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城新研究確定中國已知最早森林的時代—新聞—科學網

2020-12-08 科學網

 

新疆塔城西準噶爾地區中—晚泥盆世一些代表性植物化石。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約3.72億年前的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門期之交發生了地史五大滅絕事件之一的晚泥盆世生物大滅絕,致使海洋和陸地生物多樣性急劇降低。由於該時期陸相沉積和化石記錄稀少,因而關於該事件對陸地生態系統影響的研究較少。另外,一些陸相地層區域的弗拉期-法門期界線位置也長期存在爭議。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現代陸地生態系統起源與早期演化研究團隊研究員徐洪河與香港大學博士鄭大燃等合作,對新疆塔城西準噶爾地區中—晚泥盆世數條陸相剖面進行了詳細的古生物學和同位素年代學研究,取得了該區域古環境變化的新認識。相關成果在線發表於國際地學期刊《三古》。

研究團隊對西準噶爾地區四條富含植物化石的朱魯木特組地層剖面(251山、布龍果爾、薩爾巴和幹那仁剖面)開展了詳細的地質調查、化石採集和同位素年代學研究。朱魯木特植物群包含有晚泥盆世森林中典型的樹型植物化石,其主要由石松類,古羊齒類和枝蕨類三類植物構成,這三類植物化石是構建中—晚泥盆世森林的典型樹木類型,它們在西準噶爾地區的廣泛分布,表明該地區森林存在的範圍。

新疆塔城西準噶爾地區薩爾巴剖面野外照片。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他們對薩爾巴剖面植物化石層進行了高精度的鋯石鈾-鉛(U-Pb)定年,將朱魯木特植物群的時代限定在弗拉期最早期(371.5 ± 0.9 Ma),與海相弗拉期-法門期界限(約372 Ma)同時或略晚於後者。該年代表明朱魯木特植物群是我國目前已知最早的森林,該森林的形成時間與弗拉期—法門期界線一致。此外,研究團隊還對251山剖面呼吉爾斯特植物群的同位素年代進行了重新處理和計算,獲得了更為精確的年代,將該植物群限定在約382.4 Ma-380.4 Ma。

該團隊還分析對比了西準噶爾地區呼吉爾斯特和朱魯木特植物群的面貌,根據兩個植物群面貌所發生的變化,提出了植物群轉變與弗拉期—法門期大滅絕事件之間的潛在聯繫。同時,精確的定年結果也解決了西準噶爾地區弗拉期—法門期界線位置的長期爭議,並將該界線確定在朱魯木特組上部,而非洪古勒楞組底部。

