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推進PM2.5監測和數據發布

2020-12-06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上海12月27日電(記者陸文軍)記者27日從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獲悉,作為國內率先試點PM2.5監測的城市之一,上海已積累了5年以上的監測經驗,下一步將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加快推進PM2.5監測和數據發布。

    據介紹,PM2.5是指大氣中動力學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對空氣品質和能見度等有著重要的影響,既有直接排放的一次汙染物,也有經化學反應生成的二次汙染物。就上海而言,PM2.5主要來源於機動車(船)尾氣排放、電廠及工業鍋爐和爐窯的燃燒排放、工業企業生產性排放(VOCs等),以及道路與建築揚塵、秸稈焚燒等方面,同時也與區域性汙染相互影響密切相關。

    早在2005年,上海已啟動PM2.5試點監測,在部分點位增設PM2.5監測儀器,開展監測方法探索研究。目前上海已建成PM2.5試點監測點位24個(其中3個為國控評價點)。

    根據2006~2010年試點監測數據,上海PM2.5濃度約佔PM10濃度的50%~60%;PM2.5濃度年均值在0.044至0.053mg/m3之間,年際變化趨勢為基本持平、略有下降。

    上海環境監測部門表示,下一步上海將依託「十二五」環保規劃和上海市第五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將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加快推進PM2.5監測和數據發布工作,並採取機動車汙染控制、電廠脫硝、清潔能源替代和區域聯防聯控等一系列措施,不斷加大PM2.5汙染治理力度,推進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相關焦點

