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大會現場乾貨:FinFET之父胡正明力推新技術,10倍降低晶片功耗

2020-12-08 智東西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文 | Lina

智東西6月19日上海報導,今天,新思科技(Synopsys)舉行了開發者大會,新思科技中國董事長兼全球副總裁葛群、新思科技總裁兼聯席CEO陳志寬、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副總經理、無線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山枝、清華大學教授汪玉等進行了分享。FinFET之父胡正明教授和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也作為特邀嘉賓進行了視頻分享。

其中,胡正明提到,他最近一直在進行「負電容電晶體」項目的研究。這項技術由2018年伯克利另一位教授提出,是一種非常有潛力的半導體新技術,可以把半導體功耗降低10倍。

一、陳志寬:當前半導體產業三大驅動力——汽車、安全、AI

▲新思科技中國董事長兼全球副總裁葛群

在簡短的開場致辭中,新思科技中國董事長兼全球副總裁葛群介紹了近期半導體產業中最值得關注的新技術,包括5nm工藝進展、ZeBu仿真加速、5-10倍收斂加速、以及20%的PPA增長。葛群還補充道,跟去年相比,新思科技的開發者社區增長了18%。

新思科技總裁兼聯席CEO陳志寬認為,汽車、安全、AI這三大產業正在當前對整個半導體產業進行著驅動與顛覆。

下圖中,我們可以在上中下看到三條發展線路圖,分別是全球半導體技術發展線路、中國半導體技術發展線路、以及新思科技的發展線路。

陳志寬表示,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中國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新一輪AI晶片浪潮中,中國晶片力量正在不斷崛起發聲。

在半導體的三大產業驅動力中,汽車被陳志寬排到了第一位。隨著汽車智能化、自動駕駛、電動化等新技術的崛起,帶來的是與之相對應的汽車半導體全產業鏈變革,包括7nm、Big Designs、視覺處理、5G、人工智慧等。

不過,由於汽車產業特殊性,設計一個汽車晶片往往更加複雜,因為汽車需要更高的安全性、更長的使用周期——「你不會有一臺用了10年的手機,但是你會有一輛開了十年的車。」陳志寬說。

而在安全方面,陳志寬首先強調所有複雜的晶片都面臨挑戰,不僅是最近面臨安全漏洞風波的英特爾。半導體信息安全包括方方面面,網絡、軟體、處理器、安全IP、IoT設備等等,眾多環節缺一不可。

此外,人工智慧——作為一項將持續改變世界的力量——也正在改變著半導體產業。除了AI晶片之外,以新思科技為代表的晶片設計上遊工具同樣在引入人工智慧以優化設計流程,包括利用AI進行功耗/性能的優化、專門為機器學習準備的數據處理架構、專門用於AI晶片設計的新工具等。

二、胡正明:全球頂尖的晶片公司都很迷茫

FinFET之父胡正明教授和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也都分別作為特邀嘉賓進行了視頻分享。

胡正明認為,半導體行業大概每隔20年就會有一個危機出現。20年前,大家一度非常悲觀,看不清以後能用什麼技術才能把晶片性能做得更好、功耗更低、同時還要控制成本。胡正明說,「不過自從FinFET(技術出現)以後,大家好像把這個事情忘記了。」

而現在,行業似乎又到了20年的循環節點,現在全球最尖端的公司都不知道,10年、20年以後,當我們把7nm、5nm、3nm、2nm做完之後,半導體行業還有什麼創新發展?

