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發現迄今最早遠古森林 主要生長著石松類、古羊齒類和枝蕨類植物

2020-12-05 川北在線網

我國發現迄今最早遠古森林 主要生長著石松類、古羊齒類和枝蕨類植物

時間:2020-06-04 09:0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國發現迄今最早遠古森林 主要生長著石松類、古羊齒類和枝蕨類植物 據中國科學院,新疆發現距今約3.71億年的遠古森林,這是我國發現的迄今最早的遠古森林,比遠古森林大規模出現時代早1000多萬年。森林分布在我國新疆塔城地區,主要生長著石松類、古羊齒類和

  原標題:我國發現迄今最早遠古森林 主要生長著石松類、古羊齒類和枝蕨類植物

 

  據中國科學院,新疆發現距今約3.71億年的遠古森林,這是我國發現的迄今最早的遠古森林,比遠古森林大規模出現時代早1000多萬年。森林分布在我國新疆塔城地區,主要生長著石松類、古羊齒類和枝蕨類植物。目前,僅石松類植物仍然存在,但形態較遠古時期的祖先也發生了明顯改變。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我國在新疆發現目前最早遠古森林 距今約3.71億年
    來源標題:我國最古老森林距今約3.71億年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獲悉,研究顯示,在3.71億年前我國就出現了森林,這是我國發現的迄今最早的遠古森林。
  • 我國發現迄今最早遠古森林
    我國發現迄今最早遠古森林  黃琨 • 2020-06-03 17:50:50 來源:前瞻網 E5257 據中國科學院消息,在新疆塔城地區,科學家發現了一片迄今最遠古的森林
  • 最古老的森林在哪裡?科學家發現遠古森林,刷新紀錄了
    琥珀是最常見也是我們知道的最多的化石, 其實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 植物死亡之後也會演變成化石, 科學家們就是利用這些化石來判斷森林存在的歷史範圍。 最近在我國的新疆準葛爾盆地就發現了很多古老的植物化石, 科學家們通過對這些化石追本溯源, 最終發現它們很可能來自同一片森林。 並且這片森林還很有可能就是我國目前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一片森林, 其存在刷新了我國的紀錄。
  • 中科院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中國最古老森林距今約3.71億年
    本文轉自【帥俊全/央視新聞】;新疆塔城西準噶爾地區中—晚泥盆世一些代表性植物化石。圖片來源:化石網央視新聞6月3日消息,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獲悉,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聯合國內外研究團隊,通過現代同位素定年方法研究顯示,在3.71億年前我國就出現了森林,這是我國發現的迄今最早的遠古森林。這一時間比遠古森林大規模出現的時代早1000多萬年。這片遠古森林位於我國新疆塔城地區,曾主要生長著石松類、古羊齒類和枝蕨類植物。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中國最古老森林距今約3.71億年
    △同位素儀器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聯合國內外研究團隊,通過現代同位素定年方法研究顯示,我國在3.71億年前就出現了森林,這是我國發現的迄今最早的遠古森林。這一時間比遠古森林大規模出現的時代早1000多萬年。
  • 新疆塔城發現的這片國內最古老「森林」,比恐龍出現還早2億年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聯合國內外研究團隊對外宣布,他們在新疆塔城地區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的一片荒漠草原上發現了大量年代古老的植物化石群,研究團隊通過現代同位素定年方法研究顯示,這片植物化石群的年代距今已有3.71億年,是國內目前已知最早的森林,它們的形成時間比遠古森林大規模出現的時代(石炭紀)要早1000多萬年,比恐龍出現的時代還要早2億年。枝蕨類植物化石。
  • 新疆草原下的神秘世界,這裡長著最古老的森林,距今3.7億歲
    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國幅員遼闊,想要找到一片最古老的森林,十分困難。但好在上天不負有心人,經過我國研究團隊的細心探索,終於找到了我國最古老的森林。 隨著這種化石發現的數量越來越多,徐洪河感覺到,這或許是因為在遠古時期這塊地區曾是一片森林,為了驗證這種想法,他開始率領團隊對準噶爾地區的四條存在植物化石的朱魯木特組地層剖面進行了深入調查。
  • 今天的人類為什麼要感謝幾億年前的森林?
