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街道:「紅色管家」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2021-01-17 澎湃新聞

「今天測了血壓,還給我做了貼耳穴的簡單理療,服務都送到家門口了,這對我們老年人來說好得很啊!」西湖街道建工中街社區居民趙永生老人滿意地說。夏日的上午,在建工中街社區「紅色管家集市」上,「喬一瞧」健康志願服務隊、康旭推拿服務團隊、「暖融居家」服務中心等8家志願服務團隊一字排開,為社區居民提供貼心服務。

在這個特殊的「集市」上,不僅僅有為社區居民拍照、理髮、維修、家政、推拿按摩的貼心服務,還有豐富居民群眾業餘生活的戶外登山、藝術團等志願團隊。「紅色管家集市」讓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便民志願服務再優化、再升級,在服務居民「零距離」的同時,也讓城市基層黨建服務民生有了更生動的載體。

民之所需,我之所為。西湖街道堅持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深化拓展「民情流水線」工程,把黨組織觸角延伸到物業服務領域,推行「紅色管家」社區「微治理」,實現城市基層黨建在物業服務領域的全面覆蓋,整合資源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

依託社區黨建服務站,西湖街道將共建單位黨組織各類服務資源以項目化的方式進行集中展示,通過「居民點單、社區下單、共建單位接單」的3單服務方式,為小區居民提供愛心幫扶、醫療保健、綠色環保、矛盾調解、信息諮詢、興趣拓展、日常維修等多類服務項目,實現供需有效銜接,最大程度實現物業企業、駐區單位現有資源和居民需求的相互匹配,打造集「公共服務+志願服務」為一體的基層服務新模式。

西湖街道通過資源整合共享,實現社區黨組織、物業公司、轄區單位、社會組織四方聯動,成立了郭勇警務室、暖融居家服務中心、「盧師傅」萬能維修班、「方舟小姜」攝影志願服務隊等一批「服務先鋒隊」,積極開展黨員心意、暖融居家、健康沙龍、藝術圓夢、矛盾調解等志願服務活動20餘次,切實打通了黨組織服務居民群眾「最後100米」。

在平時的工作中,西湖街道各社區圍繞居民實際需求,先後開展了建工中街社區「紅色管家」集市、瓜州路社區「居民說事廳」、「推社賢,定點位」、蘭工坪北街社區「貼心民意臺,和諧小北街」、理工大社區紅色樓院、「社區微治理,服務在身邊」等一系列黨建活動,使「紅色管家」真正融入居民生活。

「西湖街道是『民情流水線』的發源地,在深化『民情流水線』過程中,積極打造『紅色管家』社區『微治理』品牌,就是要把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融入社區的物業管理當中,讓先鋒生力軍遍布在最基層最前沿,真正把貼心服務送到群眾的家門口,不斷提升轄區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西湖街道黨工委書記金瑛說。(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顏晨 周棟楠)

