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哲學原理》-【宇宙中物質的產生是從能量體開始的】

2020-10-18 楊世龍新書


混沌,這個詞,幾乎所有的神話故事裡面都有提及過,比如說,起初,天地一片混沌,後來,天與地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地分開,天上升了,地下降了,逐漸地,各種事物慢慢的出現在宇宙之中。

混沌是一種物質,混沌是看不見的,摸不著的,混沌是感知不到的物質。其實,混沌從科學的角度去認識它,那混沌就是能量體,在宇宙中的物質,是從混沌開始的,也就是說宇宙中的物質,是從能量體開始的。

我們知道,物質從形態上來分類:能量物,質量物,質能混合物。

能量物是感知不到的,質量物是感知得到的,質能混合物中的質量體是感知得到的,而其中的能量體則是感知不到的。

宇宙中的物質在起初剛產生的時候,是從能量體開始的,那個時候的宇宙,沒有任何的質量體,整個宇宙充滿了能量體,而能量體根據性質來說,又分為正性能量體和負性能量體。兩種呈相反性質的能量體同時產生,同時存在,同時消亡在宇宙中。

絕對沒有完全只是一種性質的能量體存在宇宙當中,宇宙當中的能量體,一定是成雙成對出現的,一定是以矛盾統一體的方式產生和存在於宇宙當中的,是通過1+1=2的數學方式出現在宇宙中的,當然,最後也是通過1-1=0的數學方式從宇宙中消亡的。最終還是回到0的位置。即0=0,0還是0,宇宙從0開始,又回到0的位置。

宇宙中呈矛盾方式的兩種能量體,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能量體開始有部分轉化成為質量體,其轉化的方式是通過質能方程E=MC2來進行質量和能量的互相轉化的。能量體與質量體的轉化是遵循著質能守恆的規律,轉化前能量的大小與性質和轉化後的質量的大小與性質是符合質能方程的。

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質量體又轉變成為能量體,又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如下圖:


           宇宙從0開始,先是出現能量體的物質,再出現質量體和質能混合體的物質,又再回到能量體的物質狀態,宇宙最後又結束於0。無限循環往復,以至無窮。注意質能混合體是質量體與能量體的混合。

物質是怎麼來的,我們之前說過,物質是時間和空間以某種特定的數學方式或者非數學方式變化而來的。物質=時間·空間·X,X就是代表某種特定的數學方式或者非數學方式。

這裡的物質其實就是能量物,這個方程我們叫作物時空方程,物時空方程就是物質與時間和空間的方程。物時空方程是物質從無到有的變化的方程。我們如果知道了宇宙中物質是從哪裡來的,物質是怎麼從無變化成有的,那我們也會知道物質又是怎麼從宇宙中消亡的,物質又是怎麼從有變化成無的。有生於無,無變化成有,有再變化成無。

