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屁工作》大部分工作無意義、違反人性甚至危害社會|冰雹薦書

2020-12-05 羅紅黴素和夏冰雹

在《狗屁工作(Bullshit Jobs)》一書中,倫敦經濟學院的人類學家 David Graeber研究發現社會中毫無意義、甚至是有害的工作佔了所有工作的一半以上,這種狗屁工作到處都是,還在不斷膨脹。書中引用了數據分析公司YouGov在2015年對英國人進行的調查,詢問他們是否認為自己的工作對世界做出了有意義的貢獻,37%的調查對象認為沒有貢獻,13%的人不確定。

人類無休止的工作不僅沒有創造相應的社會價值,而且折磨著從事者的心靈,工作就是高尚的社會美德枷鎖更讓工作者還無法敞開心扉談真實的感受從而陷入絕望。

此書是David Graeber在2013年發表的著名評論文章的擴充版,當時他的文章被翻譯成十多種語言,轟動西方世界,他還收到了上百封來自全世界網友的來信,描述種種狗屁工作的痛苦,這些無數真實的案例也被收入這本書中。

Graeber認為,狗屁工作的爆炸式增長完全不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凱恩斯早在19世紀30年代的預言,21世紀社會的高水準機器自動化可以取代大部分毫無價值的工作,人們一周只需要工作15個小時。然而,現實與凱恩斯的預言大相逕庭,蔓延開來的不是自動化實現的優越,反而是自動化恐懼。Graeber指出,統治階層發明狗屁工作的終極目的是為了維持社會穩定。

什麼是狗屁工作?Graeber將其定義為:一種有償就業,完全沒有意義的、不必要的、甚至有害的工作,連員工自己都不能為其工作的存在而正言;作為就業的前提,員工還不得不假裝熱愛工作;一旦這些工作突然從地球上消失,社會反而會運轉地更好。

Graeber將狗屁工作歸納為以下五類:

1. 馬屁型:他們的存在就是為了讓上級覺得自己很重要,如接待員、行政助理、門衛。

2. 打手型:他們是僱主積極的打手,鞏固權貴利益的附庸,例如遊說者、公司律師、電話推銷員、公關。

3. 補丁型:處理本來可以完全避免的問題,比如程式設計師修補劣質代碼、航空公司前臺工作人員安撫拿不到行李的乘客。

4. 報價機型:專門寫書面文件、做些放空炮的報告,例如績效分析師、公司內部宣傳員。

5. 監工型:不必要的上級,他們管理那些不需要管理就能運作的人,沒事兒也要找點事兒給人瞎忙活,例如中層管理人員、領導力專員。

在西方發達國家,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社會中私營企業運營應該高效,然而事實卻全然相反,企業裡充斥著蘇聯官僚主義式的低效。過去一個世紀裡,農業、製造業和採礦業的就業人數大幅下降,但是其他領域的就業,比如管理和服務,在大規模增長,Graeber列舉了英美高校、醫療體系、企業行政人員的飛速增長而生產效率卻沒有提升的諸多例子。他總結,現代經濟中大量的工作,如金融、法律、諮詢、人力資源和公共關係都屬於多餘的狗屁工作。

Graeber指出,服務崗位增長不是出於經濟需要,而是為了滿足「管理封建主義(Managerial feudalism)」。封建社會中的莊園主靠剝削佃農獲取豐厚糧食和財富,佔有太多的資源使得佃農越來越窮,這些飢餓流浪的佃農最終會攻擊封建主的堡壘,引發政治危機。於是,莊園主製造了一系列細緻的招聘,僱傭佃農按門鈴、繡花、洗菜、洗衣服,沒事也要找點事兒給底下的人忙活,擁有一大堆下人端茶送水的莊園主倍感尊嚴與安全。類似的,現代僱主需要安排很多的下屬殷勤地服務,以顯示自己身份的重要,保持社會競爭地位和權力。因此,現代的薪酬關係只不過是封建社會主僕關係的翻版罷了。

Graeber從人類學的角度分析現代工作制的來源,現代工作制與奴隸制的本質是想通的 —— 你的時間不屬於你自己,而屬於僱傭你的人。在奴隸制社會,奴隸主享有對奴隸一切(包括他的時間、身體、勞動力)的所有權,隨意支配剝削。到中世紀之後,學徒制的出現使得勞動人民剝離出時間與勞動力進行販賣,賣力不賣身,在三十多歲達到精湛的水準後可脫離師傅而自立門戶。

