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圖書館還書至少15天後,不能當天借當天還|百家故事
01小編就讀學校還書時間1)珍貴書籍不外借,一部分可以在圖書館看。同時小編學校一個學分要求的博學考試。博學1學分屬於基礎要求學分,小編不清楚可不可以用其他學分衝抵。博學書籍可以借15天左右,估計可以提前還書。小編沒借過,因為這些書比較厚,還很沉。一般小編在圖書館看博學書。
-
出國留學,學校圖書館的資源不用可就浪費了!
在國外上學,學生一般都會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的資源。學生不僅可以從學校圖書館借閱豐富的圖書,還可以遠程調借書籍,免費使用或外借電腦,複印、掃描書籍,快速找到課程輔助材料等。學校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1.可以借閱書籍,遠程調借圖書學生只要擁有學生卡(ID card),就可以在圖書館內看書和借書。畢業生也可通過辦理一定的手續,繼續借閱書籍,具體情況,可以諮詢圖書館工作人員。
-
中小學圖書館建設仍漏洞 學校為迎檢狂購無用書
一些圖書館受到經費不足的掣肘,在迎檢時不得已低價購進圖書擴充「庫容」,因此圖書質量難以把關。此外,本市中小學圖書館很少有專業館員,人大代表建議,中小學圖書館館員也急需「補課」。 問題一:學校無經費更新圖書 在東南三環方莊附近的一所小學門口,記者分別問幾位小學生多長時間去學校圖書室借一次書。
-
「圖書館應該是人民的終身學校」
沈紅梅說,這項活動最開始推出的幾年特別火爆,每年有好幾千人到館買票搶票,現在隨著信息素養的提升和網絡設施的完善,來圖書館買車票的人少了,但圖書館仍然時刻準備好提供服務。「感謝圖書館的工作人員!」2019年12月,一名叫羅帥的外來務工者在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買到了6張上海至重慶的火車票,他特地找出一張紙,鄭重地寫下了自己的感謝。
-
徜徉書海 點亮夢想 為這所學校的圖書館點讚
12月3日,剛剛開館的南陽市第二完全學校初級中學圖書館裡時尚典雅、寬敞明亮,一架架圖書琳琅滿目、包羅萬象。學生們徜徉於書海,陶醉其中。圖書館擁有圖書自助借還系統、圖書智能分揀系統和讀者自助服務體系,還擁有數位化自主學習中心、個性化學習空間和休閒閱覽交流空間等現代化功能。實現了全新的智能化服務,充分體現了現代圖書館數位化和人性化的特徵。
-
綠雲書庵生死劫:一個民間圖書館的「釘子戶」歷程
劉易創辦公益圖書館綠雲書庵之始,還引來一群來自蘭州各大高校的大學生志願者。他們接力為孩子們開設起「四點半學校」,為孩子們輔導作業。平時書院裡坐滿了大大小小的學生們。越來越多的人慕名而來。來自山東菏澤的來蘭務工人員李雪(化名)和兒子時宇翔就是被書香吸引而來的,斷斷續續讀了三年的書。作為母親,李雪最初的想法很簡單:自己蝸居的地方太侷促了,給孩子找了一個免費讀書的地方。
-
蘇州鏈家第6所「愛心圖書館」在襄陽黃集鎮中心學校落成
12月1日,蘇州鏈家攜蘇州善城公益聯合會志願者、蘇州愛心市民捐贈的2500餘冊書籍及桌椅和書架,奔赴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黃集鎮中心學校,為這裡的孩子搭建了一所傳遞991公裡的「愛心圖書館」,這已是蘇州鏈家捐建的第六所「愛心圖書館」。
-
這兒有中國最先進的大學圖書館之一!
在2016年全國申報的1062所高校圖書館總經費排名中,UIC排名第107;在2016年廣東省144所高校圖書館文獻購置費排名中,UIC排名第14;在2015年全國高校生均文獻資源購置費排名中,UIC在申報的687所高校中名列第8,達到每名學生2000元,而全國平均水平才每名學生500多元啊。
-
圖書館裡找不到想找的書?機器人圖書館上崗 海量圖書各就各位
受訪者供圖在圖書館借書時,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尷尬,明明資料庫顯示要借的書就在某書架上,但就是找不到。不規範的借、還書操作導致圖書找不到家的情況時有發生。高校圖書館或國家圖書館中有數以萬計、百萬計的圖書,每年的借閱量有的高達百萬次,如何保證浩如煙海的圖書「各就其位」?近日,天津大學研發了AI「智圖」機器人,不僅能幫助「漂流」的圖書找到正確位置,還能挖掘分析讀者對圖書的閱讀興趣,優化採購和擺放。現在「智圖」機器人已經在天津大學圖書館正式上崗,在書海中巡邏。
-
嘉興市圖書館館長沈紅梅:打開書 點亮人
貼在嘉興市圖書館一樓牆面上的短短十二個字,道出了沈紅梅的心聲。從兩三幢小樓的狹小館舍,到3.2萬平方米的大館;從不足2萬冊藏書,到300萬冊館藏資源;從普通的地區圖書館,到探索中國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建設的「嘉興模式」,嘉興市圖書館的發展變遷,從業34載的沈紅梅是見證者,更是親歷者、參與者。「打開書,更要點亮人。」沈紅梅說,回望來時路,圖書館之於她,已成為心中的一個特別存在。
-
福建專升本院校圖書館大盤點,哪間院校最優秀?
