望遠鏡,正式開始工作,搜索外星生命的蹤跡。
  • 小小望遠鏡,是一個國家光學工業的縮影
    ■文丨市井財經專欄作家 葉克飛望遠鏡能用來幹什麼?據說最大用途都跟「星」有關,一是觀星,二是追星。當然,戶外運動群體也需要。這個看起來跟日常生活好像關係不大的小玩意兒,曾被列為「世界最偉大發明」之一,因為它多少改變了人類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