    圖5 植物化石常常與煤炭形成有關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植物界幾經繁盛,出現了石炭紀、二疊紀、侏羅紀和第三紀等幾次重要的成煤時期,其中石炭紀就是地質歷史上最早的重要的世界性成煤時期。石炭紀的成煤植物主要以石松類、科達類、種子蕨類和真蕨類等為主。
  • 新疆塔城新研究確定中國已知最早森林的時代—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約3.72億年前的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門期之交發生了地史五大滅絕事件之一的晚泥盆世生物大滅絕,致使海洋和陸地生物多樣性急劇降低。由於該時期陸相沉積和化石記錄稀少,因而關於該事件對陸地生態系統影響的研究較少。另外,一些陸相地層區域的弗拉期-法門期界線位置也長期存在爭議。
  • 科學家在新疆發現3.7億年前植物化石 揭遠古樹木生長秘密
    原標題:科學家在新疆發現3.7億年前植物化石,揭遠古樹木生長秘密  地球上第一片森林中的樹木是如何生長壯大的?中國科學家在化石的幫助下,開始揭開其面紗。受訪者供圖10月23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的徐洪河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遠古森林對古環境的強烈影響,使這一時期成為陸地生態系統發展的關鍵節點。但遠古植物是如何生長,變得枝繁葉茂,它們與現代植物在生長模式上有哪些差異?長期以來,人們缺乏科學證據。
  • 我國發現迄今最早真雙子葉被子植物化石
  • 我國科學家發現迄今最早的真雙子葉被子植物化石
    新華社瀋陽3月31日電(記者 陳夢陽、王瑩)科學家最近在我國東北遼寧凌源距今約1.24億年的地層中首次發現迄今最早的真雙子葉被子植物化石——「李氏果」,這一古老的真雙子葉植物非常接近現生的毛茛科植物,也是現生的大多數有花植物有直接系統演化聯繫的迄今最早的「祖先」。
  • 我國確認迄今最古老有花植物新類群「古果科」
    我國確認迄今最古老有花植物新類群,新近被確認屬於迄今最古老的被子植物(有花植物)新類群「古果科」。
  • 你知道嗎,這類植物竟蘊藏著宇宙的神秘秩序
    ——《植物保護學報》官方微平臺圖片來源:pinterestTA們是最早登上陸地的植物類群,TA們是生命的進化和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蹟,TA們的每一個葉片中都蘊藏著宇宙的神秘秩序。。。TA們是誰?至此,蕨類植物的神奇魅力也逐漸展現開來。+ 古 老 的 蕨 類 +
  • 遼寧發現迄今最早的真雙子葉被子植物化石
    真雙子葉被子植物化石照片記者31日從瀋陽師範大學古生物研究所獲悉,遼寧省凌源距今約1.24億年的地層中首次發現迄今最早的真雙子葉被子植物化石——「李氏果」。今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以封面文章的形式介紹了由瀋陽師範大學、吉林大學、中科院植物所和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佛羅裡達大學科學家組成的課題組的這一重大發現。據介紹,這次發現的「李氏果」化石保存完好,形態特徵與現生的毛茛科植物基本一致,在葉形、脈序和果實特徵等方面特別像現生的鐵線蓮、翠雀花等。
  • 多高校被禁用Matlab;AI發現地球內部神秘團塊
    研究者在雲南省東部富含軟軀體化石的寒武紀地層裡發現了一個新的、距今約5.14億年的多毛類動物,是已知的現生環節動物支系的最早化石記錄。「這是固著類環節動物的最早化石證據,也是現生環節動物支系在化石記錄中的首次出現。」
  • 遠古石炭紀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時期,氣候溫暖潮溼,遍布著繁茂高大的樹木和沼澤地,在石炭紀,全球陸地被廣闊的森林覆蓋,當時的植物類群與之前的泥盆系頗為相似,主要由楔葉類、石松類真蕨類、種子蕨類和科達類等植物構成,在溼潤地區中蓬勃生長,事實上,此時植物登陸不過幾千萬年,令人詫異的是,早期石炭紀的森林就已經可以用參天古木一詞來形容了,畢竟,石炭紀是地球大氣含氧量達到巔峰的時期,
  • 古生物學家發現距今1.1億年松柏類植物新類型
    南古所 供圖中新網南京7月27日電 (楊顏慈)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27日通報,該所聯合中外研究團隊,在中國浙江白堊紀地層中首次發現了距今1.1億年且已滅絕的一種松柏類植物新類型,將其命名為「周氏短木」。該成果近期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歷史生物學》(Historical Biology)上。
  • 葉子長得像羊的牙齒的植物——蕨類
    「羊齒植物」。在地球自然歷史發展過程中,這些「羊齒植物」實際上是最早的高等植物,它們在志留紀晚期已經開始在陸地上出現。 這些最早的陸生蕨類被稱為頂囊蕨或光蕨。此後,蕨類植物分化為兩支,其中一支經志留紀向泥盆紀過渡時期的工蕨發展到後來的石松類;另一支經泥盆紀早期的裸蕨發展出後來的節蕨(也叫木賊或楔葉)和真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