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亭村村支部書記孫某啟等因在處理村集體資產、辦理低保工作中存在作風渙散、不作為、落實工作不力、為群眾辦事推諉扯皮等突出問題,被縣紀委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2019年7月,杞縣官莊鄉組織全鄉黨員幹部以孫某啟等3起典型案例為鏡鑑,開展以案促改,進一步壓實基層黨組織主體責任。事後,孫某啟說:「當時感覺很丟臉,而後下定決心要改變,為鄉親們多做貢獻。」
兩年來,孫某啟帶領村支部積極主動作為,在全鄉率先推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將村內荒坑、荒地統一收歸村集體;創辦村集體經濟,申請扶貧資金80餘萬元為村集體新建標準化羊舍兩座,實現企業帶貧20餘人;推進村內道路修建,新建道路7公裡,村內公路戶戶通,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王樂亭村一派欣欣向榮。
王樂亭村的變化,是全市推進以案促改向基層延伸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開封市堅持以上率下夯實責任,嚴抓責任落實,將以案促改納入市委總體工作部署、列入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印發《推進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態化的實施方案》和考核細則,列出問題清單、對照查擺問題,臺帳化推進、項目化運作,不斷推進以案促改向基層延伸,讓「三不」一體推進成果成效直達「神經末梢」。
以上率下 夯實擔當 深耕以案促改「責任田」
責任在肩勇擔當,使命於心砥礪行。
「你脾氣太急,有時候對群眾態度過於生硬,再不改你就有可能違反紀律。」「我以前紀律意識淡薄,村裡的公章管得不嚴,通過以案促改典型案例學習,很受警示。」杞縣五裡河鎮張寨村以案促改專題組織生活會批評與自我批評有辣味見真章。
開封嚴格貫徹落實以案促改工作要求,把以案促改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主動承擔主體責任。按照「監督對象覆蓋到哪裡、以案促改就跟進到哪裡」的工作思路,黨委(黨組)書記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班子成員落實「一崗雙責」,確保以案促改無盲區、無遺漏。
協同推進,凝聚合力。市紀委監委建立信息共享、協調配合、檢查考核等機制,發揮推進作用;市委組織部把以案促改工作列入黨員幹部教育內容;市委宣傳部通過多種形式宣傳以案促改工作典型事例和突出成效;市委巡察機構將以案促改工作開展情況列入巡察內容,著力發現問題、督促整改;市政府各職能部門黨委(黨組)統籌做好本系統本行業以案促改工作組織協調、督促指導……
10個縣區、684家單位上下聯動,圍繞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態化「抓實規定動作、抓準關鍵環節、抓好出彩任務、抓牢責任落實」要求,設置了「理想信念缺失、黨內政治生活不嚴肅不正常」等六大網格,細化為31項具體任務。縣、鄉、村(社區)嚴格按照「施工圖」,貫徹落實網格化要求,查擺問題清單、層層督導整改、實時跟蹤問效。
「通過建立完善以案促改責任體系,把工作任務逐項分解到部門、落實到崗位、量化到個人。全市各級黨組織共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4605場,以案促改主體責任壓的更實。」開封市紀委副書記、市監委副主任侯豪介紹道。
突出重點 統籌推進 著力打通以案促改「最後一公裡」
案例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
2015-2019年,通許縣練城鄉李莊村村支部書記徐某軍因利用職務便利,在幫助群眾申請危房改造資金工作中,侵吞17戶危房改造資金累計19920元,最終受到留黨察看一年處分。
「今天我站在原單位跟大家說我犯下的錯,心裡感到很慚愧,希望大家以我為戒……」今年5月的一天,通許縣練城鄉黨委的會議室裡鴉雀無聲,全鄉黨員幹部屏息凝神,觀聽當事人「現身說法」,鮮活的身邊人身邊事教訓慘痛,像一把重錘一聲聲敲在參會人心口上。「看到身邊熟悉的同事上臺『懺悔』,這種震撼是其他警示教育不能比擬的。」以案促改工作會後,一名參加會議的同志深有感觸。
開封市聚焦群眾痛點難點焦點,推進以案促改與基層治理「微腐敗」「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和疫情防控監督檢查緊密結合,因地制宜、因案制宜,嚴格按照及時啟動、警示教育、查擺整改、建章立制、督導考核、效果評估「六步工作法」,通過開展紀檢監察幹部大走訪大調研、「村村改」等,使以案促改直抵「神經末梢」。篩選群眾反映強烈的扶貧領域腐敗、涉黑涉惡及「打傘破網」的典型案例,在村「兩委」換屆、重大節假日、幹部提拔任用等關鍵節點,強化以案促改,讓身邊人受觸動,讓問題真整改。
不斷推動以案促改向基層延伸,創新開展「村村改」工程。堅持一村一改、有案必改、改必有效,在全市鄉鎮試點開設以案促改警醒課堂,覆蓋全鄉黨員幹部,定期組織開展「現身說法」、觀看專題警示教育片、旁聽庭審教育等,務求查處一案、教育一片。
