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貴州如何聚指成拳激活基層監察「神經末梢」

2020-12-04 亞魯紫雲

讓「微腐蠅貪」無處可逃——看貴州如何聚指成拳激活基層監察「神經末梢」

2018年12月20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赤水市基層紀檢監察幹部進村入戶了解有關部門落實民生政策情況

今年1至11月,貴州省縣、鄉兩級基層紀檢監察機關立案17159件,比去年同期上升7.6%,佔全省立案總數的97.8%。

成績的取得,監察體制改革制度優勢向治理效能轉化是重要因素。貴州省紀委監委從整合基層的監察資源、力量入手,統籌縣級紀檢監察機關及其派駐機構、鄉鎮紀委的力量,完善上下聯動、左右協作的工作機制,形成了「上下一盤棋」聯動監察格局。

「把分散在基層的『點』串聯成『線』,通過監察力量的有效聚合,打造『聯合作戰區』,破解基層監察力量不足、能力不高、人情幹擾等問題,激活了基層監察的『神經末梢』。」貴州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面對60%以上的監察對象在基層的現狀,必須不斷推動監察職能在基層有效延伸。

哪裡有監督對象 哪裡就有監督如影隨形

今年2月,隨著貴州省市縣三級監察委員會相繼組建,該省監察對象從22萬人增加到62.6萬人,其中縣級及以下監察對象佔比超60%。

「監督範圍的擴大、監察權限的豐富對基層紀檢監察機關履職提出了更高要求。」貴州省紀委監委調研法規室主任李娟介紹,各地通過在縣直部門設置紀檢監察組,由縣級監察委員會向所轄鄉鎮(街道)派出監察室,有效解決基層監察監督機構不全、人手不足、力量不強等困難,實現監察監督全覆蓋。

【案例回放:棚改「蛀蟲」現形記】「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遵義市紅花崗區長徵街道辦事處涼水村工農組組長胡龍彬因違法而被查,當地群眾為此叫好。

2016年,有群眾向紅花崗區紀委反映胡龍彬違規建房侵害附近村民利益,並因違建與村民發生矛盾等問題。由於胡龍彬不是黨員,區紀委將問題線索移交公安機關處理。公安機關對胡龍彬進行了批評教育,但他不僅不思悔改,反而覺得自己不受監督,愈加肆無忌憚。

2018年1月,紅花崗區監委掛牌成立後,組織梳理、篩查新納入監察對象的問題線索,胡龍彬違法問題線索再次「浮出水面」:他涉嫌利用職務便利,夥同幾名村幹部,用連夜搶建的房屋騙取國家棚改資金。

「必須嚴懲不貸!」結合以前收到的舉報,經過集體研判,紅花崗區監委決定對胡龍彬涉嫌嚴重職務違法問題進行立案調查,並對其採取留置措施。

經查,2015年,胡龍彬利用職務便利,在當地長徵片區棚戶區改造中,夥同他人搶建房屋、提供虛假資料騙取國家棚改徵收補償款共458萬餘元,其中胡龍彬及其家人獲得徵收補償款288萬餘元,向公職人員利益輸送約60萬元。

2018年10月,胡龍彬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其他涉案人員另案處理。

哪裡有案子 就調配統籌力量向哪裡進發

「我們按照『地域相近、規模適中、力量互補、交叉辦案』的原則,將鄉(鎮、街道)劃分為若干片區,由縣級紀委監委班子成員擔任聯繫領導。」貴州省紀委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副主任劉浩表示,通過以片區為單位的案件查辦力量調配機制,由縣級紀委監委統一協調辦案力量、統一組織調查核實、統一使用信息資源、統一審核把關、統一協調調度,在有效提升案件查辦實效和質量的同時,提升了基層紀檢監察幹部擔當精神和履職能力。

