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匯有初董事長兼總裁王茜:以Space Touching技術孵化科技獨角獸...

2020-12-04 中華網家電頻道

1831年10月17日,「交流電之父」麥可·法拉第首次發現電磁感應現象,並進而提出電磁感應定律,這一電磁場「隔空感應」原理的發現徹底引爆電磁學產業應用。

歷史也在「隔空交互」,致力於空間精準觸控技術研發和應用解決方案設計的智匯有初(廣州)科技有限公司,於2011年建立研發團隊,聘請承擔過國家「863計劃」項目的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畢業生,用3年時間突破全球領先的Space Touching技術。2015年開發出第一代、第二代樣機,並於2016年12月首次面向全球市場推出量產的第三代「光電腦」。整個項目十年磨一劍,共計投入近1億元,向科技先軀隔空致敬!

這是全球首款「光電腦(英文名稱『Light-based Personal Computer』,簡稱『LPC』)」新品類產品,從「新技術、新交互、新品類、新產業」四個層面顛覆人們對新物種的認知,集合傳統電腦、投影儀、電視功能於一身並有望取而代之,共有月光銀、玫瑰金、香檳金、魅海藍四種顏色可選,官網售價僅9999元/臺。

顛覆技術,深入人工智慧交互「無人區」

基於Space Touching技術,智匯有初發展了硬體應用和解決方案兩大核心業務。這款光電腦產品是Space Touching技術的首款硬體應用產品,擁有20餘項國內專利和4項國際專利。

該技術中文簡稱「空間觸控技術」,全稱「空間動作精準識別與智能控制技術」。

首先,通過單目或多目光學系統進行超像素分析,對空間的手勢、關節姿態、物體運動等進行精準識別;然後,基於圖像處理器和處理軟體搭載的圖像處理算法,建立人體手勢動作模型;進而,實現人體動作精準定位識控。

這是一次空間交互技術「無人區」的成功探索,除了光電腦硬體應用,解決方案也在深圳寶安機場國際廳成功落地,意味著Space Touching技術啟動了人體動作空間交互時代,而突發傳染病疫情「隔空交互」需求,則激活了更廣闊的產業應用想像空間。

顛覆交互,邁進第三交互時代

自從計算機誕生,人類就面對人機互動思考新維度——人適應機器,還是機器適應人?基於這一點,我們把人與機器的交互方式劃分為「人適應機器」和「機器適應人」兩個時代。

縱觀人機互動方式的發展,以機械按鍵為代表的一維交互——第一代交互方式和以觸控屏幕為代表的二維交互——第二代交互方式均屬於「人適應機器」,而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技術的誕生為機器適應人提供可能,Space Touching技術依託人工智慧晶片,搭載處理軟體,綜合大數據分析與推演,實現「空間動作精準識別與智能控制」,即三維交互——第三代交互方式。

而光電腦打破人機互動思維定勢,通過光學系統識別手勢動作,實現空間動作精準識控功能,實現人與機器智慧感應交互,更「懂」人的輸入和輸出方式顛覆了人們對傳統電腦的概念。整個「機器感應人體動作,識別人體動作,執行人體動作操控意圖指令」 過程,也激發人機互動的終局想像——人體感應交互。

為此,董事長兼總裁王茜女士受世界知名計算機專家、美國馬裡蘭大學計算機系David教授邀請,就Space Touching 技術與應用進行分享,足見該技術的前瞻性、突破性、震撼性。

顛覆品類,第四代電腦新物種

從「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慧之父」艾倫·麥席森·圖靈破解德國密碼系統Enigma以來,電腦經歷了巨型機、臺式機、筆記本三個時代,電腦越來越小,越來越簡單,功能卻越來越強大,每個新一代電腦誕生都在顛覆上一代,第四代電腦——光電腦也不例外。

