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法狗什麼時候能開飛機?

2020-11-24 中國民航網

  近日,人工智慧阿爾法狗(AlphaGo)在完全公平的情況下以4:1的成績擊敗韓國著名棋手李世石。消息一出,輿論譁然。作為一名機長,身邊的朋友問得最多的是:阿爾法狗什麼時候能取代飛行員?我們將來還需要飛行員嗎?

  阿爾法狗戰勝職業選手,這是人類科技發展的進步。但是,人工智慧要取代職業飛行員,實現自動駕駛飛機,我們估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民機領域的人工智慧

  我們先來看看人工智慧在民機領域的起源和使用情況。

  人工智慧在飛機上的使用,通俗來說,就是機械在沒有人的操縱下控制飛行器的統稱;從專業角度來說,是指飛行機載系統在飛機上操縱飛機設備或者飛行控制系統來飛行,自主計算控制操縱飛機。目前,在民航客機上最常用的人工智慧電腦就是自動駕駛儀。它和自動油門、儀表顯示系統、飛行管理計算機系統配合在一起,大大減輕了飛行員的工作負荷,並將其從一名駕駛員變成了一名電腦的監控人員。

  飛機自動駕駛儀的發展是和飛機的發展緊密相關的。

  在1903年萊特兄弟成功試飛了第一架載人飛機之後,美國的斯佩裡和寇締斯在1917年對一架雙翼機進行了改造,並在某軍事基地進行了第一次試飛。由於飛機沒有自動駕駛儀,僅處於自由滑行狀態,飛機最終墜毀。通過不斷的研究,斯佩裡和寇締又發明了第一臺平衡陀螺儀。平衡陀螺儀根據旋轉中的物體具有穩定性的原理,通過拉杆來控制飛行器的各個舵面,從而實現了飛機直線飛行的目標。這是最早的飛機自動駕駛儀的雛形。

  自動駕駛儀是按一定技術要求自動控制飛行器的裝置。它的發明大大減輕了飛行員的負擔,使飛機自動地按一定的姿態、航向、高度和馬赫數飛行。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自動駕駛儀在飛行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20世紀50年代,通過在自動駕駛儀中引入角速率信號的方法製成阻尼器或增穩系統,提高了飛機的穩定性,自動駕駛儀發展成為飛行自動控制系統。20世紀50年代後期,又出現了自適應自動駕駛儀,能隨飛行器特性的變化而改變自身的結構和參數。20世紀60年代末,數字式自動駕駛儀在阿波羅飛船上得到了應用,然後迅速在民用客機上大顯身手。

  20世紀70年代,隨著信息革命的發展,電子計算機被應用到飛機上,飛機有了自己的電子「大腦」,並首先使用飛行控制計算機控制其平飛、轉彎、上升、下降等飛行狀態。考慮到飛機在做轉彎和升降運動時,其推力必須相應地發生變化,為了順利地完成這些動作,有必要同時控制發動機的推力。於是,後期的民用客機又加裝了管理推力的推力控制計算機。飛機的自動駕駛儀和自動油門關聯,讓飛機可以真正地「自動」飛行了。

  自動飛行比人「飛」得好

  飛機由於有了自行控制飛行姿態和推力的能力,初步實現了自動任意飛行的目標。但是,它只限於保持在飛行員設定的路線上飛行,並不能與機上的儀表系統全部聯繫起來,對外界的變化及時作出反應。為了使飛機真正實現自動控制飛行,我們就需要統一管理飛機的姿態和推力,並且與其他儀表系統進行大聯合。於是,飛機設計人員在飛機上又裝上了一臺能力更強的計算機,全面管理和協調飛行。這臺統管全局的計算機被稱為飛行管理計算機,是飛機的核心中樞。在其資料庫內存儲著各座機場和各條航路的數據,能提供更準確的指引和計算,讓飛行員更好、更安全地飛行。

  現代自動駕駛儀被廣泛應用於飛機上,機載計算機能夠設定最佳飛行路線,並對油門和各控制翼面發出指令。各種先進的顯示屏幕取代了種類繁多的儀錶盤,直觀地顯示出沿途檢驗點和飛機航向等信息。

  現代自動駕駛儀的趨勢是向數位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隨著民航客機變得越來越先進,以自動駕駛儀為主的自動飛行系統已經可替代人駕駛飛機執行巡航、下降、自動降落等涵蓋飛行99%的任務。隨著科技的發展,在通用航空、軍事航空等領域,大量的無人機也在天空中翱翔。但是,從目前來看,使用機載電腦替代經過專業訓練的飛行員進行載人飛行,還僅僅是我們的一個美夢。

