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蝥,我有毒,但我抗癌

2021-02-12 PhDZheng的昆蟲視界

昆蟲弱小,大部分都處於食物鏈的最底層,為求種群延續,只能各顯其能,前面我們講過隱翅蟲、屁步甲都可以通過毒液、高溫液體來保護自己,但要論誰的毒性最大,二者都還排不到第一,據說毒性最大的竟然是--斑蝥。斑蝥( Mylabris )屬昆蟲綱鞘翅目芫菁科(Meloidae ) ,目前全世界約有斑蝥2300多種,我國則有29種。斑螯全身披黑色絨毛,翅細長橢圓形,質地柔軟,體長為11—30毫米,多群集取食,成群遷移。當它遭到驚動時,為了自衛,便從足的關節處分泌出黃色毒液。此黃色毒液內含有強烈的斑蝥素,其毒性甚強,能破壞高等動物的細胞組織,與人體接觸後,能引起皮膚紅腫發泡。

斑蝥首載於《神農本草經》,又名斑貓、龍尾,被列為下品。由於芫著科昆蟲多數個體成體和幼體體內均含斑蝥素. 因而這一類昆蟲雖然形態不同,但藥用功效基本相同,故人們習慣上把芫菁科昆蟲統稱為斑蝥。據《神農本草經》記載,斑鰲可以治療癰疽、潰瘍、癬瘡等病症,具有攻毒蝕疽、破血散結的作用。近年臨床發現有多種新用途,治療一些疑難雜症具有獨特的療效,如治療風溼痛、神經痛、梅核氣、斑禿、乳腺增生、鼻炎、傳染疵、肝炎、癌腫等。利用斑蝥及其衍生物製成的一些療效顯著的中成藥、化學藥、生化藥等相繼問世,如鵝掌風藥水、治癬藥用紅膏、治癌藥斑蝥素及斑蝥素片、斑蝥素注射液、去甲斑蝥素、去甲斑蝥素片、斑蝥酸鈉片、複方斑蝥酸鈉片、斑蝥素乳膏等。

斑蝥素(cantharidin)為無色無味發亮結晶,既是其毒性的主要成分,也是最具藥用價值的部分,最新研究表明斑鰲素是抗癌的有效成分。此外,斑蝥蟲體內還含有脂肪、蠟質、乙酸、色素和多種微量元素等物質。斑蝥蟲體內含有17種微量元素,總量為10.53 mg.g-1。其中與抗癌作用有關的元素Mn和Mg的含量均較高,分別為0.41和27.7ug. .g-1,與此相反,致癌元素Ni, Cr. As,Cd和Be等極低,其他有害元素Hg、Pb、Sn含量也很低。因此,斑蝥能治療癌症的原因,可能與其所含Mn、Mg元素的量較高有關。

斑蝥一般一年發生一代,具復變態,成蟲產卵於土中。幼蟲對蝗蟲卵、黃蜂和蜜蜂的卵及幼蟲都是致命性的天敵。因此對抑制蝗蟲有一定作用,但對養蜂有害。成蟲多為農作物害蟲,危害豆類、黃麻、馬鈴薯、花生、甜菜等。斑蝥雄蟲會通過交配把生殖腺內的斑蝥素轉移到雌蟲的受精囊中,產卵時斑蝥素又被轉移到卵上,用來保護卵,有一些種類的每個卵塊上大約含斑蝥素幾百毫克,且絕大多數來源於父系。

