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加點稀土,製備楊氏模量10GPa的輕質高強生物材料

2020-10-13 材料material

基於蛛絲蛋白的生物蛋白纖維具備輕質且機械堅固的性能,從而引起了廣泛關注。目前,力學性能提升主要取決於重組蛋白的摺疊結構和超高分子量,這使得構建和表達目標力學蛋白的純度和產量的難度增加。因此,開發用於製造堅固輕質高性能生物纖維的替代策略尤為重要。


鑑於此,清華大學化學系劉凱、張洪傑研究團隊受啟發於貽貝類蛋白的多重作用力,藉助合成生物學技術,並充分發揮稀土在製備高技術材料領域的獨特優勢,通過引入稀土離子進行力學功能蛋白的體外翻譯後修飾,強化了稀土金屬離子和胺基酸側鏈鄰苯二酚之間的絡合作用,成功製備出具有高模量和高度可塑性的稀土蛋白生物纖維。此項工作為工程化製備輕質高強高模生物纖維提供了新的策略。相關論文以題為Proteinaceous Fibers with Outstand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Manipulated by Supramolecular Interactions近期發表在中國化學會旗艦期刊CCS Chemistry。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31635/ccschem.020.202000231


研究人員通過蛋白質工程、生物合成等手段表達出一系列帶有正電荷的力學功能蛋白。然後通過靜電作用引入多巴胺側鏈基團,設計並製備了一種輕質、可強拉伸(~400%)、且具有高機械強度的生物蛋白纖維。與傳統生物纖維調控力學性能不同,該工作通過多引入多種超分子相互作用(包括靜電相互作用,金屬配位螯合,氫鍵和陽離子-π相互作用),所製備的蛋白纖維的機械性能得到有效地調控。


