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裡這十個最大的「設計缺陷」,要由演化來負責

2020-11-29 生物谷

我們的身體不是設計出來的,而是演化的結果,因此遍布因陋就簡,臨時應付的痕跡。

古希臘人迷戀「數學上完美」的身體。但不幸的是,對於追求這種理想的人來說,我們的身體並不由傳說中雕刻出完美女性形體的雕刻家皮格馬利翁(Pygmalion)設計,而是被馬蓋先(MacGyver,美國一個電視劇的英雄,擅長用身邊的常見物品解決問題)設計的。演化用類似膠帶和木材邊角料的生物材料塑造了我們的身體,如果沒有小行星或是核彈爆炸來讓一切歸零的話,唯一能改善我們身體形態的方法就是對現有的模型進行修補。「演化並不會產生完美的身體,」普利斯頓大學的體質人類學家 Alan Mann 解釋道,「演化產生的是功能。」

我依著這個想法採訪了一些解剖學家和生物學家,然後列出了一張人體遺留問題清單——就好像你在買房之前,會把這個房子的問題都列張單子一樣。拿出你的錢包吧,我們的身體就像一棟需要修補的房子一樣。

1. 不太管用的脊柱

脊柱的問題: 我們的脊柱糟糕透頂。美國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人類起源中心主任 Bruce Latimer 認為,我們能行走真是個奇蹟。當我們的祖先用四肢行走時,他們的脊柱是拱形的,就像一把弓一樣,能夠承受下面垂掛的內臟的質量。

但當我們開始直立行走,整個系統發生了 90° 的旋轉,於是就開始出毛病了:脊柱被迫成為了柱狀。接下來為了支持兩足運動,腰部的脊柱向前發生了彎曲。為了讓頭部保持平衡(這樣我們走路的樣子就不會像在跳下腰舞),脊柱上部往相反的方向彎曲了。

這個變化對脊柱下部產生了巨大的壓力。根據一項估計,80% 的成人都患有腰痛。

解決辦法:讓脊柱重新變回拱狀。「看看你的狗,」Latimer表示,「它從骶骨到頸部是一個弓形曲線。這是很棒的系統:簡單、強壯、無痛。解決秘方只有一個:如果要避免我們沉重的頭部往前傾斜失去平衡(還要讓腰不痛),我們只有回到四腳著地的狀態。」

2. 僵硬的膝蓋

膝蓋的問題:Latimer 表示,「膝蓋是身體中最複雜的關節,位於兩個巨大的『槓桿』——股骨和脛骨中間。這下麻煩就多了。」結果就是,你的膝蓋只能向前後兩個方向轉動。「這就是為什麼除了橄欖球以外的所有大型運動禁止運動員從側邊撞擊或者擊打對手的膝蓋。」

解決辦法:用一個球和凹槽代替這個關節,就像你肩膀和臀部裡的結構一樣。我們沒有在膝蓋處演化出這樣的關節,「因為我們不需要,」Latimer表示,「古人類還不知道足球是啥。」

3. 過於狹窄的骨盆

盆骨的問題:生孩子很疼。更糟糕的是,女性骨盆的寬度已經20萬年沒變過了,為的是防止我們的大腦長得更大。

解決辦法:Latimer 說,當然你可以把骨盆拉寬,但是技術專家可能已經有了更好的解決方法。「我敢說1萬年甚至1千年以後,發達國家不會還有需要自然分娩的女性。在診所裡就能讓精子和卵子結合,你出門順道就能取個孩子回來。」

4. 裸露的睪丸

睪丸的問題:一對孕育生命的器官脆弱地掛在身體外面。

解決辦法:把睪丸放回身體裡可以避免男性關鍵部位受撞擊時的「蛋疼」。紐約州立大學(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演化心理學家 Gordon Gallup 表示,要這麼做的話首先你得先對精子做些調整。很明顯,睪丸(和卵巢不一樣)被丟到溫度更低的「體外」環境中的原因在於,精子得被保存在比體內溫度低2.5到3華氏度(合1.4到1.6攝氏度)的地方。

