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m",對著一聲爆炸,有的恆星會變成一顆超新星。
但,並不是所有恆星都有這麼幸運,有的是會被黑洞無情吞噬的。
歐洲南方天文臺和全球其餘機構的望遠鏡都曾經捕捉到這一幕。
位於Eridanus星座的螺旋星系中的其中一顆恆星被黑洞撕裂,這次事件也因此被稱為AT2019qlz潮汐破壞事件,直接爆射出炸彈般的亮光,被吞噬直至消亡,也因此,被很多科學家注意到這一個異象,距離地球僅2.15億光年。
科學家從觀測中很明顯能看到,當恆星的能量(光)變成一絲絲的能量流捲入一個圓圈中時,他們就知道是黑洞被吞噬了。
其實除了被黑洞吞噬,恆星的發展應當是到下一個階段演變成紅巨星的,接著到超巨星、到白矮星、中子星、再到黑洞。
正如我們的太陽,太陽內部主要由氫、氦等輕元素構成,之所以我們現在能夠感受到陽光的溫暖,是因為太陽在體內持續不斷地發生核聚變,持續地向外提供能量,它的主要來源正是氫原子。
可是終有一天,太陽的能源始終會消耗完的,當膨脹完它就會坍縮,太陽只有2個結局,一是逐漸體積變小,演變成白矮星或中子星,或者黑洞,引力大到無法想像,二是變成超新星,持續膨脹最終隨著一聲爆炸消失在夜空中。(當然是宇宙,只不過說的詩意一些)
但那都不是地球人應該關心的事,就連恐龍也只存在了幾億年就滅絕了,而隨著地球生態環境變化,很多動物或曾經地球上的霸主都已經消失在了地球。
而作為現代智人,只存在地球14萬年就快要因為全球變暖,地球氣候環境惡劣而快把自己玩完的這個種群,肯定是活不到太陽滅絕的。
而且 ,早前科學家已經通過科學公式計算過,太陽最終會膨脹,首先就會把地球的燒乾,然後地球的環境會不適合生物生存,接著地球會燃燒,並且隨著太陽不斷膨脹到把地球吸進去,直接讓地球消失在這個宇宙中。
我們看到的流浪地球,不就是這個道理嘛。
屆時,太陽系的所有行星,都無法逃脫這個命運,可惜,那時是幾十億年後,已經不關人類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