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利器:歐南臺開始建造世界最大光學望遠鏡!

2020-12-03 依然愛數碼

此前歐洲南方天文臺宣布其目前正在打造的ELT極大望遠鏡,已經成功鑄造出第一塊六角形鏡片了。極大望遠鏡於2017年5月份開始建造,隸屬於歐洲南方天文臺與2005年開展的大型天文望遠鏡項目。其目的是為了研究宇宙星系的起源和演化等問題。

望遠鏡的構造

該望遠鏡的主體採用了五面鏡設計,其中主鏡的直徑高達39.3米,面積相當於3個標準籃球場的大小。為了能夠在後期更便於精確地調整觀測視角,同時避免鏡面因為過大而受到溫度等因素造成的局部變形,所以項目團隊又將主鏡等分為了798個六角形鏡片,而且在每個鏡片上安裝了3個制動器,與主鏡相配合的兩塊副鏡分別為直徑4.2,米的凸面鏡和3.8米的凹面鏡。

這兩面副鏡與主鏡交錯放置而組成的光學成像系統,要比傳統雙鏡片望遠鏡的鏡筒段得多,再加上搭配的自適應光學成像儀、高解析度光譜儀和中紅外成像儀等設備,以及用於消除大氣湍流對成像光線造成扭曲效應的第四、五平面鏡片可以顯著提升極大望遠鏡的穩定性和成像質量。

極大望遠鏡的性能

據了解,極大望遠鏡的建造工作將於2022年徹底完工。屆時,它的聚光面積將高達978平方米,聚光能力達到目前世界上最大光學望遠鏡Thirty Meter Telescope的十三倍,拍攝的圖像清晰度則可以達到哈勃望遠鏡的十六倍。

極大望遠鏡的研究方向

待建成之後,極大望遠鏡將能在多個方面幫助科學家進一步了解宇宙。比如:通過對系外恆星群及其星系系統的觀測,來了解星系形成和演化的過程,或者是通過觀測星系紅移和超新星爆發等現象來進一步分析暗能量,已經促使宇宙膨脹的關鍵因素又或是通過對宇宙中質子、電子質量比的觀測,來進一步解讀宇宙大統一理論等。