對於新品類 「脫胎換骨」是原則。新品類消滅鍵盤、滑鼠、屏幕同時,取而代之以光鍵盤、光觸板、光屏幕,世界首創了光觸板,通過人工智慧進行信息採集、存儲、處理、通訊,不僅是被動的數值計算和處理機器,更是面向空間信息採集、處理、推理、聯想、學習和理解的機器「人」,主動適應用戶判斷、決策,提升交互效率。

對於交互「少就是多」是前提。新品類採用高強度航空鋁材與第三代2.5D玻璃融合性設計,36道精湛的CNC切割工藝,一體式外觀榮膺中國創新設計「紅星獎」;配合極簡設計與高強低密材料,光外設減重加持,實現總質量「635克≈一瓶礦泉水」極致輕量化;光屏幕不僅低能耗,更允許用戶在14至200寸屏幕之間多場景自由切換、縮放,避免眼睛傷害的同時,也提升電池續航;光鍵盤採用兼具科技感與視力友好的綠光,純手勢交互,所感即所得,從用戶體驗出發的互動設計,更適合高效率人士。

對於品質「全球供應鏈」是保障。新品類全球頂級供應鏈貫穿設計、研發、生產流程,比如採用intel處理器和Windows10作業系統,搭載8GB內存,256G SSD固態硬碟,還增加了Multiple Desktops功能,允許用戶外接藍牙設備,並在富士康採用「蘋果」品控標準共線生產。正如「一切盡在掌控,世界盡在手中」,這是用戶的感覺,也是產品研發、生產的寫照,所有精益求精全力以赴高效率體驗。

對於需求「直擊場景」是終局。新品類「機身尺寸65*103*26(mm) ≈化妝包」,「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它比桌上型電腦移動性好,比筆記本屏幕大,比平板電腦辦公性能和運算速度高,且久看不傷眼。其科技感足,互動性強,滿足商務會議演講儀式感、科技精英身份標籤認同感、體驗營銷的科技感、膠片電影的年代質感、家庭孩子網課興趣的奇幻感,而便攜性、移動性、輕便性更允許多場景無縫高效率切換;交互直接、開機快、懂得用戶意圖,節省時間;空間交互方式展現用戶「運籌帷幄,決勝千裡」領袖風範;新物種顛覆精神匹配用戶「敢為天下先」的創新氣質,可謂「商務精英標配」!

目前,光電腦獲得包括獵聘網CEO戴科彬、《人民的名義》總監製李學政、褚酒股東肖生華、陌陌投資人鄭剛、胡桃裡CEO詹宗德、東方IC董事長匡展宇、社群鼻祖管鵬在內一大批商業界、創投界、影視圈高端用戶青睞。

顛覆產業,科技獨角獸賦能潛質

目前,中國市場整體處於「消費升級」階段,面對全球品牌、產品競爭,考驗的是中國企業背後技術、品類、產業升級能力。「達爾文主義」是市場永恆的法則,淘汰落後產能,扶持新科技,社會化大生產效率實現質的飛躍,中國產業與消費才能同步邁向一個新臺階、新時代。

依託中國發力「新動能」和「中國製造2025」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關鍵機遇,搭乘5G、AI、大數據快車,以智匯有初為代表的科技獨角獸「潛力股」,大力推廣Space Touching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持續賦能,催生新品類、新物種、新產業,淘汰舊時代。以Space Touching技術賦能電腦誕生光電腦新品類為例,持續賦能手機、汽車、智能家居、辦公、機器人、醫療、軍事、AR/VR、遊戲、教育、營銷、政務、展覽、餐飲等領域,更新迭代舊產業,升級新產業,激活中國經濟新引擎。

