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古生物學家發現了長頸無齒的霸王龍表親

2021-01-09 cnBeta

外媒報導稱,澳大利亞古生物學家剛剛發現了一個恐龍新物種。儘管與霸王龍和迅猛龍同屬於一個亞目,這種伊拉夫羅龍(elaphrosaur)卻有著長脖子、無牙齒、飲食習性也不太尋常等特點。學界尚未給它定下正式的名稱,但在維多利亞州奧特韋角附近的地方出土之後,研究人員暫時將它稱作「Era the Elaphrosaur」。

想像圖(來自:Swinburne University/ Ruairidh Duncan 繪)

作為一種獸腳亞目,新恐龍具有許多古代捕食者的熟悉體型。其採用雙足站立,加上兩隻有些退化的笨拙前爪(小胳膊),甚至披覆著一層羽毛,但從鼻子到尾巴只有 2 米(6.6 英尺)左右。

新物種的最大區別是,其脖子較大多數獸腳類要長得多,且似乎只有小時候才長有牙齒。隨著年齡的增長,Era the Elaphrosaur 的牙齒會逐漸退化,並留下角質的喙。

有人猜測,該物種可能小時候吃肉、長大後又轉向吃素。不過研究人員暫時還無法確定,因為目前暫缺頭骨部分的化石(只有 2015 年發現的頸骨)。

(圖自:Museums Victoria/ Stephen Poropat)

起初只有 5 釐米(2 英寸)長的椎骨被認為屬於會飛的爬行動物,但古生物學家們在定種時發現有些對不上。

論文作者 Adele Pentland 表示:「翼龍的頸椎非常具有特色,在所有已知的翼龍中,椎骨的主體在頭端有一個窩、此外在主體端有一個骨節」。

經過仔細檢查,其發現該化石在椎骨的兩端都有窩,因此排除了翼龍的可能性,最終研究人員將之歸於獸腳亞目。

志願者 Jessica Parker 端著 2015 年發現的化石(來自:Swinburne University)

據悉,這是澳大利亞首次發現該物種,且其較大多數同類動物要年輕得多。比如坦尚尼亞和中國等地發現的化石可追溯到 1.6 ~ 1.45 億年前的侏羅紀時期,但「Eric」是一隻生活在 1.1 億年前的禽類。

展望未來,古生物學家希望挖掘到更多該物種的骨頭化石。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在近日出版的《岡瓦納研究》(Gondwana Research)期刊上。

