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南華院士在湘中學作科普報告—新聞—科學網

2020-12-04 科學網

 

3月23日至24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席南華在湖南石門縣第一中學、澧縣第一中學和桃源縣第一中學作科普報告。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副所長、國科大湖南招生組共同組長王新洪等陪同並開展2017年招生宣傳。

 

席南華作了題為《認識數學》的科普報告。他的報告分為數學有用、數學之美、數學有趣和怎樣學好數學等幾個方面,報告從一些最為基礎的數學知識出發,逐步引導同學們聯繫到目前較為高深的數學理論甚至是至今沒能得到解決的數學問題上來,並用一些例子說明簡單的數學其實與高深的數學和其他學科有著密切的關係。他還介紹了「熟能生巧,勤能補拙」的數學學習方法。每場報告會後的提問環節,同學們都積極踴躍,席院士對各類問題都一一作了解答。最後,他希望同學們報考國科大,立志成為國家高端科技領軍人才。

 

期間,王新洪與每個中學高三尖子生就國科大2017年本科招生相關問題進行了諮詢和交流。

 

據悉,2017年國科大在湖南計劃招收本科生37名,其中綜合評價20名,統招12名,貧困地區專項計劃5名。

 

 

石門一中講座現場

 

 

石門一中學生提問

 

 

澧縣一中講座現場

 

 

講座後學生提問

 

 