該研究得到中國科學院戰略重點研究計劃,香港大學基礎研究種子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palaeo.2020.109749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新疆塔城發現的這片國內最古老「森林」,比恐龍出現還早2億年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聯合國內外研究團隊對外宣布,他們在新疆塔城地區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的一片荒漠草原上發現了大量年代古老的植物化石群,研究團隊通過現代同位素定年方法研究顯示,這片植物化石群的年代距今已有3.71億年,是國內目前已知最早的森林,它們的形成時間比遠古森林大規模出現的時代(石炭紀)要早1000多萬年,比恐龍出現的時代還要早2億年。枝蕨類植物化石。
  • 我國在新疆發現目前最早遠古森林 距今約3.71億年
    來源標題:我國最古老森林距今約3.71億年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獲悉,研究顯示,在3.71億年前我國就出現了森林,這是我國發現的迄今最早的遠古森林。
  • 我國發現迄今最早遠古森林
    我國發現迄今最早遠古森林  黃琨 • 2020-06-03 17:50:50 來源:前瞻網 E5257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
  • 中科院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中國最古老森林距今約3.71億年
    本文轉自【帥俊全/央視新聞】;新疆塔城西準噶爾地區中—晚泥盆世一些代表性植物化石。圖片來源:化石網央視新聞6月3日消息,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獲悉,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聯合國內外研究團隊,通過現代同位素定年方法研究顯示,在3.71億年前我國就出現了森林,這是我國發現的迄今最早的遠古森林。這一時間比遠古森林大規模出現的時代早1000多萬年。這片遠古森林位於我國新疆塔城地區,曾主要生長著石松類、古羊齒類和枝蕨類植物。
  • 天山腳下送光明——中國醫大一院眼科黨支部走進新疆塔城
    現任援疆黨員萬超副教授主辦的新疆自治區級眼科醫學繼續教育項目——「眼底病診療新進展學習班」暨塔城地區醫學會眼科學分會成立、塔城地區防盲治盲辦公室成立大會。會上,中國醫科大學塔城醫院院長鍾紅珊教授、新疆眼科學會主委劉黎明教授、寧宏教授致辭。寧宏教授對兩位援疆黨員的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表示科室將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援疆工作;希望援疆同志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為塔城地區的眼科事業貢獻力量,加強人才方面的培養,打造一支「帶不走」的眼科醫療團隊。
  • 最早腕足動物在華南伴生最早三葉蟲—新聞—科學網
    研究團隊在陝西鎮巴燈影組西蒿坪段發現了華南地區最早的三葉蟲和舌形貝類腕足動物。10月17日,該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地學綜合期刊雜誌《岡瓦納研究》上。 寒武紀大爆發是地球上已知最早的兩側對稱動物爆發事件,在這次生命創生事件中,突然出現了具眼睛、帶附肢的三葉蟲。作為寒武紀演化動物群的典型代表,該生物也成為了傳統前寒武系—寒武系重要的分水嶺。
  • 我國發現迄今最早遠古森林 主要生長著石松類、古羊齒類和枝蕨類植物
    我國發現迄今最早遠古森林 主要生長著石松類、古羊齒類和枝蕨類植物時間:2020-06-04 09:0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國發現迄今最早遠古森林 主要生長著石松類、古羊齒類和枝蕨類植物 據中國科學院,新疆發現距今約3.71億年的遠古森林,這是我國發現的迄今最早的遠古森林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中國最古老森林距今約3.71億年
    △同位素儀器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聯合國內外研究團隊,通過現代同位素定年方法研究顯示,我國在3.71億年前就出現了森林,這是我國發現的迄今最早的遠古森林。這一時間比遠古森林大規模出現的時代早1000多萬年。
  • 新疆發現遠古森林,距今3.71億年,它見證魚類爬上岸的場景
    根據《科普中國》6月4日的報導,在我國新疆地區,發現了一片我國迄今為止已知的,最古老的森林,它距今約有3.71億年的歷史,比全球大規模遠古森林出現的時間,要足足提前了1000多萬年。更加驚喜的是,在這裡竟然有一些植物從遠古存活至今,雖然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它們已經和祖先的模樣有了很大的不同。
  • 新疆塔城出現數千紫翅椋鳥空中「起舞」
    原標題:新疆塔城出現數千紫翅椋鳥空中「起舞」晴空生千姿椋鳥集體舞塔城出現數千紫翅椋鳥空中「起舞」 專家:可能在抵禦天敵亞心網訊(記者趙梅)近日,塔城地區庫魯斯臺草原上空出現了一幕群鳥「起舞」的奇特景觀,數千隻紫翅椋(liáng)鳥在空中不停地變換隊形,時而像一隻蝴蝶,時而像巨人大腳,就像有人指揮它們在空中「作畫」一般。
  • 新疆塔城下轄的7個行政區域一覽