萬物產生於混沌,混沌就是能量體,萬物也消亡於混沌,混沌也還是能量體。

宇宙中的物質是從能量體開始而形成各式各樣的物質形態的,最後所有的物質形態又全部變化成為能量體而消亡在宇宙中,無限循環往復下去的。


相關焦點

  • 《宇宙中的哲學原理》-【物質和意識產生·存在·消亡的方式】
    在物質和意識的世界中, 都是以數學公式1+1=2的方式在宇宙中產生和存在的,產生1的同時,也產生了-1。也就是說物質和意識都是成雙成對,成偶數式的產生和存在著的。,若我們把一個叫作白,另外一個叫作黑,那黑白就會形成一個矛盾體,也就是一個太極體,兩者之間是同時產生,同時存在,同時消亡的。
  • 《宇宙中的哲學原理》-【敢於批判權威】
    宇宙當中,宇宙是唯一的,時間是唯一的,空間是唯一的,物質和意識的產生,存在還有消亡是完全服從矛盾規律的。這就是宇宙中存在的完全的和絕對的公理。公理也作真理。真理就是公理,公理就是真理。注意,我們所謂的物質,是宇宙中的一切物質,包括能量物和質量物,以及質能混合物。而我們所謂的意識,是宇宙中的一切意識形態的存在體,是與思想有聯繫的一切意識的存在,如理論,思想,和所有的意識形態。
  • 《宇宙中的哲學原理》-【物質,運動和力的辯證】
    當物質因為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出現在宇宙中時,物質在形態上分為能量物,質量物,以及質能混合物。物質不但有大小的不同,而且還有性質的不同。也就是,能量和質量並不只是我們傳統上所說的只有大小,而且還有性質。物質,力和運動:在物質內部發生時,理論上來說,是先有物質,然後在物質內部部分與部分之間進行互化式的接觸,接觸之後,才有力的產生,力產生之後,就形成了運動。但是當物質在宇宙中產生時,物質本身就是矛盾的統一體,部分與部分是有所接觸的,而接觸又是互化式的接觸的。
  • 宇宙中所有的物質和能量都是宇宙大爆炸產生的?實際或並非如此
    目前的天文物理學對宇宙以及宇宙中的物質和能量的產生,認為都是由奇點大爆炸形成的,奇點是一個極小的能量球,它如何出現的目前未知,但是其質量無限大密度無限大,在某一時刻它失去了平衡,發生了爆炸,進而演變出了我們今天的宇宙。
  • 宇宙中最原始的物質到底是從哪裡來的?真的是無中生有嗎?
    宇宙由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於138億年前一次大爆炸後開始膨脹而成,宇宙萬物從那時起開始誕生了。那麼宇宙最原始的物質是從哪裡來的呢?真的是無中生有的嗎?公元前古希臘偉大的哲學思想家柏拉圖曾經提出那麼一個哲學命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以哲學思想來看,世間萬物的所有問題,如果你想一直追問下去,肯定是找不到答案的,而且還會陷入死循環。就比如說前面提到的,宇宙最原始的物質是從哪裡來的?萬物的起源是什麼?
  • 宇宙選擇原理 原創:小宇宙科學哲學
    宇宙在這裡不僅僅是指宇宙本身,它指宇宙中所有的一切客觀存在事物—時間、空間、物質和能量,並且所有這一切客觀存在的事物是運動的、變化的、發展的。其次,宇宙選擇是條件論。所謂條件,是指同某一事物相聯繫的,對它的存在和發展發生作用的諸要素的總和。任何事物的產生都具有一定的前提條件,無論是侏羅紀的恐龍時代,還是現在的人類社會,都必須在一定的自然條件下才能夠產生,並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中進行繁衍生息。
  • 宇宙中能量的本質及世界能量運動規律
    用愛因斯坦的話來說,就是:「質量就是能量,能量就是質量。」當然,這也說明在我們身處的宇宙之外,不排除已有部分能量至少生成一個宇宙的可能性。結合上面的物質定義,這句真理就暗示了:能量能夠生成宇宙中的任何物質,且已生成的任何物質都可以消亡,全部轉化為能量,畢竟萬事萬物都有產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
  • 論宇宙統一原理——陳氏宇宙模型
    其實,宇宙所有物質只是人類對有形能量定義的人類符號,這相當於同樣的實體物質,不同語言的人有不盡相同的符號和發音一樣。所以,所有的人類定義的物質(包含人類定義的生命體)都是能量體,這就是我們世界上的所有物質,時時刻刻都在輻射和接收能量,因為有形能量體(物質)本身就是能量體,具有能量存儲、發射和接收功能。
  • 宇宙中的物質是怎麼產生的?憑空出現還是另有玄機?
    物質(matter)物質,是構成宇宙中一切物體的實體和場,物質和能量一起共同組成了這個神奇的宇宙,從宏觀上來看,宇宙中的物質形態多種多樣:一切物質都潛藏著質量乘於光速平方的能量,因此兩個原子核發生聚變反應後才能產生巨大的能量,從本質上來看,物質和能量是等價的,只是存在的狀態有差別,能量本身就是物質運動後產生的力。
  • 物質不會憑空產生和消失,那麼宇宙中的物質都是哪裡來的呢?
    通過狹義相對論的等效原理和洛侖茲變換推導出來的公式,認為質量和能量是完全等價的,一團質量就是一團能量,一團能量就是一團質量,或者我們可以用一體兩面來形容這個公式的定義的關係,當然這在當初並不知道原子核中等量跟這個有什麼關係