  自動駕駛儀是模仿駕駛員的動作駕駛飛機的,它由敏感元件、計算機和伺服機構組成。當某種幹擾使飛機偏離原有姿態時,敏感元件(如平衡陀螺儀)檢測出姿態的變化,計算機算出需要的修正舵偏量,伺服機構(或稱舵機)將舵面操縱到所需位置。自動駕駛儀與飛機組成反饋迴路,保證飛機穩定飛行。所有飛行員都認同,自動駕駛儀下的飛行,比人「飛」得好。

  飛機的導航系統有了人工智慧和雲端數據,飛機將能自我導航、自我計算,甚至進行保養與維護。現代飛機上裝有很多傳感器,在航行過程中不停地產生大量數據,飛行管理計算機會幫助飛行員在飛行過程中判斷故障,並提供指引,保障旅客安全。所有飛行員也認為,人工智慧的飛行電腦,比人更「聰明」。

  不可能完全替代飛行員

  駕駛員只要選定航路的起點和終點,將命令輸入這臺計算機,它就可以代替駕駛員操縱飛機起飛、爬升、巡航、下降直到降落在目的地機場。這套系統還可以在飛行全過程中及時發出指令,使飛機按照最佳的飛行狀態、最合理的推力、最經濟的油耗飛完全程,從而實現全程自動化飛行的目標。聽起來,由這套計算機系統控制的飛機能讓飛行員飛得更輕鬆。那麼,是不是以後飛行就不需要駕駛員了?

  至少從目前看,答案是否定的。近幾十年之內,全球最大的幾家飛機製造商都沒有用電腦取代飛行員進行載人飛行的科研計劃。雖然人工智慧已經取得了飛躍式的發展,但目前用機器取代人類進行飛行還是有些不切實際的。

  對於現在的民航客機來說,在操縱方面,飛行計算機裡的自動駕駛儀不能完成地面滑行、地面起飛這樣的任務,自動落地也面臨著諸多限制。在通信方面,電腦不可能替代飛行員和管制員進行交流,並服從其指揮;在複雜的天氣條件下,電腦也不能代替飛行員作出判斷,並安全落地;在遇到突發情況時,更是無數次飛行員的經驗和判斷挽救了飛機。凡此種種,都不是簡單的一個人工智慧就能替代的。

  飛行過程千變萬化。即使將來計算機能替代飛行員飛行,也需要地面人員的控制,因為電腦還不具備人類的靈活反應能力;即使將來飛機完全實現自動化,也需要飛行員監視其工作,防止短路或出錯。一旦出錯,飛行員要立刻接管飛機,保證飛行安全。這是人類在飛行安全中最重要的作用。

  《奇點臨近》作者雷·庫茲韋爾預言,「到2029年,機器將達到人類的智能水平;到2045年,人與機器將深度融合」。也許,再過50年或100年,我們能乘坐電腦駕駛的飛機「朝發夕至」。但就現在的客機而言,幾乎所有人都不放心將自己的生命交給冷冰冰的「機器」,開飛機不像下棋那麼簡單。

  下一次,你抬起頭看見城市上空掠過的飛機,它可能正是一架被人工智慧優化過的現代飛機,而裡面的飛行員孤獨地喝著咖啡,無所事事。(特約撰稿人 姚永強)