桃源一中講座現場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席南華院士為成都樹德中學學生作專題科普報告
    席南華院士為成都樹德中學學生作專題科普報告 2015-03-25 成都分院 【字體:3月25日,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席南華在成都樹德中學作題為《認識數學》的科普報告時作上述表示。他指出,應試刷題是必要的,就像吃飯,但吃得過量反而傷胃。   報告中,席南華不斷引導學生感受數學的有用性、審美性和趣味性。他例舉勾股定理指出,直角三角形三邊聯繫不僅是等式計算而是事物間的相互關聯,它體現了數學的美感。
  • 中科院院士席南華為中學生作專題科普報告—新聞—科學網
    3月25日,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席南華在成都樹德中學作題為《認識數學》的科普報告時作上述表示。他指出,應試刷題是必要的,就像吃飯,但吃得過量反而傷胃。 報告中,席南華院士不斷引導學生感受數學的有用性、審美性和趣味性。他例舉勾股定理指出,直角三角形三邊聯繫不僅是等式計算而是事物間的相互關聯,它體現了數學的美感。「數學是具有邏輯力量的,它追求的不是複雜而是簡單。」
  • 9名院士進湖南高校為學子作科普報告
    走近學術泰鬥 感受數學之美   9名院士進學校為學子作科普報告   湖南日報10月21日訊(記者 曹輝 通訊員 王成奇)今天,出席中國數學會2017年學術年會的9名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數學家來到湖南高校及中學作數學科普報告,提升大家對數學的認識和了解,
  • 席南華院士:國科大辦本科 白紙更好作畫—新聞—科學網
    12月11日,在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雁棲湖校區,剛從北京市區開完會,風塵僕僕趕來的該校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席南華,和一屋子的記者聊起了國科大別具特色而又雄心勃勃的本科教育。在他看來,學校辦學,靠的是眼界和實力,而不是經驗。 國科大為什麼要辦本科教育?席南華表示這是為了滿足國家對最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我們有很多有名的大學,但為什麼沒有培養出大師級的優秀人物?
  • 省科協領導在濟南市育文中學作科普報告
    省科協領導在濟南市育文中學作科普報告 2020-11-30 1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安市舉行「院士·青少年面對面」第二期活動—新聞—科學網
    西安市舉行「院士·青少年面對面」第二期活動中科院院士郭烈錦走進西安市二十六中學作科普報告
  • —新聞—科學網
    35年前的6月12日下午4時,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正在東京大學數理學部講演廳向日本數學界作主題為
  • 多名科學家寄語中國科學報和科學網—新聞—科學網
    ◆聞玉梅(中國工程院院士) 傳播科學知識,為人民作貢獻。 ◆何毓琦(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自2007年起,作為科學網的一名博主,我已經深深感受到了世界舞臺上中國科學技術時代的到來。在《中國科學報》創刊六十年之際,我願送上我最美好的祝福。
  • 席南華:我只是一個普通的數學家
    席南華說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狀態「非常滿意」,「能自由自在地作研究。從來不擔心什麼,有問題就去解決它,不能解決的,擔心也沒有用。當上了院士對我的工作和生活應該不會有大的影響,我願意當作什麼都沒有發生!科研人員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學問和帶學生,和這項榮譽之間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繫」。
  • 歐陽曉平在湘大作學習十九大精神專題報告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動員令』」   歐陽曉平在湘大作學習十九大精神專題報告   湖南日報11月14日訊(記者 曹輝 通訊員 王成奇 馬志遠)今天下午,湘潭大學舉辦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報告會,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湘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歐陽曉平作了專題報告
  • 國科大:多位院士從科研一線走上本科講臺—新聞—科學網
    「在中國科學院大學,我們能與院士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很多。甚至我們在食堂吃飯時都能偶遇到院士。」對於中國科學院大學本科生來說,院士授課絕不僅僅是一種外在形式,院士們將自己內在的品質、精神傳遞給學生,從他們身上,學生們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還學到了許多科學知識以外的東西,比如,如何做人、如何面對人生逆境,等等,雖然它們缺乏即刻兌現的交換價值,卻無疑寄託、傳承著社會文明的價值核心。
  • 席南華:我們志在培養頂尖人才,而非「一流大學」
    席南華。攝影/本刊記者 董結旭我們志在培養頂尖人才,而非「一流大學」——專訪中科院院士、國科大本科生培養委員會主任席南華「我們不是和別的學校爭什麼,也不是為了辦成國內另一所所謂的一流大學。我們只是探索培養出最高端的科技人才。」
  • 第九屆全國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學術大會舉行—新聞—科學網
    在為期2天半的會議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700餘名專家學者代表,將圍繞「新冠病毒研究與轉化醫學信息學」「單細胞組學分析方法與應用」「人工智慧與生物信息學」和「腦科學與生物信息學」等生物信息學諸多傳統與新興領域進行研討與交流。
  • 科普圖書《探索太陽能的奧秘》將出版發行 —新聞—科學網
    7月15日,由零碳研究院、北京師範大學保定實驗學校和英利集團聯合編寫的科普圖書——《探索太陽能的奧秘》,在河北保定舉行出版籤約儀式。
  • 《人體健康與免疫》叢書英文版發布—新聞—科學網
    中國免疫學會秘書長、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表示,相比全球其他國家公民,我國公民的健康意識和健康需求比以往更為強烈。但是,我國公民在醫學科學知識方面存在著不足,醫學科學素養仍待提高,對於醫學問題上的諸多誤解亟待消除。
  • 學科交叉「撞」出基礎數學的「春天」—新聞—科學網
    ——記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代數與數論」
  • 先進機器人學與機構學國際學術論壇舉行—新聞—科學網
    12月15日,首屆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先進機器人學與機構學國際學術論壇(IFARM-2020)在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以下簡稱瀋陽自動化所)
  • 國家衛健委法醫學重點實驗室學術研討會召開—新聞—科學網
    國家衛生與健康委員會法醫學重點實驗室(西安交通大學)2020年度學術研討會
  •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與草畜平衡」報告西藏開講—新聞—科學網
    科考隊合照(錢前攝影) 7月26日,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王軍邦在日喀則昂仁縣做了題為「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與草畜平衡」的科普報告,昂仁縣畜牧、林草、生態環保部門管理人員,及科考分隊成員等二十多人參加了本次科普報告
  • 2020全國植物生物學大會在深圳召開—新聞—科學網
    開幕式上,中國植物生理與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理事長陳曉亞院士希望,大會匯聚學界智慧,共同探討促進植物科學融合發展、更好服務於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把握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浪潮,助力我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本次大會以「植物科學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中國科學院院士許智宏和陳曉亞為大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