Gallup推測,較低的溫度能夠讓精子保持在相對不活躍的狀態,直到溫暖的陰道將它們激活,促使它們遊向卵子使其受精。這種演化性補救措施能夠防止精子過早消耗掉自身的能量。Gallup 表示,我們可以改變系統的規則:讓精子保持體溫,但是讓陰道變得更熱。(小貼士:我們不需要重新設計規則:大象就是一個很好的現成模板。)

5. 牙齒太多

牙齒的問題:一般來說,人類上下左右的牙床後部都各有3顆臼齒。當我們的大腦迅速變大時,頜變得更寬更短,使得最裡面的第三顆臼齒沒有了生長的空間。人類在學會烹調食物前,這些有尖凸的臼齒是挺有用的。但是現在,「智齒」只會讓你牙齦疼痛。

解決辦法:拔掉它們。有時它們看上去要退化消失了——大約25%的人(絕大多數愛斯基摩人)生來就不會長智齒,或者只會長一顆智齒。我們已經知道如何用牙科工具安全地取出第三顆臼齒。Mann 指出,如果演化沒有賦予我們的「更大」的大腦的話,我們是無法發明這種牙科技術的。這也算是功過相抵吧。

6. 彎繞的動脈

動脈的問題:血液通過一條大動脈流入兩隻手臂和兩條大腿,而大動脈進入四肢的位置,分別位於身體正面的二頭肌和髖屈肌。為了給身體背面的組織(如三頭肌和膕繩肌腱)供血,動脈會分叉,圍繞著骨頭形成環路,並和神經結合成束。

這種彎繞的「管道」會導致惱人的差錯。比如在肘部,動脈的分支會與驅動小指的尺骨神經在皮膚下的淺表部位相遇。這就是為什麼當你上臂末端的骨頭——肱部(「麻筋兒」的所在位置)在撞到東西的時候你的手臂會感到麻木的原因。

解決辦法:霍華德大學(Howard University)研究靈長類動物肌肉演化的解剖學助理教授 Rui Diogo 認為,可以從肩胛骨和臀部出發,為每條手臂和腿的背部增加第二條大動脈。新加的管道可以為肩膀和手背之間增加一條更為直接的供血通路,這可防止血管和神經過於靠近皮膚。

7. 放反的視網膜

視網膜的問題:紐約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分子生物學副教授 Nathan Lents 寫道,視網膜的感光細胞就像方向放反了的麥克風。這個設計,使得光必須在穿過每個細胞、血液以及組織後才能到達細胞背部的接收器。這種設置會讓視網膜容易從周圍組織上脫落,而這是失明的主要原因。這也會導致盲點,即像「麥克風纜線」一樣的細胞纖維束匯聚在視神經上的那一處,而大腦必須對這個盲區進行「腦補」。

解決辦法:借用章魚或是烏賊的方法:把視網膜翻回來。

8. 胸腔裡的喉返神經

喉返神經的問題:喉返神經(RLN)對說話和吞咽至關重要。它將大腦的指令傳導給聲帶下的喉部肌肉。理論上,神經信號的傳導應該是非常迅速的。但是在胎兒發育過程中,RLN 和頸部的一團組織纏繞在一起,這團組織向下生長發育成為心臟附近的血管,導致RLN繞了主動脈一圈才回到喉。RLN位於胸腔之中,這使它容易在外科手術或打架時受傷。

解決辦法:東北俄亥俄醫科大學(Northeast Ohio Medical University)解剖學和神經生物學教授 Rebecca Z. German 表示,「這好辦。」當嬰兒在子宮裡的時候,把頸部討厭的血管組織挪到胸腔後再來發育 RLN。通過這種方式,這個神經就不會被拉到胸腔裡了。

9. 錯位的喉嚨

喉嚨的問題:氣管和食道的開口在同一處——咽,咽是從鼻子嘴巴與喉之間的部位。為了防止食物進入氣管,當你吞咽時,一個葉片狀的扁平物——會厭會反射性地蓋住喉部開口。但有時,會厭的反應速度不夠快。如果你在吃飯的時候說笑,食物有可能滑入氣管堵住呼吸道,導致窒息。

