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鄭州誕生了首家建材
超市——新家園建材超市,拉開了中原建材市場新型業態變革的帷幕。自其誕生之後,鄭州建材業有關超市與攤位制,有關「哪種業態方式更好」、「誰取代誰」的爭論就沒有平息過。
兩年光景中,新家園在消費者面前始終扮演著「踏平亂世、低價惠民、還眾消費公道」的先驅形象,並以顛覆乾坤的王者姿態,「恩澤」供應商與其共奔前程,許諾同分天下。然而新家園所謂的「低價」招牌受到了消費者的一次次質疑,其許諾給供應商的「封侯賞銀」也還是遙遙無期的夢。鄭州的諸家建材市場和眾多的供應商也對新家園的「低價王者」形象提出質疑。
單店建材超市低價遭遇質疑
新家園剛剛開業時,就掀起了低價風暴,推出一系列諸如每平方米20多元的木地板,或99元的坐便器。時至今日,在新家園的賣場中,仍能找到每平方米不足40元的特價地磚。
建材超市業態的蓬勃發展能夠幫助市場淨化消費環境,也能夠為消費者帶來新鮮消費氣息,但它們賣勁吆喝用來鼓動消費的「低價」,到底能夠為消費者帶來多少真實的實惠?
日前,鄭州市一位消費者打來電話說,自己到新家園建材超市購物,本來是衝著它的低價招牌去的,結果卻發現,在新家園很難找到和別的建材市場一樣的商品。「沒有比較,新家園如何保證自己的價格低?」這位消費者提出了質疑。
新家園開業至今一再聲稱,其所實行的中央控制管理模式上的創新,可利用大規模採購形成的低成本優勢,要求供貨商給其最低的價格,在超市中以較低或極低的價格銷售,將中間渠道的利潤讓渡給消費者。但讓業界人士紛紛質疑的是:僅憑新家園在鄭州目前的一家門店,供貨商憑什麼給這家建材超市最低價?
行規捅破低價窗紙
幾位建材市場管理人員和供應商坦言,新家園「低價」的幌子很不可靠,因為整個產業的現有分銷模式,就註定了它的發展高度。
某建材市場老總介紹說,建材產品在全國的銷售渠道幾乎是清一色的代理分銷體系,極少有超市能夠直接對接產品品類和品牌,建材產品更多地靠大型的房產工程、家裝公司走量,而在零售渠道方面,超市業由於發展時間較短,僅是廠家的一種選擇而已,在攤位制市場仍是市場主流業態的現實面前,吞吐貨物量相當有限,上遊廠家不可能去得罪自己的代理商,俯下身去與超市對接供貨。因此,超市只能夠選擇與區域代理商合作。而區域代理商自然也不會為了一家超市,而得罪自己下面的眾多分銷商、家裝公司,不然豈不是顧此失彼?如此說來,所謂的與廠家對接就是一句空話。從這點也可以看出,在代理商主導建材銷售份額的今天,廠家首先要保證代理商的利益,不可能貿然提供給建材超市低價產品。
據新家園內部人員透露,截至目前,新家園能夠真正實現與廠家對接的商品數量不超過30%,有70%選擇了聯營的模式。
便宜貨從何而來
一知情人士透露,所謂的便宜貨都是新家園從一些小廠進貨,或者是一些較知名的品牌廠家提供的庫存積壓產品。「我們也曾從外地販過便宜貨甩賣,15元的臺盆、60元的坐便器,其實這在南方很多正規廠家的常規商品供貨價中多的是,幾輛卡車的『東西』才幾萬元,只是消費者了解的信息不對稱而已。」這樣說來,新家園拿幾款這樣低價的產品做宣傳,只能算炒作。
新家園某知名品牌供應商告訴記者,陳列在特價區的名牌地磚,價籤上的超低價都異常誘人,但多是不知名產品,這就造成「便宜的都是不知名的,品牌產品照樣不便宜」的局面。而知名品牌為迎合超市的特價炒作需要,他們不得不把清倉貨搬出來烘託人氣。一位供應商承認說,暢銷品和新品是不可能打折扣的,僅能保證不與建材市場的其他商戶的價格發生衝突。
對此,新家園超市企劃部經理賈書顯解釋說,建材不同於家電,它屬於耐耗商品,幾年也不見得換一次,所以消費者對於品牌種類也不了解。
那麼新家園是如何保證採購上的優勢呢?賈經理說,他們和供應商有協議,如果對方供價比別的市場高,供應商要接受處罰。
而一位知名品牌陶瓷代理商的銷售經理也透露說,他們考慮了很久也沒有入駐新家園,不僅是因為現階段對方無法給他們提供滿意的品牌展位,而且中小品牌太多,不能與其品牌形成有效的呼應。再者,每年必交的進場費,壓款周期偏長,也是他們一直所顧慮的。
差價返還有點虛
東西賣貴了可以差價返還,對於如今的消費者來說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裝修房子對多數消費者來說,可能一輩子也只有那麼一兩次,因此,對於商家的慷慨承諾,消費者是高興的。類似「保證商品全部貨真價實、可無條件退貨,保證商品以最低價銷售、超出的差價將300%返還」的宣傳內容在新家園一樣可以看到。賈書顯說,只要消費者提供證據,他們一定會兌現差價返還的承諾,因為他們的損失會按照協議,由供應商承擔。
很多消費者表示,每類產品有眾多的品牌,每個品牌又有不同的型號,「同一」的概念太不好掌握了。此外,建材超市要求消費者拿出相應的證據,即其他建材市場或超市的購物小票或是正式發票。許多消費者認為,即使提供了相應的證據,也只是差價部分三倍返還。「一款潔具的差價也就幾十元,誰會為百元左右的費用,花費那麼多比較差價的時間。」一位消費者這樣對記者說。
而消費者不知情的還有,不少供應商為建材超市提供的是特供系列。
超市為了保證產品好賣,對地板的花色、木紋等都有要求,而攤位制則沒有這樣的要求。如此,消費者比較的餘地就更小了。
(來源:河南商報商周刊 記者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