相關焦點

  • 柯潔對戰阿爾法狗什麼時候?柯潔vsAlphaGo圍棋比賽日期時間
    柯潔對戰阿爾法狗時間什麼時候?相信很多棋友對於這場經常對弈很期待,下文帶來阿爾法狗vs柯潔日期介紹,一起和小編來了解下吧!  柯潔 vs AlphaGo圍棋比賽日期時間介紹:  這場被認為是「人類頂尖棋手與人工智慧程序的終極對抗」,讓人們期待了足足一年有餘。
  • 如果阿爾法狗加入聯盟,火力全開成為人機,職業選手能打過他嗎?
    從什麼時候起,關於人工智慧的話題就成為了玩家們的熱議,大家紛紛對於人工智慧能夠發展成什麼樣子感到非常的好奇,各種電影和小說之中也是有對此提出幻想,而目前世界上出名的人工智慧阿爾法狗,在棋藝上面已經難以有人超越他了,那麼如果說阿爾法狗加入了英雄聯盟,成為了噩夢人機的話,職業選手來了能打過他嗎
  • 阿爾法狗的完勝,機器人通過學習,智商能超過人類?
    你知道大數據是什麼嗎?你知道人工智慧是什麼嗎?你知道大數據背景下的人工智慧有多麼駭人聽聞嗎?如果你不知道,可以靜下心來好好學習,去研究一下,什麼是大數據,人工智慧又是什麼?2016年的歷史上,阿爾法狗徹底改寫這一局面,人工智慧戰勝人類的可能人工智慧的誕生,改寫了很多以前覺得不可能的事情。在經歷半個多世紀後,人工智慧智商超過人類。
  • 柯潔:人生看法都因阿爾法狗巨變
    新華社浙江烏鎮電 當今世界圍棋第一人柯潔九段昨日下午在一場波瀾壯闊的亂戰之中因為誤算「突然死亡」,在終極圍棋「人機大戰」三番棋中以0 2落後於計算機圍棋程序阿爾法狗
  • 為什麼「阿爾法狗」誕生在倫敦?
    作為人工智慧程序,誕生於倫敦的它來無影去無蹤,不過我有幸了解點外圍的軼聞,希望能幫助大家對這位大俠增進一些了解。上學期,在倫敦北部一所中學任教的安德魯·韓在課前與學生閒聊,當時媒體正在報導好萊塢長期由白人統治主角位置的爭議,而裡約奧運會田徑賽場上黑人運動員依然佔據著主角,於是就有學生問父輩來自香港的韓老師:「華人最擅長什麼?」
  • 人民日報海外版:人類在"阿爾法狗"面前只是棋童嗎
    原標題:人類在「阿爾法狗」面前只是棋童嗎?(體壇走筆)   希臘字母阿爾法(α)用在科學上有很多概念:角加速度、阿克曼反函數、一種粒子或射線、一種潛意識腦波等。總之,讓人一開始就感覺高深莫測,仿佛是無邊無際的未知。
  • 劉敏濤翻白眼走紅,柯潔再戰阿爾法狗,卻被說不務正業!
    她在節目中演唱時候翻白眼,沒想到竟然讓自己再次走紅了。而之前我們看到劉敏濤,估計還是因為《琅琊榜》、《偽裝者》的原因吧。而她在電視劇中的表演,真的是非常完美,深得人心。對於她來說,人到中年再次走紅,也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了。劉敏濤翻白眼都能走紅?而柯潔再戰阿爾法狗,卻被說不務正業!
  • 關於機器人的猜想:打麻將,阿爾法狗也能贏嗎?
    前兩日,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秘書長桑濱生提出,中醫藥標準化發展與人工智慧相結合,將有可能「馴化」出另一隻「阿爾法狗」,完全可以勝任望聞問切。看來,已經沒有什麼能擋住人工智慧的腳步了。人工智慧究竟會給我們帶來美好的生活,還是可怕的明天?智慧機器人的技術倫理底線在哪裡?本期搶頭條,關注人工智慧。
  • 柯潔暗藏絕招應對「阿爾法狗」
    對人類頂尖棋手而言,更「可怕」的是,「阿爾法狗」還處在不斷強大過程中,它的升級版Master前不久在網上快棋中橫掃圍棋職業高手,神話般地創下60盤全勝紀錄。顯然,含金量十足的人工智慧,已經成為科技行業發展的標杆之一。  在今年3月成都進行的西南棋王賽上,就傳出柯潔將在年內對戰「阿爾法狗」,當時他未置可否。
  • 阿爾法狗帶來的啟示
    1阿爾法狗給帶來的啟示錄  [中關村在線投影機頻道原創]人機大戰李世石連輸兩局,這讓我們國內的中國圍棋高手坐不住了,其實無論是李世石還是其它圍棋高手,恐怕都會在這場最強大腦之戰當中敗下陣來,不是因為我們的棋手技藝不夠高超
  • 阿爾法狗 4:1大勝人類冠軍後,也重新定義了人類