圖:生物法製備輕質高強高模稀土蛋白生物纖維及纖維高度可塑性


特別是使用稀土Tb3+離子進行體外翻譯後修飾,蛋白纖維中的楊氏模量(~10GPa)可與天然蜘蛛絲相當。另一方面,該類稀土生物蛋白纖維表現出優越的可拉伸性,高度可塑性以及強螢光性能。該類稀土生物材料兼具輕質高剛度和強度、生物安全性和光致發光的優勢,為探索及發展新一代可穿戴高技術材料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感謝論文作者團隊對本文的大力支持。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加點稀土,製備楊氏模量10GPa的輕質高強生物材料!
    材料類綜合、全面、專業的微信平臺  基於蛛絲蛋白的生物蛋白纖維具備輕質且機械堅固的性能,從而引起了廣泛關注。  鑑於此,清華大學化學系劉凱、張洪傑研究團隊受啟發於貽貝類蛋白的多重作用力,藉助合成生物學技術,並充分發揮稀土在製備高技術材料領域的獨特優勢,通過引入稀土離子進行力學功能蛋白的體外翻譯後修飾,強化了稀土金屬離子和胺基酸側鏈鄰苯二酚之間的絡合作用,成功製備出具有高模量和高度可塑性的稀土蛋白生物纖維。
  • 北航:強度436MPa,楊氏模量14GPa!高強高導二維材料
    本文製備的MXene (SBM)板材抗拉強度為436 MPa,韌性為8.39 MJ/m3,楊氏模量為14.0 GPa,還具有高導電性和非凡的電磁屏蔽效能。經過100次360度摺疊後,可以保持原有電導率的78.5%和原有抗拉強度的87.2%。這種高性能MXene複合材料,在柔性電子器件和航空航天領域具有潛在應用前景。
  • 北航:強度436MPa,楊氏模量14GPa!高強高導二維材料
    本文製備的MXene (SBM)板材抗拉強度為436 MPa,韌性為8.39 MJ/m3,楊氏模量為14.0 GPa,還具有高導電性和非凡的電磁屏蔽效能。經過100次360度摺疊後,可以保持原有電導率的78.5%和原有抗拉強度的87.2%。這種高性能MXene複合材料,在柔性電子器件和航空航天領域具有潛在應用前景。
  • 楊氏彈性模量測量實驗綜述
    低彈模聚丙烯纖維混凝土本構模型及力學性能研究//中國矽酸鹽學會混凝土與水泥製品分會、中國矽酸鹽學會房屋建築材料分會.第九屆全國纖維水泥製品學術、標準、技術信息經驗交流會暨中國矽酸鹽學會混凝土與水泥製品分會纖維水泥製品專業委員會三屆一次會議、中國矽酸鹽學會房屋建築材料分會建築結構與輕質板材專業委員會三屆一次會議論文資料彙編[C].中國矽酸鹽學會混凝土與水泥製品分會、中國矽酸鹽學會房屋建築材料分會:中國矽酸鹽學會
  • 楊氏模量與彈性模量
    楊氏模量是描述材料在彈性階段拉伸狀態應力應變關係的(正應力)的物理量,彈性模量是描述彈性體(包括一維二維三維)在彈性階段應力應變關係的物理量。
  • 楊氏模量的測量
    打開APP 楊氏模量的測量 本站 發表於 2008-11-24 15:10:59
  • 新研究揭示二維多晶α-PbO納米片楊氏模量厚度依附性的力學公式
  • 什麼是材料的楊氏模量?它的定義與計算公式是什麼?
    基本原理是,材料在壓縮或拉伸時會發生彈性變形,而在去除載荷後會恢復其原始形狀。與剛性材料相比,柔性材料中發生的變形更多。換一種說法:楊氏模量值低表示固體具有彈性。高的楊氏模量值表示固體無彈性或硬。方程和單位楊氏模量的方程為:E =σ/ε=(F / A)/(ΔL/ L 0)= FL 0 /AΔL其中:E是楊氏模量,通常以帕斯卡(Pa)表示σ是單軸應力ε是應變F是壓縮力或伸展力A是橫截面積或垂直於作用力的橫截面ΔL是長度的變化(壓縮時為負;拉伸時為正)
  • 3D列印超低楊氏模量-Ti合金,用於生物醫學應用
    在用於生物醫學尤其是骨科的金屬生物材料中,鈦及其合金與不鏽鋼和鈷鉻合金相比具有最合適的特性,因為它們具有很高的生物相容性,比強度和耐腐蝕性。根據鈦合金的相組成,可將其分為三大類,即α,β和α+β合金。來源:Stryker極低的楊氏模量通過基於粉末床的選區雷射熔化金屬3D列印技術(L-PBF)可以製造出接近完全緻密(99.75±0.02%)的樣品。義大利特倫託大學工業工程系開發的材料僅由亞穩態β相組成,其柱狀晶粒沿建築方向取向。
  • 3D列印超低楊氏模量-Ti合金,用於生物醫學應用
    在用於生物醫學尤其是骨科的金屬生物材料中,鈦及其合金與不鏽鋼和鈷鉻合金相比具有最合適的特性,因為它們具有很高的生物相容性,比強度和耐腐蝕性。根據鈦合金的相組成,可將其分為三大類,即α,β和α+β合金。來源:Stryker極低的楊氏模量通過基於粉末床的選區雷射熔化金屬3D列印技術(L-PBF)可以製造出接近完全緻密(99.75±0.02%)的樣品。義大利特倫託大學工業工程系開發的材料僅由亞穩態β相組成,其柱狀晶粒沿建築方向取向。
