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880年到現在,如果要評出全球年均氣溫最高的5年,你猜是哪5年?
答案是:2018年(第4),2017年(第3),2016年(第1),2015年(第2),2014年(第5)!
居然就是剛剛過去的那5年!
不管怎麼說,地球的氣候真的在變,而且是變暖了。
你看,連北極的冰 棍 都快化光了。
圖片來源:polarbearsinternational
全球變暖乍一想,好像是個好事。說不定再暖上幾十年,冬天不用開暖氣了,南極也能種地了,東北大米能種上三季了,地球到處是一片綠了。
可是,網上新聞說的剛好相反,
這樣看來,全球變暖不但不是好事,而是大大的壞事,而且是人類自己作出來的壞事。
那麼,這些咋咋呼呼的說法到底對不對呢?今天,咱們就來捋一捋全球變暖的幾個傳言,看看它們到底是真是假。
一、海平面上升淹沒土地?
2019年9月23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了一個報告說,全球海洋的海平面確實在上升。本來每年上升3.2毫米,後來變成每年4毫米,最近5年又變成了每年5毫米。
要知道,地球上有很多產糧區,很多發達工業區,還有很多人口都住在沿海地區。
如果海平面繼續這麼上升,就會導致地也淹了,廠也泡了,回趟家都得學會潛水了。
這種後果,誰也承擔不了。
二、能量過剩整出更多極端天氣?
氣象學家說,大海是全球氣候的調節器。地球上每個地方刮多大風下多大雨,什麼時候刮什麼時候下,什麼時候不刮什麼時候不下,幕後都是大海在調節。
可是,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發布的一項報告說,這年頭,大海裡的能量是越來越多了。例如,2018年,海水的能量比2017年增加了0.91×10^22焦耳——相當於中國2017年全年發電量的388倍,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爆炸釋放出能量的1億倍。
這麼多能量,怎麼可能不引發極端天氣?
而且,全球變暖還會改變一個地區的降水量,讓幹的變溼,溼的變幹,進而引發氣候災害。舉個極端的例子,熱帶雨林老下大雨可能不是事兒,可撒哈拉沙漠如果老下大雨就不得了了。當地人沒見過這陣勢,很容易出事兒。
雖然除了全球變暖之外,其他氣候現象,比如厄爾尼諾現象,也會引發極端天氣,但是氣象學家指出,全球變暖會導致極端天氣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極端。
往輕裡說,以後坐飛機越來越不可能準點兒了。
往重裡說,超強颱風指不定一年要來好幾回!
三、古老病毒引發全新瘟疫?
微生物學家指出,在北極地區的永久凍土,就是一個「天然冰箱」。細菌、病毒在這個「冰箱」裡,可以堅持存活很長時間,最長甚至可以達到幾百萬年。
例如,在2014年,美國科學家在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中,發現了一種3萬年前的病毒。
圖片來源:www.pnas.org
幸好,這種病毒只感染變形蟲,不感染人類。
但是,在永久凍土之下,到底有沒有我們從沒見過的古老病毒?如果這種病毒跑出來,會不會感染人類,我們能不能控制住它?
誰也不敢保證最壞的情況一定不會發生。
四、馬牛羊咋就不能打嗝放屁?
馬牛羊都是反芻動物,會通過打嗝放屁釋放甲烷。
要知道,甲烷可不是善茬兒,它產生溫室效應的能力,比二氧化碳還要厲害20多倍。
而且,不管吃啥肉,都要有飼料,要施化肥,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都要種地開荒毀壞植被,減少二氧化碳的吸收。
所以,就算你不吃肉,只吃菜,也會間接增加溫室氣體排放。只不過吃肉排放的更多一些。
當然,科學家搞這個研究,並不是說不讓我們吃肉了。肉還是要吃的,但是最起碼,我們要珍惜每一塊肉,每一粒糧食,不要浪費。
五、不然就再也吃不到香蕉巧克力?
註:自1900年以來,地球上有477種脊椎動物已經滅絕
2019年9月,《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說,全球變暖曾經導致一度全球香蕉的總產量越來越高。
不過,這種好事以後可能會發生反轉。再過幾十年,全球變暖可能會導致全球香蕉的總產量越來越低。
當然,這個研究說的是總產量。具體到每一個地區的產量,可能是增加,也可能是大幅減少。
總之,全球變暖不是好事,但並不能說就會導致香蕉滅絕。
可可豆的情況也類似,它對氣溫、降水、土壤、風速都有一定要求,比香蕉還要敏感。由於全球變暖會擾亂這些條件,所以,未來很多地區的可可豆可能會歉收,導致巧克力越來越貴。
就衝這一點,咱們吃貨就應該好好重視一下全球變暖。
總之,雖然全球變暖確實在某些方面會產生好的影響,但它在更多方面會給我們帶來嚴峻的挑戰。無論如何,全球變暖正在發生,而且主要是由人類的行為引起的。
不管前面說的是100%事實,還是誇張的有點兒過頭,我們都應該挑一個夜深人靜的時候,好好的想一想,我們到底想要選擇一個什麼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