    第二,Deep Mind 宣布,阿爾法狗不參考人類棋譜,完全自我演化三個月。三個月之後,機器會是什麼水準,與人類幾千年經驗積累的比較,會有什麼不同,相信只要懂一點圍棋,就會知道這事情是多麼令人激動。第三,圍棋是透明遊戲裡的聖杯(Deep Mind 的創始人Hassabis原話),在佔領這一高地之後,人工智慧還將尋找哪一個對手?
  • 柯潔對戰阿爾法狗首場1/4子告負 稱「阿爾法狗越來越像圍棋上帝」
    對於柯潔來說,此次負於阿爾法狗並不讓人意外,先前阿爾法狗曾經對人類高手打出過60連勝的戰績。同時古力也說過,柯潔的勝利可能性不到10%。雙方思考的時間都是3小時,但是柯潔幾乎全部用光,而阿爾法狗只使用了1小時。
  • 葛紅兵|從深藍到阿爾法狗,從暴力計算到仿生智慧
    正如,多數人反對「轉基因」技術不是因為「有什麼證據證明轉基因對人類有害」一樣(相反,證明轉基因對人類無害的證據倒是更多些),多數人反對轉基因技術,是因為擔心人類僭越了自己的權能,人類對物種改造的能力無限發展,會最終傷害人類自身。 阿爾法狗的出現,讓筆者也產生類似的擔憂。
  • 王路:阿爾法狗,阿爾法元,阿爾法人
    這就是為什麼阿爾法狗要花幾千萬局戰鬥經驗,才達到人類水平,阿爾法元只花了幾百萬局。其實,有很多圍棋軟體,在最初設計時就考慮過完全不用人類棋譜,結果根本不行,上來就被人類打的稀裡譁啦。阿爾法元為什麼可以?因為阿爾法元是從阿爾法狗來的,它雖然是一張白紙,但白紙的質地上,帶著阿爾法狗的基因。這就好比,阿爾法狗先向人類學習,拿到門票,又生個兒子阿爾法元,克服了人類的局限性。
  • 阿爾法狗離奇點有多遠?
    而回看影響我們的阿爾法狗,被認為是弱人工智慧。弱人工智慧弱在哪裡呢?因為阿爾法狗再聰明,也只是一種解決方案,而不是意識。意識被認為僅存在人的大腦意識是什麼,這個是一個一直被討論而沒有終極答案的話題。而阿爾法狗,是意識下的一個解決方案,它並不能生成不同的解決方案。
  • 柯潔敗給阿爾法狗,機器人將奪走我們的工作嗎?
    文/博山閣主人圖/來自網絡昨天晚上,瀚哥的好友找到瀚哥,她對我說,明天柯潔就要挑戰阿爾法狗了,面對著這樣的人工智慧,柯潔基本上只是為了人類的榮譽而戰,能不能勝天半子基本上都只是一種奢望而已,你作為經濟學研究者你就告訴我,人工智慧的未來人類怎麼才能不被取代?
  • 絕地求生:飛機內部的樣子你見過嗎?原來飛機還有人在開
    菜鳥遊戲中見得最多的是什麼。我覺得是飛機。菜鳥每局基本很快就會被殺掉,而被殺掉自然會坐一次飛機,有可能一小時得坐幾十次飛機。玩遊戲必經的一步就是坐飛機。玩了這麼長時間的遊戲,你知道飛機內部是什麼樣子的嗎?有沒有人真的在開飛機呢?今天為大家解答。在等待上飛機的時候,有一分鐘的等待時間,你們肯定都見過了飛機的殘骸,對於內部的樣子有了初步的認知。
  • 李世石退役,真的是因為走不出輸給阿爾法狗的陰影?
    ,最後李世石時間用完,阿爾法狗再次戰勝李世石。哈薩比斯和李世石也都認為,第78手棋相當於擊中了阿爾法狗的BUG,也正是這一手棋,讓李世石成為唯一一位戰勝過阿爾法狗的人類棋手。 沒了阿爾法狗還有圍棋AI 在李世石首局輸給阿爾法狗後,柯潔曾發微博表示,「就算阿法狗戰勝了李世石,但它贏不了我。」
  • 最強蝸牛阿爾法狗如何獲取 阿爾法狗光環技能一覽
    最強蝸牛阿爾法狗怎麼樣?阿爾法狗技能效果是啥?阿爾法狗怎麼入手?
  • 小i機器人創始人袁輝:我們的機器人不比「阿爾法狗」差
    自阿爾法狗戰勝李世石開始,在世界範圍內引發持續熱潮的人工智慧領域在達沃斯論壇備受矚目。袁輝就目前焦點關注的人工智慧發展的一些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記者:現在小i機器人主要應用在哪些領域?】【記者:您覺得我國什麼時候會出現像阿爾法狗這樣的機器人?】袁輝:阿爾法狗是今年最矚目的人工智慧,我覺得接下來的每一年,都會有同樣令人震驚的人工智慧出現。阿爾法狗已經證明人類能在某個可以描述清楚的領域,機器模擬超越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