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視野」finfet的「終結者」來了?

2020-12-06 愛集微APP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如果說在2019 年年中三星宣稱將在2021年推出其「環繞式柵極(GAA)」技術取代FinFET電晶體技術,FinFET猶可淡定;而到如今,英特爾表示其5nm製程將放棄FinFET而轉向GAA,就已有一個時代翻篇的跡象了。三大代工巨頭已有兩大廠商選擇了GAA,作為代工老大的臺積電路線雖「按兵不動」,但似乎已無懸念,FinFET真的走到歷史的終結了嗎?

FinFET的榮光

畢竟當FinFET以「拯救者」的形象登場時,它承載著摩爾定律持續向前攻伐的重要「使命」。

隨著製程工藝的升級,電晶體的製造愈加困難。1958年的第一個集成電路觸發器僅由兩個電晶體構建而成,而如今晶片已包含超過10億個電晶體,這一動力來自於摩爾定律指揮下的平面矽製造工藝的不斷進階。

而當柵極長度逼近20nm大關時,對電流控制能力急劇下降,漏電率相應提高,傳統的平面MOSFET結構看似走到「盡頭」。業界大拿胡正明教授提出了兩種解決途徑:一種是立體型結構的FinFET電晶體,另一種是基於SOI的超薄絕緣層上矽體技術FD-SOI電晶體技術。

FinFET和FD-SOI使摩爾定律得以延續傳奇,之後兩者卻走出了不同的發展道路。FinFET工藝先拔頭籌,英特爾最早於2011年推出了商業化的FinFET工藝技術,顯著提高了性能並降低了功耗,之後臺積電採用 FinFET 技術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隨後FinFET大放異彩,成為全球主流晶圓廠的「不二」選擇。

相較之下,FD-SOI工藝似乎一直活在FinFET的陰影中。儘管其工藝漏電率低,功耗亦有優勢,製成的晶片在物聯網、汽車、網絡基礎設施、消費類等領域均有用武之地,加上三星、格芯、IBM、ST等巨頭的力推,在市場業已打開了一片天地。但業內資深人士指出,由於其襯底成本高,越往上走的尺寸越難以做小,最高水平最多走到12nm,後續難以為繼。

儘管FinFET在「二選一」的對壘中先聲奪人,但伴隨著物聯網、人工智慧、智能駕駛等應用對IC提出了全新挑戰,尤其是FinFET的製造、研發成本越來越高,FinFET雖到7nm及5nm猶能高歌猛進,但工藝歷史的流向似已然註定再次「轉向」。

為何是GAA?

隨著三星率先「垂範」,以及英特爾的跟進,GAA已儼然成為接棒FinFET的新貴。

與FinFET的不同之處在於,GAA設計通道的四個面周圍有柵極,減少漏電壓並改善了對通道的控制,這是縮小工藝節點時的基本步驟。通過使用更高效的電晶體設計,加上更小的節點,將能實現更好的能耗比。

資深人士對此也提及,工藝節點不斷前進的動能在於提升性能、降低功耗。而當工藝節點進階到3nm時,FinFET經濟已不可行,將轉向GAA

三星就樂觀認為,GAA技術相比7nm製程能夠提升35%的性能、降低50%的功耗以及45%的晶片面積。據悉,搭載此項技術的首批3nm三星智慧型手機晶片將於2021年開始批量生產,而對於性能要求更高的晶片如圖形處理器和數據中心的AI晶片將於2022年量產。

值得注意的是,GAA技術也有幾種不同的路線,未來的細節有待進一步驗證。而且,轉向GAA無疑涉及架構的改變,業內人士指出這對設備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據悉一些設備廠商已在開發特殊的刻蝕、薄膜設備在應對。

新華山論劍?

在FinFET市場,臺積電一支獨秀,三星、英特爾在奮力追趕。如今看來GAA已箭在弦上,問題是膠著的「三國殺」又會呈現怎樣的此消彼長?