  • 北京市PM2.5數據實時監測發布
    坐落在北京市東城區東四六條東城區環保局的pm2.5監測點是北京市環保檢測中心35個pm2.5監測站點中的一個。監測點內有一臺監測pm2.5的檢測設備,一臺數據傳輸設備。pm2.5監測數據通過樓頂的空氣採集管道進入監測設備得出,檢測設備將數據傳輸到傳輸設備裡,傳輸設備通過3G網絡將數據回傳至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
  • 上海市環保局回應美領館監測PM2.5之差異
    同一時刻,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空氣品質實時發布系統顯示,普陀和浦東張江的PM2.5小時濃度值分別為58微克/立方米和59微克/立方米,但並未公布當時的AQI指數。另據該中心官網昨日零時發布的空氣品質提醒,昨日上海空氣品質為優,預計下午和夜間為良。
  • 上海PM2.5十年監測路
    又到年底,莊國順開始籌劃為這一年監測到的上海PM2.5數據作總結。  莊是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大氣化學研究中心主任,他帶領的科研團隊,已連續8年開展對上海市內環境空氣PM2.5數值的監測。  莊對20多天前上海的灰黃的天還有印象。
  • PM2.5這樣監測 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探營
    記者 林雲龍 攝  浙江日報杭州3月1日訊3月,離浙江公布PM2.5監測數據的時間屈指可數。作為公布城市之一的杭州市,目前已有7個PM2.5監測點,環保部門還在這最後時間緊鑼密鼓調試各類儀器。PM2.5通過哪些儀器測量?監測點數據如何傳輸?怎麼計算得出數據值?今天下午,記者走進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一一解開這些疑問。
  • 我國統一發布PM2.5監測信息 公眾可實時查詢
    新華社北京1月1日電(記者顧瑞珍)由國家和地方共投入約9.5億元打造的國家環境空氣監測網,於2013年1月1日正式運行。我國74個城市從今起按空氣品質新標準開展監測並實時發布PM2.5等6項基本項目的實時監測數據和AQI指數等信息,公眾可通過網絡實時查詢。
  • 上海公布過去5年PM2.5數據 24個監測點均不達標
    日前,上海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公布了過去5年本市PM2.5試點監測工作。數據顯示,2006—2010年,本市PM2.5濃度約佔PM10濃度的50%—60%。2005年,本市啟動PM2.5試點監測,在部分點位增設PM2.5監測儀器,開展監測方法探索研究。近年來,依託「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和環境監測能力建設計劃的實施,本市PM2.5監測能力取得了快速發展。
  • 上海過去5年PM2.5均值全超標 已建24個監測點
    已建成24個監測點位公布試點監測數據  上海過去5年PM2.5均值全超標  據《新聞晚報》東方衛視報導 上海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日前公布了過去5年上海市PM2.5試點監測數據。數據顯示,2006-2010年,上海市PM2.5濃度約佔PM10濃度的50%-60%;PM2.5濃度年均值在0.044mg/m-0.053mg/m之間。按環保部修訂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徵求意見稿》標準,5年的PM2.5年均濃度均已超標。
  • 室內PM2.5監測值應納入發布試點
    東方網1月10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戶外要監測PM2.5,室內的空氣品質也需要關注,我們每個人呆在室內的時間並不比室外短。」在市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即將召開前,市政協委員朱建國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議在上海最快於今年下半年實時公布PM2.5數據的試點中,「升級」公布公共場所室內PM2.5值。
  • 長沙明年1月1日正式發布PM2.5監測數據
    網站截圖  「按照國家環保部的要求,長沙將於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公布PM2.5監測數據,建立大氣汙染預報預警機制,提高災害性空氣汙染的預警能力。」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市環保局昨日對外發布,目前,市環保局網站的「長沙市環境空氣實時發布系統(試運行)」正進行最後的系統調試,為即將到來的正式發布做充分準備。2013年1月1日起,長沙將正式發布PM2.5數據,本報屆時將進行權威發布。
  • 4月起天津環保部門公布PM2.5監測數據
    天津頻道 PM2.5,這種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可入肺顆粒物,在從社會熱詞變為官方標準後,引發社會各界熱議。何時才能公布PM2.5監測數據?面對公眾的關切,天津排出了時間表。記者從環保部門了解到,從4月份開始天津環保部門將會發布PM2.5的監測數據,並將出臺相關措施治理天津大氣環境。
  • 環保部:496個空氣監測網點實時查PM2.5
    由國家和地方共計投入約9.5億元打造的國家環境空氣監測網將開始投入運行。環保部表示,2013年1月1日起,公眾可通過網絡實時查詢PM2.5、臭氧等的監測信息;同時,國家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絡各站點的監測數據,除了在各城市發布外,還將在國家層次統一發布。
  • 33個城市已發布PM2.5監測信息
    6月5日,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表示,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33個城市已經開展PM2.5新增指標研究性監測並發布監測信息。他並且指出,外國駐華使領館用一個監測點的數據對一個區域的空氣品質進行評價是不科學的,不能代表那個城市整體空氣品質水平。
  • 生態環境部發布《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PM2.5)連續自動監測系統...
    北極星大氣網訊: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範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現批准《環境空氣氣態汙染物(SO2、NO2、O3、CO)連續自動監測系統運行和質控技術規範》和《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PM2.5)連續自動監測系統運行和質控技術規範》為國家環境保護標準,並予發布。
  • 環保部發布六項PM10/PM2.5監測儀器國家標準
    關於發布《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PM2.5)連續自動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等六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公告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範環境空氣品質監測工作,現批准《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PM2.5)連續自動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等六項標準為國家環境保護標準,並予發布。
  • PM2.5數據:環保部門為何和美國使館「打架」
    本報北京6月5日電(記者劉世昕)幾天前,上海市環保局負責人曾評價說,美國駐上海領事館公布PM2.5汙染監測數據的做法不合法。今天,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也表示,一些外國駐華使領館監測並發布PM2.5數據的做法不嚴謹不規範,也不符合國際公約和中國的相關法規。
  •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PM2.5的標準是什麼樣的呢?  PM2.5的檢測標準最早是由美國提出來的,主要是為了有效檢測工業化而出現的,現今PM2.5指數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測控空氣汙染程度的指數。現在PM2.5寫入"國標",納入各省市強制監測範疇,要求隨時對其進行檢測。
  • 為什麼體感和PM2.5監測值不大一樣?揚塵檢測儀監測數值到底準不準?
    根據2011年11月1日開始實施的《環境空氣 PM10 和 PM2.5 的測定重量法》,人工測定PM2.5須通過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採樣器,以恆速抽取定量體積空氣,使環境空氣中PM2.5被截留在已知質量的濾膜上,根據採樣前後濾膜的重量差和採樣體積,計算出PM2.5的濃度。
  • 今天的PM2.5值究竟是多少?監測站點來告訴你
    圖片來自網絡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王秋莉近年來,老百姓對空氣環境質量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尤其對PM2.5檢測的精確度要求更高。昨日,記者從柯橋區環保局獲悉,今年柯橋區將在所有鎮(街、開發區)設置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點,PM2.5檢測將在全區實現全覆蓋。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點是空氣品質的一個「晴雨表」,其中有百姓高度關注的PM2.5數據。從2009年起,柯橋區先後在區行政中心、柯巖風景區、平水鎮等地設置了三個空氣品質自動檢測站點,成為柯橋區空氣品質監測的重要依據。
  • 北京35個監測站實時公布PM2.5—新聞—科學網
    繼9月28日北京市實時發布首批20個空氣品質監測站的PM2.5試運行監測數據後,今天(10月6日)上午記者從市環保監測中心了解到,包括5個道路交通站點在內的剩餘
  • 天津具備PM2.5監測水平 將增臭氧8小時濃度監測
    2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同意發布新修訂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部署加強大氣汙染綜合防治重點工作,將臭氧8小時監測值和PM2.5可吸入顆粒物列入了新標準。昨天,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目前天津市具備了對臭氧濃度限值監測水平,已經開展了試驗性監測工作,具備了普及推廣的能力,並且對臭氧濃度限值監測工作作出規劃,年內將增加臭氧8小時濃度限值監測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