【案例回放:「集中辦案」破解「蒼蠅撲面」】今年年初,三都縣委巡察辦在對普安鎮巡察時,收到反映該鎮農業服務中心副主任李家軍優親厚友的舉報件。

接到問題線索,普安鎮紀委立即展開調查,發現李家軍不僅存在優親厚友問題,還涉及在家庭牧場養殖扶貧項目中虛報冒領扶貧資金等問題。

「但在調查過程中,當地群眾卻遮遮掩掩,都說不知道,甚至有個別人替他歌功頌德。」普安鎮紀委書記胡遠鳳說,調查之初,遇到諸多阻礙。

「李家軍家族勢力比較大,案件突破難度較大,僅靠鎮紀委3人難以查清。」普安鎮紀委及時將所掌握的情況向縣紀委監委報告。

縣紀委監委研究後,立即整合紀檢監察室、派駐機構和鄉鎮紀委力量組成調查組,進行「集中辦案」。

調查組兵分三路,一組負責與李家軍及其配偶和相關人員進行談話,二組負責對相關農戶進行實地核查,三組負責向鎮裡的相關人員了解家庭牧場養殖扶貧項目實施情況。在對大量信息進行分析對比後,調查組從一份偽造的收款憑證與農戶的談話內容中找到了突破口。

面對證據,李家軍承認了自己虛報冒領扶貧資金的事實。

經查,2014年至2015年期間,普安鎮實施家庭牧場養殖扶貧項目。作為該項目領導小組和實施小組的成員之一,李家軍在報送農戶養殖名單時,虛報李某某等3人為項目養殖戶,並利用職務便利虛報冒領扶貧資金8萬元用於個人使用。

2018年9月,李家軍被開除公職,其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兩名鎮政府主管幹部因在此案中失職失責,分別受到黨紀處分。

「『集中辦案』減少當地幹擾,讓我們放開了手腳,敢於『揭蓋子』、找問題,群眾對紀檢監察幹部的信任感也增強了。」調查組成員感慨。

哪裡問題突出 就對哪裡開展專項治理

貴州省多地的縣級紀委監委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全省「從政治角度看問題、用政治標準強監督」的統一要求,各地全面摸排、動態掌握監督政治生態情況,聚焦重點崗位和關鍵環節,找出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加以整治。

「以問題為導向,開展針對性治理,哪裡問題突出,就集中優勢兵力對哪裡開展專項治理;哪裡難度較大,就集中優勢兵力對哪裡攻堅克難。」金沙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楊家凱對記者說,通過對一個個領域、一個個現象、一個個難題的整治,促進當地政治生態進一步好起來。

【案例回放:10名鄉鎮衛生院院長主動投案自首】「不珍惜組織給的機會,不如實交代存在問題的,一經查實,一律從嚴從重懲處!」2018年4月,岑鞏縣召開衛生系統警示教育大會,縣紀委監委負責人在會上指出,警示教育材料中有的涉案人員因心存僥倖,未向組織主動交代自己的違紀違法問題,錯失了坦白從寬的良機。

2017年7月,岑鞏縣紀委監察局對反映客樓鎮衛生院院長羅俊收受醫藥供應商回扣問題進行調查。經查,羅俊收受醫藥供應商回扣、禮金共計19400元。調查還發現,水尾鎮衛生院院長楊順權同樣存在收受醫藥供應商回扣、禮金問題,共計收受11.7萬元。事後,羅俊和楊順權均被行政撤職和開除黨籍,楊順權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涉案醫藥公司業務範圍涉及全縣11個鄉鎮衛生院及縣醫院、縣疾控中心等單位,這些單位相關人員也有被拉下水的風險。」針對案件暴露出的問題,今年岑鞏縣紀委監委進行了分析研究,決定在全縣衛生系統開展警示教育活動。

警示教育大會後,岑鞏縣陸續有10名鄉鎮衛生院院長主動交代和說明了相關問題。縣紀委監委依規依紀按照「四種形態」分別作出了相應處理,給予7人黨紀政務輕處分,給予3人黨紀政務重處分。

同時,岑鞏縣紀委監委組織相關紀檢監察室、派駐紀檢監察組,對全縣衛生系統加強監督,督促有關單位落實整改,開展專項治理。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相關焦點

