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學聯合七家單位 欲瞄準智能製造領域卡脖子問題

2021-01-09 大學文摘

西南科技大學

12月26日,據西南科技大學官網消息,西南科技大學近日聯合四川省、陝西省七家科研院所、企業共同籤署《共建特種智能裝備製造業創新中心協議》。

西南科技大學副校長在致辭中表示,特種智能裝備製造業創新中心要瞄準智能製造領域的「卡脖子」問題,實施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突破項目,以勇於創新、敢於超越的精神攻克領域內技術難題,創造出高水平、高影響力的產品和技術,提升中心在國際國內的行業影響力;要提前謀劃,為中心成為省級、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做準備。

據東方電氣自動控制工程有限公司稱,特種智能裝備製造業創新中心將整合共建單位的優勢資源,為行業提供光、機、電、控、軟、液一體化整體解決方案,開展相關領域的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等工作。

據悉,參與共建特種智能裝備製造業創新中心的四川省、陝西省七家科研院所、企業分別為:東方電氣自動控制工程有限公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機械製造工藝研究所、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中國(綿陽)科技城工業技術研究院、綿陽市恆通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四川核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都騰飛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西南科技大學特種智能裝備製造業創新中心

西南科技大學校園鳥瞰

相關焦點

  • 深度思考:晶片製造到底哪裡卡了脖子?
    最近,晶片「卡脖子」成了熱門話題,連中科院都搶先表態,要把卡脖子清單變成科學院的任務清單,並引來相關爭議和討論,中國第一所「晶片大學」,南京集成電路大學也在呼聲中成立……  但歸根到底,我們在晶片領域怎麼就被卡了脖子?晶片涉及從設計到應用一條相當長的鏈條,在各個環節上,究竟在哪個環節「卡脖子」?
  • 聯合光電IPO,君聯資本收穫智能製造領域第七家上市公司
    8月11日,中山聯合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聯合光電)成功在深圳創業板上市,聯合光電此次發行新股2140萬股,發行價為15.96元/股,募集資金總額為3.4億元。截至收盤,聯合光電頂格上漲44%,收盤價22.98元/股,總市值達20億元。
  • 中烏聯合實驗室啟動 將開展航空航天等領域重大科技攻關工作
    央廣網廣州9月25日消息(記者鄭澍)9月24日,中國與烏克蘭材料連接與先進位造「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正式啟動。當天,由廣東省科學院中烏焊接研究所、哈爾濱工業大學先進焊接與連接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承辦的「後疫情時期中烏國際科技合作的機遇與發展論壇也在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期間舉辦。
  • 北京大學設置數據科學智能科學專業 瞄準前沿科技優化學科布局
    堅持將人才培養、學科建設與國家戰略需求緊密結合,面向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推進研究生培養體制機制改革,加強學科布局的統籌規劃和專業設置的調整優化。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應急管理學科建設,新設應急管理、公共衛生應急管理2個目錄外二級學科。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設置數據科學、納米科學與技術、整合生命科學3個國家交叉學科。
  • 中國科大與三維家共建「先進位造聯合實驗室」
    11月2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科學學院與三維家宣布共同建立「先進位造聯合實驗室」。聯合實驗室將融合雙方的技術優勢,對家居產業在設計、製造等領域的關鍵技術突破產生重要影響,有力推動家居產業的數位化升級。
  • 西南交大聯合承辦第十屆全國土工合成材料大會暨2020年中國國際土...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30日訊(記者 候智 通訊員 唐秀軍 張樂 張棋)由中國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協會、國際土工合成材料學會中國委員會主辦,西南交通大學、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單位聯合承辦的第十屆全國土工合成材料大會暨2020年中國國際土工合成材料產品及設備展覽會於2020年9月23日-27日在成都隆重召開。
  • 卡奧斯三度入選世界智能製造十大科技進展
    11月26-28日,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在南京國際博覽會議中心舉行。大會由江蘇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將全面展示智能製造領域的最新技術和頂尖產品,分享智能製造實際應用解決方案,發布國內智能製造示範企業的最新發展成果。
  • 校企聯合共建重慶量子光學實驗室 助推智能製造
    助推量子光電技術在智能製造、物聯網等科技領域的廣泛運用。重慶市科技局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今(25)日,首屆重慶市量子與光電技術產業化研討會舉行。中山大學與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共建重慶量子光學技術聯合實驗室,以助推量子光電技術在智能製造、物聯網、國防軍事、金融安全等科技領域的廣泛運用。本次大會由重慶市科技局指導,江北區科技局主辦,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會議吸引了來自中科院光電所、中山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8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
