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做年」氛圍濃:送灶神、掛門神、貼窗花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海南站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佳飛 實習生 黃敏茗 通訊員 王家專

  進入臘月,海南「做年」的氛圍越發濃鬱了,採屋掃塵換爐灰、備好酒果送灶公、家家戶戶做「甜粑」(年糕)、發市出街備年貨……其中,貼年符也是一項重要的儀式。

  送灶神、掛門神、貼窗花,或乾脆裁一張紅紙,寫上吉利的詞句,貼在門上、窗上,甚至衣櫃、米缸、農具上,濃濃的年味頓時洋溢開來,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福。

  貼年符自古流傳

在水缸上貼「利是錢」。李佳飛 攝

  貼年符是海南民間自古流傳的習俗,許多地方圖志都有相關記載。例如光緒《澄邁縣誌》中有這樣的描述:「三十日,掛楮幣,易桃符。」這裡的「桃符」原是指桃木板刻畫的神像等,但是隨著社會發展演變,後來人們使用桃木越來越少,普通人家都用紅紙替代,畫上神像,或是寫上吉利的字,意在祈福滅禍。

  宋代吳自牧《夢粱錄》亦有記載:「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鍾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可見,春節貼年符,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人們懷著對平安吉祥的祈望、對新一年美好的憧憬和對幸福生活的期盼,張貼各式年符,大片熱烈的紅色增添了節日喜慶的氣氛,讓年味更濃。

  澄邁縣金江鎮大美村50歲村民王傳民記得:「小時候,每到除夕,家家戶戶貼年符,買一張紅紙,裁出磚頭大小的方塊,剪出齒紋,再用木匠打孔的工具打上幾個孔,貼上年符整個庭院煥然一新。」那時,人們貼年符不僅貼在門窗上、灶臺上,還有許多日常用具,例如床、柜子、水缸、米缸、雞籠、農具等,有的年符上畫著神像,有的則寫著「福」「祿」「壽」「禧」等漢字。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貼年符的內容發生了許多變化,但是這一習俗依然流傳至今。王傳民說,現在許多人家不再買紅紙自己剪裁,而是直接從市面上購買「利是錢」,一種用紅底燙印金色字體和圖案的長方條形紙。一般人家在正門上貼六張,內屋小門貼三張,有的貼一張,祈求富貴、安康、平順的生活,配合兩旁的大字春聯,顯得格外喜慶。

海口人貼的年符。 龍泉 攝

  怎樣貼符有講究

  相比於市面上購買的「利是錢」和印製的春聯,海口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李運全更青睞手寫的作品。「印製品雖金光燦燦,但沒有生命,手寫就不一樣,獨一無二,內容也能依照個人需求而量身定做,更具個性化和傳統年味。」李運全說。

  怎樣貼年符,也頗有學問。以「福」字貼法為例,一定要從外往裡貼,先貼迎門福,再貼門福,意味著一年的福氣都從外面向裡流進。有些福字需要倒貼,寓意「福到了」,但並不是所有福字都要倒著貼,一些比較正規的場合和迎賓待客的地方,如大門、院內客廳等顯要處,福字必須正貼,以示嚴肅莊重及對賓客的尊敬。

  不同的時間,貼年符的講究有所不同。專注於府城歷史文化研究、曾著有《府城春秋》一書的黃培平老先生告訴記者,臘月二十四日,是民間百姓「送灶神」的日子,人們會在自家灶臺上貼畫有灶神像的年符,也叫「灶王爺」,對聯寫著「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傳說這一天,灶神要上天向玉帝匯報人間情況,所以,為防止灶神在玉帝面前說一些不好聽的話,人們在貼年符的時候會同時呈上祭品,多以甜點、糯米糕等為主,藉此希望封住灶王爺的嘴。

  而除夕這一天,則是大多數人家貼春聯和福字的時候,所貼年符多寫滿了對仗工整、寓意吉利的好詞句。如貼在糧倉處的年符往往寫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貼在雞舍、豬圈等處的年符則寫著「六畜平安」等。

