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奇蹟#無限時間箭頭的變化中,宇宙、太陽的命運將會是消亡

2020-09-05 孤單戈聞道

宇宙起源於137億年前, 而今宇宙中已形成逾千個星系,每個星系擁有數千億的星球。

在時間長河的浸潤下,宇宙不斷演化,並創造出無數令人嘆為觀止的奇蹟,這些奇蹟將引領我們,見證宇宙生命的始與末。

宇宙從大爆炸開始,經歷了無數代恆星、行星、星系的演變,隨著時間的推移,宇宙的命運早已註定,最終走向滅亡。宇宙的時間量程大到無法想像,它幾乎在我們的認知範圍之外,我們能接觸宇宙量程下的時間。

整個太陽系,正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在一個無比龐大的軌道上行進,要花上兩億五千萬年,才能繞銀河轉一圈。自人類出現以來,我們還未繞過這個軌道的千分之一。這些循環看似永恆不變,但隨著時間之書徐徐展開,一條真理躍然眼前,沒有什麼能夠永恆。這是時間帶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時間便是將事件按順序簡單排好,一步接一步。但即使如此簡單的順序也包含著深刻的內涵,事件發生的順序總是相同,它們從不混亂,也不會逆向發生。我們理解世界為什麼不會逆向發展,這是有原因的,我們有科學的解釋「時間箭頭」。

我們被迫前往將來,那是因為,時間箭頭規定,隨著時間流逝,萬物也在發生變化,變化一旦發生,就無法更改。永恆的變化是人類生命中最基礎的部分,隨著時間流逝,我們都會變老,人們出生、成長、死亡,我想這只是生命中悲悲喜喜的一部分。但縱觀宇宙,那些宏偉的如史詩般的循環好像永恆不變,然而這只是錯覺,宇宙長河就如同我們的生命一樣,一切都在不可逆轉的變化。通過在變化中變化,時間箭頭帶動了整個宇宙的演變。

在不斷進化中,宇宙就經歷了不同的紀元,在這漫長的歲月中,每一段的起始和終結,都伴隨著獨一無二的裡程碑,奇蹟一個個誕生,一個個消亡。第一顆恆星的誕生,是宇宙進化中最重要的變化之一,它標誌著「原初時代」的結束,也標誌著宇宙第二個重要時期的開始,便是我們現今生活的時期 「生星時代」,恆星滿天的時代。

我們的太陽只是銀河系兩億顆恆星中的其中的一顆,我們的星系也是可觀測宇宙範圍內的100億個星系中一個,數不盡的星球上有數不盡的島嶼。儘管宇宙的年齡已超過了13億歲,我們周圍的恆星還是處於「生星時代」。這是宇宙中壯美而複雜的一個時期,宇宙中到處都是,被星雲和行星系統包圍的恆星,因為由於時間箭頭的作用,它產生出一個動態與美麗並存的宇宙,我們觀測到無數恆星誕生、滅亡,我們也知道明天不會和今天一樣,因為時間箭頭告訴我們未來總是與過去有所不同。

但是什麼促使宇宙進化呢?為什麼過去和未來會存在不同,又為什麼會存在時間箭頭呢?我們都對時間箭頭有種直觀的理解。顯然萬物都在變化,未來將與過去不同,為我們目睹了年復一年的變化。熱力學的第二定律「熵」解釋,一切事物都是從有序趨向於無序,這也意味著,過去和未來是有所差異的,過去宇宙更加有序,而未來宇宙會更加無序。這也說明時間是按照一定的方向流逝,熱力學第二定律把「時間箭頭」、這一概念,引入了科學領域。

宇宙中,時間箭頭已演繹了十四億年,並將產生深遠影響,因為這意味著恆星不會一直閃耀,甚至包括太陽系的核心星球,即使在生命終結之際,太陽也不會消失不在,燃燒殆盡後,它的核心將會坍塌,由此產生額外的熱量,將引起外層膨脹。在此後約一億年的時間裡,這將對我們脆弱的世界造成災難性的影響。漸漸的地球將越來越熱,那樣地球只剩下一天完美的日子,最終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將不復存在。