    截至2020年7月,塔城地區共轄7個行政區,包括2個縣級市、4個縣、1個自治縣,分別是塔城市、烏蘇市、額敏縣、裕民縣、託里縣、沙灣縣、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 塔城地區行政公署駐塔城市新華路267號。縣級市1.塔城市塔城市,隸屬於新疆塔城地區,位於中國西北邊陲,總面積4356.6平方千米,距離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市530千米。塔城自古以來就是扼守西疆的戰略要地之一,境內川流縱橫,湖泊星布,多民族的風俗、服飾、飲食等文化交融在一起,形成了「塔城獨有的多元化民俗風情」,被譽為新疆民俗風情的博物館。
  • 曲靖魚化石為中國志留紀生物地層研究提供新證據—新聞—科學網
    他們在雲南曲靖地區的志留系關底組中發現了大量魚化石,相關研究為中國志留紀生物地層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古魚類學證據。 「成果主要基於研究團隊近年來完成的兩條連續的關底組剖面(上鐵路-東坡剖面、劉家衝剖面)的實測資料,並在前人古生物學研究與地層學劃分對比工作的基礎上,依據巖性變化及古生物化石特徵,對曲靖地區含豐富志留紀魚化石的關底組重新進行了釐定與劃分,並在結合關底組中魚類微體化石新發現的基礎上對其地質時代開展了深入討論。」 趙文金告訴《中國科學報》。
  • 科學家在新疆發現3.7億年前植物化石 揭遠古樹木生長秘密
    地球上最早的森林出現在距今約3.9億年-3.6億年前的中泥盆世時期,它們的出現大幅度降低了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隨後,海洋中的四足類動物,如兩棲動物,開始上岸,逐漸演化出陸生生物。大約一億年後,恐龍出現在地球上。
  • 【中國科學報】解密最古老樹木的生長模式
    遠古時代的森林是什麼樣子?最早的樹木跟現在的樹木一樣嗎?世界上最古老的樹木和森林又是何時出現的呢?  現代森林裡有很多我們所熟悉的樹木,但遠古時代的森林是什麼樣子?最早的樹木跟現在的樹木一樣嗎?世界上最古老的樹木和森林又是何時出現的呢?
  • 二齒獸類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文中報導了對其中一件來自於孫家溝組底部保存的近完整頭骨及部分下頜的研究成果,根據化石產地及發現者將其命名為白氏桃河獸。 這一新屬種有下列特徵區別於其他屬種:犁骨腹面光滑,缺乏翼骨龍骨突,翼骨中板窄,淚骨與隔頜骨接觸,翼骨不與上頜骨接觸,枕髁寬、弧形,側齒骨架細、但有明顯的背腹面。研究團隊先前還報導了其中一件不完整的頭骨,將其歸入隱齒獸目,是其某個支系在中國的首個代表。
  • 新疆草原下的神秘世界,這裡長著最古老的森林,距今3.7億歲
    新疆草原下的神秘世界,這裡長著最古老的森林,距今3.7億歲說起森林,我們都知道,它們可以調節氣候,同時,也是地球上的天然制氧廠,它們會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進而釋放氧氣。可以說如果地球上沒有森林的存在,地球環境的汙染將會變得更加嚴重。 但關於森林的過去,大家知道嗎?中國最古老的森林位於哪裡?
  • 多名科學家寄語中國科學報和科學網—新聞—科學網
    ◆楊紅義(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堆工部主任) 六十載風雨兼程,《中國科學報》記錄著新中國科技發展的跋涉足跡。六十載鑄就輝煌,《中國科學報》見證了改革開放創新者的攀登身影。衷心祝願《中國科學報》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在融合媒體的美麗畫卷上,書寫出更加壯麗的新時代科技創新偉大篇章。
  • 南亞發現美洲豹遠古祖先—新聞—科學網
    通過和岡巴佐格豹的其他材料對比,研究人員確定南亞的岡巴佐格豹和西亞的喬治亞岡巴佐格豹十分接近,很可能代表該種群進一步向南亞遷徙擴散的一個記錄。通過對已知化石記錄的梳理,研究人員整理出了美洲豹的遷徙大致時間和路徑:美洲豹最早的化石記錄為南非的Kromdraai (1.9 Ma)。大概這一時期,美洲豹走出非洲,遷徙到了歐洲和西亞。
  • 科學家發現蛇類屬級新紀錄—新聞—科學網
    2019年9月,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丁利等人在雲南省江城縣爬行動物本底調查中,發現一蛇類標本與國內已知蛇類形態差別較大。科研人員綜合其形態特徵和DNA分子數據,將該號標本確認為國內蛇類閃皮蛇科新紀錄屬新紀錄種,為:擬須唇蛇屬(Parafimbrios) 寮國擬須唇蛇(Parafimbrios lao)。至此,中國蛇類閃皮蛇科增加到了2屬10種。
  • 新疆塔城地區烏蘇市發生4.2級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
    微信公眾號「 中國地震臺網」8月4日消息,速報參數: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8月4日6時30分在新疆塔城地區烏蘇市發生4.2級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震中位於北緯43.98度,東經84.43度。歷史地震:根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目錄,震中周邊200公裡內近5年來發生3級以上地震共91次,最大地震是2017年8月9日在新疆博爾塔拉州精河縣發生的6.6級地震(距離本次震中127公裡),按震級大小前50次歷史地震分布如圖。地震區劃:根據第五代區劃圖,震中位於Ⅷ度設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