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元素做電池 人造心臟能量能用一世紀

2020-11-23 環球網

美國,心臟病的死亡率排名第一,而目前,為了取代病變心臟,植入一個人造心臟的方案已屢見不鮮。人工心臟的能源依靠的是電池,但電池存在嚴重的缺陷。首先 它們容易發熱,其次它們還需要每日充電,人工心臟的電池工作壽命只有兩年。美國國家心臟研究所(NHI)和原子能委員會(AEC)十多年來一直在嘗試設計 一顆核能心臟,日前,他們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核能人造心臟離臨床試驗又近了一步——

研究人員嘗試用鈽238(一种放射性元素)來為人造心臟提供能量,這種元素的自然放射衰變能夠使它發散出長達一個世紀的穩定熱量,從而推動血液在人體中流動。

但要真正將核能人造心臟移植到人體中,還需要設計出不被人體排斥的機械泵,並結合一種安全有效的裝置來將熱量轉換成能量。如何控制對人體的輻射影響,也是這項研究的重要突破點。

相關焦點

  • 這种放射性元素電池能用一個世紀 只是...
    這种放射性元素電池能用一個世紀 只是... 在美國,死亡率排名第一的疾病就是心臟病。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科研人員提出了向人類植入人造心臟的方案。但是以目前技術製造的人造心臟均採用鋰電作為能源,而用鋰電作為能源則有很大的缺陷。
  • 英國將核廢料化為「鑽石電池」,可用於心臟起搏器、人造衛星
    據英國布裡斯託大學官網11月25日報導,該校物理學家和化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技術,能用核廢料造出核能電池。他們將放射材料包裹進鑽石,置於放射源附近即可產生少量電流。該研究團隊在該校卡伯特研究院每年一度「改變世界的想法」的演講中,展示了含有放射性元素鎳-63的「鑽石電池」原型。
  • 新能源又一進展,核廢料變超環保「鑽石」電池
    未來,內置鑽石的核廢料或許能變身永久續航的新清潔能源核能作為一種新型能源,具有獨特的優勢,它不會像風能、水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那樣受到天氣、環境等多方面的限制。然而,核廢料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一直讓人們很擔憂。現在這一情況也許會發生變化。
  • 俄羅斯大學稱將造出壽命達100年的核能電池
    【觀察者網綜合】據科技日報10月18日報導,俄羅斯薩馬拉科羅廖夫大學新聞辦日前宣布,該校研究人員正在研製一種使用期為100年的核能電池,並計劃在年內製造出這種新型電池的試驗樣本。據悉,該電池利用多孔碳化矽結構保護放射性元素這一新技術,若研製成功,將適用於各種管理和控制自動化系統中的傳感器,甚至在醫療、無人機、機械製造領域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 美國旅行者1號使用的核電池能用多久?是什麼原理製成?
    旅行者1號用的是兩顆「鈽放射性同位素電池」,俗稱作核電池,預計能用到2025年,兩塊核電池持續提供電能48年。核電池的能源,來自於放射性同位素衰變,過程釋放能量,然後裝置把釋放的能量轉化為電能,供飛船使用,核電池在1956年發明出來,旅行者1號在1977年升空。
  • 俄國未來欲開發核能電池 可用一世紀
    科技發展的今天,眾多的科技產品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許多我們曾經只有在電影上才能看見的情景正在不斷的實現,近日有消息稱俄國方面或將開發一種可用100年的核能電池。 俄羅斯薩馬拉科羅廖夫大學新聞辦日前宣告,該校科研人員正在研發一種核能電池,運用期可達100年。
  • 人物風雲|他發明了人造腎臟和人造心臟
    在那,他利用戰亂的鄉村中能收集到的材料:一架被擊落的德國空軍戰鬥機、廢棄的福特汽車的水泵、橙汁罐子、搪瓷浴缸、木鼓和人造香腸腸衣等,製成了一臺「轉鼓式人造腎臟」。 從1944年3月至1945年7月,科爾夫共治療了15例尿毒症患者,僅存活一例,該例是由藥物引起的急性腎功能衰竭。
  • 從人造瓣膜到人造心臟:解密人類這場偉大的突破史
    但是在世紀之交,通過導管進行瓣膜植入的想法突然得到了業內的極大興趣。 2000年,倫敦心臟專家Philipp Bonhoeffer用從牛頸靜脈取出的瓣膜替代了一個十二歲男孩的肺動脈病變瓣膜,並使用導管將其放置到位。
  • 能用一輩子的超級電池
    能用一輩子的超級電池>產品電池的電量不足一直困擾人們的日常生活。堆積如山等待掩埋處理的核廢料而另一方面,世界各地存放的核廢料,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做後續處理其實很簡單,目前大多數發電技術是利用能量在磁圈中移動而產生電流,人造鑽石則不同,電池的外觀是一顆鑽石,只要將它放到放射源附近就有電流產生,人造核電池使用的發射源主要是鎳-63,然後轉換成碳-14,起到發電效率的作用,
  • 未來的電池,可能是用病毒做的
