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發現3米巨獸,我國加以保護,國外卻在定期獵殺它

2020-08-02 藍毒獸

筆者:三體-小遙



大興安嶺發現3米巨獸,我國加以保護,國外卻在定期獵殺它


作為我國保存最完好、面積最大的原始森林,大興安嶺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也十分豐富。藉助於先進的科學儀器,人們近年來在大興安嶺地區觀察到很多珍稀物種,其中不乏大型野獸。



大興安嶺發現3米巨獸,我國加以保護,國外卻在定期獵殺它

然而,最近通過紅外相機的拍攝,生物學家們發現了一種神秘的生物。在國外,這種動物往往被定時獵殺,以防破壞當地生態,而在我國卻主張加以保護,這種生物就是駝鹿。



大興安嶺發現3米巨獸,我國加以保護,國外卻在定期獵殺它


提起鹿,人們可能會想到高大的長頸鹿,也會想到長相奇特的麋鹿,甚至還有靈動可愛的梅花鹿。而出現在大興安嶺的大型猛獸卻是世界上最大的鹿,由於與駱駝有一定的相似之處而得名。



大興安嶺發現3米巨獸,我國加以保護,國外卻在定期獵殺它

根據相關研究,駝鹿的抗寒能力極強,這也是它們能夠世代在大興安嶺地區生存的主要原因。在世界範圍內,駝鹿也往往出現在氣候寒冷的北方地區。



大興安嶺發現3米巨獸,我國加以保護,國外卻在定期獵殺它


生物學家表示,此次拍攝到的駝鹿體長3米左右,體重也應該已經達到了1噸,這是我國時隔40多年,在東北地區再次發現它們的身影。



大興安嶺發現3米巨獸,我國加以保護,國外卻在定期獵殺它

而在國外,駝鹿作為大型食草動物,除了佔據體型優勢之外,巨大的食量也對當地生態生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所以,每到特定的時間,相關地區就會開放打獵,從而維持當地的生態穩定。



大興安嶺發現3米巨獸,我國加以保護,國外卻在定期獵殺它


我國生物學家們認為,駝鹿一天的食量有20千克,而大興安嶺地區有70多種植物可以成為它們的食物,並且只有夏秋交接之際才會食用多汁的嫩葉,其餘時間都以木本植物為主,所以不會對當地生態造成惡劣的影響。



大興安嶺發現3米巨獸,我國加以保護,國外卻在定期獵殺它

加上,人們已經對此次發現的駝鹿種群進行追蹤,它們還沒有達到對生態產生危害的數量。相比於其他國家,我國的駝鹿仍需要受到保護,因此它們位於二級保護動物的行列。



此外,駝鹿擁有頑強的生命力,它們能夠快速奔跑,還能潛水5-6米深,除了東北虎、熊之外,只有狼群才是它們的對手。在野外甚至還出現過通體潔白的駝鹿,人們將其視為神獸。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大家多多「關注」我吧,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


