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了「七度空間」 鄭州多家商戶被起訴「商標侵權」賠償2萬

2020-12-03 河南商報

河南商報記者陳媛媛 文/圖

近日,鄭州多家經營便利店、菸酒店的商戶向河南商報記者反映,他們收到來自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傳票,案由多為「商標侵權糾紛」,被起訴的涉案商品主要是衛生巾、酒類、毛巾,原告為上述涉案商品的品牌廠家。

這些商戶表示,自己並未見到相關人員來店裡調查,莫名其妙就收到法院傳票,心生疑慮,不知真的是廠家在打假還是有人在藉機敲詐。於是,河南商報記者進行走訪調查,一探究竟。

事件:剛賣出了100多元的貨,就收到法院傳票

9月15日上午8點多,在鄭州經營了一家便利店的商戶趙華(化名)像往常一樣,開門準備營業,但是卻意外地收到了一封郵件。打開一看,他被嚇到了,裡面是一張法院的傳票,還有公證書、民事起訴狀等材料。

由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郵寄的傳票上顯示,他被起訴的理由為「商標侵權糾紛」。趙華疑惑,他就賣個貨,怎麼會涉及到「商標侵權」?

隨後,他打開了一份公證書,由河南省鄭州市大豫公證處公證,並加蓋公章,他發現原來是他店裡售賣的「七度空間」衛生巾出了問題。公證書顯示,2018年6月26日13時41分,大豫公證處公證員、公證工作人員孫某隨福建恆安集團有限公司的委託代理人趙某一起來到趙華的店裡,趙某在店裡購買了兩種外包裝顯示為「七度空間」的衛生巾各兩包。13時47分,上述人員攜帶所購物品離開,17時,上述人員一同回到鄭州市大豫公證處,將上述所購物品保存於鄭州市大豫公證處,隨後進行封存、拍照。在這份公證書中還附帶有一份《交易記錄》列印件,付款方留言處寫著「七度空間四包」。

但是趙華說,對於以上取證,他並不知情。「現在過了三個月,監控也調不出來了,是誰買的我也不知道。」

而河南商報記者在一份由福建恆安集團有限公司於2018年7月26日蓋章的民事起訴狀中看到,對方稱,趙華所銷售的涉案產品質量有問題,後經恆安集團工作人員調查、購買發現,涉案產品雖標有「七度空間SPACE7」標誌,但是並非恆安集團生產,系假冒產品,並出具過鑑定書。在民事訴訟書中,原告恆安集團請求判令被告趙華賠償經濟損失及制止侵權的合理費用共計2萬元。

交涉:若同意私下和解,最低賠償8000元

看到這裡,趙華意識到自己所售賣的「七度空間」衛生巾可能質量真的有問題。他告訴河南商報記者,自己這家店原本是愛便利的加盟店,但是愛便利近一年都沒怎麼送過貨了,他基本上都是到批發市場去進貨。「七度空間」的這兩款10片裝衛生巾是他從上門推銷的一個中年婦女那裡進的貨。「3月份才開始進,總共就進了一箱,24包,是兩款衛生巾拼成的一箱,到現在才賣了一半,100多塊錢。」

河南商報記者隨後也走訪了附近幾家愛便利店,據店老闆稱,自從愛便利不再送貨之後,他們店裡的「七度空間」衛生巾都是在阿里巴巴上購買,近期並未收到法院的傳票。

接到法院的傳票後,趙華電話聯繫了原告的代理律師了解情況。據一位自稱是恆安集團代理律師的人稱,如果趙華願意協調解決,那麼協調價是9000元,最少8000元。

他告訴趙華,現在很多品牌都在打假,不只是恆安集團。「包括長城、茅臺、五糧液都在全國各地做。」他稱,他們代理的恆安集團不光在鄭州起訴,在安陽、鶴壁、平頂山、周口、洛陽都有業務。

他說,根據《商標法》規定,商標侵權,銷售者也有責任。至於最低8000元的賠償標準,是根據兩個方面算的,一個是廠家的維權成本(調查費用、公證費用、律師費用),另一個是根據品牌的知名度、店鋪的經營規模、時間長短等。「如果賣的是不知名品牌,賠償可能就低一些。」

河南予瑞律師事務所李華陽律師稱,根據《商標法》第五十七條規定,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屬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他認為,在店中售賣假貨屬於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構成商標侵權。

疑惑:是「打假」還是「敲詐」?