從三星的語境來看,三星自認押注的GAA技術領先對手一兩年,將在這一領域奠定和保持其先發優勢。

但英特爾亦是雄心勃勃,意在GAA上重奪領導地位。英特爾宣稱將在2021年推出7nm製程技術,並將在7nm製程的基礎上發展5nm。業內估計最快2023年就能初見其5nm工藝「真容」。

儘管三星是GAA技術的領頭羊,但考慮到英特爾在工藝技術上的實力,其GAA工藝性能提升或更趨明顯,而英特爾也要自省不再走10nm工藝的「長徵」之路。

以往躊躇滿志的臺積電此次反而異常低調與謹慎,儘管臺積電宣稱2020年準備量產的5nm製程依舊採用FinFET工藝,但預計其3nm工藝將於2023年甚至會提前至2022年量產,只是尚未公布預計的製程方式。根據臺積電官方的說法,其3nm相關細節將在4月29日的北美技術論壇上公布。屆時,臺積電又會祭出怎樣的奇招呢?

GAA的戰役已然硝煙四起。

(校對/Lau)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把「終結者」T-1000 設計成一個警察?故事背後的象徵意義是什麼?導演卡麥隆告訴你答案
    自1984年的《終結者》出世以來,「終結者」的經典形象就一直深植在觀眾的心中,在第一集中,由阿諾史瓦辛格飾演的「T-800」奠定了這系列角色的基礎,而1991年的《終結者2》中的水銀機器人「T-1000
  • 科學家首次創造出會變形的「液體磁鐵」
    有史以來第一次,科學家創造出一種能夠保持磁場的金屬液體,他們完全是不小心地做到了這一點,有可能使「魔鬼終結者2」的變形液體機器人成為現實。研究負責人Thomas Russell表示,液滴可以從球形變成圓柱形或變成一個薄餅都可以,「如果我們想要的話,我們甚至可以讓它看起來像海膽一樣。」研究員計劃開展新的研究,以找出液如何可以保持磁場的原因,一旦他們找出答案,他們就會開始研究如何使用這些新的液體磁鐵。
  • 網易和小米率先按下了「大逃殺手遊」的 F 鍵,誰能最終「吃雞」? |...
    誰不想在「大逃殺」手遊市場還空白的時候,來一個「大吉大利,今晚吃雞」?出艙跳傘每一局遊戲,100 名玩家將會被投放在絕地島的上空,遊戲從玩家按下 F 鍵跳傘開始,所有人都一無所有,所有人的目標都是活到最後。手遊廠商中,網易和小米率先出艙跳傘按下了「吃雞手遊」這場絕地求生的 F 鍵。
  • 「CF」技能廣泛化後的虛空終結者現狀如何?
    虛空終結者是和多人終結者地圖迷失邊城一起問世的第三位超級終結者,而我們都知道在其剛上線的時候虛空是無法傳送到比自己站立位置高的目標位置的,這可讓虛空原本就窘迫的戰鬥力更加難受。然而後來發現虛空終結者屬實需要這麼一個增強,於是虛空終結者的技能就拓展到了高處,不過仍舊未取消「傳送後短暫不能動」的限制,這一瞬即逝的時間在人多的點位也是能夠被秒殺掉的。
  • 蔚來要對標「蘋果」,邏輯是什麼?
    這一切,正在讓蔚來與特斯拉開始「分道揚鑣」。在眾多的媒體報導中,更多的人開始將特斯拉比喻為電動汽車裡「大眾」,蔚來將成為「BBA(寶馬奔馳奧迪)」。原因很簡單,表象是特斯拉不斷的降價,為的是「加速」與「普及」,蔚來卻是用體系和產品力維繫這高端的定位與價位。  其實蔚來和特斯拉一直以來都是兩種「物種」,擁有不同的使命與不同的價值觀。
  • 「CF」都2021了!是什麼讓你堅持在最原始的終結者模式?