  • 西湖街道:「紅色管家」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紅色管家集市」讓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便民志願服務再優化、再升級,在服務居民「零距離」的同時,也讓城市基層黨建服務民生有了更生動的載體。民之所需,我之所為。西湖街道堅持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深化拓展「民情流水線」工程,把黨組織觸角延伸到物業服務領域,推行「紅色管家」社區「微治理」,實現城市基層黨建在物業服務領域的全面覆蓋,整合資源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
  • 激活市場監管「神經末梢」
    激活市場監管「神經末梢」 2020-12-01 0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戶聯組」打通基層組織「毛細血管」激活社會治理「神經末梢」
    今年10月,雲南騰衝市騰越街道在城市基層黨建網格化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的協同作用,進一步細化網格,以十戶為一組,不斷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讓社會治理更加精細,更加有效。
  • 網格黨支部激活城市治理「神經末梢」
    組織引領 黨員帶頭 居民響應網格黨支部激活城市治理「神經末梢」全市共成立網格黨支部1336個、5萬餘名在職黨員認領服務崗位23467個、創新建立「居民評理說事點」,設置專職人民調解員85名、信息員246
  • 「紅色頭雁」激活鄉村治理「神經末梢」
    2019年以來,該縣通過推行「頭雁領航·網格聚力」鄉村治理機制,搭建起黨群「連心橋」,激活了鄉村治理「神經末梢」。 「紅色頭雁」聚起來 「頭雁領航·網格聚力」鄉村治理機制以村民小組或自然村為基本單元,旨在通過凝聚「頭雁」力量,健全村民自治制度,促成「有人管事、有場議事、有章理事、有責問事、有錢辦事」的善治格局。
  • 打通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
    在今年7月份開展基層網格微治理前,該組卻是另外一番情景,公共設施供給不足,房前屋後堆滿雜物,組民議事也沒處固定場所,只能像打遊擊戰一樣,議完一事換一家。  轉折出現在今年初的長沙縣政協九屆五次會議。
  • 壓力要傳導到基層的「神經末梢」
    基層減負政策落實以來,「文山會海」、過度留痕、督查過多等現象得到全面整治,形式主義弊病也得到相應破除,使基層幹部從繁重的工作中解脫出來,有更多的精力幹事創業。但也應該看到,部分地方在落實基層減負政策過程中,逐漸出現「走異變形」的傾向,不僅減了「負」,也減了責任和擔當。
  • 雲南:監察職能向鄉鎮、村(社區)延伸
    「10月17日,楚雄州祿豐縣產生了兩個『全省首家』,首家縣監委向鄉鎮派出監察組——祿豐縣監委向彩雲鎮派出監察組,首家村級監察聯絡站——彩雲鎮羅川村村級監察聯絡站。」這是雲南省持續深化監察體制改革,探索基層監察監督機制,將監督直抵「神經末梢」的一個縮影。
  • 物資集團激活「神經末梢」 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激活黨建工作的「神經末梢」,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物資集團黨委在全面掌握各黨支部情況下,對黨支部進行分類指導,組織開展評星定級活動,選樹10個示範點,建立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示範點創建臺帳,以點帶面推動集團基層黨支部運行更規範有效,支部建設整體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 長沙建起一支基層紀檢監督員隊伍 將全面從嚴治黨延伸到最基層
    對於基層治理而言,敢於將小微權力曬在陽光下,善於推行村級事務公開,才能預防微腐敗,推動基層政治生態更加風清氣正。  近年來,長沙廣大村(社區)活躍著這樣一群基層紀檢監督員:他們是紀檢監察機關了解基層實際的「千裡眼」,更是助推村級事務公開透明的「一雙手」。
  • ...農民日報》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1月7日,農民日報刊髮長篇深度報導《只把終點當起點——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文章全文3000多字,報導了伴隨著脫貧攻堅目標的實現,貴州的發展戰略定位也發生轉變。在中共貴州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上,「鄉村振興」取代了過去的「大扶貧」,位列貴州三大發展戰略(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之首。一詞之變體現了貴州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發展重心的轉移。