趙華疑惑,這名自稱是恆安集團代理律師的身份又該怎麼確認?

9月19日,在趙華的便利店裡,河南商報記者以商家的名義致電恆安集團總部,工作人員稱,恆安集團目前確實在委託外面的律師事務所幫公司抽查商品,但是對於具體情況,他們不是很清楚。「我們所有的委託手續,律師都會交給法院,要不然他們也不能以公司的名義起訴你,法院都立案了,肯定是認可的。」他說,目前比較穩妥的辦法是,如果願意調解,可以雙方到法院那裡,讓法院居中調解。「在法官的見證下,讓法院出一個調解書,蓋上公章。」

李華陽律師也說,律師業務分為兩大塊,一塊是訴訟業務,另一塊叫非訴訟法律服務,像上述情況屬於非訴訟法律服務。

趙華也按照傳票上的電話,諮詢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知產法庭的審判員,據審判員稱,此案件確實存在。

接到法院傳票後的當天,趙華哄著送貨的中年婦女又送了兩箱5片裝的「七度空間」衛生巾,錄像留證,並報了警。「警察已經將她的信息進行備案了。」

趙華說,既然能找到送貨人,又有相關的身份信息,為什麼不追究源頭,而只追究中間銷售商?「如果不追究源頭,這樣頂多是我一家不賣了,以後還會有其他商家賣,不能從根本上制止假貨。」

上述d在與趙華溝通時稱,如果銷售商覺得自己理虧,可以把送貨人追加上,由被告向法院提出追加,但稱追加了也沒用。「我跟你說,追加沒用,你可以另行起訴她,跟她要錢。」面對趙華的質疑,他說,如果商家被起訴金額為10萬或20萬,這種有可能是敲詐,但現在起訴金額僅為2萬。「大型超市起訴3萬,小店只起訴2萬,僅僅是為了震懾市場,廠家並不以此為賺錢目的。」

普遍:近期,不少鄭州商戶都收到類似法院傳票

河南商報記者發現,除了趙華之外,有不少鄭州的商戶近期也收到了類似的法院傳票,案由多為「商標侵權糾紛」,傳喚應到處所也多為「鄭州知產法庭」。

為什麼是鄭州知產法庭?不少商戶心存疑惑。

據河南商報今年3月份報導,鄭州智慧財產權法庭成立於2018年3月2日,位於鄭東新區明理路與白佛南路交叉口。受案範圍包括發生在河南省轄區內有關專利、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技術秘密、計算機軟體、涉及馳名商標認定及壟斷糾紛的第一審智慧財產權民事和行政案件;發生在鄭州市轄區內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範圍之外的第一審智慧財產權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不服鄭州市轄區內基層人民法院審理的第一審智慧財產權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上訴案件。

近期,鄭州不少收到法院傳票的商店多為便利超市、菸酒店等,店鋪分布在金水區、二七區、中原區、惠濟區等多個地方,涉案的商品主要有衛生巾、酒類、毛巾等,起訴的原告除了上述文章中的恆安集團,還有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法合營王朝葡萄釀酒有限公司、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金號家紡集團有限公司,而開庭時間多集中在9月、10月、11月,起訴金額在2萬到10萬不等。

其中,鄭州一家百貨店被原告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起訴。原告在民事起訴狀中稱,被告利用原告商標作為店面招牌,同時又銷售假冒五糧液白酒的行為,對原告品牌的信譽和形象造成了負面影響,起訴金額為10萬元。

對此,李華陽律師認為,未經商標權人的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出於商業目的將商標用於招牌、櫃檯以及交易文書等載體上,即使是正規產品的經銷商也不例外,因此使用五糧液的商標作為門頭招牌也構成商標侵權。

若被廠家起訴「商標侵權」,責任該怎麼劃分?