  • 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究竟是什麼?
    凡是練過功的人或者具有宗教信仰的人,都感覺到宇宙中有一種神秘力量。由於早期人類還沒有產生自然科學,因此對這種自然現象不理解,於是印度產生「魂論」,西方產生「神論」,而中國產生「道論」,「氣論」,道論,氣論是同一事物。所有人類文明,不過是這三論。
  • 《宇宙中的哲學原理》-【變化與運動】
    運動則專指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與運動是同時產生於宇宙,同時存在於宇宙,也同時消亡於宇宙的,運動是一種變化,運動從屬於變化。物質的變化則不僅包括物質的運動,而且還包括物質在宇宙中產生,存在和消亡的變化。
  • 宇宙中的物質如何從無到有
    在所有能量下,我們觀察到的粒子之間的每一次相互作用都沒有產生或破壞單個物質粒子,也沒有產生或破壞相同數量的反物質粒子。 純能量產生物質/反物質對(左)與物質/反物質湮滅為能量(右)是完全可逆的反應。這種產生和湮滅過程遵循E = mc ^ 2,是唯一已知的創造和破壞物質或反物質的方法。無論何時何地,只要反物質和物質在宇宙中相遇,由於粒子 - 反粒子湮滅,就會發出奇妙的能量爆發。在某些地方,我們觀察到這種湮滅,但只是在高能量源周圍產生等量的物質和反物質,如大質量黑洞周圍。
  • 宇宙中的氫元素是怎麼產生的?
    因此,夸克其實有點類似於被關了監獄一樣,被困在之子中。這也被稱為夸克禁閉。除此自外,我們在描述一個粒子時,常常會用到三個物理量,分別是電荷,自旋和質量。對於質子的自旋,目前還沒有完全搞清楚原理。而質子的質量,99%來自於強相互作用產生的能量(根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E=MC^2,質能等價,可以換算成質量。),而1%來自於夸克的質量。
  • 宇宙中部分伽馬射線可能由暗物質產生
    來源:新浪科技宇宙中充滿了爆發性的、隱形的伽馬射線(圖中以紅黃兩色表示)。一項新研究稱,暗物質或許也能產生伽馬射線。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伽馬射線是宇宙中最明亮、能量最高的光線,但人眼看不見它們。
  • 《宇宙中的哲學原理》-【宇宙......時間與空間的統一體】
    宇宙就是時間與空間的組合體。宇宙就是等於時間加上空間。宇宙中的絕對中沒有相對的成份的真理之一,也就是說這個真理是完全絕對和完全正確的真理:那就是,宇宙是唯一的,時間是唯一的,空間是唯一的。(注意,我在後面的內容中,會說到,所有物質的世界和意識的世界都是絕對與相對的矛盾統一體,絕對中有相對的成份,相對中有絕對的比例,而且絕對與相對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真理,也可以說是公理,它是意識世界中的一種,同樣的,真理也是絕對與相對的矛盾的統一體,宇宙是唯一的,是完全絕對的真理,時間和空間都是唯一的,也是完全絕對的真理。)
  • 宇宙中第一個量子場是如何產生的?
    即使是引力,無論在愛因斯坦還是牛頓的概念中,都可以被想像成一個場,在這個場中,任何形式的物質或能量都會對其在空間中所處位置的引力效應作出反應,從而決定其未來的軌跡。這意味著,由這些場的量子性質與海森堡測不準原理結合而產生的量子漲落也存在於整個空間,佔據了系統允許的所有可能的量子模式和狀態。 量子場論只是計算的一種方法,這並不像有一個實驗來測試這些量子場是否存在於真實的真空空間中。
  • 宇宙中的物質從何而來?真的是「無中生有」嗎?
    如果這個問題在幾百年前,就算是牛頓也無法解決,但是當時的科學家提出了「以太」的理論,用來解釋一些能量移動的介質問題,以太是一種假想中的物質,這種物質充滿宇宙,是光線和引力的介質。 造成這場大爆炸的是一個「奇點」,這個奇點體積無限小,卻擁有無限的質量和溫度,我們宇宙中的一切能量和物質都是從這個奇點中誕生的,因此嚴格的來說,物質並不能算是「無中生有」,而是在我們宇宙誕生之前就以某種形式存在(也就是奇點)。
  • 宇宙暗能量是什麼?暗物質又是什麼?
    科學家表明經過觀測宇宙中存在大量暗能量,特別存在大量非重子取值的暗能量,在廣袤的宇宙中,並不是只有星球等天體的存在。在星球的周圍漆黑一片的是暗物質。暗物質我們看不到,並不代表它不存在,我們科學家根據多方位的觀察和計算,得知暗物質也是有質量的。
  • 《宇宙中的哲學原理》-【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矛盾】
    量子理論中最根本的內容就是當每個人深入去研究物質的產生和構成還有運動的時候,總是確定中又含有不確定的因素,不確定中又含有確定的因素。明明你看到是A的存在,但是A中又帶有B的可能,明明你看到是B的存在,但是B中又帶有A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