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抱著僥倖心理,我不會這麼倒黴,但現實還是狠狠地給了我一巴掌。」拿到HIV檢測報告後,19歲的小東(化名)感覺世界已經崩塌。家庭條件好,學習一直很優秀,高考以638分考上武漢某211大學,原本以為未來無限可能,沒想到人生好像突然之間被劃上了句號。
同樣的19歲,大一學生張明(化名)對這種絕望和懊悔深有體會。和「朋友」在酒吧過了一夜後,屁股開始刺痛流血,到醫院救助。三個月複查後,還是沒逃過感染愛滋病的魔爪。
高考結束,現在正是到了填寫志願報考學校的時候,對於即將迎來的大學生活,大多數人是滿心歡喜和憧憬。純淨無邪的校園,一般人不會將它和愛滋病聯繫在一起,然而現實卻是:大學校園已成了愛滋病的溫床。像小東和張明這樣年紀輕輕便感染上愛滋病病毒(HIV病毒)的人,在現實中遠比我們想像中要多。
愛滋病離我們有多遠?其實「惡魔」就在身邊
有數據統計,發現愛滋病在全球範圍內的發病量大幅上漲。2012年12月我國報告存活HIV病毒感染者為24萬人;到了2019年10月新增至95.8萬,新發現HIV感染者以每年1萬人的速度加速增長。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愛滋病防治組的統計數據表明,目前在我國,15歲到24歲之間的HIV病毒感染者,每年的新增病例在3000人左右,中國大學生群體中新感染HIV病毒人數正以每年30%到50%的增長率上升。
此前,上海有部分高校在校園內新增了「愛滋病檢測包」自動售賣機,上架當天就引起了學生們的瘋狂搶購。當然檢測結果也在意料之中,多名學生被檢測出HIV陽性。這說明在大學校園中,高危性生活較為普通,否則學生也不會對自己是否感染了愛滋病十分擔心。
目前國內的愛滋病感染情況依然十分嚴峻,每年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尤其是大學生愛滋病感染人數增加令人擔憂。愛滋病就潛伏在我們身邊,即使是在如「象牙塔」的高校校園也不能倖免。
為何青年學生容易被愛滋病「盯上」?
眾所周知,愛滋病病毒的傳播方式為性傳播、母嬰傳播和血液傳播。其中,性行為為主要的傳播方式,據統計,全國新發現的HIV病毒感染者和愛滋病人中,性傳播佔93.1%。
「在HIV病毒傳播過程中,有3類人群尤其要值得關注:一是長期從事於酒吧、夜總會或男女交往的場所等特殊行業人群,二是居住在衛生條件較差的群居民工;三是大學生群體。這三類人群都具備一個共同點,即是比較年輕,性功能旺盛,性活動比較頻繁,自然會增加HIV病毒的傳播風險。」
HIV病毒容易在青年學生中傳播,也與我國的性教育特點有關。近年來,我國大學生的性觀念、性心理和性行為趨於開放化,但是在性教育、性病的認識和防範方面卻相當薄弱。高校學生,尤其是大一大二的學生,他們剛剛告別高考,離開老師和家長們的管控和約束,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上都想追求「自由」。
一部分人,為了宣洩自己的情緒,找到情感的釋放空間,他們在網絡上尋求安慰。刺激的感覺戰勝了理智,自認為愛滋病離自己很遙遠,不會被感染。對於性行為,尤其是同性的性行感到新鮮,想「嘗試一下」,又不了解其中的風險。認為男性同性之間沒有避孕需要,不用採取防護措施,導致「男男」成為大學生HIV病毒感染最高危的群體。
另一部分人,面對社會中各式各樣的誘惑,難以鑑別和把控,長期流連在酒吧、夜總會等社交場所,一次次的放縱,讓HIV病毒有機可乘。
感染HIV病毒多久會有症狀?錯過這個時期難察覺
愛滋病是一種由感染HIV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張濱教授表示,從感染HIV病毒到發展為愛滋病患者,往往要經過數月甚至長達10年的潛伏期。所以有些人在感染了愛滋病毒後,並不會立即出現症狀。
HIV病毒在進入人體後,會經過急性期、無症狀期和愛滋病發病期三個主要階段。急性期在感染病毒的半個月到一個月左右,這時患者身體會表現與感冒類似的症狀,如發熱、噁心、嘔吐、皮疹、關節痛等,一般症狀輕微,往往不會聯想到愛滋病,容易誤診。
「隨著急性期症狀消失,患者會進入無症狀期,該階段持續時間長,可達8-10年,甚至20年,一般只有做了HIV檢測才能發現。」
當愛滋病真正進入發病期時,由於HIV病毒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從而感染多種疾病,任何一種惡性腫瘤都有可能發生。患者可出現身體消瘦、持續性高熱,記憶力減退等多種症狀,愛滋病的威力和殘酷往往在這時候體現,很多患者最終並非死於愛滋病,而是由於免疫力低下而導致的其他嚴重疾病。
得了愛滋病等於判死刑?規範治療或許有「緩刑」機會
對於很多人來說,得了愛滋病就像是拿到了一道「死亡令牌」,等於判死刑。雖然愛滋病在治療上已經取得很好的提升,但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有效的疫苗或特效藥來根治愛滋病,愛滋病依然是一種不可逆的病症。
但無法治癒並不代表不治療。一旦懷疑自己可能感染上HIV病毒,應立即前往醫院,在72小時內服用「阻斷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斷病毒的傳播。即使錯過最佳的阻斷時機,也要儘早做HIV檢測,知曉自身的感染情況並規範服用抗病毒治療藥物,減少疾病的進程,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
雖然在目前階段無法治癒愛滋病,但感染HIV病毒後並非會立即致命。多數愛滋病患者從感染病毒到死亡仍然有幾年或數十年的生存時間。隨著目前醫療技術的發展,人類在未來或許能找到治療愛滋病的有效方法。在此之前,患者不能自暴自棄,應該聽從醫生的建議規範治療,說不定哪一天就為自己贏來了生命「緩刑」的機會。
重視性教育,預防和遠離愛滋病
多了解一點愛滋病的知識,多認識一些愛滋病的風險,學會預防和遠離危險性行為,或許就不會有現在的「悔不當初」。
其實歷來我們國家對愛滋病的宣傳還是非常重視的,無論是在校園還是街道,每年都有專業的機構通過講課、展覽的方式深入開展教育。然而愛滋病還是防不勝防,這說明無論是家長還是社會,對於孩子的性教育及性疾病的科普認知仍有待重視和提高。尤其是大學生群體,更應該潔身自愛,懂得保護自己,了解基本的性健康常識。
在預防愛滋病方面,建議要做好這幾點:
了解基本的防「艾」知識,樹立防「艾」意識。避免不安全的性行為,無論是發生男性同性行為還是異性之間的性行為,一定要堅持全程正確佩戴安全套,能極大降低感染風險。在發生了高危行為後,如懷疑有感染風險,應及時聯繫當地疾控中心,在72小時內服用「HIV阻斷藥」,能大幅減少感染HIV病毒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