很久很久以後,最後一個生命消失,太陽將會變得無比巨大,甚至大到足以填滿整個地平線,它將變成一顆紅巨星,這將是太陽生命的最後階段。如此一來我們的星球不太可能倖存下來,倘若能倖存,也會被烤的只剩下一塊焦糊的小禿石,見證我們的星球做最後的垂死掙扎。

隨後6億年內太陽將會爆炸,向太空中拋出大量的氣體和粉塵,從而形成一個巨大的星雲,而它的「心臟」則變成一塊散發著微光的灰燼,那便是曾經巨大壯麗的太陽所殘留的,將比地球還要小,體積和亮度都不及現今的百萬分之一。太陽將變成一顆白矮星。

白矮星沒有可供燃燒的能源,它那微弱的光芒源自於,已熄滅的大熔爐裡的最後一點餘熱。太陽也便滅亡,它的殘留物,將在廣袤極寒太空中逐漸冷卻。從現在地球所在位置看,它發出的光芒,只相當于晴夜裡的滿月的光亮。

太陽的命運也是所有恆星的命運, 總有一天它們都會消亡,宇宙將會陷入永無止境的黑暗中,這便是時間箭頭最深遠的影響。因為我們居住在這個結構化的宇宙,及宇宙中所有奇蹟、恆星、行星和星系,都不可能永遠存在,宇宙最終逐漸消亡。

首先將迎來生星時代的終結,星光歲月的終結。 最大的恆星將會最先消亡,劇烈坍塌後變成黑洞,僅僅只存活了幾百萬年。它們消亡很久後,卻有一種星體能夠存留下來(紅矮星)。與太陽系最近的一顆恆星——比鄰星。

比鄰星離我們只有4.2光年,比鄰星非常非常小,是一種紅矮星,它的質量相當於太陽的11%到12%左右,他所發出的光亮比太陽小了18000倍。紅矮星有一個優勢,它們的核燃料燃燒的異常緩慢,因而它們有數億萬年的壽命。也就是說像比鄰星一樣的恆星,將會是宇宙中最後殘留的恆星。

比鄰星之所以燃燒如此緩慢,是因為它體積很小低重力,比起大恆星,它的核心承受著較低的壓力,也因如此,它的內部持續翻湧,在表面會煽動起一場火熱的風暴。即使它燃燒的如此緩慢,爆炸性的斑耀活動仍舊持續發生。 但比鄰星最終還是會消亡,如同太陽,它也是會變成白矮星。隨著生星時代終結,哪怕再昏暗的一道光,都將消失於宇宙中。白矮星這微弱的光芒,將是黑暗的空洞中唯一的光芒。零星散落在死星和黑洞中,到那時,宇宙將有100兆年歷史。然而,即使到現在,也才是這漫長生命周期的開始階段。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我的文章,幫忙點個讚,評論轉發。祝大家生活愉快!

