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章魚堪稱最聰明動物 能夠改變皮膚的顏色和紋理

2020-12-06 川北在線網

研究發現章魚堪稱最聰明動物 能夠改變皮膚的顏色和紋理

時間:2015-08-18 20:02   來源:參考消息網(北京)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研究發現章魚有最獨特基因,堪稱地球最聰明動物-來源:參考消息網(北京) 港媒稱,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完成了對八爪魚(又稱章魚)的基因組排序,發現八爪魚有約3500條世上獨一無二的基因,讓它們聰明無比,能夠改變皮膚的顏色和紋理,分散的大腦亦使它們的8條手

  原標題:研究發現章魚有最獨特基因,堪稱地球最聰明動物—-—來源:參考消息網(北京)

  

  港媒稱,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完成了對八爪魚(又稱章魚)的基因組排序,發現八爪魚有約3500條世上獨一無二的基因,讓它們聰明無比,能夠改變皮膚的顏色和紋理,分散的大腦亦使它們的8條手臂能獨立移動。

  

  據香港《明報》網站8月14日報導,這項研究由諾貝爾獎得主、日本衝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OIST)教授布倫納(Sydney Brenner)發起,對常見的加州雙斑蛸(California two-spot octopus)90基因組作排序和注釋。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期刊上。

  如果不幸被掠食者咬住,毯子章魚還會自斷腕足逃離,類似蜥蜴的斷尾求生。毯子章魚是章魚中的異類,它們不會噴出墨汁來嚇跑掠食者,也從來不在海床上活動。

  

  在無脊椎動物當中,頭足綱動物的神經系統是最大的。頭足綱的基因組大而複雜,測序和組裝都具有挑戰性。今次研究發現,八爪魚和其他無脊椎動物基因組之間有著驚人差異,它們約3.3萬組基因中,約3500組都是其他動物所沒有,當中很多組基因都是負責大腦、爪、吸盤、和隱身能力。

  

  研究發現章魚有最獨特基因,堪稱地球最聰明動物

  