注微信公眾號「幸福七裡河」

原標題:《西湖街道:「紅色管家」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紅色頭雁」激活鄉村治理「神經末梢」
    近日在安徽省廬江縣,經常能看到一群身著印有紅色黨徽馬甲、佩戴工作牌的匆忙身影走村入戶,察民情、解民憂、理民事……他們就是廬江縣推進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的「紅色頭雁」。2019年以來,該縣通過推行「頭雁領航·網格聚力」鄉村治理機制,搭建起黨群「連心橋」,激活了鄉村治理「神經末梢」。
  • ...十戶聯組」打通基層組織「毛細血管」激活社會治理「神經末梢」
    今年10月,雲南騰衝市騰越街道在城市基層黨建網格化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的協同作用,進一步細化網格,以十戶為一組,不斷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讓社會治理更加精細,更加有效。
  • 網格黨支部激活城市治理「神經末梢」
    組織引領 黨員帶頭 居民響應網格黨支部激活城市治理「神經末梢」全市共成立網格黨支部1336個、5萬餘名在職黨員認領服務崗位23467個、創新建立「居民評理說事點」,設置專職人民調解員85名、信息員246
  • 紅色「跑小二」發揮大作用 吳興朝陽街道推出基層治理「三單」模式
    居民遇到難題難事把問題下單,社區紅色
  • 看貴州如何聚指成拳激活基層監察「神經末梢」
    讓「微腐蠅貪」無處可逃——看貴州如何聚指成拳激活基層監察「神經末梢」2018年12月20日《中國紀檢監察報》赤水市基層紀檢監察幹部進村入戶了解有關部門落實民生政策情況今年1至11月,貴州省縣、鄉兩級基層紀檢監察機關立案17159件,比去年同期上升
  • 打通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
    在今年7月份開展基層網格微治理前,該組卻是另外一番情景,公共設施供給不足,房前屋後堆滿雜物,組民議事也沒處固定場所,只能像打遊擊戰一樣,議完一事換一家。  轉折出現在今年初的長沙縣政協九屆五次會議。
  • 黨建引領 善治下城⑥丨以紅色細胞激活社區治理 文暉街道挖潛...
    今年以來,從疫情防控到常態治理,這一機制將社區治理的工作觸角延伸至樓道,提高了基層黨員群眾共治共享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比如流水北苑小區結合「一支部一實事」,開展「黨員管家進樓道」,包樓黨員認領綠化保潔、公園養護、智能門禁維修等項目,帶頭維護好舊改後小區的面貌;勝利社區成立「還樓道本色」項目,包樓黨員帶頭發動居民共同參與巡查清理樓道堆積物,並進行上門勸導;三裡家園小區成立「雨汙分流紅色加油站」項目,包樓黨員積極參與民情溝通、項目監督等工作,加快雨汙管道分流改造進度。
  • 濟南杆石橋街道:黨建引領激活社會治理「一池春水」
    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杆石橋街道一直以來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服務居民為導向,著力建設「紅色社區、韌性社區、服務社區、文化社區、智慧社區」五大社區,不斷夯實社區治理和發展的基礎。紅色引擎激活發展動能要把社區建設好,首先必須把社區黨委建設好,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的重大作用。
  • 南通崇川:「鄰裡+」激活基層治理「一池春水」
    於從文 攝中新網南通12月2日電 題:南通崇川:「鄰裡+」激活基層治理「一池春水」中新網記者於從文12月1日,星期二,江蘇南通室外最低氣溫6℃,街上的行人和騎行者已經被防寒衣物「全副武裝」,溼冷讓江城人感受到冬日的「威嚴」。
  • 黨建引領開闢小區治理新路徑,中國車谷打造基層社會治理樣板
    武漢經開區工委組織部負責人說,住宅小區不僅是居民居住生活的基本單元,也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是黨委和政府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百米」,小區治理水平直接影響居民生活質量、關係居民幸福指數。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指出,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把更多資源下沉到基層,更好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
  • 激發「神經末梢」活力 譜寫治理華彩篇章
    蘭谿市上華街道缸窯村黨支部書記龔永明感慨道。這次缸窯村蘭湖大道二期徵地工作,由於歷史原因工作推進慢,是9個隊的村民組長站了出來。作為黨員和村民代表的他們,不僅積極配合村裡徵地工作,更主動走訪農戶,挨家挨戶上門聽取意見。他們與村幹部一起商討出方案,解決了2003年遺留的土地平整糾紛、界限糾紛等諸多難題,順利推進了徵地工作。
  • 立足新起點推進基層治理改革,觀湖街道樟溪社區揭牌成立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白冬 通訊員 徐晶12月23日,龍華區觀湖街道樟溪社區舉行揭牌儀式,經過三個多月的精心籌備,樟溪社區工作站正式成立。樟溪社區的分設是觀湖街道進一步理順基層管理體制,深化基層社會管理服務的精細化,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下移,聚力打造「六個觀湖」的一項重要舉措。據介紹,樟溪社區東鄰龍崗區平湖街道輔城坳社區,南至樟坑徑社區,西接鷺湖社區,北鄰新田社區,總面積約3平方公裡,總人口約3.2萬人,其中本地居民1179人,常住人口約3萬餘人,下轄下湖社區居委會,屬於一站一居設置。
  • 「小區黨建」打通 治理服務「神經末梢」
    「十三五」期間,合肥市蜀山區西園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把小區作為城市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的基本單元,積極推行「居民小區黨建」,打通治理服務的「神經末梢」,唱響和諧協奏曲。小區成立網格黨組織「拆除後不僅小區敞亮了,我睡覺也感覺踏實多了。」居民方子奎對自家旁一處違法建築拆除表示非常滿意。
  •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浙江實踐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浙江實踐新華社記者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作出明確部署。三家浜社區的做法,是構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模式的一個縮影。
  • 這就是山東|黨建引領、黨員爭先,山東各地激活基層治理「一池春水」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月6日訊 (記者 楊廣科 盧偉霞 胡高彤) 以黨風促行風、黨建引領助村民致富…… 山東各地加大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路徑探索,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構建精細化服務、開放共享的基層管理服務平臺,讓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建設越來越好。
  • 激活市場監管「神經末梢」
    激活市場監管「神經末梢」 2020-12-01 0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前進街道前峰村黨建引領優化服務,基層治理「晉位升級」
    浙江在線11月30日訊(通訊員 泮豔豔)前進街道前峰村在黨總支的領導下,大力實行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以網格黨支部、黨小組為單位,引導黨員積極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和基層治理,通過進一步規範黨總支工作機制,推動前峰村法治、自治與德治有機結合,促進村民自治、文明鄉風。
  • 錦州:網格黨支部激活城市治理「神經末梢」
    全市共成立網格黨支部1336個、5萬餘名在職黨員認領服務崗位23467個、創新建立「居民評理說事點」,設置專職人民調解員85名、信息員246名……近年來,錦州市不斷深化拓展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內涵
  • 萊西市水集街道以德治教化加強基層社會治理
    為加強基層社會治理,有效解決基層長效管理難、鄉風文明建設難等問題,萊西市水集街道不斷探索德治教化模式,使得群眾的精神面貌得到較大改善、參與社會治理的熱情越來越濃厚,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和諧健康發展。
  • 崑山紅色「管家團」聚起綠色正能量
    以黨建引領帶動垃圾分類再細化,發動黨員幹部在居住小區「跑腿」—— 崑山紅色「管家團今年7月以來,崑山市城管局創新探索,與崑山市住建局聯合動員奉獻意識和責任心強的黨員幹部,組成一級「管家團」,同時指導11個區鎮和4個城市管理辦事處成立二級「管家團」,發動黨員幹部為居住小區垃圾分類貢獻力量。和王穎一樣,3600多名崑山垃圾分類「管家團」成員每天利用業餘時間,對自己居住的小區進行測評,志願當起宣傳員和督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