隨著資本主義與基督教新教的興起,生產方式發生變化,工人階級到了三十多歲也不可能自立門戶,資本家需要工人更長時間的賣力,於是創造了資本主義職業道德,拉攏基督教傳教士勸說工人階級吃苦耐勞是高尚的美德,從而配合統治階級防止閒散人員破壞社會穩定。基督新教傳播著「勞動福音 (Gospel of Labor)」:人類應該像上帝創造世界一樣去工作,而且人類生而有罪,必須用工作來向上帝贖罪。Graeber痛批延續至今的新教倫理是「深刻的心理暴力 (profound psychological violence)」,更是「我們集體靈魂的一道傷疤 (a scar across our collective soul)」。

Graeber認為,創造狗屁工作是出於政治目的,現在各個國家的政黨關心的是創造工作,而不考慮工作的質量以及是否令人滿意。對於統治階級來說,擁有閒暇的人是可怕的,正應了哲學家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人一旦閒下來,就會思考人存在的意義。這讓統治階級更加恐懼,不如讓這些人忙於工作,沒有那麼多時間反抗。

著名作家喬治·歐威爾曾寫道:「我相信,這種讓無用的工作永久化的本能,說到底,就是害怕群氓。他們認為這些烏合之眾是如此低級的動物,如果有空閒,就會是危險的;讓他們太忙而不能思考是比較安全的。(I believe that this instinct to perpetuate useless work is, at bottom, simply fear of the mob. The mob (the thought runs) are such low animals that they would be dangerous if they have leisure; it is safer to keep them too busy to think.)」

當1%的人掌控了社會99%的資本時,創造鞏固那1%的人的利益的崗位(比如大量金融服務和公司法務崗位)並賦予這些崗位無限的尊嚴、把拼命三郎的社會價值觀強加給職員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從而轉移大眾對社會財富分配不均衡的注意力,讓他們幹到死也不可能擺脫貧困陷阱。經濟越是充滿掠奪性質,低效和不必要的工作就越膨脹。

Graeber指出,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那些真正有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比如護士、清潔工、幼兒教師、社工等這些「關懷工作者 (caring class)」,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美國經濟學家Benjamin B. Lockwood 、Charles G. Nathanson 和E. Glen Weyl 研究了不同職業的社會成本與效益,得出結論:對社會最有價值的職業是醫學研究員(每支付他們1美元薪水,他們就能創造9美元的價值);對社會最沒價值的是金融職員(每支付他們1美元薪水,他們就扣除社會1.8美元的價值)。學者們警示,當社會無法按真正價值分配社會財富,經濟增長會停滯。

可悲的是,在英美等國家,一些真正有價值的職業甚至被社會標榜為卑劣的、拿著政府低保的寄生蟲。Graeber認為,這是歐洲老牌工業國家金融危機以後不願對富人徵收稅務,卻一個勁地削減福利支出,維持頂層人的收入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經濟和道德上的雙重綁架來剝削弱勢群體。

書中羅列了無數白領階層的來信,控訴被迫從事的狗屁工作讓人沒有時間追求真正有意義的人生,並且陷入自我懷疑。華爾街的律師爆料沒日沒夜地為富人逃稅起草法律文件還要不斷欺騙自己做著造福世界的工作;好萊塢編劇受不了多餘的官僚審稿程序而辭職;跨國企業的前臺小姐每天為了總裁去公司對面一幢樓開會,填寫沒完沒了的申請表格;紐約廣告製片人每天製造完全沒人看的廣告,並且炮製瀏覽數據欺騙客戶;矽谷的程式設計師受不了無聊地修理低級代碼而辭職成了作曲家;做企業傳播工作而得了重度抑鬱症的年輕人辭職靈修……書中還有案例讓人大跌眼鏡,西班牙《世界報》爆料一個六年都沒出現在辦公室的公務員在家潛心研究斯賓諾莎,還成了著名的哲學家。

Graeber引用心理學研究證明,人自從嬰兒時期起就形成了只有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才會有滿足感,而在他人的使喚下做不情願的事情只會讓人被無止境的抑鬱吞噬。對於發達國家從小就被鼓勵未來成為改變世界的中堅力量的年輕人來說,現實工作的空虛與校園時期的理想形成強烈反差,這種精神創傷是巨大的。

Graeber並沒有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也不相信政策能做出任何改變,因為作者是無政府主義者。靠政策解決問題就暗示著佔人口3%至5%的精英階層拿捏的決定可以強加給任何人,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還等著別人大發慈悲,是不可能的事情。他認為,從政策層面思考社會變革是錯誤的,這意味著被統治的人自我假想成統治者,只會成為統治者的幫兇。