相關焦點

  • 宇宙會比我們先消亡嗎?
    北京時間1月11日消息,核戰爭,失控的氣候變化,全球性疾病,今天我們的世界正面臨諸多可能威脅到人類作為一個物種持續生存下去的機會。但在天文學界們的眼裡,以上這些或許都並非地球可能面臨的最大威脅,我們地球的終極命運其實早就已經註定。那就是被太陽吞噬,解體,消失。對於地球這樣的終極命運,我們人類是無能為力的。
  • 時間的盡頭將會是什麼樣子?這是100萬億年後宇宙的面貌
    宇宙的命運是無法逃避的,總有一天,宇宙中的一切都將不復存在。不僅僅是空的空間,而是存在,物質,時間,空間,一切的終結。時間的盡頭將會是什麼樣子?那是數萬億年後的事了,但這一前景仍然讓科學家們著迷,並讓我們其他人產生了共鳴。
  • 宇宙消亡的那天會發生什麼
    今天【把話說】來說:宇宙會不會消亡。當我們抬頭仰望天空感嘆感嘆宇宙的廣闊和壯觀外,會不會思考一個問題?這個宇宙有沒有盡頭,在時間的終點,宇宙會不會消亡?所有能夠發光的天體都不存在了,宇宙的膨脹開始減緩直到停止,宇宙中實時的活動幾乎沒有,宇宙的熵值達到最高,宇宙將會是一片漆黑一片寧靜和一片虛無,而此時連時間也消失了,因為時間是和空間辯證統一的,當空間消失時時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這就是宇宙的滅亡了嗎?之後還會發生什麼?
  • 太陽消失的一瞬間到100年,地球將會在宇宙中漂流,終結
    30分鐘後,地球的磁場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如果你足夠幸運的話,能夠在夜空中看到明亮的極光。1個月後,奇蹟還是沒有出現。宇宙中的高位輻射將直達地球表面。而人類文明的所有痕跡,也全部的淹沒在一望無際的冰原之下。至此,已經沒有任何一個理由能夠證明,地球上還存在著生命。
  • 宇宙的終極命運,或藏在「暗物質」與「暗能量」之中
    由此,科學界對於宇宙的終極命運進行了推演,宇宙最終會陷入一片黑暗的死寂。因為隨著宇宙的不斷膨脹,星系與星系之間距離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被無限拉大,終有一天會超出可觀測的範圍。彼時的人類可能會認為銀河系就是整個宇宙,而銀河系之外可觀測的範圍之內空無一物。
  • 這部BBC紀錄片,完美解釋了宇宙的終極問題!看完格局一下變高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宇宙的命運也是註定的——滅亡。怎麼可能?那麼大的宇宙怎麼會滅亡?所以當你每次仰望星空,你其實是在仰望歷史和時間,仰望早就已經發生過的事件。我們的太陽,是銀河系中2000億顆恆星中的一顆,而宇宙中如銀河系一般的星系,就多達100億個。
  • 《宇宙中的哲學原理》-【變化與運動】
    運動則專指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與運動是同時產生於宇宙,同時存在於宇宙,也同時消亡於宇宙的,運動是一種變化,運動從屬於變化。物質的變化則不僅包括物質的運動,而且還包括物質在宇宙中產生,存在和消亡的變化。
  • 任何事物都逃不過熵增定律,宇宙中的一切最終都會走向消亡
    宇宙空間浩瀚無比,宇宙中仍有許多懸而未決的謎團,人類對宇宙空間的探索也從未停止過,許多科學家在宇宙空間中都有了新的發現,這些新的發現都令人欣喜,但當人類發現一個定律後,人類卻不願相信這是真的。那就是熵增定律。
  • 宇宙將會如何終結?
    在遙遠的未來,在時間的盡頭,冷卻的恆星殘骸將會以超新星的形式爆發,這是宇宙的最後一場煙火表演。天文學家一直在思考宇宙的命運。已知的物理法則認為,距今 10100 之後,恆星將會停止形成,星系將會變暗,甚至黑洞將會通過霍金輻射蒸發掉,只剩下亞原子粒子和能量。
  • 《宇宙中的哲學原理》-【物質和意識產生·存在·消亡的方式】
    當宇宙中的物質世界和意識世界因為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出現時,宇宙才有實質性的意義。,物質和意識又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裡在宇宙中消失,讓宇宙重新回到0,從無極到太極,又從太極到無極,無極又再到太極,無限循環往復下去,以至無窮無盡.......
  • 宇宙——一起來了解恆星的誕生與消亡
