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環境危機一觸即發?專家警告:地球野生生物40年消亡60%!

2020-12-06 百家號

近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布了一份令人不寒而慄的報告對人類發出了警告——自1970年以來,全球野生動物種群數量下降了60%,當中的主要原因是人類過度開發自然資源、推動氣候變化並汙染地球。

在這份10月30日公開的《2018年地球生命力報告中》,WWF表示世界上只有四分之一的土地面積不受人類活動影響,到2050年將減少到十分之一。而估計世界上含有塑料的海鳥在其胃中的百分比從1960年的5%增加到今天的90%,並且地球已在短短30年內失去了大約一半的淺水珊瑚。最後,WWF指出,在1970年至2014年期間,超過4000種哺乳動物、爬行動物、鳥類、魚類和兩棲動物的種群數量平均下降了60%,這是意味著地球生態系統狀態已不容樂觀。

在報告中,WWF也指出,在地球熱帶地區,生物種群數量降幅最為嚴重,自1970年以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種群數量下降了89%。而根據倫敦動物學會(ZSL)追蹤野生動植物豐富程度的調查,生活在淡水棲息地的物種,如青蛙和河魚,全球種群數量下降了83%。

這一系列數據令人膽戰心驚,從刺蝟到大象,從犀牛和北極熊,由於棲息地的喪失、偷獵,陸地和海洋的汙染以及全球氣溫上升,大量的野生動物正隨著時間的推進而悄然消失。部分學者聲稱,當前各類保護自然的行動正在失敗,因為它不足以與地球面臨的威脅規模相匹配。

由於人口「爆炸性」的增長,人類對於各類資源的尋求成指數級的增加,這推動了對自然的影響,加劇了過度開發自然資源的情況,例如過度捕撈、過度砍伐森林以種植大豆和棕櫚油等作物,在農業中過度使用農藥等。氣候變化和塑料汙染也是重大且不斷增長的威脅。

但報告也警告稱,野生生物不僅僅是人類的「寶藏」,人類的食物,健康和藥物都依賴於自然資源。所有人類經濟活動最終都取決於自然,全球自然資源估計每年提供價值125萬億美元的服務。

WWF美國總裁兼執行長卡特·羅伯茨說:「這份報告聽起來是我們的警告。」對人類生存至關重要的自然系統——森林、海洋和河流均在衰退,世界各地的野生動物繼續減少。報告提醒我們,人類需要改變方向,因為現在是時候平衡人類的消費與大自然的需求,並保護目前人類唯一的家園。電視節目主持人和世界自然基金會英國大使Ben Fogle說:「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們通過歷史書籍和博物館成長起來學習老虎、犀牛甚至刺蝟。我希望他們親眼看到我們這個世界上多樣化和美妙的野生動物。」

由此,WWF呼籲,隨著世界將在2020年之前審查可持續發展的進展並在聯合國協議下保護生物多樣性,未來兩年將有機會採取行動。在政府和企業的強有力承諾的支持下,應該確保新的全球協議。WWF執行長坦尼婭斯蒂爾表示,我們是第一代知道我們正在摧毀我們的星球的人,也是最後一代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人類對大自然的肆意破壞,再加上氣候變化的殘酷混亂,是對地球上人類生存的最大威脅。

人類當然期望一個有著猩猩和海雀的世界,並且能為每個人提供清潔的空氣和足夠的食物,這需要地球上的人們採取緊急行動,並為自然和人民提供新的全球協議,啟動全球復甦計劃,浙將類似於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氣候協議》,來限制人類對自然界造成進一步的破壞。

