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俠3》拋開繁複的背景,返璞歸真,把視野拉近到託尼的一次聖誕假日冒險。他已經把公司交給了女友打理,還從復仇者的核彈營救事件中染上了心理創傷後遺症。在本片的開頭,他高調向恐怖分子宣戰,結果招致報復,宅邸被炸毀。
所以,這部電影裡沒有神隊友,沒有生意和花天酒地,沒有無盡的財力和軍火支援。託尼只剩下一套還在試用階段的半成品42號戰甲,是他翻身逆轉的唯一籌碼。他必須要在田納西鄉下的一個平民車庫中東山再起。
作為第2階段的開山之作,《鋼鐵俠3》似乎是刻意做了這種「回歸原點」的呼應,喚醒我們的記憶。託尼又變回第一部裡那個白手起家的工科男,用焊槍打造自己的命運,就像在宣稱:我的「超級能力」並不是裝甲本身,而是我的頭腦和雙手!。
而從人物性格上,明顯能感到託尼相比之前的成長。他不是個只知臭屁的浪子。對女友佩帕的愛護有加,在部下遇害時的同仇敵愾,與損友羅德上校(「鋼鐵愛國者」)的並肩作戰,乃至對人工智慧JARVIS和忘年之交小男孩的「適度」關切,都令這個角色更加豐滿。
仿佛為了體現對過去的割裂,本片的反派設計成這樣的來歷:他們是多年前被託尼冷落過的科學家,以及有過一夜情的女研究員。打敗他們,也就是對自己「年輕犯的錯」的糾正。
遺憾的是,之前呼聲很高,在漫畫中是鋼鐵俠最大宿敵的「滿大人」,於本片中只是虛晃一槍。本片中沒有滿大人,只有個毫無存在感的「曼達林」,對於本·金斯利的表演實在是浪費,也讓期待看到巔峰對決的迷友希望落空。也許鋼鐵俠的個人魅力太閃耀,所以無法走出蝙蝠俠那種高人氣反派路線。
來說說鋼鐵俠的重中之重——裝甲。電影中超級英雄的行頭,很少被單獨拿出來說。其實這是定義英雄色彩、投射第二人格的重要窗口。對鋼鐵俠這樣的功能外衣,尤為如此。最早的鋼鐵俠裝甲給我們的印象,雖然很酷,但總歸是笨重,穿戴很不方便。在續集中,裝甲一次次升級,越來越隨心所欲,人甲合一。而這次大放異彩的42號戰甲,相比之前又有三大新功能:可分解組裝,這使得新鋼鐵俠的「變身」有點像我們熟悉的日本鎧甲類動畫;體感操作,託尼不僅可以用手勢「召喚」戰甲部件,還可以指揮它給友軍或敵人穿上,以起到保護或限制的作用;遠程遙控,這點也在絕境救援中起了意料不到的關鍵作用。
影片最值得圈點的動作戲,就是最後大戰時,託尼終於把家底——他平時「為了打發時間」而製作的各種款式的鋼鐵俠裝甲——都撒出來了。它們可由人工智慧控制,當作一定的戰力施放。其實這些裝甲各有特點及適用的場合,到這裡成了幾十個「鋼鐵俠」聯合行動。鋼鐵兵團漫天飛,託尼頻頻換裝,場面確實激動人心。
影片最後,託尼把所有這些心血產品全部毀掉。他身體的缺陷——威脅他心臟的彈片,也被手術取出。他不再需要胸口的核電池,一切又清零了。鋼鐵俠當然還會在後續的電影中歸來,不過,會是以什麼樣的新形態呢?
六個月,距託尼·斯塔克(小羅伯特·唐尼)暴露自己鋼鐵俠身份之後,已經過了整整六個月。驚天秘密大白於天下,不但沒讓斯塔克像所有人臆想的那樣身敗名裂,反而讓本就鑽石王老五的他更加聲名顯赫。花花公子、億萬富豪、武器專家、超級英雄……如果一個男人擁有了這世界上幾乎所有最讓女人瘋狂的因子,呼風喚雨也只是小菜一碟罷了。一邊享受著愜意生活,託尼一邊謀劃著他的下一個驚天計劃:繼承老爸霍華德·斯塔克的遺志,再度舉辦全球矚目的「斯塔克博覽會」。60年代曾風靡一時的斯塔克博覽會,旨在展示全世界的工業和科技的革新,如今套上託尼的光環,立馬擺脫了榮光不再、落寞無比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