  報導稱,聯手研究的芝加哥大學學者拉格斯代爾(Clifton Ragsdale)表示,有著巨大、高度發達的大腦,像八爪魚這類頭足綱動物是地球上最聰明動物,顯示出高級的解決問題和學習行為。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章魚有最獨特基因 堪稱地球最聰明動物
    參考消息網8月14日報導港媒稱,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完成了對八爪魚(又稱章魚)的基因組排序,發現八爪魚有約3500條世上獨一無二的基因,讓它們聰明無比,能夠改變皮膚的顏色和紋理,分散的大腦亦使它們的8條手臂能獨立移動。
  • 地球上最聰明的動物 竟然是章魚
    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完成了對章魚的基因組排序,發現章魚有約3500條世上獨一無二的基因,讓它們聰明無比,能夠改變皮膚的顏色和紋理,分散的大腦亦使它們的8條手臂能獨立移動。  據香港《明報》網站8月14日報導,這項研究由諾貝爾獎得主、日本衝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OIST)教授布倫納(Sydney Brenner)發起,對常見的加州雙斑蛸(California two-spot octopus)90基因組作排序和註釋。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期刊上。  在無脊椎動物當中,頭足綱動物的神經系統是最大的。
  • 章魚等頭足類動物皮膚可以「看到」外界情況
    章魚等頭足類動物外觀是迷人的,甚至有點嚇人,因為頭足類動物可以基於其周圍環境進行變色。
  • 地球上最聰明的動物,竟然是章魚!
    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完成了對章魚的基因組排序,發現章魚有約3500條世上獨一無二的基因,讓它們聰明無比,能夠改變皮膚的顏色和紋理,分散的大腦亦使它們的8條手臂能獨立移動。據香港《明報》網站報導,這項研究由諾貝爾獎得主、日本衝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OIST)教授布倫納(Sydney Brenner)發起,對常見的加州雙斑蛸(California two-spot octopus)90基因組作排序和註釋。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期刊上。在無脊椎動物當中,頭足綱動物的神經系統是最大的。
  • Nature: 章魚基因組
    8月13日的《自然》(Nature)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由諾貝爾獎得主、日本衝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OIST)教授Sydney Brenner發起的章魚(octopus)的基因組測序成果。發現了章魚不同尋常的生物學特性,包括它能夠改變皮膚的顏色和紋理,及分散的大腦使得它的8條手臂能夠獨立移動相關的一些基因。研究人員發現章魚與其他的無脊椎動物基因組之間有著驚人的差異,包括廣泛的基因重排,以及與神經發育相關的一個基因家族發生了顯著擴增——這曾被認為是脊椎動物所獨有的現象。
  • 美國海底3600米深處發現超萌「小飛象章魚」
    10月23日,研究人員使用遙控操作裝置(ROV)在蒙特雷灣國家海洋保護區戴維森海底山勘測時,發現像幽靈般的小飛象章魚。它使用類似翅膀的小型鰭緩慢拍打,穿行在黑暗的海底,身體末端蹼狀結構類似於雨傘,它們的外形頗似卡通動畫中的形象,但在現實中卻很少發現它們的活動蹤跡。
  • 擁有藍色血液的聰明寶寶—章魚.
    我們的大腦中有1000億個神經元,但章魚體內的5億個神經元分布在其頭部和身體各處。在許多方面,章魚的大腦與我們的大腦很類似。它們具有與脊椎動物類似的摺疊的腦葉。此外,章魚大腦的電生理模式也與哺乳動物十分相似。
  • 章魚睡眠中變色,是在做夢嗎?它們怎樣變色呢?
    章魚、魷魚和墨魚等頭足類動物是動物王國中非常神奇的一群生物,可以根據活動或環境改變顏色。當然,除了它們,海馬、一些兩棲動物和蜥蜴也能變色。那麼它們是怎麼做到的呢?當章魚看到捕食者或獵物等促使它改變顏色的東西時,它的大腦會向色素團發送一個信號。然而,一項研究表明,即使沒有大腦,加利福尼亞的雙斑章魚也能變色——它的皮膚中含有能檢測亮度變化的感光蛋白。
  • 《動物管理局》變裝大佬擬態章魚的前世今生!地表最強偽裝大師!
    目前《動物管理局》已經播出大半,在第十六集時出現了一個章魚精,它能夠自由轉化成任何人的樣子,堪稱動物界的孫悟空。因為可以變化多端,他做盡無數壞事,卻每次都能全身而退。當然一旦栽到了三局探員手裡,那就另當別論了。