  除了臘月二十四、除夕這些日子,也有過完年後貼年符的。「在府城一帶,民間正月十二接財神,許多人家會貼上迎接財神的年符,祈求富貴。」黃培平說。

萬寧過年貼的門神像。 李叢嬌 攝

  多樣年符寓意殊

  當然,除了對聯、灶神,海南各地年符也有許多奇特的花樣。例如,在海南文昌、萬寧、屯昌等地,有許多人家保留著貼門神年符的習俗,寓意驅邪闢兇,保家衛宅,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順利。

  民間認為,門神的職責是守衛門戶、佑全家平安,因此受到人們重視。《禮記》中就曾有關於「君釋菜,禮門神」的記載。據說,門神是一個叫做「成慶」的勇士。班固《漢書·廣川王傳》中提到:「其殿門有成慶畫,短衣大絝長劍。」

  門神年符色彩明亮,布局飽滿充實,門神形象幾乎佔據整個畫面,門神高大威武,手持如刀槍劍戟、鞭鐧錘爪等兵器,周圍還配以祥雲、彩帶等裝飾。

  「門神的模樣多是兇神惡煞的,這樣才能鎮住妖魔鬼怪。」萬寧市後安鎮坡仔村80多歲的老人黃忠告說,門神年符的貼法也有講究,貼的時候要分清左右,一般是兩人各持兵器在左右兩邊,眼睛同時看向門中間,兵器對著門中間,不可以貼反,不可以貼歪。

  此外,還有用紅紙剪出各種圖案貼在窗戶上的,民間叫做「窗花」。黃海桃是海口民間剪紙藝人,每逢春節,她都會到各鄉鎮、社區,向親朋好友、鄰裡鄉親送上自己剪的窗花。今逢鼠年,一幅幅精心設計與「鼠」相關的窗花在她的巧手下誕生。剪「福」字窗花,她將生肖鼠的形象融入字中,並加入鋸齒紋、月牙紋、錢貫紋以及海南黎族文化特色的紋樣等元素,匠心獨運。

  「原本海南貼窗花的人很少。」黃海桃說,近年來,隨著傳統深入人心,民間藝人提高了文化自信,越來越多的剪紙藝術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許多人也用「貼窗花年符」這種傳統方式辭舊迎新,表達美好的祝福。

