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植物種類首次由DNA定義

2021-01-07 科學網

 

一種來自於安第斯山雲霧森林的顯花灌木於4月被正式分類命名。現被稱作Brunfelsia plowmaniana的這種植物曾經在以往數十年間給許多植物學家帶來困惑,因無法確定其是否為新的進化種。如今它的DNA揭示了其為進化新種的真實性,被科學家正式鑑定為番茉莉屬植物。plowmaniana的遺傳密碼證明它是一個植物新品種,這一成果發表在近期的PhytoKeys雜誌上。這一發現開創了DNA定義新植物種類的先河,填補了植物學中這一領域的空白。

 

B.Plowmaniana發現於30年前,當時植物學家Michael Nee整理了芝加哥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民族植物學家Timothy Plowman從玻利維亞山脈收集來的顯花植物品種。作為茄科植物的一個屬,番茉莉屬植物有時會有一定的毒性和致幻性,以鮮豔的各色花朵而著稱。20多年後,慕尼黑植物園植物標本館的分子生物學家Natalia Filipowicz重新檢測了這種神秘的灌木,研究了50個番茉莉屬植物的跨種屬遺傳變異性。當她檢測採自安第斯山的B. uniflora時,發現了一系列基因,證實了Timothy Plowman和Michael Nee的猜測。該植物新品種有該地區植物中所沒有的DNA置換,這種置換證明了這種番茉莉屬植物的不同。此前,生物學家用於區分種類的DNA條形碼被許多分類學家視作不可靠,認為其無法替代傳統分類學方法。該論文是傳統野外植物學家和分子生物學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作者期望該品種的發現將開創兩派科學家合作發現新品種的未來。(來源:中國科學報 鄭穎)

 

