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早期項目 中科智匯工場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2020-11-28 北京商報

挖掘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早期項目 中科智匯工場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出處:北京商報 作者:王晨婷 攝影記者:王晨婷 網編:陶鳳 2020-11-18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11月17日,由中科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北京分院)、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指導,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北京科學技術開發交流中心主辦的「智匯行動」概念驗證創新大賽——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專場路演在中科智匯工場多功能廳舉行。此次活動旨在挖掘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早期項目,篩選具有前瞻性的未來科技項目,加大對中科院早期項目的扶持力度。

參與此次路演的5個項目分別是:快速雙光子超高解析度螢光顯微鏡、大尺寸石墨烯玻璃、納米纖維素基全生物降解薄膜產業化示範、新型可清理重複使用自吸式防塵口罩、基於小數據人工智慧的精準醫學解決方案。

路演採取專家評審制,參評項目最終得分為各位評委評分的平均分。同時,最終的分數將作為年底「智匯行動」概念驗證創新大賽項目決選的重要依據。對成功入選2020年度「CAS概念驗證」計劃的項目,將獲得:概念驗證專項資金、專屬技術經理人跟進並提供科技服務、智慧財產權與法律顧問、「CAS空間」入駐辦公、產業資源與地方市場資源對接、項目包裝及品牌推廣、中科學院科技創新管理培訓等支持。

本次路演是「智匯行動·概念驗證創新大賽」系列活動中的一場,目前中科智匯工場正以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項行動為抓手,在中科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北京分院)和海澱區政府的指導下,通過「概念驗證創新大賽」、「概念驗證中心」、「概念驗證學院」、「概念驗證基金」4大模塊,積極打造「CAS 概念驗證計劃」,支持中科院早期項目成長,支撐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創新戰略高地。