1958年,截止2018年6月,紙質資源總量達129.1萬冊;電子圖書88萬冊。更是國內第一個建成「無線射頻識別(RFID)系統」的圖書館,借、還書都是全自助式的。立於湖畔之上的時鐘最為醒目,一分一秒跳動都提示著時間的寶貴。
-
老太太撿垃圾成癮 蚊蟲老鼠害苦鄰居
她把各種垃圾都堆放在小區院內的一個角落裡,導致蒼蠅亂飛,老鼠亂竄,鄰居們苦不堪言。居民告訴記者,這些垃圾都是居住在該小區內的一位老太太撿來的。幾年前,居民就發現這位老太太有撿垃圾的習慣,不過那時還不怎麼嚴重。到了2014年左右,這位老太太撿垃圾似乎上了癮。撿來的垃圾越來越多。她把各種垃圾亂七八糟地堆放在這裡,夏天一到,氣味刺鼻、蚊蠅亂飛,甚至還經常有老鼠竄進家裡,居民們苦不堪言。
-
「宅」在家,輕鬆學,方便用,圖書館電子資源使用指南來啦!
如何在家裡使用圖書館電子資源1.使用學校VPN登錄VPN(虛擬專用網)的作用是將校外網絡虛擬成校園內部網絡,登錄後用戶可進行圖書文獻查詢、限校內網使用的資源訪問等操作。VPN登錄網址為:http://vpn.ncu.edu.cn。
-
復旦圖書館:在歷史的公轉中自轉
如果這些有生命的書,聚集在一起慶祝它們在人世間度過的歲月,那麼這畫面是否會像一群學者的聚會,又或是像一群長者的重逢?100年前的秋天,復旦大學部分學生發起戊午閱書社,每人捐洋兩元購置書籍,自主管理,由此形成了復旦大學圖書館的雛形。走過百年歷史,今天這座圖書館裡,每一本書,或多或少都是過去一個世紀裡某一個時段的見證者。
-
傳統圖書館遭遇「邊緣化」困境:突圍 借「E」臂之力
發展的臨界點:數字出版和紙質出版量到2020年預計平分天下 如果圖書館僅僅以外借為中心的話,那麼有了數字閱讀,讀者還需要來圖書館嗎?在2012中國圖書館年會開幕式演講中,上海圖書館館長吳建中的提問引起了大家的思索。 單從數字上看,我們的確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
大連理工大學圖書館全新升級!
圖書館館藏資源豐富,現有實體館藏文獻總量359餘萬冊(件),訂購電子圖書724萬冊,中外文電子期刊6.37萬種,擁有111個平臺、271個各類中外文資料庫,形成以理工科為主、兼顧社科、管理等學科的多類型、多語種、多載體的館藏體系。伯川圖書館建成於1999,是以我國著名教育家、學校的創始人之一屈伯川的名字命名的。
-
一張卡學生可看盡圖書館的書 下城學校可無償使用
無論學校還是家裡,把卡一掏,網址一打,就能瀏覽杭州圖書館的書籍資料。現代實驗小學的師生管它叫做「一證通」,人手一本。 昨天是「世界閱讀日」,現代實驗小學趁著好時機向我們驗證了一把「一證通」的能耐:比如英語老師想查詢備課時需要的一手資料,滑鼠一點,杭州圖書館「網上書櫃」裡翻找翻找,很多有關資料一下就能找到;孩子們都喜歡有聲讀物,這些書櫃裡也有。
-
辦圖書館「廣州經驗」領先在哪
從似乎悄無聲息到全國關注,四年來,廣州在「圖書館之城」方面,到底做了些什麼?「廣州經驗」究竟領先在哪裡?它在提升治理能力、完善制度體系等方面,能為其他地區提供哪些啟示和經驗? 截至今年9月底,廣州市有公共圖書館229個,平均每6.5萬人擁有一座館,提前一年實現了「小目標」。 總分館制讓「頂層資源」流動到「神經末梢」 在「圖書館之城」建設中,「總分館制」大放異彩。
-
【教育】「雲遊」滬上37所高校圖書館,你最愛哪家?
>上海海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圖書館前身是「吳淞水產學校圖書室」,初創於 1912 年。2008年5月6日正式改名為上海海洋大學圖書館。2個,藏書無論是在品種上、冊數上、還是在質量上,都位居全國中醫院校前列。
-
南沙新圖書館邀你來「體驗」!
重磅好消息來了!南沙新圖書館將於11月5日(本周四)起,開展「讀者體驗周」活動!↓點擊下方圖片可進入館內「雲參觀」↓活動開展時間活動期間,每日場館開放時間:9:00-12:00;14:00-17:00(逢周三閉館,12:00-14:00為場館清潔消毒時間)。活動持續時間:活動以一周為周期,直至新館試運行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