相關焦點

  • 世界最巨型光學望遠鏡正式開建!2024年開始運營
    據歐洲南方天文臺(ESO)官方網站消息稱,該機構革命性的望遠鏡——歐洲極大望遠鏡(E-ELT)日前於智利正式開始建造。它是迄今世界上最巨型的光學望遠鏡,標著新一代超級太空觀測工程的裡程碑,也被天文學家們稱之為「地球望向天空的最大的眼睛」。歐洲極大望遠鏡(E-ELT)的施工設計想像圖。
  • 最大光學望遠鏡,看星空的大眼睛
    博科園:科學科普-觀測天文學類在智利的山區,有一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光學望遠鏡的地方。這臺超大望遠鏡(ELT)將擁有一個由近800個部分組成的主鏡,將能夠收集到比地球上所有現有的8- 10米望遠鏡加起來還要多的光。
  • 歐南臺新發現!在宇宙深處,六個星系把一個超級黑洞包圍了
    在一項發布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上的新研究中,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在宇宙深處捕捉到驚人一幕——在一片巨型氣體網絡之中,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附近緊密圍繞著六個星系。實際上,它們存在於宇宙早期,大約是宇宙大爆炸後僅9億年,所發出的光線在宇宙中穿行了將近130億年後才傳播到地球。這項新研究為我們認識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與演化提供了重要線索。關於超大質量黑洞,一個令人困惑的謎題在於,它們在宇宙早期就已經存在了。要知道,宇宙中最早一批黑洞通常被認為由恆星坍縮形成,可它們是如何在短短時間內快速成長為超大質量黑洞的呢?
  • 「歐洲極大望遠鏡」於智利開建 直徑39米世界最大光學望遠鏡
    新華網5月28日報導,由歐洲南方天文臺出資打造的「歐洲極大望遠鏡」26日在智利開始建造,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大光學望遠鏡。這座望遠鏡建在智利阿塔卡馬沙漠海拔3000米的山上,鏡面直徑將達39米,將於2024年建成投入使用。按2012年價格計算,整個工程將耗資10億歐元(約合76.6億元人民幣)。 項目團隊說,歐洲極大望遠鏡將可能改變人類對宇宙的理解。
  • 世界最大「天眼」在貴州開始拼裝 可探測外星人有助揭宇宙起源
    2015年7月25日訊,日前,我國建設的世界最大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重要設備—反射面單元面板第一批1000個單元「就位」,開始在貴州省黔南進行現場拼裝。這隻被譽為中國「天眼」的超級望遠鏡單口徑500米,接收面積相當於近30個足球場。中國「天眼」為何選址黔南?長啥樣?有哪些「本領」?它能找到「外星人」麼?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一超級射電望遠鏡。
  • 世界最大單口徑球面望遠鏡主體工程即將完工—新聞—科學網
    FAST還可能觀察到早期宇宙的蛛絲馬跡——中性氫雲團的運動,掌握星系之間互動的細節,揭秘宇宙的起源和演化。類似的道理,FAST還能監聽到一些太空有機分子發出的獨特電磁波,搜索可能的星際通訊信號和外星生命。尋找外星生命是所有望遠鏡的使命之一,也是科幻愛好者們關注的熱點,探索宇宙誌在深空,巨大而靈巧的FAST,已經蓄勢待發,奇蹟與驚喜,就在眼前。
  • 中國耗資近7億,建造世界最大望遠鏡,相當於30個足球場
    浩瀚的宇宙,一直是各個國家探索的主要目標,這個龐大的空間內,有著各種各樣的天體,對各國科學家有著極大吸引力。 當然我國也不例外,為了探測到太空信號,擁有無窮智慧的中國人研究出了中國天眼,這個直徑500米的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堪稱世界第一。 而且均為我國自主研發,可以說非常厲害了!
  •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光學望遠鏡!太漂亮了!
    (E-ELT)的望遠鏡和圓頂結構。該合同包括:望遠鏡和圓頂結構的設計、製造、運輸、建築、現場裝配和檢驗。預計總造價達到4億歐元,是歐洲航天局迄今籤訂最大的地面天文設施合同。特點:歐洲極大望遠鏡主鏡直徑3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光學/近紅外陸基望遠鏡,是地面上觀測太空的「最大眼睛」,將在智利北部建造,現已選址完畢,預計2024年建造完成。
  • 中科院院士:中國急需建造12米大型光學紅外望遠鏡
    中新網10月20日電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崔向群20日指出,中國急需建造10米級口徑的通用型地面大型光學紅外望遠鏡以及一批與其協作配套觀測的特色2-4米級光學望遠鏡,以儘快縮小中國地面光學天文裝置與國際的差距。她建議加快立項建設12米大型光學紅外望遠鏡等天文望遠鏡。
  • 崔向群院士:中國急需建造12米大型光學紅外望遠鏡
    孫自法 攝中新網江蘇盱眙10月20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崔向群20日指出,中國急需建造10米級口徑的通用型地面大型光學紅外望遠鏡以及一批與其協作配套觀測的特色2-4米級光學望遠鏡,以儘快縮小中國地面光學天文裝置與國際的差距。她建議加快立項建設12米大型光學紅外望遠鏡等天文望遠鏡。
  • 如此「鏡界」 盤點天文望遠鏡的世界之最(圖)