相關焦點

  • 野生動物40年消亡60% 世界自然基金會警告拯救自然最後機會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10月30日公開了兩年一度的《地球生命力報告》(Living Planet Report),指出全球野生動物因人為因素在40多年內減少了60%。這一巨大改變對人類的威脅也不小,WWF更敲響警鐘,「這是拯救自然的最後時刻」。
  • 全球野生動物44年間消亡60% 人類活動系生物多樣性最大威脅
    全球野生動物44年間消亡60%  世界自然基金會發布《地球生命力報告2018》,人類活動系生物多樣性最大威脅  全球最大的非政府環境保護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10月30日發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2018》顯示,從1970年到2014年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消亡了60%。
  • 生態圈危機一觸即發?專家警告:全球變暖或重創青藏高原!
    但隨著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的進行,地球上這個奇特的庇護區在地球的許多地區都處危機之中。來自我國山東臨沂大學的研究者們用美國宇航局(NASA)和其他一些衛星觀測資料展開了相關分析,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全球變暖已經影響了這一重要的棲息地,特別是在北半球的中緯度地區。
  • 野生動物44年間消亡60%,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來臨?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沁涵)全球最大的非政府環境保護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10月30日發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2018》顯示,從1970年到2014年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消亡了60%。最近數十年,地球物種消失的速度是數百年前的100到1000倍。
  • 盤點地球的6次生命大滅絕,第6次已經來臨
    眾所周知,我們的地球母親已經46億歲了,從地球最早的原核生物誕生開始算起,生命演化也有了大約38億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裡,地球先後經歷過許多次的生命大滅絕。據科學家推測,地球誕生之後,曾經在這個世界出現過的生物,其實有98%都已經滅絕了。在遙遠的太古宙和元古宙時期,生命以細菌和藻類為主,缺乏足夠的化石記錄,所以死無對證,它們滅絕也就白滅了,沒有留下什麼痕跡。
  • 2020年地球面臨巨大危機,瑪雅人的預言給人類敲響了警鐘
    2020年地球面臨巨大危機,瑪雅人的預言給人類敲響了警鐘。在2012年之前,人類依據瑪雅預言得知,地球歷經四個太陽紀,每一個太陽紀結束地球就會發生一次大毀滅,按照瑪雅曆法,地球時間將在2012年12月22日終結,而作為地球附屬品的人類也會隨著地球的毀滅而消亡。慶幸的是,人類與地球安然的度過了那個惶恐不安的「世界末日」。
  • 地球又一重要資源即將耗盡,多名專家發出警告,80年後或將消失
    就像是今天跟大家說的這一種資源一樣,如今地球又一重要資源即將耗盡,多名專家發出警告,80年後或將消失,一旦它面臨著枯竭,人類或許會迎來一個巨大的危機。對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來說,磷有著重要的作用,根據相關研究,人體中含有一定磷元素,能夠促進人體吸收維生素B3,同時也能維持腎臟的工作,也能讓心臟進行有規律的跳動。可以說磷是地球上所有的動植物生長所需的物質,更是生命之源DNA基本組成元素。
  • 地球發展已經失控?頂級科學家警告:人類文明最終結局可能是崩潰
    隨著地球變暖的發酵,全球多個「氣候引爆點」正在跨越臨界點。對此,世界頂級科學家再次向全人類發出了警告:人類文明最終的結果很有可能是崩潰,這一時間估計在本世紀之內。到時身處自然環境惡劣的地球,人類又將何去何從?
  • 昆蟲正大量從地球消失
    ,自1970年以來,已有超過50%的昆蟲從地球上消失。生態學家警告,更多證據表明,可能發生「昆蟲大災變」。這篇文章的作者艾琳·伍德沃德在文章中說,昆蟲正在大規模從地球上消失,這可能導致地球生態系統的災難性崩潰。他在文章中引用的專家的話「應該為這種尚未引起人們關注的滅絕敲響警鐘」,值得人們深思。  昆蟲正大量從地球上消失  英國薩默塞特野生動物信託基金會的一份新報告發現,在全球已知的100萬種昆蟲中,有41%瀕臨滅絕。
  • 無法替代資源在低級使用,80年後或會耗盡,40名專家給出警告
    如今人們一直在大力挖掘和開採,但孰不知資源也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今天我們要看的這一資源就非常危險,一種無法替代資源在低級使用,80年後或會耗盡,40名專家給出警告。就在前段時間一支由40名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警告稱:我們正在走向瀕臨崩潰的邊緣
