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水鳥

2020-12-06 筆下風月

現在北京的溼地公園多了起來,已成為眾多水鳥的棲息地。如果你去一個有湖的公園,就能看見成群結隊的鴨子、鵝,有的地方還能見到鸕鷀、白鷺、鴛鴦這類少見的族群。每年的十月份到十二月份,各種候鳥會自北向南飛,途經北京的時候,在北京的水庫和溼地逗留。這是看水鳥最佳的季節。

北京公園裡最常見的鴨子品種有綠頭鴨、斑嘴鴨、北京鴨。北京鴨的羽毛是白色的,也是著名的「北京烤鴨」的原材料。這些鴨子在冬天留守,也有不少因為熬不過嚴寒而被凍死。其實它們應該跟候鳥一樣往南遷徙,不知是飛不動還是懶得飛,寧可在天寒地凍中度過。不過對遊客來說,能時常看到「寒鴉戲水」的場面,卻是很有趣的。

曾經養過鴨子,知道它是通人性的。現在只要往湖裡投餵食物,鴨子就會遊向岸邊,不怕人。我沒有在京城看到過候鳥,期待著明年春天候鳥回歸的時候,能在哪個公園裡偶遇。

相關焦點

  • 涼水河亦莊段今冬水鳥成群
    本報訊(記者陳強 通訊員鍾震宇)日前,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在涼水河亦莊段進行冬季鳥類調查,結果顯示,從亦莊涼水河公園到通州區新河村,長度10公裡的河道內,共生活43種鳥類,其中水鳥23種,數量最多的是野鴨和小闢鳥鷉鳥(pìtī),各有1000餘只。
  • 臨朐彌河發現大量的野生水鳥,種類繁多!
    鳥有林鳥和水鳥之分。那些在山林間飛翔的鳥兒是林鳥,而在水中遊弋的是水鳥。也有的把脊索動物如鴨、鵝、雁等列為水禽,其實,還是把所有的在水中生存的鳥類、禽類統稱為水鳥吧!就像魚兒離不開水一樣,水鳥也是須臾離不開水的。但水鳥對生態環境和安全環境是非常挑剔的。那些被汙染的水源,魚蝦不生,水草不長,水鳥是不會留戀的。
  • 下塘水鳥溼地成海南越冬水鳥密度最高區域 鴴鷸類水鳥數量最多
    B  海南越冬水鳥密度最高區域  據了解,從2003年開始,每年一月,下塘溼地都會開展「海南越冬水鳥調查」。  「從我們連續10多年的調查數據來看,每年約有25種,2000-3000隻水鳥在此越冬。」盧剛告訴記者,近年來因為東寨港保護區加強了監測和執法力度,水鳥的種類和數量穩中有升。其中數量最多的為鴴鷸類水鳥,數量約1500隻,主要有黑尾塍鷸、鶴鷸、澤鷸、黑翅長腳鷸、金斑鴴等。野鴨類約1000隻,種類主要有白眉鴨、綠翅鴨和赤頸鴨,還有少量的針尾鴨和琵嘴鴨。
  • 鄱陽湖高水位將影響越冬水鳥生存
    鄱陽湖高水位將影響越冬水鳥生存  每年超60萬隻水鳥在鄱陽湖越冬,高水位致苦草等沉水植物產量變少影響取食;專家呼籲保護水鳥棲息地  作為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亞洲最大的越冬候鳥棲息地,鄱陽湖每年吸引超過60萬隻水鳥在此度過冬天。根據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夥伴協定2012年的評估,在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的1000多塊重要溼地中,鄱陽湖的綜合權重位居第一。  昨日,新京報記者專訪北京林業大學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研究中心博士後賈亦飛。
  • 鄱陽湖高水位將影響越冬水鳥生存 專家籲保護棲息地
    鄱陽湖高水位將影響越冬水鳥生存每年超60萬隻水鳥在鄱陽湖越冬,高水位致苦草等沉水植物產量變少影響取食;專家呼籲保護水鳥棲息地鄱陽湖的高水位,威脅的不僅是湖區居民生活。作為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亞洲最大的越冬候鳥棲息地,鄱陽湖每年吸引超過60萬隻水鳥在此度過冬天。根據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夥伴協定2012年的評估,在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的1000多塊重要溼地中,鄱陽湖的綜合權重位居第一。昨日,新京報記者專訪北京林業大學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研究中心博士後賈亦飛。
  • 給瀕危水鳥建個家
    給瀕危水鳥建個家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1.01.13 星期三 市人大代表、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主任赫旭建議,設膠州灣大沽河口瀕危水鳥保護地,為瀕危水鳥建個家,給它們提供救助保護。幾十萬隻水鳥聚集    膠州灣是青島的「母親灣」,見證了青島從小漁村到一座現代化海濱城市的歷史演變。作為山東半島南部面積最大的沿海溼地,沿岸有大沽河、白沙河、墨水河等河流流入,其中大沽河入海口淺灘區佔海域面積的三分之一。
  • 對話|高水位將影響鄱陽湖越冬水鳥,專家呼籲加強巡護
    作為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亞洲最大的越冬候鳥棲息地,鄱陽湖每年吸引超過60萬隻水鳥在此度過冬天 。根據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夥伴協定2012年的評估,在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的1000多塊重要溼地中,鄱陽湖的綜合權重位居第一。