    終結者模式於2011年8月10日在《生化決戰》版本中問世,該模式一經上線就受到了大量小夥伴們的關注。終結者模式不同於之前的救世主模式以及生化模式,顛覆了傳統意義上武器擊中殭屍會造成後退的效果,並且取消了爆頭擊殺導致殭屍無法復活的局面,並且加入了幽靈獵手和終結者,使得終結者模式在較之前生化高傷害的情況下得以平衡,得益於這些優點,終結者模式在短短時間之內,幾乎成為了每個小夥伴們必玩的生化模式!
  • 61歲琳達出現在《魔鬼終結者6》電影拍攝現場
    現在隨著詹姆斯·卡麥隆宣布回歸監製《魔鬼終結者6》,高齡71 歲的阿諾·施瓦辛格也再度為了演出T-800 而積極鍛鍊身材。出生於1956年的琳達·漢密爾頓,今年已經62歲了,雖然已經染成滿頭白髮,但依然霸氣十足,身穿防彈背心,經典的太陽眼鏡與手上的武器看起來隨時開打也不會輸的。
  • 【馬不停蹄】「爪皇」與「爪黃」
    「爪皇」為名。不過,一代馬皇的名字,原來源於一時的手民之誤…聽說1995年周南首次當上馬主,本想借用《三國演義》曹操的坐騎「爪黃飛電」為名,豈料秘書一時手民之誤,把名字寫成「爪皇飛電」,自此周氏名下馬匹的名字順勢以「爪皇」開首,包括「爪皇烈風」、「爪皇奔雷」、「爪皇凌雨」等等。後來,同樣愛馬、曾協助父親相入「爪皇凌雨」的周永健把另一匹馬命名為「爪黃飛電」。
  • 能「腐蝕萬物」的液態金屬,現實中真的存在?
    跟其他能屈能伸,獨當一方的金屬相比,它在30℃下就會輕鬆變成液體,稍微遇熱就會化成「一灘」,堪稱金屬界「肥宅」。當然有這方面的原因,但是金屬鎵的熔點低,還因為它的「戶型」不好!啥?這年頭「原子」都開始搞房地產了?
  • 孔子是「無神論者」還是「有神論者」?
    從南北朝開始,就出現「儒教」的說法,與當時逐漸在民間流傳的佛教和道教,合稱為「三教」,有跟佛教和道教分庭抗禮的意味。「儒教」又被稱為「聖教」,而孔子也從「至聖先師」變成了「聖教主」。其實,這只是某些人想用另一種方式來將孔子神聖化,把他的言論和教誨奉為聖典的舉動,很難獲得真正儒家學者的認同。
  • 能「腐蝕萬物」的液態金屬,現實中真的存在?
    提到液態金屬,大家往往會想到《終結者2》裡面不苟言笑的T-1000。能聚能散,能屈能伸。上一秒它是一灘鐵水,下一秒就給你變個猛男。能隱形,攔不住,甩不掉,「液態金屬」似乎和陰魂不散畫上了等號。跟其他能屈能伸,獨當一方的金屬相比,它在30℃下就會輕鬆變成液體,稍微遇熱就會化成「一灘」,堪稱金屬界「肥宅」。別人都是「熱脹冷縮」,鎵卻像冬眠的黑熊一樣「遇冷變胖」。鎵在降溫之後會發生過冷卻,並且固化時體積變大,之前手裡的液態鎵,直到0℃也能保持液態。金屬鎵表示:我憑本事變的液態金屬,憑什麼讓我變回去!
  • 來玩「合體阿凡達」嗎?倆人共享一個「身體」的那種
    近期,來自法國、日本的研究員探索的「VR共享化身」可能幫人們實現這個概念。對於所謂的共有身體,是指兩名用戶可以同時控制VR中的虛擬化身。兩人操縱一個虛擬化身?確定這個化身不會手忙腳亂嗎?嘿!點進來的都是科幻影迷吧!
  • 藍洞起訴網易吃雞遊戲侵權;網易回應「第五人格」直播專區取消;網...
    國家網信辦依法約談快手、火山小視頻直播短視頻平臺4 月 7 日消息,近期「快手」「火山小視頻」直播短視頻平臺傳播涉未成年人低俗不良信息,社會輿論反映強烈,國家網信辦於 4 月 4 日依法約談「快手」和今日頭條旗下「火山小視頻」相關負責人,提出嚴肅批評,責令全面進行整改。