科技改變生活,化用馬雲名言「所有產業,都可以用Space Touching技術重新做一遍!」未來Space Touching技術在政府和企業領域廣泛應用,徹底革新交互方式,誕生空間交互「硬體、軟體、內容」大產業、大時代!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電影《唐人街探案2》中的黑科技,智匯有初VR投影電腦做到了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去年一部很火的賀歲電影《唐人街探案2》,電影中KIKO大秀黑科技, 隨身飾品秒變袖珍電腦,在所有偵探都被關在監獄中的情況下,用自己專屬的黑科技解救眾生,讓我們著實震驚了一波。而就是這樣一個片段讓一款科技產品發生了「翻紅」現象。
  • 深圳-矽谷跨洋孵化「獨角獸」
    深圳商報記者 王海榮 能夠快速掃描房子,讓跨國看房輕鬆實現的VR技術;基於計算機視覺技術的自動外觀質檢系統;針對智慧城市的電動汽車充電解決方案;通過腦電波進行操作的VR眼鏡…… 4月23日,27個來自美國矽谷的科技創業項目,聚集到位於深圳市南山區的深圳清華信息港,面對深圳創投機構進行路演,創業團隊的成員則來自美國、以色列、芬蘭、韓國、新加坡等地。
  • 獨角獸企業重慶峰會召開
    會議邀請到新加坡TETMON創始人兼CEO Yinghan Hu(胡穎漢),新加坡DECOD創始人兼董事長Haiyan Zhi(支海燕),新加坡ADVANCE.AI(領創智信)中國區總裁Richard Chen(陳裕)等3家新加坡企業負責人,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副司長彭鈱荃和投資中心主任謝璦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政企總監胡英、國際企業發展局重慶處長SUSANNA
  • 中科智匯工場發起《見證》媒體專訪活動,首期內容上線
    「尤其是接觸到中科智匯工場後,了解到它是專門服務中科院開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的科技創新綜合體,並重點推進數位技術、裝備製造、智能硬體等3個垂直產業領域加速器建設,這與我們的未來發展不謀而和,我們率先於去年中科智匯工場建成時就落戶在此。」王永生說,感覺企業又回「家」了。
  • 祝賀溫志芬董事長、陳瑞愛副總裁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溫氏股份董事長溫志芬,溫氏股份副總裁兼肇慶大華農公司董事長陳瑞愛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出席大會接受表彰。溫志芬董事長和陳瑞愛副總裁同時獲得了全國勞動模範這項國家授予勞動者的榮譽,是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對他們艱辛奮鬥、勞動奉獻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對溫氏股份為推動我國現代農業發展,帶領合作農戶奔康致富,保障肉類食品安全,開拓創新、實幹擔當的企業精神的褒獎。
  • 他們探尋獨角獸發展壯大的秘笈
    主題演講環節,新加坡Tetmon創始人胡穎漢、杭州數夢工廠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陳良、豬八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劉川鬱等獨角獸企業家分享培育、發展、壯大企業的歷程,介紹了企業未來的發展思路,並對重慶如何引進培育獨角獸企業提出了建議。新加坡Tetmon創始人、董事長胡穎漢介紹新加坡「核高基」企業,分享如何做好科技創新的催化器。
  • 智匯八方|啟迪科技園賦能數字經濟 打造重慶人工智慧產業新高地
    今日,記者來到啟迪科技園,看看這個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產業聚集的科技園區,都有哪些特色企業。聚集人工智慧、大數據產業開啟「孵化+投資」創新孵化模式2017年5月啟迪科技園落戶重慶,成為啟迪控股在西南地區布局的首個科技園。
  • 有屋科技和騰訊微視等共建全國家居直播平臺
    3月27日,少海匯雲生態大會暨海爾智選平臺會在線上舉行,有屋科技宣布與騰訊微視、齊魯融媒等共建家居直播平 在2019年成員企業擴容至59家、核心企業年產值突破200億後,少海匯正在加速千億級智慧家居生態平臺的進程。
  • 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榜單在青島發布 217家中國企業上榜