「原來雖然有井,但是地埋線不通電,澆地得從村裡扯電線。如今好了,俺村這個老大難問題終於解決了!」尉氏縣大橋鄉崗劉村村民劉佔軍笑呵呵地說。這是尉氏縣千億斤糧食工程項目以案促改現場會上的一幕,與以往會議不同的是,這次的會議地點選在了田間地頭。
常態化制度化開展以案促改,從不間斷。開封市堅持全域覆蓋式以案促改「無盲區」,今年疫情期間,靈活運用微信公眾號、工作群組、手機視頻、「清風提醒函」等渠道,將警示教育由縣(區)直部門向基層鄉(場)、街道、學校、村(社區)延伸,將案例警示送到基層黨員幹部「家門口」。
以案促改向基層延伸效果顯著。截至目前,全市共47人主動投案,66人主動向組織說明問題,促使主動上繳違紀資金64.1萬元,一體推進「三不」成果成效更加彰顯。
「今天我們繼續學案例,然後再學條例。」每周五下午,開封市鼓樓區南苑街道楊寺莊社區都會組織黨員幹部開展以案促改專題「微課堂」,支部書記張濤手拿著區紀委監委編寫的《以案促改案例彙編50例》,通報典型案例,隨後又對照條例有針對性地進行解讀,以案為鑑,勤敲警鐘。課後討論時,該社區會計張廣源深有感觸地說,「現在的以案促改警示教育真是深入人心啊!」
建章立制 標本兼治 構建「三不」一體推進體制機制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
不僅要震懾,更要堵漏洞補「短板」,完善制度建設。針對典型違紀違法案件暴露出的普遍性問題,督促以案促改單位黨組織查漏補缺、及時整改,有針對性地建章立制,努力形成靠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的長效機制。
針對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黨工委組織部原部長韓向陽違紀違法案件暴露出的部門「一把手」權力過於集中、民主監督缺位等問題,該區從嚴格落實「三重一大」制度上尋求突破,進一步修訂完善《中共開封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工作委員會會議制度》,出臺《關於建立示範區權力運行監控機制的意見》,聚焦共性問題和關鍵崗位,對應制定了《職權目錄》《權力運行流程圖》和《廉政風險排查表》,評定「高、中、低」三級廉政風險,逐項明確防控措施、責任領導和崗位責任人。
尉氏縣委針對之前典型案例中暴露出的問題和漏洞,圍繞基層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易發多發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的全面審查、評估和清理,出臺《關於規範村級「小微權力」的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繪製權力運行流程圖,出臺村幹部20條負面清單,規範村級「小微權力」運行,為保障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市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委員會針對公共資源交易運行過程中機制體制不暢,相關配套制度不夠健全,圍標串標、弄虛作假等違法違規行為時有發生等問題,出臺《開封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辦法》《開封市優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十條措施》等文件,進一步明確我市公共資源交易各方主體職責,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打造陽光高效的交易平臺。
截至目前,全市排查廉政風險點14029個,25.3萬名黨員幹部接受警示教育, 以案促改工作共新建制度901個,修訂製度1265個,廢止制度106個。
堅強制度衍生創新舉措。今年5月,市紀委監委聯合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等部門,向企業家推出「親清連線•廉通企業」政企互通監督平臺,該監督平臺主要功能分為「廉通企業」「汴捷查詢」「清廉矩陣」三大板塊,面向廣大企業家,收集意見建議、反饋相關問題和接受投訴舉報,對公職人員「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吃拿卡要、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及其他破壞營商環境、幹擾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等涉嫌違規違紀違法問題進行實時監督,讓企業成為營商環境的監督者。
「我市深入推進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態化,聚焦重點、抓住關鍵、精準發力,推動以案促改向基層延伸,堅持逢案必改,統籌推進以案改治理、以案改制度、以案改監管、以案改作風,把標本兼治的原則貫穿始終,著力打通『三不』之間內在聯繫,持續放大疊加效應,真正讓以案促改工作落到實處、見到實效,推動形成敢於擔當、乾淨幹事、嚴守底線、依規辦事的良好風氣,為書寫新時代開封更加出彩新篇章不斷匯聚磅礴力量。」開封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盧志軍說。(王臣 張偉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