  • 自然界頂級偽裝高手——擬態章魚
    擬態章魚是自然界頂級的偽裝高手,體表含有一種分布這一種含有生物色素的細胞,不僅可以根據環境任意改變體表顏色和形狀而且還讓皮膚的結構和周圍的環境相仿。擬態章魚的分布遍及世界各地,這種章魚可以任意改變顏色和形狀,可模擬多種環境和其他海洋生物,比如:比目魚和海蛇等。
  • Scientific Reports | 謝燦研究組和黃巖誼研究組提出章魚動態變色的新模型
    在自然界中,頭足類動物(章魚、墨魚、魷魚)以動態變色和擬態隱形而著稱。它們能夠根據環境的變化瞬時調節體色、皮膚紋理和外貌特徵,從而完美地融入環境實現生物隱形。Reflectin是其結構變色的關鍵蛋白,但其結構色彩改變的分子機理一直存在爭議。
  • 水中變色龍——擬態章魚,可以像變色龍一樣改變自身顏色
    而在海洋裡面呢,其實也是有不少會變色的動物的。比如今天我們要科普的這種名為擬態章魚的八腕目軟體動物,就是海洋裡面最會變色的動物。擬態章魚屬於一種中型章魚,成年之後的體長大約為0.6米左右,平時主要生活在淺海區域,尤其是河口水域最為常見,因為在這樣的區域裡食物資源是最豐富的。
  • Nature:章魚為何「超凡脫俗」?
    三個心臟,八個抓握手臂並內襯吸盤,每個觸手有獨自神經元豐富的「大腦」,皮膚能迅速改變顏色和紋理,精妙偽裝和怪異智慧,章魚的確是地球上獨一無二的生物。根據最新Nature期刊的一篇研究表示,章魚有一個令人吃驚的大而複雜的基因組。芝加哥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德國海德堡大學和日本衝繩科學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們聯合參與了這項研究。他們針對十二種不同類型的章魚組織的進行了基因譜的檢測。
  • 超級皮膚動物,你知道多少?
    抹香鯨是自然界擁有最大牙齒和最大大腦結構的動物,同時它們的皮膚是世界之最,皮膚厚度為35釐米。章魚皮膚具備視覺能力章魚,又稱石居、八爪魚、坐蛸、石吸、望潮、死牛,屬於軟體動物門頭足綱八腕目。章魚等頭足類動物能夠伴隨背景色彩改變皮膚,從而有效地隱藏起來,但是它們是色盲,無法準確分辨周圍環境的色彩。目前科學家研究發現章魚的皮膚具有視覺!
  • 烏賊和章魚為什麼會變色?
    【美國每日科學網站7月25日報導】題:科學家披露烏賊和章魚變色能力背後的機制生命體可以通過兩種途徑形成顏色:染色或形成某種解剖結構。結構性顏色源於光線同生物納米結構之間物理上的相互作用。
  • 像變色龍和章魚那樣變色
    來源 \ 科學公園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們近日通過模仿自然界中部分生物的結構色,成功開發出兩種能夠改變顏色的新材料許多動物不僅利用結構色來產生顏色,而且能夠通過改變產生結構色的微觀結構來使得自身的色彩發生變化,而這也成為仿生新材料研究者關注的熱點。在發表於最新一期《科學》上的一篇論文中,來自美國阿克倫大學的研究人員模仿變色龍的變色機理,開發出一種新的高分子材料。這種高分子材料屬於ABA三嵌段共聚物這一特殊的高分子化合物。在這種材料中,性質迥異但又互相連接在一起的AB兩部分發生微觀尺度的相分離。
  • 科普徵文:變裝大佬擬態章魚,可以模仿多種海洋生物,被稱為超級偽裝大師
    ,變色龍只能算是高手,而今天小編要為大家科普的是自然界中最頂尖的偽裝高手「擬態章魚」,這種神奇的生物能夠直接變化為15種其他的生物(目前科學家只觀測到了15種),而且也能隨意改變自己的顏色,被稱為海洋中的「孫悟空」!
  • Cell:章魚等頭足類動物藐視遺傳學「中心法則」
    這種被稱作RNA編輯的過程在大多數動物中很少被用來重新編碼蛋白,但是章魚和它們的同類在它們的一半以上的發生轉錄的基因中編輯RNA。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當研究人員開展實驗對頭足類動物中的這種RNA編輯發生的程度進行定量和描述時,他們發現證據證實這種遺傳策略深刻地限制了頭足類動物基因組的進化。
  • 科學家的預言:未來人類將擁有可改變顏色的皮膚
    在馬達加斯加島上,有一種變色蛇, 當它爬進青草中, 身體照色會變成綠色,爬到巖石下和枯木上會變成褐色,爬進紅色泥土裡的時候,則會變成紅色。還有種俗名叫做變色 龍的動物,它能夠根據環境的變化,隨時改變自己身體的顏色,隱藏自己, 捕捉獵物。
  • 為什麼變色龍能夠改變顏色,它們是怎麼變色的?看完疑惑全開
    變色龍是主要棲息在樹木的爬行動物,除了求愛和產卵外,很少關顧陸地。並且,變色龍行動非常遲緩,哪怕是逃命的時候,速度也不超過每分鐘六米。這種速度,稍不注意就可能變成捕食者的盤中餐,因此,為了更好的保護自己,變色龍擁有了一種獨門絕技,那就是改變自己的顏色,使自己更好地融入周邊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