相關焦點

  • 二十八,貼年畫!有一處「福」字千萬不要倒著貼!
    貼畫畫的內容很豐富,包括貼掛籤,貼窗花,貼年畫,貼對聯,貼門神,貼福字等等。掛籤是一種長方形的剪紙,製作工藝類似於窗花,下邊是鋸齒形的緋子邊,看起來更像一個小型的門帘。掛籤一般都掛在門楣上。顏色赤、橙、黃、綠、粉,五顏六色,迎風招展。窗花大家都知道,是我國民間的剪紙藝術。
  • 貼春聯、殺年豬、打年糕 年味越來越濃
    浙江新聞客戶端見習編輯 沈晶晶「爆竹一聲除舊歲,春風送暖入屠蘇。
  • 中國古代春節期間祭拜的三大神:財神、門神、灶神
    舊時年畫中,趙公明的形象多為頭戴鐵冠,手持寶鞭,黑面濃須,身跨黑虎,面目猙獰,因此人們又稱其為武財神。作為民間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人們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避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中國民間深受人們歡迎的守護神。按照傳統習俗,每到春節前夕,家家戶戶便張貼對聯和門神,祈福來年。中國古代最早的門神是能夠捉鬼的神荼和鬱壘二神,這在《山海經》、《風俗通義》、《重修緯書集成》、《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典籍都有記載。
  • 暖冬時節迎福年 省博邀您來「做年」
    —海口年俗展示」 在海南,過年多被稱為「做年」。,不同的日子,有不同的意義都有一套不同的規矩,繁瑣又不得馬虎所以被海南人生動形象的稱為「做年」在城市裡長大的孩子,總覺得「年味」欠了點,那麼今年與我們一起在此探尋「鼠」與你的年味2020年1月25日至27日(農曆大年初一至初三)每天19
  •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貼門神?原因很簡單,驅魔避鬼!
    其中掛貼門神就是我國民間極為普遍的習俗傳統。在遠古時期,人類是沒有房屋的,為了逃避敵害和遮風避雨,原始先民中有些部落便開始「構木為巢」,在樹上搭個「窩」,棲身樹上,這就是「有巢氏」。有些部落則「穴居而野處」,住在天然洞穴裡,如山頂洞人。隨著社會的進步,原始先民們學會了建造房屋,私有制出現後,又由群居變為自立門戶。
  • 春節為什麼要發壓歲錢,過年掛燈籠與貼窗花的傳統習俗寓意
    春節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隨著中華文化傳承至今,其中蘊含著許多節日習俗,比如過年發壓歲錢、掛燈籠、貼窗花等習俗,又有什麼寓意呢?下面給大家解讀這些年俗。一、發壓歲錢發紅包是華人新年的一種習俗,華人喜愛紅色,因為紅色象徵活力與好運。
  • 春節到來之前,人們貼門神、灶馬、桃符、鍾馗。這種習俗來自(
    春節到來之前,人們貼門神、灶馬、桃符、鍾馗。這種習俗來自( )。A.佛教 B.道教 C.薩滿原始信仰 D.基督教 查看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在傳統節俗中也有許多道教因素,如春節到來之前,人們貼門神、灶馬、桃符、鍾馗,這種習俗也是來自道教。參見教材P195。
  • 小鳥暈倒酒店 員工救助 院子玻璃將貼創意窗花
    將在玻璃上貼創意窗花   酒店總經理程琪說,酒店把果樹果實留給鳥兒,就是保護鳥兒的一種方式。為了不再讓鳥兒被困院子,酒店目前正在設計創意窗花。把窗花貼在玻璃上,鳥兒應該就不會再發生意外。   在揚州市綠楊鳥類攝影藝術中心鳥友杭德泉看來,城市玻璃幕牆的存在,確實會讓一些鳥兒被迷惑,最好在玻璃上貼上紅色或藍色的窗花,因為紅色和藍色對很多鳥兒而言是警戒色。記者向家富
  • 林志玲身上貼「窗花」不夠性感,還要「挖」洞,意外暴露腹肌!
    林志玲作為模特,當然身材很好,她這次登場的造型非常有氣質,波浪式燙髮,慄色的發色呈現出更加成熟的氛圍,讓人感受到知性的魅力,精巧的瓜子臉上畫著美麗的妝,五官立體。林志玲穿著黑色連衣裙,裙子的設計很獨特,領子的一側、袖子的一側、裙子的一側也採用了透視花邊,這些蕾絲看起來像窗戶上的花,不僅破壞了裙子的單調,還增加了造型的性感。
  • 傳統的春聯已經過時了,喜慶又美觀的牆貼全在這,既方便又實惠