  • 臨武:整治交通「頑疾」,激活「神經末梢」
    為了破解全縣城鄉交管難題,激活「神經末梢」,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發生。今年以來,臨武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以酒駕醉駕毒駕、超員超限超載、疲勞駕駛、涉牌涉證、違法載人、摩託車競速「飆車」等10大類交通問題頑瘴痼疾整治為重點,壓實責任,壓緊任務,並做到了聯勤聯動、協調配合。
  • 激活黨小組、建強前沿哨所——閬中市龍泉鎮推動基層改革試點工作...
    今年以來,龍泉鎮認真貫徹閬中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以開展南充市基層治理改革試點工作為契機,積極推進「黨小組+」工作法,堅持抓示範促提升、抓難點求突破、抓創新增活力,全鎮黨建工作整體水平有效提升,黨員幹部奮進創業的熱情持續高漲,在構溪社區開展的基層治理試點工作初見成效。
  • 「回望2020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持續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海關總署紀檢監察組部署海關系統各單位因地制宜建立「組對省」「關對省」「關對市」的協作配合機制,消除基層海關監督盲區;天津市紀委監委駐天津銀行紀檢監察組面向天津銀行董事會、監事會、高管層開展反腐敗專題教育,推動日常監督向實處用功、向深處發力。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問題屢禁不止,基層監督力量薄弱分散是重要原因。
  • 亮劍「微腐敗」 厚植黨在基層執政基礎
    2018年,我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發展好、維護好群眾利益作為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縱深發展。去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18368件,處分14963人,在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問題專項治理中,向群眾清退返還收繳的惠農惠民違紀款2359萬餘元。
  • 新疆沙雅縣:激活監督「神經末梢」 推進監督向基層延伸
    該縣紀委監委採取「縣、鄉、村」三級聯動模式,用活監督力量,帶領村級監察信息員現場了解「監督什麼」「如何監督」,把基層監督探頭擦的更亮、鋪的更廣。 為進一步提升村級監察信息員的能力素質和履職水平,該縣紀委監委向每個村(社區)發放「小微權力」清單,明確補貼發放、証件辦理、待遇申請、扶貧救助等83項「小微權力」運行流程。
  • 「學培擷英」紀檢監察系統全員培訓成果集萃:如何有效推進政治監督...
    (原標題:如何有效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及省級紀委監委機關監督檢查業務班研討觀點綜述)中國紀檢監察學院是黨在紀檢監察領域特色鮮明的黨校,是培養忠誠乾淨擔當的紀檢監察幹部的高級學院。
  • 以案促改直抵「神經末梢」
    2019年7月,杞縣官莊鄉組織全鄉黨員幹部以孫某啟等3起典型案例為鏡鑑,開展以案促改,進一步壓實基層黨組織主體責任。事後,孫某啟說:「當時感覺很丟臉,而後下定決心要改變,為鄉親們多做貢獻。」 王樂亭村的變化,是全市推進以案促改向基層延伸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開封市堅持以上率下夯實責任,嚴抓責任落實,將以案促改納入市委總體工作部署、列入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印發《推進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態化的實施方案》和考核細則,列出問題清單、對照查擺問題,臺帳化推進、項目化運作,不斷推進以案促改向基層延伸,讓「三不」一體推進成果成效直達「神經末梢」。
  • 黨建引領社區治理 激活基層組織細胞
    九真社區的路燈亮起來了,車站社區的困難「黑戶」有戶口了,漢光社區的300多個「攔路虎」拆除了,曬書臺社區的「一核多元」組織體系建起來了……市直單位下沉主城區社區開展「雙報到、雙報告」工作兩月有餘,下沉工作隊活躍在組織建設、入戶走訪、志願服務、矛盾調處、興辦實事的第一線,為基層組織添活力,讓居民群眾得實惠,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成效初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