他呼籲人們必須從價值觀上進行突破,不應當內化統治階級炮製的工作哲學,而應該找到自我,從基層發起社會變革。社會也應該將時間歸還給人們,每個人都擁有無限的創造力,只有在對自我時間的掌控中,人才能發揮天賦和創造力。

社會應從財富取向變成價值取向,這才能真正擺脫奴役的生活,轉而邁入追尋精神價值的生活。

相關焦點

  • 冰雹的危害和防禦措施
    冰雹危害冰雹災害是由強對流天氣系統引起的一種劇烈的氣象災害,它出現的範圍雖然較小,時間也比較短促,但來勢猛、強度大,並常常伴隨著狂風、強降水、急劇降溫等陣發性災害性天氣過程。
  • 今日薦書:《未來簡史》
    今日薦書:《未來簡史》——這部21世紀的腦洞大作,一起來看看!本期讀書《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這本書被稱為21世紀的腦洞大作,大致講述的是曾經長期威脅人類生存、發展的瘟疫、饑荒和戰爭已經被攻克。智人,也就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將面臨著新的待辦議題:永生不老、幸福快樂和成為具有「神性」的人類。
  • 冰雹的危害有哪些案例?
    冰雹的危害有哪些案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是騰訊旗下的搜尋引擎--搜搜自主研發的互動問答社區。用戶可以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或者搜索其他用戶沉澱的精彩內容;在這裡可以感受到最熱烈的互助氣氛,瀏覽到最精彩的問答內容。
  • 重視中國社會工作的學術史意識
    歷史地看,社會工作和社會學之間總是有著不可割捨的關聯。雖說我們很難全部釐清社會學這棵大樹的「根」到底有多少,但社會學本身就不是無「根」的學科和學問。不管怎樣,在很大程度和很直接的意義上,這裡的「根」,自然會延伸至社會學的學術史。美國人類學家威廉·亞當斯(William Y.
  • 「無意義痛苦」的悖論
    羅伯特·伯頓在《憂鬱的解剖》一書中這樣寫道:「人這一生,沒有哪種狀態是令人滿意的。無論什麼年紀,都是如此:小的時候,仿佛在『奴隸主』的『殘暴統治』之下,只有無盡的『服從』;長大了,就得工作,為生活操碎了心;等老了,骨頭酸痛、聽覺遲鈍、視線模糊、頭髮花白、滿臉皺紋、聲音嘶啞,老得不認識鏡中的自己,對於別人和自己都是種負擔……」 正如伯頓四百多年前的這本老書所言,「無意義痛苦」並非新鮮事物。這些慣常的痛苦,我們的祖先也不能倖免。
  • 【時政】王軍檢查冰雹災害救災工作
    【時政】王軍檢查冰雹災害救災工作 2020-06-13 2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人生無意義,卻值得一過
    當我合上《人性的枷鎖》下冊這本書的時候,人生無意義這句話,猶如一個魔咒在我的腦海裡縈繞著,揮之不去。菲利普,一個落魄的小貴族,帶一點身體的殘疾。借著繼承父母的一點點遺產,可以任性的嘗試了會計員,畫家等不同的職業,其中畫家的經歷,可謂是他人生中一段比較重要的嘗試吧。
  • 年終薦書:多讀點書,讓自己快速成長起來
    前幾天隨手寫了一篇薦書的文章,沒想到深受大家喜愛,誠惶誠恐。其實那一篇只介紹了最近一兩個月看到幾本書,很不全面,既然大家喜歡,那就把我最近一年讀過的書都整理一下,一次奉獻給大家。在這裡做個說明,這些書都是本人最近一年完整讀過並認真寫過讀書筆記的,堅持原創,杜絕搬運。
  • 「狗屁不通生成器」的文章,為什麼能如此「狗屁不通」?
    這種事實對本人來說意義重大,相信對這個世界也是有一定意義的。鄧拓曾經提到過,越是沒有本領的就越加自命不凡。我希望諸位也能好好地體會這句話。」           以上文字節選自主題為《刺蝟公社》的文章,它的「作者」,就是「狗屁不通文章生成器」。     開頭有些煽情,是一句相當正確又沒用的話。
  • 冰雹對農業帶來的危害
    冰雹對農業的影響是巨大的。每年的4到6月是我國雹災發生次數最多的時段,為降雹盛期。這一階段恰好就是每年農業春耕的季節。冰雹的危害最主要表現在冰雹從高空急速落下,發展和移動速度較快,衝擊力大,再加上猛烈的暴風雨,使其摧毀力得到加強,經常讓農民猝不及防,直接威脅人畜生命安全,有的還導致地面的人員傷亡。直徑較大的冰雹會給正在開花結果的果樹、玉米、蔬菜等農作物造成毀滅性的破壞,造成糧田的顆粒無收,直接影響到對城市的季節供應,常年使豐收在望的農作物在頃刻之間化為烏有同時還可毀壞居民房屋。
  • 冰雹那麼重!如何在天空中形成?危害那麼大!如何來防止雹災?