上述不少商戶稱,他們不知道怎麼會被人以「商標侵權」的名義告上法庭。現在事情已出,可責任該如何劃分?就此,李華陽律師也作出了解答。

李華陽律師稱,就商家來說,首先應該售賣正規商品,若一旦商戶被廠家起訴商標侵權後,應當立即停止銷售侵權商品,停止侵權。根據法律規定,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構成商標侵權,銷售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假貨的生產者與其構成共同侵權,應當與銷售者一同承擔連帶責任。但是,銷售不知道是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可以不承擔賠償責任,由假貨的生產者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合法取得的情形包括:

一、有供貨單位合法籤章的供貨清單和貨款收據且經查證屬實或者供貨單位認可的;

二、有供銷雙方籤訂的進貨合同且經查證已真實履行的;

三、有合法進貨發票且發票記載事項與涉案商品對應的;

四、其他能夠證明合法取得涉案商品的情形。

所以,一旦商戶被廠家起訴商標侵權後,應當搜集有關上述情形的證據。

最後,他還提醒商家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進貨,而消費者若一旦發現所買的商品為假貨,可以向銷售者協商解決,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舉報,可以向消費者協會尋求幫助,也可以向法院起訴,請求法院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河南商報編輯 華麗娟 實習編輯 熊子文)