  • 美專家警告:全球變暖停止,人類危機近在眼前!
    從澳洲大火到美國流感,再到如席捲全球的病毒......有環境專家提出警告:一切災難背後是有必然聯繫的,地球環境和氣候惡化已經是刻不容緩的問題。不是說我們渡過了今天的危機就能「安然無恙」,明天的災難也許才真正是人類難以承受的。
  • 美專家警告,全球變暖停止,地球會冷得離譜!
    2020,或許是註定的災難之年。有環保專家警告說,所有災難背後都有必然的聯繫,地球環境和氣候惡化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問題,從澳洲大火到美國流感,再到席捲全球的病毒…並非說我們能夠在今天的危機中「安然無恙」,明天的災難或許真的是人類無法承受的。
  • 消亡47年、絕種30年生物為何出現,違反了規律?好事還是壞事
    隨著地球汙染程度的日益增加,世界叢林總面積的相對減少,很多不適環境的物種相繼滅絕,尤其是大型哺乳動物,食物短缺和氣候變遷對它們生存和繁衍造成極大威脅,不少大型動物不是被凍死,就是被餓死和渴死,結局都很悲劇。
  • 地球面臨9大危機 人類生存環境遭遇威脅
    瑞典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所長喬恩·羅克斯特羅姆、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保羅·克魯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氣候科學家詹姆斯·漢森等科學專家組成了一個研究小組,他們為地球做了一次「體檢」。2012他們發現,由於人類活動,地球正面臨9大危機。通過分析大量數據,他們極盡全力為地球設定所能承受的這9大危機的安全界限。那麼,這9大危機的現狀如何?是否已經達到無法挽回的地步?我們接下來一一診斷。
  • 人類44年來已消滅地球上60%動物,未來不容樂觀!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10月30日發布了一份重要報告,稱全球人口對資源的廣泛需求和消費的不斷增長,正在摧毀地球數十億年來形成的生命體系。從1970年到2014年的44年間,人類已消滅了地球上60%的哺乳動物、鳥類、魚類和爬行動物。
  • 第6次世界末日一觸即發?盤點毀滅地球物種的5大災難,背脊發涼
    在那一次的突然到來的危機中,地球物種至少有75%都滅絕了。然而,如此慘痛的災難結局在歷史上都不算是最為重大的。比如發生於兩億年前的二疊紀時期,地球被滅絕的物種多達97%。因此,別看如今地球物種成千上萬種。
  • 霍金為什麼警告人類離開地球?看後大吃一驚
    霍金老爺子生前雖然行動不便也無法說話,但是他還是對人類未來的生存危機表示了擔憂。他希望人類最好在200年能夠成功殖民外太空,人類不要把自己命運全部押在地球上。 在地球上,人類出現以前的生物都和地球和諧的生存著的。而人類的出現後對地球資源的掠奪一天比一天增加。遲早有一天地球上的資源就會被耗盡。 而現在人類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資源無節制的開發,還有地球環境問題、地球越來越熱、臭氧層空洞、海平面上升,人口暴漲,戰爭等等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合理的解決,遲早有一天,人類會遭到大自然的毀滅性的報復的。
  • 細思極恐的物種滅絕,50年已經消亡2/3,人類的孤獨還遠嗎?
    其中,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野生動物滅絕最嚴重,平均數量減少94%。報告稱,野生動物數量正出現「災難性的減少」,而且這一趨勢仍在持續,沒有放緩跡象。報告還警告說,地球生態系統的破壞正進一步威脅著100萬個物種,它們面臨著在未來數十年內滅絕的風險。
  • 40名專家下警告:一種無法替代的資源正在耗盡,最多可用80年
    雖然我們地球的面積不算小,但比較可惜的是,地球上70%以上的面積都被海洋所覆蓋,而即使海洋當中有很多珍稀的動植物和資源,但是人類想要輕鬆的開發和利用,也是比較困難的。如今能被人類開發和使用的資源都面臨著枯竭的狀態,加上人類對於資源的索取程度越來越高,使得我們的地球正在加速衰老,各類資源都面臨枯竭。這不就有40名專家給出警告:一種無法替代的資源正在耗盡,最多可用80年,給人類敲響了警鐘。
  • 2020地球一小時線上熄燈為地球發聲開啟生物多樣性保護全球行動年
    當下,境外疫情形勢嚴峻,中國秉持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除了向多國提供醫療物資援助外,還派遣醫療專家為當地疫情防控工作增添中國力量。儀式中特別設置為疫情中逝去的生命靜默,向抗疫一線的奮鬥者致敬的環節。2017年,我會趙文芝會長在會見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總幹事馬可蘭博蒂尼表示,雙方要一起通過繼續舉辦「地球一小時」等活動,增強青年人的環保意識,用行動支持環境保護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