因此,對於現在半導體行業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找到長遠的路。

胡正明補充道,他最近一直在進行「負電容電晶體」項目的研究。這是一種非常有潛力的新技術,可以把半導體功耗降低10倍,還可能帶來更多好處。

▲李開復

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同樣提出,對於開發者來說,提前看清未來趨勢、提早學習、提早擁抱未來非常重要。人工智慧是未來的一大重要技術浪潮,此外區塊鏈、AR、VR等技術同樣值得關注。

三、汪玉:邊緣AI是半導體產業新機會

汪玉教授首先介紹道,自己在清華已經接近20年了。從2011年開始,他便在清華做深度學習加速器的項目,2015年參與創辦了國內AI晶片獨角獸之一深鑑科技,2018年,國際FPGA巨頭賽靈思收購了深鑑科技。

汪玉提出,提高晶片能量效率有三種方式:

1、尺寸微縮、異構多核(通用處理器);

2、進行軟硬體系統優化升級(比如定製的神經網絡加速器);

3、新器件+新模式(存算一體、量子計算、光計算等);

由於各個廠商對於AI計算的通用型、效率各自有著不同需求,因此目前市面上的AI晶片方案眾多。谷歌、英特爾、華為、百度等巨頭也在打造自己的雲端晶片解決方案。

不過,當前的高性能晶片集中在雲端(計算、存儲、分析)和終端(展示、交互),但其實我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環節——邊緣計算。邊緣基站、車輛、路由器中的智能晶片都是什麼產品?至今我們還不知道。汪玉提出,這可能是半導體產業的一個新機會。

▲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副總經理、無線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山枝

此外,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副總經理、無線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山枝還進行了5G技術相關的分享,他提出,4G帶來的行動支付等應用崛起,在過去10年裡顛覆了消費網際網路,顛覆了我們生活的許多方面。而對於5G來說,5G影響的將不僅是消費者,還將對工業網際網路及產業升級帶來巨大推動。

結語:10年之後,半導體產業下一步

隨著半導體製程的不斷發展,摩爾定律的推進節奏開始不斷放緩,業內更是陸續出現了「摩爾定律已死」的論調。正如胡正明教授所言,如今半導體行業回到了20年周期的「危機」點,全球最尖端的晶片公司都不知道,隨著摩爾定律推進到極致後,半導體行業的創新發展在哪裡。

