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的癌症患者總是飽受疾病折磨。雖然現有醫療方案對於癌症的有效控制時長越來越久,但是腫瘤往往會在後期發生抗藥性癌變,大多數患者因此難逃病症復發的厄運。
現今,耐藥性癌症患者有了新的希望。據悉, MIT 將與哈佛大學博德研究所聯合開展耐藥性腫瘤研究。這項五年,預算五千萬美元的項目將以 IBM Watson 人工智慧平臺作為基礎,進行癌症腫瘤的抗藥性機理的相關研究,研究者們希望通過這一項目研發出一種可以完全控制癌症的新型基因療法。
這項基因項目將以成千上萬的癌症病例作為對象,採用 Watson 計算與機器學習方法進行研究。
具體而言,研究所將從一開始治療有效但最後出現耐藥性現象的病人中收集腫瘤基因序列數據,通過全新的基因編輯方法在實驗室中進行大量的治癌藥物抵抗性測試,弄清腫瘤的特有缺陷;
同時,科學家通過 Watson 完成數據分析,搞清楚能夠幫助研究者和臨床醫生們預測藥效的基因模型。
對於現有抗藥性癌症研究的相關進展,博得研究所創始董事埃裡克·蘭德表示:「雖然科學家們已經在少量樣本研究中發現抗藥性成因,並已發展出新型的能夠成功控制癌症的治療方案。但是單單在美國,每年依然有近六十萬人死於抗藥性癌症——大多數案例依然需要深入研究。」
他同時也提到,「生物學博弈中,戰勝癌症意味著在玩一項具有巨大風險的賭注遊戲。每當我們在療法上有所進步時,癌症就會找到新的抵抗方式,因而我們得在大量的臨床經驗中找到解決方式,這樣才能提前知道癌症的異變方向並且制定正確的阻斷策略」。
本月早些時候,IBM 和奎斯特診斷公司聯合推出 IBM Watson Genomics 服務供美國腫瘤學家發展個性化醫療,雷鋒網也曾有過報導。Watson for Genomics 將會對匿名患者數據進行篩選,為全球範圍能能夠推進研究,揭開抗藥性癌症背後隱藏模式的科學組織提供可用的信息。
「博德研究所是癌症生物學、基因和計算生物學行業的領軍者,他能夠藉助沃森數據的超凡技術開展研究、清理前進道路上的障礙,我們對此感到十分驕傲「,IBM 研究所主管認知解決研究的高級副總裁 John Kelly III 說。「如果最終能夠成功的話,我們希望它會成為一項重大突破,總有一天能讓那些身纏癌症卻無能為力的人看到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