  • 【楊氏模量】實驗須知
    【實驗原理介紹】楊氏模量是描述金屬材料抵抗形變能力的一個重要物理量,楊氏模量越大,材料越「結實」,變形越困難,鋼的楊氏模量相當於鋁的三倍 ,所以鋼比鋁「硬」。對於鋼絲,應力越大,應變越大,兩者之間存在比例係數,這個比例係數E就是楊氏模量:(F/S) = E (ΔL/L)實際上,鋼絲的伸長量非常小,1kg的砝碼作用在1米長的鋼絲底部,鋼絲假如半徑1mm,則伸長量還不到0.02mm。這樣小的伸長量是沒有辦法用眼睛直接觀測的。所以需要光槓桿放大測量。
  • 楊氏模量、彈性模量、剪切模量、體積模量、強度、剛度,泊松比,分清了嗎?
    材料的「模量」一般前面要加說明語,如彈性模量、壓縮模量、剪切模量、截面模量等。這些都是與變形有關的一種指標。 楊氏模量(Young's Modulus):楊氏模量就是彈性模量,這是材料力學裡的一個概念。
  • 變形模量、壓縮模量、楊氏模量有什麼不同?
    文末有全套高清版資料下載連結,敬請下載學習)變形模量、壓縮模量、楊氏模量有什麼不同?首先說「模量」的概念,模量是材料的應力應變關係曲線的斜率,表示發生單位應變所需要的應力,即應力的增量除以應變的增量,其量綱與應力的量綱相同。
  • 一文了解:楊氏模量、彈性模量、剪切模量、體積模量、強度、剛度,泊松比
    楊氏模量(Young's Modulus):楊氏模量就是彈性模量,這是材料力學裡的一個概念。對於線彈性材料有公式σ(正應力)=Eε(正應變)成立,式中σ為正應力,ε為正應變,E為彈性模量,是與材料有關的常數,與材料本身的性質有關。
  • 楊氏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的關係式怎麼來的
    第四,楊氏模量: 楊氏模量其實是彈性模量的其中一種,縱向模量就是楊氏模量,還有切向模量,體積模量。楊氏模量是由一個很牛逼的科學家託馬斯楊提出的,所以叫楊氏模量。第五,泊松比:材料沿載荷方向上受力產生伸長(或縮短)變形的同時,在垂直於載荷方向上會產生縮短(或伸長)變形.
  • 中科院團隊實現雙網絡水凝膠3D列印,高強韌性、製備方便性凸顯
    圖 | 3D 列印的多種精細結構雙網絡水凝膠王曉龍的化學材料研究之路至今已 10 餘年,他於 2007 年博士畢業於蘭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讀博期間的研究方向為高性能工程塑料的設計與製備。從蘭州大學畢業後,他加入蘭州化物所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始了潤滑材料方面的研究。
  • 中國科大研製出輕質高強韌納米纖維素仿生結構材料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通訊員 楊凡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磊 王海涵)材料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物質基礎。航空航天等高技術領域對工程結構材料性能的提升不斷提出新的需求,研製全面超越工程塑料、陶瓷和金屬材料等傳統結構材料的新型輕質高強材料,對相關領域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 npj: 二維材料楊氏模量的新測量方法—簡便、精確、高空間分辨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分享信息,整合資源交流學術,偶爾風月二維(2D)材料的彈性是其基本力學特性參量之一但要精確測量2D材料的彈性模量卻難度不小,傳統的懸空測量法還存在不少的不足之處。來自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對於沉積在襯底上的2D材料,可直接高空間分辨地描繪其面內楊氏模量。
  • 強度超越芳綸的碳納米管纖維將成為新一代新型高強度纖維材料
    碳納米管纖維(CNTF)具有輕質、高強、多功能性等特點,作為新一代特種纖維材料,對高端科技發展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
  • 光電傳感器的金屬楊氏模量的測量
    文章介紹了一種通過使用光電傳感器來對金屬絲楊氏模量測量的新方法。該測量的關鍵在於對金屬絲的微小長度變化量的精確測量。首先由光電傳感器將位移變化轉換為電流量的變化,電信號經過I-V轉換、放大及模數轉化後,最後送入單片機進行數據處理,同時通過鍵盤來實現人機對話,並在顯示器上顯示出結果,實現楊氏模量測量的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