  • 國產爛劇的「換頭」表演,又來討罵了
    此番景象生動詮釋了「畫皮」一詞。這整起「換臉」事件,源於演員醜聞的影響。原本飾演「青青」一角的劉露,去年上演了一場大鬧火車站的戲碼。「白起來找茬」,還成為了大家玩樂的梗。追溯「國產劇換臉」,還不能不重新回味2017 年的「摳圖」三部曲。賈青出演《傳奇大亨》,靠補拍、摳圖來換臉韓國演員具惠善,還情有可原。楊穎拿著八千萬片酬,卻貢獻了一部摳圖《孤芳不自賞》,實在不能忍。
  • 200 年來,科技圈那些「硬核女神」
    當你看到「程式設計師」這個詞時,腦海是不是浮現出一個男性形象?的確,很多網際網路公司的技術部門裡男性員工佔了 80% 以上,這讓我們幾乎把「程式設計師」和「男性程式設計師」之間畫上了等號。但是,你知道嗎?世界上的第一位程式設計師其實是一名女性。在並不久遠的七十年前,計算機編程還被認為是非常女性化的職業,在隨後的三四十年裡女性一直是這個領域的領軍人物。
  • 「CF」當終結者加入挑戰模式,又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同樣的,作為30生化讓小夥伴們最為恐懼的地獄終結者自然而然也是加入了本次無盡挑戰的厄運山莊地圖中。該地獄終結者在該厄運山莊這張地圖中也是表現的十分強悍,宛如一個出場自帶BGM的強悍BOSS!同時該地獄終結者的技能也是十分的炫酷,在其開啟技能的一瞬間,有超多個火球向我們砸過來。
  • 「降維攻擊」,網際網路創新的「三體」法則
    在小說中,「降維」的意思是如果人類適應了三維,去掉一個維度,進入了二維世界,那麼人類就會因為缺少了原來所適應的一個維度而無法生存。在商業領域,企業的競爭力可以體現在若干個「維度」的累加上,這些「維度」包括核心技術、成本優勢、管理優勢、人才優勢、地域優勢等多個方面。
  • 「社畜」青年為什麼需要「沙雕」文化?
    數據來源:雲合數據近幾年,「沙雕」深受年輕網友的喜愛,不少網友還以「沙雕網友」自稱。「沙雕」的貶義色彩逐漸淡化,好玩、搞笑成為其內涵新解,如今更成為劇集市場的常客。今天,劇研社就從風靡市場的「沙雕劇」開始,和大家聊聊「沙雕文化」。
  • 7大「超級英雄」專業戶!萊恩雷諾斯靠「死侍」擺脫「綠光戰警」黑歷史
    」為代名詞,如「金鋼狼」、「鋼鐵人」,他們也以此紅遍全球。》中扮演具有火屬性能力的「霹靂火」,由於這個系列票房慘澹,因此也不太獲得重視。不過在他成為「蝙蝠俠」之前,他曾在2003 年的《夜魔俠》當中飾演白天當律師,晚上維護正義的「夜魔俠」,以及在《銀色殺機》中演出過「超人」,扮演過好幾個超級英雄角色。 5.
  • 「國產狗」勝「日本狗」,圍棋龍星戰騰訊絕藝報「一箭之仇」
    ,「國產狗」絕藝戰勝「日本狗」DeepZenGo(深禪),奪得冠軍,報了今年 8 月份的「一箭之仇」。DeepZenGo 獲得亞軍,而中國的「天壤」(來自天壤智能)和「神算子」(來自清華)分別取得第三和第五的成績。絕藝是誰?如果是圍棋界的人士,可能對絕藝已經非常熟悉;而非圍棋界的人士,可能除了 AlphaGo 外,並不知道還有這麼一個「國產狗」絕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