    冰雹是夏秋季節常見的一種災害性天氣,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受到過不同程度的冰雹災害影響,尤其是農業生產,冰雹所經之處一片狼藉,大的冰雹甚至能破壞房屋、汽車,甚至人畜等出現傷亡!上文組圖是並不是某個被暴風雪侵襲後一地狼藉的場景,而是2019年6月30日墨西哥哈利斯科州瓜達拉哈拉市的罕見雹災,高達31攝氏度的天氣中遭遇了特大冰雹,整個城區陷入一片冰雹之中,甚至很多地區的冰雹厚度高達1.8-2M!
  • 安部公房著作《砂女》:社會異化,人無自由
    近日看罷日本作家安部公房的著作《砂女》,講了一個疲於工作與情感的男教師為了「不使自己在時間的洪流中像『河床』一樣被漸漸侵蝕」,在未告知任何人的情況下隻身來到遠方的海邊企圖捕獲一類罕見昆蟲,卻誤入一個圍困於沙海中的貧困村落後被囚禁,在屢次逃離失敗並被迫慢慢習慣後找尋到自身生命的價值意義與真正的「自由」的故事。
  • 林語堂談工作:只有人類為著生活而工作,工作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可我們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為生活而奔忙,欲求不滿,就得不斷爭取。人類哲學史一直貫穿著三個根本問題: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到哪裡去?換句話說,人類匆匆忙忙,慌慌張張,就只是為了活著嗎?那活著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 昨日德州迎來今年首場冰雹,未對農作物造成大的危害
    5月12日,德州市氣象臺陸續發布了大風藍色預警、雷電黃色預警和冰雹橙色預警。當天下午,夏津、平原部分鄉鎮出現冰雹,並伴有雷電、短時強降水和7-8級雷雨陣風。據記者了解,夏津縣冰雹主要出現在東李官屯鎮和香趙莊鎮,冰雹最大的有玉米粒大小,但是持續時間並不是很長。記者從德州市氣象部門獲悉,4個縣市區開展人工防雹作業,共發射炮彈60發,火箭彈23枚。 「當前德州的大田農作物以小麥為主,目前,小麥的生長正值灌漿前期。」
  • 薦書| 《三線陣CCD影像衛星攝影測量原理》——王任享
    薦書 | 《三線陣CCD影像衛星攝影測量原理》——王任享 2020-12-05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果樹遭受冰雹危害,還能不能補救,這個還得看危害到了什麼程度
    近幾天在貴州省的許多地區都發生了冰雹災害,而這一時節,恰好是糧食作物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候遭到雹子,損害是沒辦法估算的。桃樹在這個時候,當仁不讓是被危害比較比較嚴重的糧食作物了,由於這時的桃樹,絕大部分都處在幼果彭大期,在遭到冰雹災害時,幼果最非常容易被雹子砸到砸落。
  • 夜讀薦書|《奇點臨近》
    今天,2020年的第一次夜讀薦書,我們將和您分享夜讀嘉賓——東方港灣董事長但斌推薦的《奇點臨近》。但斌推薦:很多人擔心經濟的發展,但是如果切換到數字經濟,比如像晶片、5G、人工智包括基因技術等,你看到的是另外一個角度,我覺得人類社會的發展是指數級的變遷。《奇點臨近》這本書能讓你更積極看待人類社會的發展。
  • 寶雞:開展人影作業減輕冰雹危害 保護夏糧生產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張琳報導 5月15日,陝西省寶雞市大部分地方出現冰雹、大風、雷電、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寶雞市氣象局和各縣區氣象局提前預警,寶雞市人影辦積極組織隴縣、千陽縣、鳳翔縣開展高炮、火箭作業,減輕冰雹對夏糧作物的危害。
  • 薦書| 深解地球
    薦書 | 深解地球 2020-12-01 15: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短書評:如何適應一個工作越來越少的社會-讀《A world without...
    該書的主旨:是論述為何人類社會在未來幾十年間,會面臨大規模的結構性失業,以及我們應當如何應對。技術進步和自動化會讓某些職位消失,這樣的論斷不是第一次出現,但書中給出的論述,系統性地說明了為何這一次不同。書中首先將工作拆解為具體的任務,之後將任務分為常規的流程化與非流程化的,前者的代表是在工業流水線上擰螺絲,後者的代表是撰寫法律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