相關焦點

  • 中科智匯工場發起《見證》媒體專訪活動,首期內容上線
    為助力優質項目市場推廣,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市場化,中科智匯工場聯合媒體發起以「挖掘發展潛力,見證企業成長」為主題的《見證》企業專訪活動,講好科學家的故事,傳播創新項目。 本期走進致力於「能源系統核心動力裝備研發」的永能動力。
  • 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科創大數據平臺正式上線
    但也不可否認疫情的蔓延導致整個社會運轉受阻,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更是受到嚴重打擊,產學研線下對接工作難以開展,科技成果產業化拓展幾乎停滯。  局怎麼破?中科智匯工場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中科院北京分院的指導和支持下,由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統籌,中科智匯工場運營的「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科創大數據平臺」將千頭萬緒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轉變為可線上開展的結構化工作,以此助力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工作持續有序開展,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 前沿科技成果轉化呼喚「耐心資本」
    量子直接通信技術、超導量子計算……談及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北京量子院」)取得的這些成果,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量子院院長薛其坤有些自豪,但他又告訴《中國科學報》,「讓量子科技研究的成果及時轉化,提高轉化效率,是值得重視的問題。」
  • 北京懷柔加快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原標題:加速構建「科學+城」城市框架,為北京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懷柔加快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揚帆啟航,新型研發機構與研究院快馬加鞭,硬科技孵化器和加速器嶄露頭角,完善新型城市形態畫龍點睛,懷柔科學城、國際會都、中國影都同頻共振
  • 「宇宙中心」實現「智造」轉型
    在中關村智能製造大街,圍繞人工智慧、智能硬體等領域的產業鏈資源、專家資源將形成獨特的創新生態,構成「懂智造」的服務生態。  中關村海澱園相關負責人說,中關村智造大街還將進一步實現四個功能定位:智能硬體產品創新,專業力量實現從0到1;智能製造標準創製,推動國際國內標準制定、推廣;國際技術交流,融合全球人才之智;科技成果輻射推廣,匯全球高端科技。
  • 上海分院與上海市嘉定區舉行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
    會上,「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行動(嘉定)」揭牌。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劉宇與國家電網上海市電力公司籤約「高安全水系鈉離子電池儲能技術產業化」項目,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王建國與上海宜山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籤約「6kW高功率非球面光學薄膜的工程化應用」項目。嘉定科嘉示範園進行會上推介,並與相關研究單元和企業、中科賦能與興業銀行嘉定支行進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
  • 廣東省科學院助力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有聲—新聞—科學網
    依託 2017 年「珠江人才計劃」創新創業團隊項目,周成虎院士加盟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並於2017年6月創辦廣州中科雲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雲圖」);2019年9月引入廣東省科學院佛山產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佛山產業技術研究院)的戰略投資,並在佛山開設工廠。「成果的快速投產,與廣東省科學院的推動密不可分。」周成虎對《中國科學報》表示。
  • 河南中科軟智的科研實力
    中國科學院集科研院所、學部、教育機構於一體,共擁有12個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如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823名院士,承擔20餘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與運行。在新時期新階段,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深入實施「率先行動」計劃,正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努力實現「四個率先」目標,即「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 杭州中科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成立
    杭州中科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成立 2020-06-06 09:08:48
  • 河南中科軟智數位化的科研實力
    中國科學院集科研院所、學部、教育機構於一體,共擁有12個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如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823名院士,承擔20餘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與運行。在新時期新階段,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深入實施「率先行動」計劃,正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努力實現「四個率先」目標,即「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 懷柔: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全面加速
    中科院物理所所長方忠介紹,「一裝置兩平臺」作為國家發改委和北京市圍繞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布局、第一批啟動建設的國家大科學裝置和前沿交叉研究平臺,承載著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物質科學研究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使命。
  • 安徽合肥國家科學中心:培育
    ……作為全國第二個獲批建設的國家創新體系基礎平臺,安徽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聚焦前沿科技謀發展,將重大原創科研成果源源不斷的轉化為產業創新成果,成為驅動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源」。2017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批覆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規劃該中心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環境四大科研領域,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科技競合,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以中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重點科研機構為基礎,兩年多來,合肥國家科學中心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湧現。
  • 同濟大學發布「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科技成果」 將全力推進優秀科研...
    ,治療難治性皮膚病療效顯著的新型實時可控無痛光動力治療智能系統,對癌症進行高效、靈敏檢測的新型循環腫瘤細胞檢測納米技術……12月22日下午,同濟大學「2020年度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科技成果」發布。作為同濟大學加速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又一實際行動,今年7月,同濟大學2020年度「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的科技成果」評選活動正式啟動,面向各學院、附屬醫院及學校控股所屬公司的科研團隊或人員開展。11月,來自政府、行業、投資、專業技術等領域的40餘位專家和學者,對科技成果進行了初次評選,25項成果脫穎而出。
  • 全國技術轉移公共服務平臺攜手中科院人才中心舉辦「科技成果轉化...
    「走進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高級研修班暨「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及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於11月20日—21日在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舉辦會議活動由中國科學院人才交流開發中心、八月瓜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全國技術轉移公共服務平臺聯合主辦。會議於11月20日進行了「走進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高級研修班「課程,組織了「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及實踐、科研項目智慧財產權全過程管理、中科院研究所科技成果轉化」專題研修,並參觀中國科學院創新成果展。21日舉辦的「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及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內容更加豐富,分為9個主題演講和成果對接交流。
  • 昌發展「未來奇點」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活動即將啟幕
    其中,儀器科學與技術、教育、安全科學與工程等一流學科及航空發動機氣動熱力、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雷射增材製造等七十餘個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也逐步開始在園區布局發展。基於沙河高教園區良好的科研、人才及創新資源,北京市市長陳吉寧在調研中指出:「要打造以奇點中心為中心的校城融合示範基地,加快沙河高教園校城融合建設,推動高校成果儘快實現資本化、產業化。
  • 中國科學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成果掃描—新聞—科學網
    ■本報記者 沈春蕾 鄭金武 挖掘重大項目、開展與中關村海澱園區等企業的對接、建立智慧財產權運營平臺、實現科技與金融的結合、打造國際技術轉移平臺…… 近五年來,中國科學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以下簡稱北京中心
  • 中科院自動化所腦科學領域科技成果轉化研討會在京舉行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6月18日,由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主辦、自動化所腦網絡組研究中心——中科搏銳承辦的「自動化所腦科學領域科技成果轉化研討會」於「與會代表就「腦網絡組圖譜及其在腦認知與腦疾病中的應用」「腦科學技術成果到臨床醫療器械轉化」「移動CT的研發與臨床應用」「腦氧飽和度和監測:基礎與臨床應用」「無創腦血氧監測及臨床應用」等為主題進行了專業分享。
  • 市委全會•觀察 | 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只有科學研判、實事求是、落地有聲,才能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強省會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為濟南今後的創新之路謀篇布局:強化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科技自立自強,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建設人才強市,營造優良創新生態,打造科技創新重要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