相關焦點

  • 大興安嶺出現的扇角巨獸,我國拼命保護,國外為何定期獵殺
    筆者-小文在2013年,科學家再次在大興安嶺內發現了駝鹿的身影,這也是人們時隔半個世紀以來第二次看到駝鹿了,這種長著扇形犄角的巨獸罕見地出現意味著,我國大興安嶺地區的生態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駝鹿是鹿科類動物中體型最大的生物,它們主要生活在亞寒帶針葉林帶,也就是我國的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地區。成年的駝鹿重量在400到600千克左右,而史上最大的駝鹿則長到了1噸,比犀牛的體型還要嚇人。關於駝鹿體型的秘密,科學家認為這和駝鹿食用的食物有關,陸地上大部分的食草動物都比肉食動物體型要大,比如說大象的體積就是獅子或老虎的數倍以上。
  • 大興安嶺發現一頭雪白色「神秘巨獸」,體重1噸,比犀牛還要高!
    哈嘍,小夥伴們關注「愛仕達奇聞說」每天為您報精彩 大興安嶺發現一頭雪白色「神秘巨獸」,體重1噸,比犀牛還要高!生活如此多嬌,只因你最閃耀,歡迎收看本期內容,自然界中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動物,其中還有一些我們人類未曾發覺,或許這些稀有不知名的生物,正在地球的某個角落不斷的繁衍生息,我們沒有發現,不去打擾它們,或許是件好事。
  • 大興安嶺密林裡發現國寶級神秘物種
    在我國美麗的大興安嶺棲息著一種動物,它體重不足50斤,卻異常兇猛,在野外它比狼還危險。我國的貂熊僅分布在東北和新疆北部地區,數量不足200隻,比大熊貓還稀有。 貂熊能獵殺比自己大好幾倍的鹿,敢從狗熊嘴裡搶肉吃. 貂熊拉丁文學名「Gulo gulo」,就是「貪吃」的意思。貂熊是個十足的吃貨,畢竟不多吃點很難抵禦大興安嶺的寒冷。
  • 看看大興安嶺的野生藍莓,它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野生「藍莓」在中國主要分布在最北的大興安嶺,過去也就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之前一直叫「篤柿」,或「篤柿越橘」, 所有植物的學名,都是根據瑞典植物學家林奈的雙名法,起的拉丁學,我國老植物學家它屬杜鵑花科,越橘屬植物,是多年生灌木,高約50釐米,長在溼草甸子上,小漿果沒有熟時青白色,熟時藍色玲瓏剔透,酸甜味美。
  • 罕見考古老照片:發現於1973年的我國遠古巨獸,體型「高大驚人」
    罕見考古老照片:發現於1973年的我國遠古巨獸,體型「高大驚人」黃河流域自古就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於是這條河流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中華兒女的母親河,但是在一千萬年以前,這裡就是一片的森林溼地,孕育中眾多各型各類的植物動物,那時候由於地球的含氧量較高,所以動物的體型都相對較大。
  • 美洲第一兇悍巨獸,身高五米重達一噸,猛獁象都逃不過它的獵殺
    在20世紀70年代,古生物學家在美國懷俄明州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地上洞穴,這個洞穴的直徑有30米左右,如同一個天然的陷阱讓很多生物掉落其中死亡。而在這個洞穴裡面,古生物學家發現了很多冰川時期的哺乳動物的骨骼,在這些骨骼中,一個保存較為完好的巨型動物骨架被發現,經過整理後發現,這個巨型骨架是一個熊類動物的骨架,它的身高五米,有著一對巨大的犬齒,是一種從未被人發現的巨型猛獸,最終被命名為熊齒獸。
  • 大興安嶺地區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貂熊、紫貂等活動影像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17日從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呼中林業局獲悉,近期設置在這個林業局轄區內的紅外攝像機多次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紫貂、貂熊等珍稀保護動物的活動影像。今年1月6日至3月6日期間,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呼中林業局在轄區內大西溝管護區58號線區域,布設了紅外線相機60部,開展為期兩個月的野生動物科學監測。近日,工作人員將紅外線相機拍攝到的圖像經過整理篩選後,得到了大量珍貴的野生動物活動視頻資料。
  • 3種雖然已經滅絕,但是有希望復活的遠古巨獸
    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45億年了,在這段漫長的歲月裡,地球上誕生過很多的生物,不過 由於種種原因,這些生物,絕大部分都滅絕了,它們死後,屍體被埋入了泥土裡,形成了化石,在多年以後,被人類發現,人類可以通過這些化石,可以大概了解到這些史前巨獸 ,生前的形態,還有生活習性,甚至隨著科技的發展,一些史前巨獸
  • 遠古巨獸去哪了?
    熟悉地質學的讀者都知道,大約在石炭紀和侏羅紀之間,很多生物的體型都非常巨大,特別是恐龍,小一點的也有幾噸重、幾米高,某些植食性恐龍,身體竟然能達到二三十米長、五六層樓高。科學家們發現許多體重超過數十噸的恐龍的化石,2-3隻恐龍的身體連接起來就和足球場一樣長,人類在其面前就如同螞蟻。
  • 曾稱霸美洲的恐怖巨獸,身高四米重達五噸,劍齒虎看到它也要跑