相關焦點

  • 鄭州多家商戶因數元刀片被廠家起訴,商戶聯名申請要求撤銷相關公證
    鄭州商戶頻頻被廠家以「打假」的名義起訴最近,提到啄木鳥刀片、提到貝立方保溫杯、提到潛水艇地漏等商品,不少鄭州商戶都心有餘悸。因為售賣這些商品,被廠家以「售假」的名義起訴,他們面臨數萬元不等的索賠。商戶出示的民事判決猶記得,在8月下旬,鄭州市香江市場的不少商戶向記者反映,因為售賣了幾盒價值2元/盒、5元/盒不等的啄木鳥刀片,他們被廠家寧波市福達刀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達刀片公司)以「售假」的名義起訴,若同意和解,和解費為5000元。
  • 雪豹起訴蘋果侵權10日開庭 賠償金額存在變數
    【提要】剛剛用6000萬美元擺平唯冠的蘋果,10日又將面對國內民營日化公司江蘇雪豹的起訴。江蘇雪豹代理律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50萬元的賠償金額存在變數。業內專家預測江蘇雪豹以卵擊石很可能兇多吉少。
  • 被起訴商標侵權該怎麼辦
    國內已註冊商標很多,據統計,90%以上的商標閒置未用。如果企業被起訴商標侵權該怎麼辦呢?維權人小智幫你分析一下。首先,收到的起訴有兩種:第一種是非法院傳票,而是其他主體以電子郵件或其他形式告知侵權。遇到這種情況,多數屬於詐騙或惡性競爭(當然也有可能確實侵權)。這時需要先辨別一下對方是否對商標該類目擁有所有權,如果沒有可以置之不理。如果確實存在侵權行為,對方又沒有通過法院處理,多半是私了目的,企業只需耐心協商便可。第二種是法院傳票。這種情況下起訴方已經確定您的侵權行為,且給對方造成了或多或少消極影響。
  • 「啄木烏」盯上「啄木鳥」,60餘商戶因銷售侵權商品被罰,合理?
    近日,「啄木烏」就給多名商戶惹來麻煩,寧波一家刀片公司起訴南通市區60餘名商家(南通某經營部)售賣「啄木烏」商品涉嫌侵犯其商標專用權。「啄木鳥」商標被侵權?檢索中國商標網數據,寧波某刀片公司在1996年便提交第1056900號「啄木鳥」商標註冊申請,指定使用在文具刀;鉛筆刀;切紙刀等第16類商品上。
  • 百度起訴湖南藍度索賠100萬 法院已下達「禁止令」裁定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百度最新資訊 > 正文 百度起訴湖南藍度索賠100萬 法院已下達「禁止令」裁定
  • 個體戶侵權被判賠2萬
    記者昨天獲悉,豐臺法院一審判決宋某侵權,需賠償2萬元。  紅獅漆業公司起訴稱,該公司享有「紅獅」註冊商標。因發現個體戶宋某銷售假冒「紅獅」的油漆,公司於2011年9月向派出所報案,派出所在宋某的經銷部現場查獲3桶涉案油漆,隨後將此案移交豐臺工商分局,該局於2012年1月5日對宋某作出了沒收侵權產品、罰款7000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 智慧財產權-商標侵權典型案件解析
    近日,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新鄉中院)民三庭發布了《商標侵權案件溫馨提示卡》,分別從如何審查原告的註冊商標專用權權屬、如何辨別被告是否侵害了原告的商標權、被告因商標侵權而應承擔的民事責任、被告因商標侵權而應承擔的賠償數額、如何以合法來源理由抗辯原告主張、如何區分商標權利人與「職業打假人
  • 85度C起訴光明牛奶商標侵權,二審敗訴!光明解釋:巴氏殺菌溫度
    發現更大的世界,傳播人生智慧,點一個關注,收穫一片森林85度C起訴光明牛奶商標侵權,二審敗訴!光明解釋:巴氏殺菌溫度美食達人公司持有85度C在多個品類的商標權利,光明牛奶則是在其在優倍系列鮮牛奶採用了巴氏殺菌技術,這一工藝參數為85℃、15秒,所以光明牛奶在包裝盒上打出了85°c這一標誌。但是美食達人公司以光明牛奶商標侵權於2016年將該公司告上法院。一審時勝訴,光明牛奶不服上訴,二審時駁回一審全部訴訟請求。
  • 鱷魚商標侵權,向左還是向右?
    10月20日,法國鱷魚以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為由將新加坡鱷魚告上法庭,並請求法院判令新加坡鱷魚立即停止侵權、公開賠禮道歉、賠償原告經濟損失50萬元以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賠償。  新加坡鱷魚被激怒了。  11月3日下午,新加坡鱷魚幾乎所有重頭人物全部飛抵北京,其陣容之龐大與22日來京的法國鱷魚代表隊相比毫不遜色。
  • 虎牙鬥魚合併;今日頭條起訴今日油條商標侵權|一周資訊
    騰訊方面還將購買董榮傑所擁有的197萬股虎牙B類普通股,約為197萬虎牙ADS;同時也將購買陳少傑擁有的約370萬股鬥魚普通股,約為3700萬鬥魚ADS。預計緊隨進一步收購虎牙股份、鬥魚股份及合併交割後,騰訊通過其子公司所持有的合併後公司的投票權按全麵攤薄計算將為67.5%。