    一開始貝爾徹打算用採用人造神經纖維,因為動物的神經纖維末梢就是天然的納米導線,但這種方式的成本和技術難度都太高,最終只能放棄。後來貝爾徹在鮑魚殼身上找到了答案,他們發現鮑魚可以分泌出一種蛋白質,可從富含礦物質的水中提取碳酸鈣分子,並讓其在體內定向排列,從而形成鮑魚殼。於是貝爾徹將編碼這種蛋白的基因移植到病毒,讓病毒擁有生成納米結構的能力,用來製作電極和導線。
  • 動力電池比能量是什麼_動力電池比能量密度怎麼計算
    理論比能量指1kg蓄電池反應物質完全放電時理論上所能輸出的能量。實際比能量為1kg蓄電池反應物質所能輸出的實際能量。 常用比能量來比較不同的電池系列。主要蓄電池的比能量見表7-12。 第1種鋰電池:以國內的新能源(ATL電池),邦凱電池,美拜,比克、三和朝陽等為代表。 這 種鋰電池所用的材料一般是三元,也稱為鈷酸鋰,它在容量大,能量密度高的優點橫行在各個電芯廠,現在三元電池的能量密度在580Wh/升左右,鈷酸鋰的工 作電壓一般是2.75V~4.2V,像國內新能源企業ATL現在在做4.35V電壓體系的電池,能量密度也可以高達650Wh/升左右。
  • 電池研究新路徑:用核廢料製成的「鑽石電池」
    中國航空報訊:一塊手機電池能連續使用9年而無需充電,一個電池組能讓新能源汽車跑100年,一個電池模塊能給心臟起搏器持續供電28000年。2016年11月27日,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一組科研人員就曾宣稱研製出一種人造鑽石,當置於放射性場中時,它能夠產生小電流,這項技術開發也是為了解決一些核廢料、清潔發電和電池壽命等問題。傳統發電機是驅動轉子在定子中旋轉,做切割磁力線的運動,從而產生電流;與此路徑不同,人造鑽石只要放在靠近放射源的地方就能產生電荷。
  • 泡沫製作的人造心臟,敢移植嗎?
    每年有很多人罹患心力衰竭,可供移植的心臟卻數量極為有限。以美國為例,全美心力衰竭患者的數量在500萬人,每年可供移植的心臟卻只有2000個左右。  醫學界一直試圖以人造心臟來解決這個問題。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人員最新研發出一種重量輕、有記憶泡沫材質伸展特性的人造心臟,這種泡沫材料中有特殊的連接孔,讓液體在「心臟」中泵進泵出。  為什麼人造心臟的研發一直不成功?
  • 「世界十大未解之謎」5萬年前居然有人造心臟
    我們把世界上那些未能用現代科學解釋的現象叫做未解之謎,然而從人類發展至今,有著太多太多的不能用科學來解釋的事情或現象。比如在20億年前就有了核反應堆、5萬年前的人造心臟,他們到底是誰造出來的呢?接下來就給大家說一下世界上的十大未解之謎。
  • 用核廢料製成「鑽石電池」,不充電能讓汽車跑100年?
    來源: DeepTech深科技 一塊手機電池能連續使用 9 年而無需充電,一個電池組能讓新能源汽車跑 100 年,一個電池模塊能給心臟起搏器持續供電 28000 年。
  • 不用換電池的心臟起搏器將誕生,這意味著?
    當然,我們都不喜歡換衣服的時候被電到,所以各大服裝廠商都在想辦法去掉「靜電」這個東西,但成功者寥寥。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與系統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王中林也曾花費大量時間,試圖消滅靜電,但失敗了。於是他選擇換個角度看問題——如果靜電不能被消除,它能幫助我們做什麼?於是,摩擦發電機就誕生了。通過納米技術,收集我們平時的各種活動中產生的靜電來發電。
  • 全球首個人造「發電器官」問世,能產生與電鰻相仿的電壓
    多個並聯布局的堆疊電極能使得峰值電流在短路情況下接近 1A。為了製造出類似的發電細胞,研究人員用 4 種水凝膠作為主要原料,來模擬電鰻發電細胞的解剖結構:鹽濃度高的水凝膠、陽離子選擇凝膠、鹽濃度低的水凝膠和陰離子選擇凝膠。
  • 人造血管植入身體就能用 已有14種器官能人造
        1月16日,英國劍橋大學醫學院的專家宣布人造仿生血管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一種直接移植進人體就能使用的血管問世,目前只剩細節尚待完善。有關專家表示,仿生血管種植技術會讓心臟病、腎病、中風等疾病的治療變簡單,一些大費周折的手術就可以免除。另外,未來人們全身上下的器官都能用人造品替換。
  • 用放射性元素做巧克力、化妝品,人類還有這麼作死的時候呢
    原標題:用放射性元素做巧克力、化妝品,人類還有這麼作死的時候呢二戰期間,德國一家公司開始大量收購放射性元素釷,這讓盟軍異常緊張。德國這是要造核彈的節奏嗎?然而,德國扔出的,卻是……牙膏?放射性元素被玩脫了↓↓猛戳視頻↓↓ 在人們還沒能充分了解暴露在輻射下的危害時
  • 仿生「心臟」可有節律泵出液體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8日報導,最近,英國西英格蘭大學和布里斯托大學研究人員利用一種叫做「形狀記憶合金」的智能材料,開發出一種「人造心臟」設備,能把人體排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