原標題為《First elaphrosaurine theropod dinosaur (Ceratosauria: Noasauridae) from Australia — A cervical vertebra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Victoria》。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首次發現新品種無齒恐龍,專家研究稱或為迅猛龍近親!
    無齒恐龍構想圖,小圖為其脊椎骨化石。(網絡圖片)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的古生物學家,通過分析一塊5年前出土的恐龍脊椎骨化石,發現它屬於新品種無齒陸生雙足恐龍,為該國首次發現。古生物學家波羅帕特(Stephen Poropat)與團隊進一步研究,發現它不具翼龍頸部椎骨特徵,反而與獸腳亞目恐龍相似。該恐龍沒有正式學名,暫被稱為「Era theElaphrosaur」。化石顯示它身長約2米,長頸及前爪粗短、甚至可能披復一層羽毛。團隊認為它幼年有牙齒吃肉,隨年齡增長而退化至角質喙及食素,但專家稱仍需日後頭骨化石出土才可確定。
  • 美國古生物學家:發現霸王龍始祖
    中新社休斯敦2月21日電 生物學專業期刊「通訊生物學」(Communications Biology)21日刊發研究文章稱:古生物學家在美國猶他州發現霸王龍始祖的化石。《自然》雜誌下屬在線開放期刊「通訊生物學」網站當日發表了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古生物學家林賽⋅贊諾的研究報告,該研究團隊將一具發現於猶他州中部的暴龍化石命名為「厄運的先兆」(Moros Intrepidus),並稱經過十年的發掘和研究發現,它是霸王龍的始祖。文章顯示,它是北美地區發現的最古老的暴龍化石,死亡時年近7歲,接近成年。
  • 古生物學家發現全新「死神」霸王龍物種
    據外媒CNET報導,距離古生物學家上一次在加拿大發現一種新的霸王龍已有50年了。 現在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種稱為Thanatotheristes degrootorum的新霸王龍物種。 這種霸王龍的歷史可追溯至大約為7950萬前,比此前任何其他已知的加拿大霸王龍物種更古老。
  • 一隻名叫「蘇」的霸王龍:美國著名古生物學家蘇的大發現
    但現實中卻有這樣一位女性,熱衷於到處探險,並發現了迄今為止仍保持著世界紀錄的一具霸王龍整體骨架化石,她就是蘇·亨德裡克森,她發現的這具霸王龍整體骨架化石也以她的名字命名為「蘇」。那我是怎麼知道這個人的呢?
  • 一隻名叫「蘇」的霸王龍:美國著名古生物學家蘇的大發現
    但現實中卻有這樣一位女性,熱衷於到處探險,並發現了迄今為止仍保持著世界紀錄的一具霸王龍整體骨架化石,她就是蘇·亨德裡克森,她發現的這具霸王龍整體骨架化石也以她的名字命名為「蘇」。那我是怎麼知道這個人的呢?
  • 像霸王龍一樣大的食肉恐龍生活在侏羅紀時期的澳大利亞
    古生物學家已經分析了昆士蘭州南部11個地點的151至1.65億年前的恐龍足跡,其中大多數產生了大型(長30至50釐米)和非常大型(長於50釐米)的獸腳類恐龍足跡,包括澳大利亞最大的食肉恐龍足跡(長79釐米)。
  • 中國發現亞洲首例霸王龍足跡!
    7月29日,邢立達等古生物學家宣布,在江西贛州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暴龍類足跡,這是中國乃至亞洲首個發現「霸王龍」的足跡! 《侏羅紀公園》 1905年,美國古生物學家亨利·費爾費爾德·奧斯本首次發現了霸王龍的化石標本
  • 《侏3》中一口咬死霸王龍的水中怪獸——棘龍
    打敗霸王龍的贏家便是大名鼎鼎的棘龍。不過,新研究發現,棘龍在現實中似乎不太可能跟霸王龍打架,因為前者更多生活在水裡。這一發現,推翻先前學界對恐龍生活在陸地的普遍認知。也許在真實歷史世界裡,恐龍比想像的更加多樣化。古生物學家的新研究發現,這種巨型肉食恐龍比先前認為的更懂水性,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種水生大恐龍。
  • 堂堂霸王龍親戚,居然不稀飯吃肉!
    一項研究表示,新發現的恐龍Chilesaurus diegosuarezi可能是霸王龍的表親,然而和它臭名昭著的親戚不同,從恐龍葉狀的牙齒可以看出它是草食性動物
  • 義大利發現最古老蜥腳類四足長頸食草恐龍
    義大利發現最古老蜥腳類四足長頸食草恐龍 原標題:   近日,義大利古生物學家克裡斯蒂亞諾·達爾索薩在距羅馬40公裡的普萊內斯蒂尼山的一處石牆中挖掘出3塊恐龍化石,這一發現驚動了拉齊奧和南埃特魯裡亞文物保護局。