解決辦法:用鯨的方法。鯨的喉位於呼吸孔內。German 表示,如果我們將喉移到鼻子裡的話就能得到兩條獨立的管道。當然,我們同時會失去說話的能力。但是我們還可以用歌曲溝通,就像鯨通過鼻孔內的震動溝通一樣。

10. 東拼西湊的大腦

大腦的問題:人類大腦是分步演化而來的。心理學家 Gary Marcus 在新書《異機種系統:思維的偶然演化》(Kluge: The Haphazard Evolution of the Mind)中提出,當腦中形成新的結構時,為了保持我們直立行走和跑動的功能,舊的腦結構並不會「下線」。這種「邊建邊用」的策略使大腦變成了一個不甚精緻的場所。

大腦就好比一個功能失調的工作間,年輕的僱員(前腦)處理先進花哨的技術(比如語言),而老保安(中腦和後腦)管理的是機構記憶,還有地下室的保險絲盒。這產生了一些不良後果:抑鬱症、瘋癲、不可靠的記憶以及確認偏誤(註:選擇性地回憶或者搜集支持性的有利細節,忽略不利或矛盾的信息的傾向)。

解決辦法:沒有辦法。我們完啦。(作者:CHIP ROW 插圖:LEN SMALL 編譯:徐寒易)

參考文獻

1. Gallup, G.G., Finn, M.M., & Sammis, B. On the origin of descended scrotal testicles: The activation hypothesis.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7, 517-526 (2009).

2. Marcus, G. Kluge: The Haphazard Evolution of the Human Mind Houghton Mifflin, Boston, MA (2008).

原文連結:

http://nautil.us/issue/34/adaptation/top-10-design-flaws-in-the-human-body-rp

(生物谷 Bioon.com)