相關焦點

  • 海南又發現一個新植物種類【附圖】
    4月1日,國際旅遊島商報記者從海南省林業局獲悉,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海南尖峰嶺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科研監測人員,在海南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又發現了一個新的植物種類——尖峰水玉杯,該物種形態似紅色燈籠,本物種為在海南島首次報導的新記錄科
  • 首次證實:染色體外DNA促進了多種侵襲性腫瘤的生長,有望成為癌症...
    近日,聖地牙哥加州大學(UC)的研究人員首次證實,染色體外DNA促進了多種侵襲性腫瘤的生長,有望成為癌症治療的新靶點。人類細胞有23對染色體,但在癌症中,基因可以在染色體或環狀染色體外DNA (ecDNA)中擴增,其頻率和功能意義尚不清楚。
  • 中國科學家首次發現被子植物中由水介導的受精系統
    新華網昆明5月22日電(記者 張東強)中國科學家在姜科植物距藥姜(Cautleya gracilis)中首次發現了被子植物中由水介導的受精機制。該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植物學期刊《新植物學家》(《New Phytologist》)上。
  • 細菌DNA提取方法的優化
    水稻白葉枯病菌:革蘭氏陰性菌,由水稻黃單胞細菌水稻致病變種侵染引起的嚴重危害水稻生產的一種植物細菌。(二)實驗方法1.細菌的培養。dna,每種方法所用大腸桿菌菌液量均為3ml,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對提取的dna測定3次,結果取平均值,實驗結果如圖1、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提取的dna濃度隨著超聲時間的延長而增大,這主要是因為超聲使細菌細胞壁更容易破裂,從而裂解液中sds能更充分地破壞細胞膜及核膜的結構,使dna迅速釋放出來。
  • 關於Xilinx FPGA如何獲取FPGA的Device DNA
    一般來說,用戶在邏輯上可以通過特定的接口把這個Device DNA讀取出來,經過一系列加密算法之後和預先在外部Flash存儲的一串加密後的字節串做比較,這個flash存儲的加密後的字節串也是由該DNA經過加密後得到,fpga加載程序後可以先從flash讀出該段字節做比較,如果相同,則讓FPGA啟動相應的邏輯,如不同,則代表該FPGA沒有經過用戶授權,用戶邏輯上可以關閉FPGA的邏輯功能甚至可以通過一些手段讓硬體損壞
  • 無創dna檢測的價格是多少?無創dna檢測應該怎麼做?
    無創dna檢測對於很多寶媽來說應該都很熟悉了,但是其中一個問題很是受寶媽們的關注,那就是其檢測的價格,那麼無創dna檢測的價格是多少?無創dna檢測應該怎麼做?下面裕力為大家講解一下這個備受寶媽們關注的問題。
  • 任意單位,基於DNA連接酶連接黏性末端的能力,由商業供應商定義
    ●一個Weiss單位(Weiss et al. 1968b)定義為在37"C下,20min內催化將Inmol 3p從無機焦磷酸鹽交換到ATP所需的連接酶的量。一個Modrich-Lehman單位定義為在標準測定條件下在30min內將100nmol d(A-T)%轉換為外切核酸酶II耐受形式所需的酶量。●任意單位,基於DNA連接酶連接黏性末端的能力,由商業供應商定義。這些單位往往比定量更主觀,對重視精度的研究者幾乎提供不了什麼指導。
  • 染色體外DNA促進了多種侵襲性腫瘤的生長,有望成為癌症治療的新靶點
    近日,聖地牙哥加州大學(UC)的研究人員首次證實,染色體外DNA促進了多種侵襲性腫瘤的生長,有望成為癌症治療的新靶點。 人類細胞有23對染色體,但在癌症中,基因可以在染色體或環狀染色體外DNA (ecDNA)中擴增,其頻率和功能意義尚不清楚。
  • 科學家首次全面統計出全世界樹木的種類
    通過兩年多的努力,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BGCI)攜手全球植物學機構,首次全面系統地統計了全世界樹木的種類,為60065種,並構建了全球樹木查詢資料庫
  • 通過轉錄組技術而測序的dna序列被稱為「dna受體」
    後面的dna受體可通過做dna晶片credit-sweep來獲得,後面的dna受體包括mirna,smallmrna,circrna和ae等。根據技術的不同,dna晶片可以分為三類:測mirna:測定mirna。測dna受體的全雙工轉錄信號的兩轉錄本等等。測vxrna:測vxrna。
  • 中國科學家首次發現昆蟲傳播植物DNA病毒的關鍵受體蛋白,阻斷病毒傳播又向前一步
    農信傳媒自然界中,植物病毒是制約農業生產的重要因子,其中約三分之二的植物病毒都是藉助媒介昆蟲進行傳播雙生病毒是一類在全球廣泛分布的植物DNA病毒,約佔所有植物病毒的三分之一,該類病毒中的大部分種類都依賴重要農業害蟲煙粉蝨傳播。在這個過程中,媒介昆蟲的受體蛋白就好比一把鑰匙,幫助病毒打開侵染介體細胞的大門,開啟病毒的傳播之旅。然而,目前為止,對病毒受體蛋白的研究聚焦在動物病毒,而對植物病毒受體蛋白的研究由於相關基礎薄弱而難以突破。
  • 北京最古老植物溫室重新開放 首次在國內展出4種猴麵包樹
    公眾只需購買一張進植物所北京植物園的門票,就可享受「一價全包」欣賞熱帶亞熱帶植物美景,包括首次展出的4種猴麵包樹,還有王蓮等等。京城最老溫室舊貌換新顏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園執行主任王英偉介紹,植物園於1956年經國務院正式批准建立、由中科院與北京市合作選址建設。它隔著一條香山路與北邊的北京市植物園相望。事實上,兩園同根同源,但分屬不同的管理體系,目標導向和建設成果也不盡相同。
  • 京城最古老植物溫室重張迎客,國內首次展出4種猴麵包樹
    公眾只需購買一張進植物所北京植物園的門票,就可享受「一價全包」欣賞熱帶亞熱帶植物美景,包括首次展出的4種猴麵包樹,還有王蓮等等。京城最老溫室舊貌換新顏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園執行主任王英偉介紹,植物園於1956年經國務院正式批准建立、由中科院與北京市合作選址建設。它隔著一條香山路與北邊的北京市植物園相望。
  • 寧波百米高崖壁上找到神秘植物 為全球首次發現
    昨天,這種植物被證實為是全球首次發現的新種植物,由發現者林海倫命名為「寧波石豆蘭」。之前,寧波已有5種以「寧波」命名的植物,分別是寧波溲疏、寧波木犀、寧波木藍、寧波三角槭、寧波金桔。加上寧波石豆蘭,目前已有6種。
  • 發現丨寧海長街驚現新紀錄植物「密花鳶尾蘭」
    植物名稱終於鑑定出來了,它叫密花鳶尾蘭,是浙江省首次發現的新紀錄植物。一波三折的鑑定經歷,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神奇植物?  現在,是密花鳶尾蘭的盛花期。2014年早春,林海倫在寧海長街鎮的一處崖壁上發現這種細小的附生蘭時,它尚未開花,看上去嫩綠色的一片。
  • 基因晶片也稱dna晶片,是在非專門裝置下,最先進的核酸分析技術
    基因晶片也稱dna晶片,是一種特殊的核酸晶片,是在非專門裝置下,利用最先進的核酸分析技術,對dna序列分析的一種必要的核酸與鹼基的學生測定方法。2003年,荷蘭人要想降低中風發病率,就需要用500次測序數據生成23andme晶片,這個主要由成員企業以及研究院所及科研機構提供。當時,dna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通過體外、免疫、胎兒或者孕婦產道來診斷遺傳病,但真正在動物身上做基因檢測的,遠不止是dna晶片。中國和美國都規劃中的人類基因組圖譜到2010年就會完成;而國際上基因晶片集團比較多的研究機構主要集中在新加坡,北京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產業鏈條。
  • 獨家 | 深圳又添新植物!梧桐山發現匙苞姜
    ,不久前梧桐山管理處上報的一份姜科植物樣本為匙苞姜,系首次在深圳發現。這意味著深圳又增添了一個新的植物種類。10 月上旬,有深圳植物愛好者在靠近大梧桐的一條溪谷中發現一種正在開花的姜科植物,但根據現有的深圳植物資料卻查不到具體種類,於是便向深晚記者反映了這個情況。記者隨即聯繫了梧桐山風景區管理處,建議立即開展相關科學考察。
  • 北京:10種野生植物首次發現 500種將用於綠化美化
    昨天,市園林綠化局對外公布了本市首次植物種質資源調查結果,10種野生植物首次發現,另有533種野生觀賞植物今後將在本市綠化中應用。10種野生植物首次露面 這次調查由市園林綠化局和北京林業大學共同組織進行,前後歷時4年。調查範圍涉及全市16個區縣的山場、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林場、溝系、水庫、河流、苗圃、公園綠地等等。
  • 生物材料首次擁有中國定義—新聞—科學網
    近日,在成都召開的國際生物材料界第二次定義共識會上,四川大學張興棟院士建議的「組織誘導性生物材料」經大會通過後作為新定義列入生物材料定義清單,這是該科研領域首次擁有
  • 中山植物園的植物讓你大開眼界,帶你領略各色各樣的植物種類
    中山植物園裡保存植物種類5000種以上其中也有珍奇新特的物種,例如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水杉等,二級保護植物——銀杏等,三級保護植物——紅豆樹等。這裡我就不完全列舉出來了,主要列舉一些大家都知道的植物。就像上圖航拍出來的風景一樣,中山植物園本身也是十分漂亮的,無論是什麼季節,都可以去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