  • 澳洲發現史前翼龍化石,翼展達4米,或比同類滅絕要晚千萬年!
    據《每日郵報》10月3日報導,日前發表於《科學報告》的一項報告稱,在澳大利亞內陸發現了翼展達13英尺(約4米)的翼龍化石,而且它們比人類所認為的滅絕時間要晚1000萬年。所以發現時候第一時間告知了博物館的工作人員。
  • 外媒:澳大利亞發現500萬年前巨大鯨魚牙齒化石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這枚鯨魚牙齒化石長30釐米,比霸王龍的牙齒還要大。(法新社)參考消息網4月22日報導 外媒稱,澳大利亞首次發現了一枚有500萬年歷史的巨大鯨魚牙齒化石,這是世界首次在美洲以外地區發現這種已絕種巨型抹香鯨的化石。
  • 亞洲首次發現霸王龍足跡,但不一定是霸王龍的足跡,專家這樣說
    視頻截圖7月29日,中外古生物學家宣布,在江西贛州發現巨大的恐龍足跡。據悉,這個標本最初是贛州人在修路的時候發現,施工隊清理石頭時候發現一塊巨大的紅色砂巖上有一個奇形怪狀的印記。贛州施工隊便派人聯繫並告訴了良世界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執行館長鈕科程,這個印記看起來像是由一隻恐龍或者是某種巨大的三趾動物留下的。
  • 美媒盤點2015十大奇特動物發現:仰鼻猴雨天打噴嚏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生活在約4.6億年前的巨大海蠍想像圖(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參考消息網12月28日報導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2月23日盤點2015年關於動物的10個最奇特發現。今年4月,研究人員宣布在阿根廷東海岸附近發現了一個新的恐怖鳥物種Llallawavis scagliai。這個已有350萬年歷史的標本是記錄在冊的最完整的恐怖鳥化石,其約90%的骨骼保存完整。4.攝魂蜂研究人員把一種新發現的黃蜂命名為「攝魂蜂」,這個名字取自《哈利·波特》裡的攝魂怪。這種黃蜂捕食蟑螂的方式令人印象深刻。
  • 科學家在戈壁沙漠發現新恐龍物種:無齒、生二指猶如「巨大鸚鵡」
    本次發現的恐龍還原藝術圖。(網絡圖片)恐龍迷注意!科學家在蒙古戈壁沙漠發現一種獨特的無齒中小型雜食性恐龍,其獨特二指結構被認為在演化學上具有重要研究意義,古生物學家推測,這種恐龍外表可能類似巨大鸚鵡,生活在距今6800萬年前。
  • 中國發現亞洲首例霸王龍足跡 尺寸驚人(圖)
    原標題:中國發現亞洲首例霸王龍足跡《侏羅紀公園》裡,霸王龍在雨後泥地裡留下的巨大腳印,讓不少觀眾都印象深刻。可是,雖然古生物學家們在亞洲找到了不少霸王龍的骨骼化石,但這個侏羅紀晚期位於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的腳印,卻從來沒有在亞洲被發現過。今天,這個從未被中國古生物學家領銜的團隊打破。
  • 棘龍的身份或許讓你驚訝,古生物學家研究發現,它其實生活在水裡
    在龐大的恐龍家族中,霸王龍雖然出現的時間比較晚,但它的名聲在如今全世界範圍內應該是最大的。根據考古發現,成年的霸王龍體長至少可以長到10米以上,而且奔跑速度比其他種類的肉食恐龍要快,這些優勢都為它登上食物鏈頂端奠定基礎。那麼霸王龍真的是最強的肉食性恐龍嗎?
  • 古生物學家在美國發現新的小型暴龍類
    古生物學家發現原始暴龍,長著小腦袋和三個手指暴龍類是中生代最霸氣的食肉恐龍家族,這個家族中從來都不缺體型巨大的傢伙。暴龍類是如何變得高大強壯,它們是怎樣演化來的,其中一直充滿了各種謎團。最近古生物學家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發現了一種小型的暴龍超科恐龍,它的發現將有助於幫助我們填補暴龍家族演化鏈條上的空缺。2019年5月6日,星期一。
  • 《侏羅紀世界2》霸王龍不著急跑,網友:發現可愛小冥河龍
    《侏羅紀世界2》霸王龍不著急跑,這張恐龍大逃亡的「全家福」中T-Rex是最霸氣的,冒著馬上就要被火山灰吞沒的危險它仗義出手搭救了歐文。網友:發現可愛小冥河龍,在陀螺儀旁邊有一個軟萌的小身影,仔細看會發現那就是腫頭龍。
  • 棘龍的身份一直被誤解,古生物學家研究發現,它可能生活在水裡
    在人類已經發現的所有恐龍種類中,霸王龍的名氣應該是最高的。這種身長達到12、13米的龐然大物,既不會像大型食草恐龍那樣行動笨拙,也能以兇殘的獵殺能力震懾其它恐龍,這樣的形象稍微美化一下,然後再搬上大熒幕,足以奠定它在觀眾心目中的地位。但如果你了解白堊紀時期的其它恐龍,就會發現其實霸王龍不一定有宣傳形象中那般強大,棘龍就可能會威脅到它的地位。