  • 浙江省遷徙水鳥同步調查如期開展
    又到了候鳥紛飛掠過天空的時候——浙江,是全球候鳥(遷徙水鳥)遷徙線路東亞-澳大利亞線的關鍵地。
  • 水鳥被凍冰中不必冒險施救
    早報1月6日訊 「在湛山寺西邊有一個小湖,有隻看似野鴨的水鳥被凍在冰面上了,很可憐。 」6日中午,市民左女士撥打早報熱線82888000說。下午3時,記者來到左女士所說的湖邊,發現湖面幾乎完全結冰,有幾隻水鳥在湖面上棲息。這其中有一隻應該是左女士所說的野鴨,它仿佛已經掙脫了冰凍的束縛,在冰面上緩緩挪動。
  • 西溪溼地展開鳥類調查,最常見的水鳥是誰?還有哪些「寶藏...
    (白頭鵯)(大白鷺)「起早來做調查,是為了配合水鳥的活動特徵,大多在清晨和黃昏出沒。」小組成員何鑫穿著一身長袖長褲,頭上戴著防陽帽,抱著組員的早餐在等候著。觀鳥的裝備很齊全,10倍的望遠鏡,長焦鏡頭相機,至少兩小隻的防蚊驅蚊液。「第一次來要多用點驅蚊液,觀水鳥的時候,為了避免驚嚇到水鳥要安靜不能怎麼動,所以太容易被咬了。」
  • 廣東唯一的水鳥生態園,景色迷人,創意無限
    這次行程中,南沙水鳥世界生態園是我們比較喜歡的目的地。南沙水鳥世界生態園位於廣州市南沙區萬頃沙鎮,和南沙溼地公園相鄰,佔地25萬平方米,是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一座水鳥生態園,也是南方最靠近大海的生態公園之一。在古代,這裡屬於大海的一部分,經過長年累月的泥沙衝積才成為陸地。動物園各地都有,水鳥也很常見,但以水鳥為主題的生態公園並不多見。
  • 24小時可在線觀看水鳥,心動嗎?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想要足不出戶隨時在線觀看福田紅樹林水鳥的一舉一動?你的願望已達成。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即日起,只要你下載「央視頻」APP搜索「水鳥樂園——福田紅樹林」,即可觀看福田紅樹林多種水鳥甚至全球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的風採。
  • 西溪溼地展開鳥類調查,最常見的水鳥是誰?還有哪些「寶藏鳥類」?
    「第一次來要多用點驅蚊液,觀水鳥的時候,為了避免驚嚇到水鳥要安靜不能怎麼動,所以太容易被咬了。」觀鳥時被蚊子狂咬,幾乎是每個小組成員都經歷過的噩夢回憶。比較難見到的水鳥是綠鷺和黃葦鳽,這類水鳥不像白鷺、蒼鷺等,不會經常出沒在人類領域,更加警覺,「一年能見到一次,都屬於很幸運的事情了。」
  • 珠三角將建19條水鳥生態廊道 打造「候鳥灣區」
    目前珠三角地區內水鳥共有126種。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中新網廣州8月14日電 (程景偉 林蔭)廣東省林業局14日稱,該局近日正式印發《珠三角地區水鳥生態廊道建設規劃(2020-2025年)》。按照該規劃,從今年開始,珠三角地區將陸續建設19條水鳥生態廊道,至2025年全面建成珠三角地區水鳥生態廊道,構建完善的水鳥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維持區域生態系統安全和穩定,推動生態文明和高品質大灣區建設。
  • 99種467686隻水鳥棲息北大港
    天津市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天津堅持生態優先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天津北方網訊:2018年至今,由保爾森基金會和河仁慈善基金會支持的《天津北大港溼地生態環境及候鳥資源監測項目》在一年多的調查期間,共記錄到99種467686隻水鳥在北大港溼地停歇
  • 99種467686隻 這裡水鳥分布新記錄
    從2018年開始到現在,由保爾森基金會和河仁慈善基金會支持的《天津北大港溼地生態環境及候鳥資源監測項目》在一年多的調查期間共記錄到99種467686隻水鳥在北大港溼地停歇、繁殖或越冬,其中不乏世界易危或瀕危物種。
  • 廣州南沙溼地水鳥世界有什麼好玩的?
    廣州南沙溼地水鳥世界:  廣州南沙水鳥世界,溼地資源豐富,是集水鳥繁育、自然科普、溼地遊覽的親子遊樂休閒度假區。在這裡,人類是過客,水鳥,才是這個天地的主人家。  園區佔地面積大,各類動、植物種類繁多,其中觀賞區域由錯落有致的河道。分為雨林島、花樹島、金銀島、棕櫚島、迷宮島、千鶴洲六個小島。
  • 「水鳥模特」黑翅長腳鷸(組圖)
    這些水鳥成群地活躍在海岸附近的淺層淡水或鹽水中,時而飛到水中嬉戲,時而落入草地覓食,岸綠、水清、鳥飛,構成一幅幅美麗的生態畫卷。  黑翅長腳鷸長著一雙細長的紅腿,白身黑翅,體態修長,無論是行走還是飛翔,姿態都很優雅,當地百姓常稱之為「水鳥模特」。
  • 大沙地現淡水湖泊 荒漠貓現身水鳥棲息
    1500.mp4/tzwj_video.m3u8 大沙地現淡水湖泊 荒漠貓現身水鳥棲息 大沙地現淡水湖泊 荒漠貓現身水鳥棲息 >>
  • 蘭州市區冬季常見鳥類匯總(水鳥篇)
    水鳥篇2018年自夏季以來,降水遠超平均水平,以至於濱河公園的道路被淹沒,部分碗口粗的柳樹被衝倒,大多數濱河的步道、公園嚴禁進入。長時間大量降水的後果是黃河暴漲,泥沙俱下,正所謂「九曲黃河萬裡沙」。渾濁而高漲的河水導致今年的水鳥數量和種類十分慘澹,遠遠不如2017年冬季。超多的降水會不會使得植被旺盛進而使得林鳥增多?這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