從本次新思科技開發者大會來看,這個問題的答案也許藏在人工智慧裡,也許藏在半導體的新材料、新器件、新模式裡,全行業都在不斷探索前行。

相關焦點

  • FinFET教父預測:新電晶體點燃晶片產業未來
    被譽為「FinFET教父」的中研院院士胡正明在日前於美國舉行的「新思科技產品使用者研討會」(Synopsys Users Group;SNUG)上指出,新的電晶體概念能夠為晶片產業點燃持續發展數十年的動力。   在新思科技執行長發表同樣樂觀的看法後,胡正明也引用軟體設計工具進展,分享了他的想法。
  • FinFET憑什麼應用於新一代ASIC礦機晶片?
    因為被設計為只進行某一挖礦需要的特定算法,所以ASIC晶片的設計可以簡單的多,成本也低的多。不過最重要的是,就挖礦算力來說,ASIC可以比同時代的CPU、GPU高出幾萬倍甚至更多。例如當前主流的螞蟻礦機S9,就是一個標準的ASIC礦機,使用了189片ASIC晶片,算力達到了13.5TH/s,而整機的價格只有1萬元人民幣,功耗僅為1350W。作為對比,當前電腦顯卡旗艦GTX1080Ti挖礦的算力基本不會超過60MH/s,60M與13.5T相差了好幾十萬倍,並且一塊GTX1080Ti的價格就是7000元,單卡功耗基本都在300W以上。
  • 中國微電子所在FinFET工藝上的突破有何意義?
    微電子所殷華湘研究員的課題組,利用低溫低阻NiPt矽化物在新型FOI FinFET上實現了全金屬化源漏(MSD),能顯著降低源漏寄生電阻,從而將N/PMOS器件性能提高大約30倍,使得驅動性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基於本研究成果的論文被2016年IEEE國際電子器件大會(IEDM)接收,並在IEDM的關鍵分會場之一——矽基先導CMOS 工藝和製造技術(PMT)上,由張青竹做了學術報告。
  • ARM首款 5nm LPE 晶片曝光:功耗降低20%
    [PConline 資訊]據外媒報導,ARM即將推出的全新下一代CPU,代號為「Hercules」的晶片將採用三星最新的5nm LPE工藝,預計最快將於2020年登場。據悉,Synopsys(新思科技)的設計工具Fusion Design Platform和QuickStart Implementation Kit已通過三星(Samsung Foundry)的5nm LPE工藝認證,在有效的降低設計功耗的同時,還提升了性能。
  • 三星推出用於144MP圖像傳感器的14nm FinFET技術!有助於降低功耗
    目前,手機上應用的最大的相機傳感器是108MP,然而廠商對於相機技術的追求還在繼續,關於144MP圖像傳感器的技術已經出來了。在2019年IEDM大會上,三星的一個團隊展示了一種基於14nm FinFET工藝的144MP圖像傳感器技術。
  • 3D電晶體技術:FinFET
    3D電晶體技術:FinFET  FinFET的發明人為美籍華人胡正明(Chenming Hu),早在2011年就開始了對FinFET的研究。胡正明於1947年生於北京,現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傑出講座教授、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系兼職教授、中國科學院微電子所榮譽教授、臺灣交通大學(新竹)微電子器件榮譽教授。
  • 新思科技IC Validator憑藉突破性技術實現更快速物理籤核收斂
    40% 機器學習驅動的對問題源頭的分析可加快設計收斂速度 創新的Explorer LVS 相較於傳統的LVS檢查方法,可提高30倍速度,同時內存使用減少30倍 新思科技(Synopsys, Inc., 納斯達克股票代碼:SNPS)近日宣布其IC Validator物理驗證解決方案的最新版本啟用上市
  • 「重磅」電晶體達極限 胡正明「預言」摩爾定律變慢、IC增長放緩
    作者:DIGITIMES 張語芯作為摩爾定律的指標性人物,胡正明不僅是延續定律的「推手」、發明FinFET與FDSOI的科學家,同時也是前瞻行業未來的「預言者」。胡正明10日在中國國際半導體技術大會(CSTIC)上持「謹慎樂觀」觀點指出,半導體電晶體將會持續微縮,但接下來,摩爾定律將會變慢,IC產業仍將保持增長勢頭,但增長幅度也會放緩。胡正明在10日CSTIC2018開幕式上,發表題為《Will Scaling End?What Then?》(電晶體微縮將走到極限? 而接下來呢? )演講,指出未來半導體可能的技術發展與延續方向。
  • 「芯視野」finfet的「終結者」來了?
    FinFET工藝先拔頭籌,英特爾最早於2011年推出了商業化的FinFET工藝技術,顯著提高了性能並降低了功耗,之後臺積電採用 FinFET 技術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隨後FinFET大放異彩,成為全球主流晶圓廠的「不二」選擇。
  • 胡正明獲IEEE最高榮譽,一己之力續命摩爾定律數十年