    專家點評:TMT採用拼接鏡面主動光學、自適應光學以及精密控制等先導高科技技術,將把望遠鏡靈敏度和空間解析度等技術指標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並在揭示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本質、探測宇宙第一代天體、理解黑洞的形成與生長、探察地外行星等前沿科學領域做出重大突破性發現。
  • 世界上最大的光學望遠鏡開建,比「哈勃」牛!【知力百科】
    巨型麥哲倫望遠鏡概念圖巨型麥哲倫望遠鏡組織近日宣布,11個國際合作夥伴已經承諾將投資5億美元建造新一代極大望遠鏡,巨型麥哲倫望遠鏡建成後有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光學望遠鏡。科學家認為巨型麥哲倫望遠鏡的主要觀測目標為系外行星、黑洞、遙遠恆星和星系的光線等。巨型麥哲倫望遠鏡能夠讓科學家更加深入觀測宇宙,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接近時間的起點。巨型麥哲倫望遠鏡由美國亞利桑那大學主導研發,集成先進的光學技術和工程製造技術,聚光面直徑為82英尺,接近25米,包括7個獨立的鏡面,每個鏡面直徑為8.4米。
  • 世界各地天文望遠鏡大全(上)
    在這裡,我們將伴隨大家一起探索宇宙深處的奧秘。宇宙起源,黑洞,蟲洞,多維空間,相對論,量子力學,地外文明,迷失古蹟,不解之謎,科技前沿。從宏觀到微觀,從科技到科幻,我們一一為您呈現!歡迎廣大宇宙愛好者持續關注我們微信平臺!
  • 西方叫板中國,決心打造世界最大光學望遠鏡!口徑不到40米,也敢稱最...
    超大型望遠鏡(ELT)是由歐洲南方天文臺(ESO),西方領導的16個國家聯盟的最新重大科學項目。近日,超大型望遠鏡奠基儀式在智利ESO Paranal天文臺順利完成,西方媒體稱,這將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光學望遠鏡,是人類太空探索史的重要裡程碑!
  • 「中國天眼」,世界最強的望遠鏡你了解多少?
    中國天眼是什麼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為FAST),是用來接收宇宙無線電的望遠鏡,於2016年9月25日開始啟用,是我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目前世界上靈敏度最高的天文望遠鏡,可以將人類探測天體的能力提高到
  • 《140億年宇宙演化全史》:關於宇宙起源和演化的科普圖書
    《140億年宇宙演化全史》立體書封【基本信息】    書名:《140億年宇宙演化全史》    作者:(美) 尼爾·德格拉斯·泰森(美)唐納德•戈德史密斯    譯者:陽曦   在整個宇宙的奇特和壯麗之下,地球如此渺小,日常生活的紛擾不值一提。然而,身在宇宙的一個小小角落裡,人類卻創造了文明,有了文學和藝術,也有了對自然世界的不懈探索,這也是整個宇宙中最偉大的奇蹟。【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關於宇宙起源和演化的科普圖書。自古以來,人類就對浩瀚的星空充滿了好奇。宇宙如何誕生?星辰如何出現?銀河系和地球為什麼是現在這樣?
  • ...60周年大型專題策劃-中國研製建成世界最大口徑大視場天文望遠鏡
    2009年6月4日,中國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英文簡稱LAMOST),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河北興隆觀測基地順利通過國家竣工驗收,成為目前國際上口徑最大的大視場望遠鏡和光譜獲取率最高的望遠鏡。  LAMOST是中國科學家自主創新設計、在技術上極具挑戰性的新型大視場兼備大口徑的光學天文望遠鏡。
  • 國產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進入收尾階段
    (FAST)原標題:中國「天眼」即將睜眼正在貴州省平塘縣建設的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已完成94%以上的面板安裝,整個工程進入收尾階段。接收脈衝星信號,探索宇宙起源對科學家來說,宇宙中的脈衝星是很迷人的。它們的體積非常小,小的脈衝星直徑一般只有幾十公裡,跟宇宙中動則直徑上萬公裡的天體相比,身材簡直弱不禁風。但是這麼小個頭的脈衝星,能量卻非常大。目前全世界觀測到的脈衝星,都在銀河系以內。將來,FAST有希望觀測到銀河系以外的脈衝星。
  • 一項新記錄:世界上最大的光學望遠鏡正在準備完成
    【博科園-科學科普】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宇宙的知識,你可以做的只有這麼多,可以改善你的光學和視覺系統使你的鏡子比以前更平滑和更無缺陷。你可以通過自適應光學或優化天文臺的位置來改善條件。也可以使用相機/ CCD/ grism技術使你的望遠鏡能夠收集到的每一個光子。主鏡越大,就能越深,越快,解析度越高也就能在宇宙中看到更多東西。
  • 宇宙有沒有邊界呢?讓我們從宇宙起源開始探索
    世界總結於何處?隨著我們探索的範圍越來越廣,我們看到了太陽系、銀河系,甚至宇宙,範圍越來越大。而現在,許許多多新的理論告訴我們時間和空間大到超越我們的想像,我們在尋找宇宙的邊界時可以了解到什麼?為了研究宇宙的歷史,科學家們建造的遠望鏡規模越來越大,用以捕捉來自宇宙更遠處的光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