    【爆款】貼花臥室客廳門窗玻璃貼紙客廳玻璃貼紙,貼紙也可以根據時代的改變,家的感覺,節慶居家裝飾,貼在家裡,這款3D算的上相當的不一樣的,美得很別樣風情。【爆款】貼花臥室客廳門窗玻璃貼紙春節燈籠星櫥窗玻璃貼紙,掛在家裡裝飾,紅紅火火的燈籠,立體品質優良,採用綠色環保的進口亞克力材料,又喜氣又能討個好寓意。
  • 農村過小年送灶神這個風俗,只要做好這兩點,來年必定興旺紅火
    夥伴們,今天是過小年哦,在農村今天有個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送灶神。這個風俗習慣由來已久,翠花小的時候,每年過小年的時候,家人都會送灶神,奶奶說送了灶王爺上天,來年就會更加紅火。奶奶說送灶神這個習俗還有個故事:相傳玉皇大帝出來巡遊凡間,覺得民眾有的奢侈浪費,有的則是食不果腹,心中不悅,覺得這是對上天的不敬,於是回去後就派灶神下凡,去各家各戶監督大家一年的行為。
  • 姑姑買的窗花真漂亮,讓我都忍不住提前貼上,真喜慶
    貼花臥室客廳門窗玻璃貼紙節慶居家裝飾,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喜歡用貼紙的原因,讓人感覺霸氣,喜慶過春節~開樂過新年,營造出柔和幸福的家庭氛圍。貼花臥室客廳門窗玻璃貼紙表面晶瑩且閃亮,以紅色為主調,在新春節慶懸掛增添喜氣,預示著新的一年紅紅火火,家的感覺,這就是節日的氣氛。
  • 農村過年送灶神過小年具體是什麼時候,有何講究?
    在古代臘月過年都要祭拜送別灶神,由於古代社會很多人存在許多具體的實際問題,造成不同的人群祭灶神和過小年時間都不統一,具體原因是這樣的:第一,臘月23日是官方人員過小年送灶神。古代百姓過小年送灶神本來是臘月二十三日,可是有許多在外當官的人要回家陪父母過年。因此,把臘月二十三日定為官方人員過小年送灶神的日子。
  • 道教:灶神、門神
    01門神門神是古代用以守衛門戶、驅邪闢鬼的神靈,即「門丞戶尉」。自此以後,鍾馗逐漸取代了神、鬱二神的門神地位。道教稱鍾馗是混沌初分時的黑蝙蝠所化生,封為「祛邪判官」。宋明以後,民間的門神有武門神和文門神之分。武門神即武將門神,以武士衛戶驅邪,如秦瓊、尉遲恭、溫、嶽二元帥等。受到崇奉最多的是秦瓊、尉遲恭二神。但是到了明清至近代,各地所崇奉的武將門神多有不同。
  • 春聯什麼時候貼?有講究!別犯這些忌諱!
    禁忌五:貼門神不要貼反 >貼門神要注意兩張門上的人物臉是相對的,不要貼反了。老式建築的大門都是對開的兩扇門,門神正好一邊貼一張,而現在的住房都是單扇門,兩張門神只能貼在同一扇門上,粘貼時要注意位置的美觀大方。
  • 大成本、大製作國產動畫《小門神》為何陷入票房尷尬?
    兩部動畫但從技術上來說,《小門神》無疑是代表了中國最高的動畫技術,總耗資1.3億人民幣,一開始就打出做中國「皮克斯」的口號。而《大聖歸來》因為經費有限的問題,但從技術上難以超越《小門神》,從美術設計和人物設定上看,也是《小門神》更加有深度。
  • 海南某律師「威脅」交警不要貼罰單,海南交警:來了,老弟
    近日,海南一位律師違停,並「威脅」交警不要貼罰單,否則就要追究交警部門領導以及執法警員的責任。海南交警做出回復「來了,老弟,海南交警正在路上」。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律師違停也就算了,作為一個法律工作者,竟敢「威脅」執法人員不準貼罰單
  • 大紅燈籠高高掛,濃濃年味亮出來
    春節到,掛上象徵著「團圓」的紅燈籠,貼上表達美好祝願的春聯,剪出慶賀新春來臨的窗花,滿眼都是喜慶,來年都是鴻運。在中國傳統習俗中,每逢佳節便張燈結彩,這裡的燈指的就是燈籠,它是喜慶的象徵,是節日必不可少的點綴。中國燈籠,又被稱為燈彩。早在公元八世紀的唐朝就有使用燈籠的記錄。
  • 「印度人牽象」和「蒙人馭虎」圖,藏地的「門神」形象
    南北各地的年俗不同,但除夕貼對聯,可以說是全國性的一個春節民俗。「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描寫的就是家家戶戶貼春聯的情景。貼對聯的時候,通常還會在門正中間貼一個「福」字,而在之前(可能現在還有少數農村地區保留著這一風俗)除了對聯,大門上是要貼門神的。很多年輕一代恐怕都不知道我國的門神是何方神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