所以不要看到蟲蟲就尖叫,指不定就在什麼時候會給你神奇的療效,越發覺得老祖宗神奇,是怎麼發現這個斑蝥還能入藥的呢?看來神農嘗百草,不止嘗了草還嘗了蟲。

相關焦點

  • 斑蝥長什麼樣子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的名篇,我們小時候課本上也有的,魯迅的這句話(「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現在印象也還很深的,但那時候從來沒想過其中有什麼不對。  看到那位語文課代表說:「斑蝥是昆蟲,沒有脊椎的!」我也一下笑了。  我是重慶人,沒見過斑蝥是什麼樣子。看了快報,我專門去查了下資料,還找了張斑蝥的照片。
  • 導致神奇製藥連續兩個漲停的斑蝥酸鈉是什麼?
    記者|金淼6月25日晚間,神奇製藥發布公告稱,公司於2017年開展的斑蝥酸鈉抗腫瘤譜體外篩選實驗、斑蝥酸鈉動物體內抗胰腺癌實驗、斑蝥酸鈉抗人體原代胰腺癌活性實驗、斑蝥酸鈉抗癌作用機制及靶點研究,近期取得重要進展。
  • 【中藥學堂】斑蝥
    來源本品為芫青科昆蟲南方大斑蝥或黃黑小斑蝥的乾燥體。相關名斑蝥、斑毛、芫青、地膽、斑貓、斑蠔、花殼蟲、花羅蟲、大斑蝥、小斑蝥、螌蟊蟲、老虎斑蝥、葛上亭長產地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主產於河南、廣西、 安徽、 雲南、 四川等省區。
  • 化療藥都有毒副作用 抗癌藥"格列衛"可能損心臟
    化療藥都有毒副作用 抗癌藥"格列衛"可能損心臟www.zjol.com.cn 2006年09月06日 09:35:40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近日媒體驚曝,被譽為抗癌明星藥的「格列衛」,可能會嚴重損害服用者心臟,在癌症患者中激起了強烈反響
  • 魯迅文章中會啪的一聲冒白煙的斑蝥有多奇葩?小時候吃肉大了吃素
    中學課本中有一篇魯迅的文章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裡面講到了一種有趣的昆蟲叫斑蝥,在介紹這種昆蟲時,魯迅說「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很是有趣,那麼這種叫斑蝥的會噴白煙的昆蟲是什麼呢?
  • 患者用蟾蜍全蠍抗癌 專家稱食用不當危害大
    吃蟾蜍———肝功能衰竭  對於惡性腫瘤(古時多稱「無名腫痛」),在古代沒有先進的治療手段,因此,中醫從古到今一直重視「以毒攻毒」,憑經驗以全蠍、斑蝥、蟾蜍、蛇莓、砒霜、喜樹、鴉膽子等有毒之品來抗腫瘤。
  • 中醫藥抗癌防癌全攻略
    他在中醫藥防治腫瘤尤其是肝癌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先後研製出甘棗寧、三石貓膠囊、四生湯口服液和去甲斑蝥素緩釋劑等抗癌藥物,22年立志抗癌,為數以萬計的腫瘤患者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寶貴的生命付出了自己的智慧和心血。
  • 我是有毒的大蠍子,所以……
    我是天蠍座,對,就是那個被吐槽最多的星座,就是那個被稱作「城府深」的星座,就是那個被常常黑成是「陰險,虛偽,冷漠,」的星座。可是,你真的了解我嗎?你們常說,我心狠,其實我不過是骨子裡的倔強比較明顯罷了,我認定的事情,就不會改變,因為這是我心底對自己最基本的要求。你們還說我虛偽,城府深。其實我只是把偽裝做得太過到位罷了,即使我的內心難過到滴血,表面上卻對你依舊笑臉相待。
  • 為什麼我從來不會推薦周圍人去做PET-CT體檢?—抗癌管家
    抗癌管家提示:先說結論,我從來不會推薦身邊的家人和朋友去做PET-CT體檢,從來不會。 以後再有家人問你「要不要去做個PET-CT體檢一下」,你就把這篇文章砸給他看。 本文只說乾貨,不講廢話。
  • 純中藥也有毒副作用!必須重視
    其中典型的為:過量應用木通會致急性腎損害,嚴重的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而死亡;漢防己、厚樸都含有馬兜鈴酸,能直接損傷腎小管及腎間質,致腎性糖尿病和低分子蛋白尿及腎小管酸中毒,嚴重的可致急性腎功能衰竭;斑蝥為辛寒大毒之品,有破血散淤、蝕肌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所含斑蝥毒、斑蝥素有毒,外用或內服斑蝥能直接損害腎小管,可致中毒性腎炎,並伴有血尿、蛋白尿,嚴重者可致急性腎衰竭,循環衰竭而死亡;而巴豆、芫花可致溶血性尿毒症
  • 山裡這種野生菌,顏色鮮豔看似有毒,卻有特殊的抗癌功效
