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成都召開的國際生物材料界第二次定義共識會上,四川大學張興棟院士建議的「組織誘導性生物材料」經大會通過後作為新定義列入生物材料定義清單,這是該科研領域首次擁有「中國定義」。
生物材料定義是對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內涵的規範化表述,對學科和行業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而本次會議也是國際生物材料界時隔32年再次召開會議進行定義規範化。會上17個國家和地區的53名各國院士專家,圍繞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再生醫學、植入和介入器械、新興生物材料等6個專題展開討論。由各專題提出術語及定義,並經全體參會代表充分辯論後提交大會表決,通過條件為「贊成票不少於75%」。
據張興棟院士介紹,組織誘導性生物材料是指無生命的生物材料通過自身優化設計,可以誘導有生命的人體組織或器官形成。他以骨誘導人工骨材料為例,該材料屬於組織誘導性生物材料,將它植入人體後,能調動人體自身的康復功能,形成新的組織,我國目前已實施相關手術約三十萬臺。
據悉,「2018生物材料定義會」成果將以專著形式公開出版發行,書名為《二十一世紀生物材料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