  • 這所大學獲批國家級應用數學中心!
    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前往重慶高新區,深入高校、科研機構、科技企業等,實地調研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唐良智來到由重慶師範大學牽頭聯合多家高校、院所和企業共同成立的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與負責人深入交流,了解科研項目推進情況。
  • 朱利民:瞄準國家重大需求,突破智能與精密製造核心技術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智能製造與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長朱利民長期從事複雜曲面零件高效精密數控加工理論與技術研究,從數控編程、工藝力學、三維測量、運動控制到數控系統與工具機,取得了系統性成果,在航天、航空和汽車發動機製造企業獲得重要應用。
  • Chiplet究竟能否解決我國卡脖子難題?
    10月22日,由中國計算機協會(CCF)主辦的計算領域年度盛會中國計算機大會(CNCC)在北京隆重召開,會議針對Chiplet技術特設了主題技術論壇。來自中科院、新思科技、摩爾精英等機構企業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Chiplet技術以及對未來晶片產業的影響。
  • 浙江省智能製造標準化論壇在杭州召開
    12月22日,省質監局、省經信委在杭州聯合舉辦了浙江省智能製造標準化論壇。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巡視員韓俊,中國電子標準化研究院院長趙波,省質監局副局長趙孟進,省經信委副主任陳建忠等出席論壇並致辭。  趙孟進指出,標準是政府治理的有效手段,是規範經濟社會活動的重要依據,是推動產業技術進步的核心要素。
  • 科學院善於解決卡脖子的技術問題嗎?| 郭朝暉
    關注風雲之聲提升思維層次導讀科學院擅長科學研究,但卡脖子的清單本質是技術、工程、產業問題,並不是一回事。最近,科學院的領導表態,要把美國卡脖子的技術清單變成科學院的任務清單。原因很簡單:科學院擅長科學研究,但卡脖子的清單本質是技術、工程、產業問題,並不是一回事。 殷瑞鈺院士是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曾經擔任工程管理學部主任委員。從十多年前開始,殷院士就反覆強調:科學、技術、工程和產業的不同。
  • 校企聯合共建重慶量子光學實驗室 成果助推智能製造等發展
    助推量子光電技術在智能製造、物聯網等科技領域的廣泛運用。中山大學與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共建重慶量子光學技術聯合實驗室,以助推量子光電技術在智能製造、物聯網、國防軍事、金融安全等科技領域的廣泛運用。本次大會由重慶市科技局指導,江北區科技局主辦,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會議吸引了來自中科院光電所、中山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8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
  • 華米科技與中科大共建腦機智能聯合實驗室
    5月25日,華米科技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宣布,共同建立「腦機智能聯合實驗室」,共同突破關鍵技術,構建主動健康新模式。隨著人工智慧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從信息化邁向智能化,結合腦科學和神經科學發展智能技術成為大勢所趨。
  • 西南科技大學成立醫學院?
    有網友在地方領導留言板上詢問西南科技大學成立醫學院的事情,他建議西南科技大學合併四川中醫高等專科學校為西南醫科大學的醫學院進行辦學,充分利用綿陽市的「三甲醫院」辦學資源。具體詢問內容如下圖所示:詢問內容二據悉,西南科技大學位居四川省綿陽市,是一所高水平省屬大學,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具體沿革如下圖:
  • 中微突破了「卡脖子」技術,讓「上海製造」躋身刻蝕機國際第一梯隊
    打開APP 中微突破了「卡脖子」技術,讓「上海製造」躋身刻蝕機國際第一梯隊 發表於 2018-12-20 14:01:18
  • 寧夏瞄準應用基礎研究 新增17家科技創新平臺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廳批覆組建了寧夏反芻動物分子細胞育種重點實驗室等3家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和寧夏矽靶及矽碳負極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14家自治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打造「永不落幕的雲展會」——智能製造,促...
    大會搭建雲上會展平臺,聚焦全球智能製造領域最新動態和前沿技術,展現智能製造新圖景。記者 萬程鵬攝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付奇 李凱 丁茜茜)由江蘇省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的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11月26日在南京開幕。
  • 智能製造近期熱點事件匯總,餘姚啟動五大工程,加碼智能製造
    企業動態 微鏈認知技術賦能ABB工業機器人,聯合打造智能製造新格局 8月16日, ABB機器人公司與重慶兩江微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工業自動化領域展開戰略合作,微鏈科技將在ABB機器人上搭載其認知技術,幫助其用戶提高自動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