    由於在這種導體技術上的突破,用氧化埋層解決了22nm溝道關斷漏電,延續了摩爾定律的壽命。胡教授及其團隊成員發表了有關 FinFET 技術文章之後,大部分半導體廠商的開發工作方向轉向了 FinFET 技術,英特爾成為全球首家將 FinFET 技術用於其產品設計的公司。
  • MOSIS基於新思科技IC Validator進行大型FinFET片上系統驗證
    ,納斯達克股票代碼:SNPS)近日宣布,MPW(多項目晶元)領先供應商MOSIS已選擇新思科技IC Validator工具進行物理驗證。IC Validator功能齊全的物理驗證解決方案,輔助以高度可擴展的引擎,助力MOSIS 大大提高物理驗證速度。MOSIS在FinFET工藝技術設計中為全晶片設計規則檢查(DRC)和版圖對照原理圖(LVS)signoff部署了IC Validator。
  • 用錢堆出來的FinFET工藝
    2017年英特爾宣布了公司第三代10納米FinFET工藝,使用的超微縮技術(hyper scaling),充分運用了多圖案成形設計(multi-patterning schemes),電晶體柵極間距由14納米工藝的70納米減少至10納米工藝的54納米,最小金屬間距由52納米縮小到36納米,據稱10納米工藝晶片邏輯電晶體密度是14納米工藝的2.7倍,達到每平方毫米超過
  • 全球衝刺3nm晶片:最燒錢的技術戰,100億美元起
    三星首款3nm晶片研發成功,臺積電3nm晶片電晶體密度達2.5億/mm⊃2;,英特爾官宣製程回歸兩年更新周期。▲全球主要晶圓廠製程節點技術路線圖與此同時,作為過去十年晶片製程演進的關鍵功臣,FinFET之父、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胡正明被授予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學會授予2020年IEEE榮譽勳章。
  • 10倍國際水平?「超速」的模數混合加速晶片
    2018年的中興事件使創始團隊意識到,國內正在面對因晶片技術落後而帶來的限制問題,於是短短幾個月後,九天睿芯決定將總部從瑞士遷至中國深圳,同時,調整戰略方向,從初期以AI晶片研發為主,逐漸調整為同時布局超高速ADC。下一步,他們會將ADC部分和模數混合處理部分融合,集成在一塊晶片上,提高晶片效率,並從數據源最根本端做處理,降低系統數據傳輸量以及處理延時。
  • 百度攜手新思科技實現「讓計算更加智能」
    新思科技(Synopsys, Inc.)近日宣布,將與百度持續深化合作,助力實現其「讓計算更加智能」的願景。百度人工智慧晶片「崑崙」已採用新思科技全流程解決方案。
  • 數字晶片設計EDA工具的2.0時代(上)
    人工智慧、5G、自動駕駛等新興領域技術的不斷發展給晶片設計帶來全新的挑戰:算力提升、功耗降低、周期加快等等。EDA工具進入2.0時代,EDA需要變得更加AI化,它能幫助客戶設計達到最優化的PPA目標(性能、功耗、面積),開發性能更高的終端產品,並進一步減少設計迭代,縮短設計周期,加快上市速度。最終,具備AI特性的EDA工具將助力客戶設計出更好的晶片,並快速推向市場。
  • 科工力量:三星、英特爾轉向GAA FinFET步入歷史終結?
    但是在市場的需求、技術的進步的大潮之下,從平面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效應電晶體),到FinFET(鰭式場效應電晶體),再到接下來GAA(環繞柵極),一切工藝都是為更高集成度的晶片服務。尺寸的縮小不但降低了單個電晶體的成本,還可以增加電晶體的開關速度。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多媒體PC,本世紀初的網際網路PC,到2010年代的智能行動裝置,這一系列新應用市場的打開與處理器晶片性能提升密切相關。
  • AI晶片「點燃」北京!GTIC 2020 AI晶片創新峰會大咖演講全乾貨
    峰會現場,尹首一教授重點為大家梳理了當前AI晶片的分類和中國AI晶片發展概況。按技術路線劃分,目前的AI晶片主要包括深度神經網絡(DNN)處理器和神經形態處理器兩類。 其中,DNN處理器可細分為指令集處理器、數據流處理器、存內計算處理器,以及可重構AI處理器。在尹首一教授看來,無論是哪種技術路線,最終目標都是實現對深度神經網絡的計算加速。
  • 射頻功率放大器降低功耗提高效率技術的比較
    射頻功率放大器降低功耗提高效率技術的比較 佚名 發表於 2017-11-24 10:02:03 在向著4G手機發展的過程中,可攜式系統設計工程師將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支持現有的多種移動通信標準
  • 技術乾貨|工控晶片國產替代,晶華微為工控企業智能化轉型賦能
    打開APP 技術乾貨|工控晶片國產替代,晶華微為工控企業智能化轉型賦能 杭州晶華微 發表於 2020-11-18 15: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