    夜空中一閃一閃的恆星,是超熱氣體形成的發光球體,遠遠大於任何一個行星。每一顆都有一個故事,生命戲劇性地誕生在宇宙的邊緣。引力使小質量塊不停集中成恆星,然後使之坍縮,最後在引力的作用下消亡,整個過程就這樣瞬間完成了!宇宙暴力動蕩動感十足——恆星的誕生與毀滅。
  • 連宇宙也無法擺脫消亡的命運,為何大自然中的萬物皆有生死?
    人類雖然是地球的主宰,但是很多事情仍然無能為力,比方說大自然生老病死的規律,人類的壽命不過區區百年,很多動物的壽命還趕不上我們,比方說很多人家裡都飼養的寵物貓和寵物狗,它們的壽命一般在十幾年左右,當然,自然界中也有一些低等生物的壽命很長,不過,也都存在著極限值,不可能永生。
  • 宇宙中的氫元素用不完嗎?為什麼恆星消亡後又會形成新的恆星?
    雖然以現在的航天科技水平,我們人類暫時還不能在廣袤的宇宙中遨遊,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利用各種精密的天文觀測儀器來一睹宇宙的風採。在宇宙的眾多天體中,太陽無疑是最受人矚目的了,在過去的日子裡,科學家們通過光譜分析,已經確認了太陽的成分,其主要成分如下表所示。
  • 黑矮星爆炸將可能會是宇宙中最後一件有趣的事情
    據外媒報導,宇宙可能始於一次大爆炸,但它很可能會以一種虎頭蛇尾的方式結束,在數萬億年的時間裡慢慢消逝並最終變成黑色。現在,伊利諾斯州立大學的一位理論物理學家計算出了可能會發生的最後一件有趣的事情--被稱為黑矮星的恆星爆炸,這些恆星甚至還不存在。
  • 黑矮星爆炸將可能會是宇宙中最後一件有趣的事情
    據外媒報導,宇宙可能始於一次大爆炸,但它很可能會以一種虎頭蛇尾的方式結束,在數萬億年的時間裡慢慢消逝並最終變成黑色。「基本上,所有的恆星都會冷卻並消亡,黑洞會蒸發,宇宙的無限膨脹會將現實的結構拉伸到非常得遠以至於剩餘的亞原子粒子幾乎沒有機會在一秒差距內呼嘯而過。」
  • 《宇宙中的哲學原理》-【宇宙中物質的產生是從能量體開始的】
    宇宙中的物質在起初剛產生的時候,是從能量體開始的,那個時候的宇宙,沒有任何的質量體,整個宇宙充滿了能量體,而能量體根據性質來說,又分為正性能量體和負性能量體。兩種呈相反性質的能量體同時產生,同時存在,同時消亡在宇宙中。
  • 論宇宙中星系的消亡
    宇宙有數不盡的星雲,茫茫星雲中的星系註定是要走向消亡的。我們銀河系的鄰居仙女座星系就已經消亡了幾十億年?星系是如何消亡的?我們又如何判斷一個星系是否消亡?本期小樓要和大家探討的就是星系的消亡。
  • 既然宇宙無限大,人類用有限的時間去探索無限宇宙,還有意義嗎?
    但是據說宇宙無限大,用有限的生命去探索無限的宇宙有意義嗎?宇宙的大小到底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牛頓從萬有引力的角度思考有限的空間內無數的星星會因為引力而吸引到一起,從而得出了無限宇宙的結論!而奧博斯則通過夜晚仍然是黑暗的推測出無限的宇宙和無限的星星,地球應該沒有夜晚,因此認為宇宙有一個誕生的時間!
  • 宇宙中真的存在另一個自己嗎?時間是一條線還是一個圓?
    歷史將在黃金時代和災難時代中循環往復。他認為,終極的周期是大年(又稱柏拉圖年),在大年這一年,水星到土星(儘管這還不包括太陽和月亮)這五顆當時已知的行星將會在天空中整齊地排成一線。而今天,我們知道恆星可以發光幾十億年,即使在它們消亡之後,恆星仍然會留下一些遺蹟,比如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它們以不同的速率散發著輻射(無可否認,黑洞的輻射極其緩慢)。然而,最終(在一個比開爾文勳爵預想要長得多的時間範圍內)如果宇宙繼續按照它一貫的方式來運行的話,它將達到一種靜止狀態。換句話說,熵不遞減的時間箭頭似乎是宇宙通用的。
  • 宇宙是無限的,可「無限」也分等級,宇宙中存在無數個你嗎?
    我們一直都被灌輸一個理念,宇宙是無限的,可對於這個無限我們卻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無限是哪些東西無限?無限的宇宙意味著什麼?是否宇宙中有無窮多個我?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無限」。我們最常說的宇宙無限是空間無限,因為宇宙時刻在以超越光速的速度在膨脹,所以空間是無限的,而空間的無限所帶來的就是時間的無限,因為時間是物質在空間中的運動,空間如果無限,時間必然是無限的,所以宇宙的空間和時間是無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