    第一眼看到銅綠菌,你會感覺這是有毒的蘑菇,既是以後知道了它是能夠食用的野生菌,也有一些有潔癖的人是不敢吃的,因為它給人的感覺是髒髒的。銅綠菌喜歡生長在松樹或針葉林、闊葉林或混交林地帶,在這些地帶的土地裡只要發現一朵銅綠菌,在不超過一米範圍之內肯定會發現另一朵,因為它們均是成對出現的,並且很少生長在腐木上;銅綠菌的個頭大多屬於中等的,只有個別會長得稍大一些,在採摘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因為它很脆容易腐爛,但是它的顏色很鮮豔,菌蓋和菌柄都是蝦仁色上帶一點綠,讓人很容易誤會是有毒的。
  • 「我沒參與」,武大院長對小學女兒喝茶抗癌研究獲獎竟這樣回答
    研究喝茶抗癌獲獎小學生父親回應:我沒參與 ,不要傷害孩子。研究喝茶抗癌小學生父親否認參與實驗。繼「昆明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事件後,更多關於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獲獎研究進入大眾視野,其中包括兩名小學生的「喝茶抗癌」項目。
  • 腫瘤專家趙平:我所經歷的新中國抗癌之路
    編者按:2018年10月29日,前央視主持人李詠的妻子哈文在微博發文宣布李詠去世:「在美國,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永失我愛……」近年來,我國癌症的發病率日益增加,防癌抗癌對每個人、每個家庭而言都是不容小覷的事情。
  • 中國抗癌協會康復會主任委員史安利:我得出一個...
    史安利,中國抗癌協會理事、康復會主任委員,今年已73歲。從1985年到2020年,史安利教授已經走過了35年的抗癌路。在過去三十年裡,史教授曾先後患有三次癌症:乳腺癌、直結腸癌、乳腺癌,分別在39歲、56歲、68歲。離最後一次患癌,她已經安然度過了5年,達到臨床治癒。
  • 科學家獲取抗癌活性植物萃取物
    本報上海7月7日電記者謝軍從中日兩國科學家6日在滬共同舉行的「天然無毒抗癌植物藥研討會」獲悉,科學家已從3種中國常用的中草藥中,獲得了具有廣譜強抗癌活性而無毒副作用的植物萃取物。中國傳統醫藥中具有多種有一定抗癌效果的中草藥,如何從中醫藥這座寶庫中開發、發掘出新型的抗癌藥,是國內外許多科學家共同探索的課題。日本資深病毒學家根路銘博士,經過7年多的努力,通過大量生物資源篩選與創新研究,從中國常用的中草藥石蒜、苦楝和夾竹桃中,獲得了具有廣譜強抗癌活性而無副作用的植物萃取物。
  • 我不是藥神 誰才是中醫藥裡的抗癌神藥?
    【天地網訊】    近期,一部名叫《我不是藥神》的影片即將登陸各大影院,電影還沒上映,各大社交媒體讚譽不斷,我們的朋友圈已被刷爆。為何這部片子會有這麼高的關注度?  格列寧是一種仿製抗癌藥物,這種藥品國內正品的售價是23500元一盒,一名慢粒白血病患者每個月需要服用一盒。仿製藥效幾乎相同,但一盒僅售4000元。印度和瑞士兩種「格列衛」對比檢測結果顯示,藥性相似度99.9%。西藥如此之貴,哪怕仿製藥也貴的嚇人,那中醫理論裡面有沒有好的抗癌神藥呢?
  • 【生物】我很美可是我很危險——有毒的海洋生物
    3、一般有毒生物海蛞蝓,它是海中的小精靈,屬於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後鰓亞綱 ,俗名海麒麟、海牛、海兔、海鹿等。
  • 毒物史話|世界上有毒的動物不含蝙蝠?
    從無脊椎海洋動物、節肢動物到脊椎動物,甚至哺乳類動物中的地鼠和鴨嘴獸也屬於有毒動物,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由動物產生或本來具有的用來捕食或自衛的有毒物質稱為動物毒素(Animal Toxin),這些毒素多數為大分子量的類似蛋白質的物質,通過身體接觸、咬傷或者經口腔進入而發生中毒。自有人類以來,有毒動物就和人們的起居飲食、勞作活動密切相關。
  • 科學網—長春新鹼:不能忘卻的抗癌神藥
    》讓大家知道了一個抗癌神藥:格列衛。 長春花雖有毒,但對於身患絕症的病人來說,小劑量服用一般也沒有關係。特別在胰島素未發明之前,很多糖尿病患者幾乎無藥可治。民間就將長春花和葉用來泡茶喝。 加拿大醫生羅伯特是一位研究糖尿病的醫學家。他哥哥也曾對發現胰島素作出了巨大貢獻,在聽說「牙買加人把長春花當茶喝來治療糖尿病」後,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羅伯特,還給他寄了些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