    都要趕緊掉頭跑,它就是大地懶。大地懶生活在距今約百萬年前的美洲大陸上,它們的體型龐大,成年大地懶的升高在四米左右,體重達到五噸,和成年非洲象有的一拼。有意思的是,這種恐怖的巨獸和現如今生活在樹上的樹懶有著一定的親緣關係,二者的食性還差不了多少,只不過樹懶是趴在樹上吃樹葉,而大地懶乾脆把樹搬到了吃。如果大地懶知道自己的後代混成了如此模樣,恐怕能氣的從地底下爬出來。
  • UNDP-GEF項目推進大興安嶺森林溼地保護
    由於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大興安嶺溼地面臨著森林火災、農業墾殖、林產品過度採集、旅遊開發及基礎設施建設等威脅,迫切需要進一步完善保護地體系,增強保護地的管理有效性。為此,通過各方努力,GEF「增強大興安嶺地區保護地網絡的有效管理項目」應運而生。
  • 大興安嶺冰帽
    筆者最新的文章《大興安嶺冰帽群的發現及初步研究》近期已經刊出,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下載。
  • 我國的河流都是從內陸流向大海,只有它,去國外轉一圈還能回來
    說到我國的河流,我們能夠想到的無非就是長江、黃河、黑龍江等等,這些都是國內非常著名的河流。古代的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歡去江邊吟詩作賦,留下了不少壯麗優美的篇章,這些河流聲名遠播,甚至吸引了許多外國朋友前來欣賞。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條河,或許大多數人都沒有聽說過,可它的確是最愛國的河了。
  • 被遺忘的巨獸——雲南白肢野牛
    不過接近85%的種群都在印度,因此稱它為「印度野牛」也沒問題。如今白肢野牛僅分布於我國西南邊陲,很多人都還不知道我國有,因此我稱它為被「被遺忘的巨獸」。國內關於白肢野牛的資料極少,找了半天只找到少量模糊的記載。
  • SCP-1867 最有故事的收容物 曾經獵殺SCP-682
    如果,它不是一隻海牛那就更好了……SCP-1867是一個有些偏差的條凸卷足海牛,長約為11.7釐米。它擁有智慧,能和其周圍半徑5米內的人進行心靈感應交流。它自稱是「西奧多•託馬斯•布萊克伍德爵士」,一名英國探險家和博物學家,儘管沒有任何官方記錄能夠證實它的言論。
  • 大興安嶺最香的野生植物是什麼植物?它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走在大興安嶺原始森林中,稍一不注意,你就會走到花的海洋中,立刻香氣撲鼻,猶如掉進醉香池中,腳下發出陣陣香味撲面而來,這是因為你走到了芳香植物分布地裡。大興安嶺有三大芳香植物,達子香、杜香、還有個號稱,能香幾十公裡的:「百裡香」。
  • 內伶仃島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緬甸蟒,長約為4米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內伶仃島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緬甸蟒,長約為4米&nbsp&nbsp&nbsp&nbsp深圳新聞網訊 不少人都知道內伶仃島生態物種極其豐富,最近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內伶仃島管理站巡護人員在保護區內發現了一條蟒蛇
  • 聖勞倫斯河發現新化石,疑似史前巨獸爪子,它的主人是誰?
    發現了一隻不明生物巨爪,起初考古學家認為這只不過是某隻動物的爪子,長時間在河裡浸泡,讓它變得越來越大,檢測後才發現,有可能是史前巨獸的爪子。聖勞倫斯河水資源極為豐富,自從上個世紀的時候,美國和加拿大為了能夠更好的運輸物質,聖勞倫斯河建立了獨特通道。
  • 冰雪王國中的巨獸之戰——北極熊對海象的捕食分析
    北極熊被國外諸多權威機構歸入海洋哺乳動物,因為它的食物絕大多數來源於海洋環境,北極熊的繁殖活動也可在遠離陸地的浮冰上完成。成年海象的體型是北極熊的數倍,因此,很多人認為北極熊只能獵殺老弱病殘的海象,在早期的一些研究當中也有此結論,但隨著研究的深入,動物學家發現,北極熊有獵殺成年海象的能力,也有確切的記錄。兩者的體型概況海象是海象科之下僅存的物種,是現存第三大鰭腳類動物,比它大的還有南象海豹和北象海豹。
  • 我國溼地生態系統現狀堪憂 美麗溼地亟須法律保護
    那麼,我國有哪些溼地保護的法律法規?為什麼溼地保護效果不佳?國外有哪些保護措施可以借鑑?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張西峰、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檢察院檢察官馬濤。  溼地對人類有哪些價值  馬濤介紹,根據國家林業局在2013年頒布的《溼地保護管理規定》(下稱《規定》),溼地是指常年或者季節性積水地帶、水域和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海域,包括沼澤溼地、湖泊溼地、河流溼地、濱海溼地等自然溼地,以及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或者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原生地等人工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