相關焦點

  • 人體10個最大缺陷:蛋蛋掛在體外太易受傷-人體,缺陷,生理,睪丸...
    古希臘人迷戀「數學上完美」的身體。但不幸的是,對於追求這種理想的人來說,我們的身體並不由傳說中雕刻出完美女性形體的雕刻家皮格馬利翁(Pygmalion)設計,而是被馬蓋先(MacGyver,美國一個電視劇的英雄,擅長用身邊的常見物品解決問題)設計的。
  • 人類10大天生的身體缺陷
    雖然人類是地球上最高等的生物,但是我們現有的身體並不盡善盡美,還有很多設計的缺陷。從牙齒到神經,從眼球到膝蓋,全身上下都能找到改進空間。下面是人類身體10大天生的設計缺陷,來看看你有沒有?10七拼八湊的大腦人類的進化是階段性的。
  • 人體也有「缺陷」?我們身體裡的這兩個設計「不靠譜」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人體眾多「不靠譜」的設計中的兩個——視網膜和智齒。然而,我們的這臺「照相機」其實並不足夠精密,甚至遜色於水中不起眼的章魚。人類眼球結構中最明顯的問題便是視網膜細胞的排列順序。視網膜是眼球內部負責感光的結構,它由幾層細胞相疊而成。
  • 十天幹代表天體的各種狀態,也可以表達天體的演化過程
    十天幹的常用對應表,如下:今天結合網友給出的論點,別開生面的從一個幾乎全新的角度來理解十天幹。,不發光不發熱,卻可以承載各種生命的存在;庚辛類天體:這類特徵對應中子星(neutron star),中子星為除黑洞外密度最大的星體,是恆星演化到末期,經由重力崩潰發生超新星爆炸之後,可能成為的少數終點之一,質量沒有達到可以形成黑洞的恆星在壽命終結時塌縮形成的一種介於白矮星和黑洞之間的星體,其密度比地球上任何物質密度大相當多倍。
  • 人類身體的十大致命缺陷
    古希臘人痴迷於在數學意義上完美的身體,但對所有追求這一理想的人來說,不幸的是,我們並非皮格馬利翁——神話中那位雕刻出了完美無瑕的女性的雕刻匠——所作,而是馬蓋先的手筆。在演化中,用於打造我們的身體的材料相當於生物界的防水膠帶和碎木片。完善我們的身體的唯一方法(除開靠小行星撞地球或者核爆從頭再來)就是在現有形態的基礎上湊合著修改。
  • 民航飛行員揭秘波音737Max的最大設計缺陷
    2019年3月10日,衣索比亞航空一架波音737Max 8航班從阿迪斯阿貝巴起飛,6分鐘後墜毀,無人生還,機齡僅4個月。這一切都是巧合嗎?波音737 Max 8真的是一款空中殺手嗎?對此有網友表示稱,以機翼迎風受力的分析可知,仰角大一點,飛機的爬升力應該更大才對。怎麼反而會失速?不要忽悠。
  • 《生命的躍升》生命演化為什麼要以死亡這種極不受歡迎的事件結尾
    所以,萊恩把這本書的副標題命名為:「40億年演化史上的十大發明」,它們分別是:生命、DNA、製造氧氣、複雜細胞、有性繁殖、運動、視覺、熱血、意識、死亡。這些發明,不是由某個人,而是由大自然來完成的,每一項發明都可以看成是一個有趣而奇妙的故事。我們下面就一起來逐個看一下。第一大發明:生命來自一鍋湯?
  • 下巴是哪裡來的?這要問問魚
    要知道,就算是人背靠牆雙腿前推,用上人體最大的幾塊肌肉,平均而言也不過2000牛頓的力量而已。不就吃個東西麼,要這麼大力氣幹啥啊?今天的人類吃熟食的歷史已經有幾十萬年,現代人更是面對著無所不在的加工食品。更兼人類已經很久沒有天敵,我們都早已忘記了曾被下巴支配的恐懼。然而,以下巴(好吧,正式說來是頜骨)為核心的咬合機構,是絕大部分生物最強有力的武器。
  • 外露的睪丸,是人類最嚴重的演化失誤?
    作為男性最重要的器官,睪丸毫無保護地敞露在外,這樣看似不安全的設計原因何在?我們當然可以用精子喜歡在稍低的溫度中成長來解釋。但這是真正的原因嗎?撰文 | Nathan H. Lents翻譯 | 戴晨審校 | 吳非演化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所以不難理解,人體的一些特徵遠未達最佳狀態。
  • 人類有沒有可能被設計出來?
    進化論也是個死循環,經典的例子就是雞和蛋的問題。既然進化是環境選擇的結果,為什麼長頸鹿要長脖子才能生存?同在一個地區進化生存下來的牛和馬卻不用長脖子來適應生存?人類又有哪些身體構造是適應環境的?就目前來看,人類是最容易生病的物種,同時也是對環境變化感知最敏感的物種。 幾度的溫差就可以讓人類感冒。
  • 生物的尺寸大小是由誰來決定的
    大家都知道,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是大象,海洋中最大的動物是藍鯨,植物最高的是桉樹可以長到100多米高……很多東西大家也熟悉的。但是,生物的尺寸是由誰來決定的呢?曾經的巨無霸恐龍滅絕了,是不是跟陸地有潛在關係呢?帶著各種疑問,我們來了解一下地球上的各生物吧!
  • 真的是由翼龍演化而來的?