  • 「啄木烏」傍上「啄木鳥」,六十餘家商戶因涉商標侵權被告上法庭
    最近,南通市區60多家商家因出售涉嫌侵害其他人商標專用權的產品——「啄木鳥」牌美工刀片,被寧波市一個刀片企業告上人民法院。寧波市某刀片公司(下稱「刀片企業」)系一個刀片類製造商,經審批在第16類「辦公文具刀、削筆刀、裁紙刀」等刀具產品上註冊了第「1056900」號商標logo。
  • 哈文跨境:亞馬遜遭中國公司控訴侵權,將賠償近1200萬美元
    惟在2018年,北京一間2003年才成立的科技公司「炎黃盈動」控告亞馬遜商標侵權。北京法院日前判處亞馬遜敗訴,不但失去「AWS」商標的內地使用權,同時需要向「炎黃盈動」公司賠償逾7600萬元人民幣。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裁定:「AWS」商標屬於北京軟體和數據服務公司ActionSoft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所有,亞馬遜在中國不能使用該商標或類似徽標。
  • 被訴商標侵權,企業該如何應對?
    當被訴商標侵權時,如何界定是否侵權?企業又該做些什麼?(本文商標侵權僅指未經許可在相同商品、服務上使用他人相同商標的,未經許可在相同類似商品、服務上使用他人相同或近似商標可能造成混淆的典型侵權行為。) 截至2017年底,我國商標累計申請量2784.2萬件,有效註冊商標量1492萬件,僅2017年商標註冊申請量就達到574.8萬件。
  • "華夏"商標被擅用 中糧集團起訴個體戶索賠3萬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1日訊(記者 李方) 作為國內最大的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擁有多個註冊商標。近日,中糧集團發現個體業主趙先生銷售的葡萄酒涉嫌侵犯其「華夏」註冊商標專用權,故將趙先生起訴至法院,要求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共計3萬元。日前,北京市豐臺法院正式受理了該起侵害商標權糾紛案件。
  • 雲南白藥、七度空間如何辨真假?這場示範性庭審給你答案!
    雲南白藥、七度空間如何辨真假?這場示範性庭審給你答案!2020年2月,上海市長寧公證處就上述公證過程出具了公證書,證明被控侵權產品外包裝盒打開後,牙膏盒啟封處為人工粘膠,膠跡明顯;牙膏管表面藍色部位通過刀片用力刮拭,藍色脫落,露出白底,與正品牙膏不同,系假冒產品。
  • 遭中國科技公司控侵權,亞馬遜敗訴失去「AWS」商標,賠款7600萬
    惟在2018年,北京一間2003年才成立的科技公司「炎黃盈動」控告亞馬遜商標侵權。北京法院日前判處亞馬遜敗訴,不但失去「AWS」商標的內地使用權,同時需要向「炎黃盈動」公司賠償逾7600萬元人民幣。據商標查詢網站顯示,亞馬遜和「炎黃盈動」都有申請註冊「AWS」商標。
  • 85度C訴光明牛奶商標侵權 光明:那是巴氏殺菌溫度
    牛奶盒上標識「85℃」,光明被告上法庭美食達人公司於2003年創立85度C品牌,先後取得了四個「85℃」的註冊商標且均在有效期內,經過其多年宣傳和使用,其在第43類咖啡館、蛋糕店等的註冊商標被中國商標局認定為馳名商標。
  • 微軟訴銘萬侵權獲賠318萬 盜版侵權違法成本大增
    、WindowsServer伺服器作業系統、SQLServer資料庫系統系列產品在內的幾百套軟體著作權,並賠償經濟損失318萬餘元。經微軟長達近9個月的溝通,兩被告均未採取積極措施停止其侵權行為。  2012年2月,微軟將上述兩被告起訴至北京二中院,要求兩被告立即停止對涉案微軟軟體的侵權行為,並賠償其經濟損失,經過為期7個月的法院審理,微軟最終勝訴。  近年來,從私企到大型國企,從北京到嘉興,微軟的維權舉動頻見報端。
  • 墨汁老字號起訴西安15家個體戶侵權 碑林區法院已立案
    認為西安多家個體經營戶銷售墨汁侵害了其註冊商標專用權,北京老字號墨汁品牌「一得閣」近日將15家個體經營戶訴至碑林區法院。目前,這批侵害商標權的案件已經立案。  北京一得閣墨業有限責任公司訴稱,北京一得閣始建於1865年,距今已有150多年歷史,公司於1984年、2002年先後核准註冊「一得閣」文字商標及圖形文字商標。
  • 亞馬遜不能使用AWS商標了?
    導 讀北京炎黃盈動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起訴亞馬遜通技術服務(北京)有限公司與北京光環新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於「AWS」商標侵權案件已審結,亞馬遜敗訴。2020年的日曆終於翻過了最後一頁,那些沒實現的KPI、沒改完的bug、沒回款的項目都被放到了一邊,在大家歡欣雀躍迎接新年的當口,「AWS」的法務與公關卻是「陰雲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