    他表示,青島具有濃厚的獨角獸基因,擁有分層孵化體系的優勢高成長企業培育庫,構建了企業從專精特新到細分市場隱形冠軍,從隱形冠軍到小巨人,從瞪羚到獨角獸的成長培育機制。這裡有著獨角獸企業最急需的創新生態和產業生態,出臺了獨角獸企業培育和獎勵政策,構建企業培育庫,為企業提供輔導培訓、技術對接、管理諮詢等全方位的線上線下服務,並著力打造獨角獸全生態加速示範基地,以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機制推動。
  • 「智匯瀟湘」2020年院士專家行在長沙舉行
    紅網時刻6月29日訊(記者 盧欣)6月29日,由湖南省科技廳、長沙市政府主辦,湖南省院士諮詢與交流促進會、長沙高新區管委會承辦的「『智匯瀟湘』2020年院士專家行——全球疫情下生物醫藥創新與發展」研討會在長沙舉行。省科技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一級巡視員賀修銘等出席活動並講話。
  • 參與起草7項國家標準,這家智造莞企有哪些發展密碼?
    其中由廣東匯興精工智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匯興智造」)參與起草的國家標準《傳感數據分類與代碼》獲準公布,並正式實施。截至目前,匯興智造參與7項國家標準起草,獲得授權專利54項。為何東莞智造企業能否擔任國家標準起草單位,參與起草7項國家標準呢?其中有哪些發展的密碼呢?近日,南方+記者採訪匯興智造董事長、總經理鍾輝揭開其中的密碼。
  • 走進西安「獨角獸」企業
    何海洋 陝西強森社區醫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 我們也是在全國首創了15分鐘便診生活圈,我們主要是想打通城市就醫難最後
  • 車路協同按下「加速鍵」 中智行董事長兼CEO王勁:這是中國自動駕駛...
    車路協同按下「加速鍵」 中智行董事長兼CEO王勁:這是中國自動駕駛超過美國的最大機會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
  • 挖掘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早期項目 中科智匯工場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挖掘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早期項目 中科智匯工場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 新思大會現場乾貨:FinFET之父胡正明力推新技術,10倍降低晶片功耗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文 | Lina智東西6月19日上海報導,今天,新思科技(Synopsys)舉行了開發者大會,新思科技中國董事長兼全球副總裁葛群、新思科技總裁兼聯席CEO陳志寬、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副總經理、無線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山枝、
  • 美國相干(Coherent)公司換帥 Mattes接任總裁兼執行長
    Mattes為公司的新總裁兼執行長。此前,Mattes曾任麥肯錫公司高級顧問、迪堡-尼克多夫公司總裁兼執行長。在Andy Mattes的建議下,相干董事會還任命在公司擔任了13年高級執行官的Mark Sobey博士為公司的新執行副總裁兼營運長。相干前任總裁John R. Ambroseo博士將在明年年底之前擔任公司的特別顧問,以確保平穩和成功的過渡。
  • 解讀中國首隻衛星網際網路獨角獸!
    (銀河航天首發星在軌模擬圖)1、衛星網際網路帶來消除信息鴻溝的可能在紀錄片《我和我的祖國》中,銀河航天董事長兼打造實力隊伍,除了技術硬核,更需要有對浩瀚星空的熱愛,因為航天工作是一件看起來「很酷」的事情。
  • 浙江日報|智匯未來 才聚園區 衢州智造新城:人才創業園為高質量...
    8月17日,浙江日報16版封底刊登文章《智匯未來 才聚園區 衢州智造新城:人才創業園為高質量發展添翼》,全文如下:衢州全力打造四省邊際人才集聚「橋頭堡」(之一)。集聚創新創業人才,釋放人才創造活力。2020年首批才創園項目評審中有20個優秀項目入選「衢時代雙領計劃」,目前才創園已集聚各類人才4000餘名,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等各類人才平臺30餘個;一批產學研平臺相繼落戶,氟矽鈷新材料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首批26位教授帶領的70餘名專家已為園區提供技術服務30餘次;4月28日東南數字研究院華友分院正式揭牌,成為衢州唯一一家設在企業的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