    很多人都在想,為什麼鳥兒可以經過演化飛上天空,而我們人類卻不可以做到,今天就讓小編來為你們揭秘一下吧。首先,鳥類真的始於翼龍嗎?為神魔小編會有這樣的猜想呢?這個現在的雞極為相似,它身體與烏鴉差不多大小,它既像爬行類,又有鳥類的特徵。當然他也不是憑空捏造出來的產物當然是有科學證據的,那麼最為直觀的證據就是化石了。現在我就象大家介紹一下它的發現:1861年在德國巴伐利亞地區板石採石場的石灰巖中發現第一具有羽毛古鳥化石骨架,它的上下頜有牙齒;頭骨如同蜥蜴,有1條由20多節尾椎骨組成的長尾巴;前肢有3隻細長的指骨等。
  • 鋼鐵俠的身體缺陷:他的人造心臟被取出後會怎樣?
    所以,這部電影裡沒有神隊友,沒有生意和花天酒地,沒有無盡的財力和軍火支援。託尼只剩下一套還在試用階段的半成品42號戰甲,是他翻身逆轉的唯一籌碼。他必須要在田納西鄉下的一個平民車庫中東山再起。作為第2階段的開山之作,《鋼鐵俠3》似乎是刻意做了這種「回歸原點」的呼應,喚醒我們的記憶。
  • 影響用車安全的十大汽車設計缺陷盤點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同樣,大多數交通事故不是單一原因引起的,更多是由於一系列不嚴重的故障或失誤環環相扣,最終導致不可收拾的後果,而導致駕駛員失誤的罪魁禍首是那些設計BUG(小缺陷)。可別小看這些BUG,表面上看,它們人畜無害,但實際使用,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不便,進而影響安全。
  • 人類身體存在3種缺陷,最後一個影響未來繁衍方式
    而人類作為哺乳動物的一員,從猿一步步演化成智人,憑藉獨領全球的智商,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這麼厲害的人類,除了智商,身體結構有什麼不同呢?拋開哺乳動物之外的其他物種不談,只在哺乳動物中間,人類的身體也是哺乳動物界的一股清流:直立行走、皮膚完全和空氣接觸、通過出汗來散熱。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繪出「人造太陽」輻射安全演化圖譜
    近日,中科院核能安全技術所研究員吳宜燦核安全研究團隊,繪製出國際熱核實驗堆(ITER)的輻射安全演化圖譜,編制完成ITER首個中子輻照活化指南,並經ITER國際組織審核發布。  中子輻射照射會使部分材料產生放射性,這個過程稱為「中子活化」。
  • 海馬竟違反了由雌性負責生育的自然規則!海馬為何如此奇特?
    按照地球生物規則的設計,動物,一般都是有雌性負責生育的。筆者在寫了這麼多動物之後,不禁暗想:自然界中有沒有什麼動物,是雄性負責生育的?昨晚,一隻「大腹便便」的海馬來敲筆者的門。開門後,露出粗重的嗓音:「聽說你在找雄性負責生育的動物。」……海馬竟違反了由雌性負責生育的自然規則!海馬為何如此奇特?
  • 【科技日報】鳥類是由恐龍演化而來嗎?
    這一假說逐漸成為了有關鳥類起源研究的主流假說。但是,這一假說顯然有一些薄弱環節。世界上公認的最原始鳥類是始祖鳥。「始祖鳥」化石最早是於1861年在德國境內被發現。它們大約生活在1.45億年前左右,長有翅膀、羽毛、爪子、牙齒和有骨尾巴。如果鳥類是由一類恐龍演化來的,似鳥的恐龍化石應該大量存在於1.45億年之前,可是,在世界範圍內,卻長期缺少侏羅紀時代的似鳥類恐龍化石證據。
  • 《一些怪人》身體缺陷而受到嘲笑的人,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呢?
    有的人出生就是人生贏家,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少爺,一輩子無憂無愁就可以平穩地度過這一輩子,可有的人出生不僅出生在破碎的家庭中,可能身體中還帶有一些缺陷,那這樣的人其實這一生是過得不開心的。有時候常在想這個問題。為什麼人生會這麼不公平?有的人就能活得那麼好,有的人卻活得那麼糟糕。
  • 監控產品中「告警服務」的設計及演化
    但是並不意味著設計不需要關注這兩個階段,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目前的技術能力給出合理的設計方案,儘量避免憑空想像。3)在「接受告警消息」階段,存在2個觸點:終端接收設備、告警內容。結合該階段的設計機會點,可以推定:針對「終端接收設備」,用戶希望可以選擇自己需要的渠道接收告警消息,並且告警消息發送給誰也由用戶自己決定,這兩項均屬於配置階段的內容。針對「告警內容」,用戶希望能按照重要、緊急兩個維度將告警內容從上到下排列,並且儘量減少冗餘信息、提升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